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瘫软在了江枫的怀中。

一想到这足以震惊世人的四圣论道的景象,都是大郎一手制造出来的,这心中就像是江河湖海翻腾不已。

她们喜欢的男人。

她们委身的男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仙人,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神。

这心中就像是被自己最为崇拜的偶像那啥一样。

百姓们意犹未尽。

百官们沉思不已,不敢多说一句。

四圣论道。

可是讲述了四家对于治国、开创万世之太平的作用。

也就是说。

从今以后,这玉山书院不仅仅要教授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之言,还要有法家、道家、墨家容身之地。

而天下可能将会不再以儒家独尊来治理整个天下,士大夫的作用将会减弱了。

对此。

孔家是又欢喜,又忧愁。

欢喜的是,孔家的老祖竟然现身论道,再一次提升了他们孔家的名望。

忧愁的是,从今以后,可能大唐就不会在独尊儒术了。

当然了,现在的大唐本来就没有独尊儒术,因为二圣礼佛的原因,佛门在大唐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了。

特别是民间,对于佛门的信仰程度,比儒家圣人还要受欢迎。

也是因为佛门有着一套非常亲民的思想,叫做众生平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道门也有轮回因果。

可是佛门的轮回因果却更加完善,他们相信佛祖永存于世间,每一世都在轮回。

谁都有可能修佛成祖,去往西天极乐世界。

那里。

没有病痛、也没有压迫、没有善恶、也没有苦难,那是一个极乐的世界。

在那里,所有人都平等。

佛门的这些理论经过了那些中原高僧的唐化之后,更加地贴合百姓们对于虚无缥缈的幻想的追求。

儒家,只是存在于士林之间,被读书人所尊崇。

但是也有很多读书人在之后,转而进入了佛门的怀抱。

很多人也都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些。

佛门,终究是西方的神明,而不是中原大地的神明,那些个菩萨,也都是西方的菩萨,而不是中原大地的菩萨。

武后的心中同样也有此疑惑。

但是现在不是她着急解惑的时候,趁着这个大郎为她搭好的舞台。

她自然要趁机刷一波声望出来。

所以武后当即下令,以门下省起草,以招贤令告之天下贤才。

玉山书院的课程,自然也就有了改动。

一天四个课程,包含着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说,以招贤才而教授之。

武后宣布完之后。

没有人敢上前说一个不是。

就算是有一些李氏族人对于这一场四圣降临,坐而论道有一些怀疑。

却也不敢当真就站出来质疑。

现在李治这位陛下还没有死,武后也没有直接称帝。

这大唐江山还是李家的。

他们要是质疑。

那就不仅仅是面对四家的弟子,面对百官和百姓的声讨,更是质疑李家得位之正。

然后武后又是一道圣旨。

乃是要求百官以四圣之言,讨论出来一个能够开万世之太平的治国之策出来。

以改变现有的大唐执政,形成一个更加强大有效的朝廷管理之策。

除此之外。

自然是关乎于民生,关乎于各地刺史、大都督,关乎于边关、番邦等等事情。

这在那些百官看来。

武后完全就是有所准备,也越发开始觉得,先是天凤降临,于蓬莱仙岛飞往长安,然后冲天而起进入了南天门。

现在又是四圣坐而论道,最后进入了南天门。

而在南天门内,还有着天凤的身影。

难道,上天是在眷顾天后娘娘,给了她指引。

而天后娘娘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不成?

忠于李氏的臣子,当然是心中有一些疑惑,还有一些复杂。

四圣坐而论道,这可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事情,也没有那个人,能够拥有如此般的术法。

倘若真的有,那他又何必支持武后呢?

自己直接成为帝王,凭借术法坐上那个位子,相信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想着,想着。

狄仁杰就想到了江枫。

同样的。

裴行俭也想到了江枫。

因为当初在渭水河畔,这南山四言,他就已经听过了。

大郎他,就是要靠这样的手段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四圣论道的内容,也的确给狄仁杰和裴行俭很大的启发。

