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育子之乐

无论贫穷还是高贵,养育一个属于自己的子女都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当然,无论贫穷还是高贵,人们对于子女总是会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所能够的给予。

刘梦璃这段时间一直待在宫中,和李二一家人都已经混的十分熟悉,对于李二那错综复杂的后宫也是稍微有了一些了解。

不过她始终谨记着徐阳当初告诉她的话:”多听多看少说话。”所以,她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个温文尔雅,不喜言谈的女子。正是她的这种举措,也是受到了长孙皇后的喜欢,毕竟人们都喜欢倾听者。

徐阳是没想到长孙会突然把刘梦璃召进宫中,坐月子的时候,女子的身体十分虚弱,特别容易感染风寒,所以徐阳对于刘梦璃坐月子的事情也是格外上心,从网上百度了一些网友们的建议,制定了一整套的月子计划。

当初把这个计划给李二看的时候,他都啧啧称奇,李二是没想过,鬼谷居然连这种东西都会去研究,徐阳最后只好以鬼谷前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种理由来搪塞。

不过是谁发明的这些东西李二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这东西的疗效究竟如何。

长孙皇后已无大碍,毕竟是生过两个孩子的母亲,对于生育这种事情早已经熟稔,刘梦璃。长.风。文学 在徐阳的精心呵护下也是顺利产子,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两个新生儿。

正月里,长安虽然没有下雪,可是温度仍是极低。徐阳可是深知适温对于新生儿的重要性的。没看过后世的育婴箱。徐阳也就算是白活了。

唐人没有温度计,即便玻璃厂已经在权利打造细管玻璃,可是依旧没有什么成果,工艺原因,每一次都会导致误差过大。

既然精确的温度计无法制成,不过还可以制作粗略的温度计,所以徐阳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弄来了一个玻璃导管。下面放一水盆,将自己感觉正好的室温时的刻度线标记了下来,命女婢们时刻盯着这刻度线,一旦下降就要朝蜂窝煤和火炭炉中加煤,而高于刻度线时就可以停止加炭。

李二听说要保持室温,特地命工部的工匠打造了一个更大的蜂窝煤炉,同时还给立政殿送去了数个最新打造的铁皮蜂窝煤炉。

唐朝虽然科技水平不足,但是人力资源可以说就算是后世也不能相比,李二吩咐了十二名仕女,一人一个时辰盯着那温度计看。一旦温度有变动,即要通知旁边的太监进行变动。顺带着也让刘梦璃享受了一把大唐顶级待遇。

因为是早产儿,所以李治这个小宝宝有着和历史上差不多的先天不足,个头小,脸蛋瘦,徐阳家的那个徐兴唐似乎都有两个他那么大。

不过毕竟是日后的一代高宗,李治这小子还是展现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力,第一日给他喂了糖水,这小子吃的很是带劲,也没有呕吐的情况,第二日换给奶水,这小子的嘴巴一旦吸到了,拔都拔不下来,似乎是一个久经饥饿的饿死鬼投胎过来的。

安稳度过了’死亡三日’李治的气色看起来似乎要比刚出生的时候好的多得多,李二龙颜大悦,当时就赏赐了刘梦璃一个婕妤的身份,同时追加了徐家庄的赏赐,赏银百两,绸缎三百匹。 ……

李二和徐阳都沉醉于诞子之喜时,南山书院最佳也是弄出了大动静,那就是女子学院开办了,这女子学院的创办早已经是提出已久,皇宫中的几位公主闹腾的厉害,特别是清河那个小丫头,自从听说要嫁给程处默,那个程大胡子的儿子的时候,恨不得上吊自尽,后来听说去书院上学之后就不会那么早嫁出去了,顿时怂恿姐妹们一同上书,要求女子也可以有一个学习的地方。

其实李二对于这个东西一向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对于帝国没有利弊关系的事情,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倒是徐阳很是积极的在搞这个事情,唐人的观念在逐渐的变开放,从允许女子上街,再到允许女子开店,女性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体现了出来,而不是仅仅只能躲在家中。

徐阳当初想要创办女子学院的念头,是由于自己在南山书院闲逛的时候发现的,成群结队的全是男子,简直比后世的理工学院还理工,徐阳觉得,如果能够在书院中加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元素,也许,这里将会是人类思想碰撞出剧烈火花的地方。

不过徐阳的这个想法遭到了巨大的阻碍,因为书院的几位老先生都表示反对,其中陆德明更是摇头晃脑的指责:若是让女子读圣人书,简直就是辱没了圣人之礼。

大唐新闻报也刊登了这一条消息,在长安形成了两股截然不同的舆论风波,士子派和贵族派吵的不可开交,老百姓们则是强势围观。

其实从利益上就能看出两方的观点,士子们都是通过科举来一步登天,但大唐的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够,现在还有女子来抢,这是肯定不能同意的,但是贵族派的观点则不同,南山书院有许多贵族子弟,像程处默,尉迟宝林这样的长安四大公子,一旦能看上自家女儿,那全家就攀上了一棵大树,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所以也是竭力的想要南山书院开办女子学院。