国不可无法度。

也不可无工匠。

更不可无信仰。

以法度来约束天下人,作恶者皆有律法可依,以律法之惩戒来警示天下人。

法典乃是治国理政之根本。

这是狄仁杰现在最大的感受,心中就像是打开了一道大门一样。

出身于大理寺,后来的刑部以及现在的御史大夫。

狄仁杰对于刑法这一方面的感受,比在场的很多人都要强烈一些。

而裴行俭也同样如此。

武后第一次觉得自己颁布令法的时候,是如此通畅,也是如此的舒心。

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阻止,也没有一位李氏之人站出来质问她这位天后。

心中不禁想到了在皇宫内,大郎说,到时候一定会让她大吃一惊。

现在,的确是吃惊了。

等到武后离开了玉山书院,带着百官回去深讨四圣之言后。

玉山书院一下子成为了各地学子争相朝拜的圣地,大家都以能够进入玉山书院求学为荣耀。

而最开始既定的那些寒门弟子,是最高兴的一批学子了。

江枫带着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回到了公主府。

……

武后威严地坐在宝座上。

看着下面的百官,那眼神所过之处,百官无不低头。

“诸公,今日之盛况千年未有,四圣坐而论道,以此来警示世人,同样,也给我等指明了道路。

想要让大唐开万世之太平,诸公定然也有了想法。

今日诸公皆可畅所欲言,不已言论定罪!”

太子李显看着上面意气风发的武后,心中的酸楚,那是无人能体会了。

为何?

为何是在母后临朝称制之时,四圣才会现世?

阴谋!

这一切肯定都是阴谋!

可是,他并没有那个实力来推翻这个强大的阴谋。

第三百六十七章 貌传长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隐瞒身份第三百三十六章 海岛余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张相公以权谋私第两百八十六章 挑衅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史台、查完锦衣查国丈第六百零一章 大人啊,时代变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国师、我的进度条还差一步第六百零二章 万岁爷,你快回来吧!第三百一十五章 找人帮忙第五百一十六章 杜右相投金被拒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文程,人老了,不中用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江上仙临朝言制第四百四十七章 有凤来仪第三十八章 皇帝和大臣都来蹭饭第五百六十六章 江上仙临朝言制第四百三十六章 烽火狼烟,十面埋伏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正式问政第两百九十三章 触之则死第两百三十三章 新的线索第一百四十二章 临危受命第四十五章 对世家徐徐图之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一百八十章 借刀第五百九十章 崇祯啊,你御驾亲征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终回长安城第三十四章 各家灯火为愁眠第两百一十九章 李佑第两百六十章 司天第二十四章 离开荒岛、搬走神物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四百二十章 二圣抢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韩世忠火烧连营第六章 求救信号,绝世宝刀第三百八十四章 少东家可会诗歌文赋?第五百四十章 粘罕的远见卓识第五十九章 任重而道远的教育第两百七十一章 杀盗第四百四十四章 得寸进尺第三百七十二章 老当益壮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鸡摸狗第六百三十四章 改科举、大明需要更多人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两宝,国师爹地别想逃第六百六十六章 曹文诏、好厉害的红衣大炮第五百五十五章 完颜帅力劝北逃第五百八十六章 仙人啊,你救救这大明吧第六百一十章 崇祯帝、我今天要吃肉第三百二十六章 开局捡到武则天第八十四章 郑宛也想要有自己的事业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演技在线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承畴,我想要寻求仙缘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座丰碑,百万民心第九十二章 大唐学宫,玉山书院第两百五十八章 晋王第五百一十章 江枫要扶赵宋阿斗第六十四章 温馨一片的国师府第六百七十七章 改祖制、走老路会被反超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最适合的那个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选驸马第三百零七章 风波不平第五百六十五章 江上仙教导有方第三百二十四章 盛世大唐(贞观卷完)第八十六章 戏精的基因是会遗传的第两百七十九章 熬煮硝石第三百零七章 风波不平第两百七十六章 形势所逼第两百二十五章 萧家第三百九十三章 少东家,你吃亏了啊第五章 美酒虽好,不可贪杯第两百零四章 佛祖第两百四十八章 悠闲和冷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兹本的萌芽第六百五十六章 洪承畴、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第三百五十七章 自叹不如狄仁杰第三百六十一章 演技在线第三百五十五章 临朝称制第三百零一章 后浪来袭第五百八十九章 哈哈哈,这就是朕的好臣子第两百零六章 回唐第两百六十二章 假仁义第六百六十七章 崇祯帝,朕不会放过你们第四百七十六章 拯救长安首富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匹狼引发的战争第六百一十六章 多尔衮、本王也很难啊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玄策游击战场,青衣之谋第七十章 大唐车神第四十九章 推动大唐商业的发展第四十八章 重开科举第五百一十二章 黄天荡之战(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贵一进白玉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惨胜第六百五十章 黄宗羲、我的脑袋要爆了第三百零一章 后浪来袭第三百一十四章 指点迷津第两百三十三章 新的线索!第三百九十四章 让薛绍去报效陛下吧第五百八十一章 江上仙白日飞升第两百四十五章 了因的后手第七十七章 技术是发家致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