最终,经过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讨论,院长李纲老先生拍板同意了书院开办女子学院的建议,但是第一批招收的女学员只收五十人,这些人也都是要经过书院的选拔方可进入书院。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二后宫中的公主都是拍手相庆,长安大户人家有女儿的也都是欣喜异常,谁说只有男子才能出人头地,这一下,女子也终于有了机会。

女子学院的创办,也是将徐阳和李二生子的风头压了下去,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

海外的金银从未停止过朝大唐的运输,正如徐阳所预测的,这是一场没有成本的贸易顺差,掠夺带给了大唐无穷无尽的财富,而那些海外的土人,用数十斤黄金白银,仅仅换了大唐制作的几个玻璃球,他们狭窄的思维中,还不存在价值的概念,更不清楚唐人在他们的土地上插下的金龙旗究竟是何意义,直到很多年之后,他们的后人才会为这些先辈的愚昧和无知埋单。

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徐阳望着摇篮中呀呀挥动着小手的儿子,脸上充满了兴奋与喜悦,老爹已经替你铺好了路,在强大的盛唐面前,你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末将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李爱卿平身。”

“谢陛下。不知陛下此次召集末将前来是为何事?”李靖有些惶恐的问道,他身上一个大破突厥的功劳,每一次都让他觉得如芒在背。

“这一次把爱卿召来,朕是想与你商量商量这吐谷浑一事。”李二目光深邃的说道。

李靖听闻也是一愣,吐谷浑这种小国不是远在凉州一带吗?难道最近这个小国又闹出什么事端了?

果然,李二顿了一下,愤愤道:”小小吐谷浑,屡次犯我大唐边境,朕今日得到消息,这吐谷浑的福云又派兵入寇兰州,阔州,朕这一次不想轻饶了它!”

既然李二发怒了,李靖自然不敢忤逆,单膝跪下,李靖请示道:”臣愿亲自出兵讨伐!”…………

PS:??二更奉上

第64章 拒倭于国门之外第43章 修罗炼狱第7章 帝师李纲第48章 士兵的帝国第65章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报告第6章 冰糖葫芦第5章 道门得势第47章 千里捷报(下)第25章 书院记者采访第35章 一触即发第61章 唐朝大婚(下)第26章 火车!火车!第13章 出征!星辰大海(上)第53章 皇室龙胄第15章 凌烟阁二十五功臣(下)第33章 徐阳的心病第4章 大唐顶级厨师第28章 城管大队招人揭榜第59章 无极舞(上)第26章 目标吐蕃第15章 大唐幽州足球队第14章 跳梁小丑第19章 新颖的拍卖(上)第25章 KTV的改造第19章 新颖的拍卖(上)第35章 登陆!占领!(下)第28章 长安有震第30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14章 ?出征!星辰大海(下)第25章 书院记者采访第6章 航海的脚步第22章 南山书院第18章 大唐的首块金牌(上)第43章 夫妻夜话第54章 高丽的援军第35章 登陆!占领!(下)第36章 澳洲动植物第29章 五子帝王导师第18章 幽州足球场第33章 新闻主编马周第2章 武则天的人生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61章 庄中轶事第63章 归人与过客第1章 盛世将至第53章 徐家庄收租第42章 代替马匹的工具第32章 大胜高丽第15章 关门打狗第64章 拒倭于国门之外第36章 众人拜访第62章 遁入红尘第32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二)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9章 封禅的危机第45章 财神的分红第52章 喜当爹第32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二)第14章 血腥的联军第49章 玉人多娇第13章 书院中的皇子第28章 划时代的蒸汽机第14章 跳梁小丑第65章 长安书院建造第51章 无形天网第48章 有子兴唐第63章 ?一图之师第18章 火炮与火枪第8章 太上皇李渊第28章 城管大队招人揭榜第32章 没有悟空的日子第58章 太液湖畔第31章 ?渊盖苏文第37章 微服私访(上)第51章 无形天网第58章 平原决战(上)第32章 大胜高丽第3章 真是唐朝,驶向幽州第64章 天下之主第16章 ?一节语文课第17章 运动会开幕式第27章 监工吃刨冰第42章 名动长安(五)第11章 盛世春耕第40章 商贾代表大会第47章 超市开业第18章 梁祝之曲第18章 幽州足球场第62章 **一刻第44章 震惊大唐的财富第14章 夜袭定襄第74章 江山社稷第57章 商人们的时代第20章 古代体坛盛世第13章 谁传的纸条第48章 老袁的人脉第8章 长孙来庄第44章 胜败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