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青龙坊宅子

在封建社会,帝王往往被神化,被宣传为上天派来掌管黎民百姓的有神奇力量的化身。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帝王和官员就是最高级的地主阶级。他们通过政治权利剥削百姓,从而维持自身。搜刮来的钱财和土地使得帝王和高级别官员得以控制住黎民百姓。

但是有一种人,他们通过敏锐的嗅觉,倒卖商品,互通有无,把百姓的钱财迅速聚积起来,从而也同样能够过上像帝王和官员般奢侈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了一直以来宣传的传统思想,威胁到了帝王和官员的身份和地位,也使百姓质疑到所谓神权的真实性。这种人就是商人。

所以,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就在不断的推出重农抑商的政策,可以说,商人的地位低下都是统治阶级刻意贬低的。

李二如今对于商人的态度很模糊,现如今商贾满天下,他没有表现出像以往统治阶级那般仇视商人阶级,但也却从不颁布支持百姓从商的政策。

相比商人们的事,李二现在似乎更热衷于征战,如果商人们缴纳的商税足以为他的军队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他也不介意商人们在大唐和平发展下去。

现如今大唐的军队发展神速,徐阳有一次在和老程的谈话中隐约听出了,大唐现如今已经囤积了上万只手榴弹和火药炮弹,李二这一次自信满满的药出兵攻打高丽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囤积的军火没有一丝作用,反而会发生爆炸。虽然已经竭力的将那些火药藏于深山之中。可是爆炸依旧不可避免。与其藏于深山中,还不如这一次用这些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火器炸一炸那号称无坚不摧的高丽城墙。

李二在积极备战,兵部已经在召集人手、准备物资,而李绩也是千里迢迢的从太原赶回来,任职国防部部长。

李二很是得意的从深山中拉出了一批队伍,就是当年徐阳带着去支援新罗的城管戊队,现在的这支精锐之师更是鸟枪换炮,不但人数从三千增长到了一万五百人。而且人手一杆遂发火枪,三楞军刺,腰间配着手榴弹,这种装备,在大唐似乎已经是未来战士的装备。

徐阳可不管李二究竟如何处理出兵之事,大唐这个战争机器一旦遇转起来,什么都东西都抵挡不住,超越了数百年的火炮科技不是砖后城坚就可以拒之门外的。

七月流火,虽然没有幽州的燥热,可是长安也是如同巨大的蒸笼。几乎要将正片大地炙烤正干。

夏蝉在树上不住的鸣叫,茂盛浓密的绿荫布满长安的街道。敦化坊人声鼎沸,原来今日是敦化坊全部建筑修建完毕的日子。

原青龙坊、敦化坊的百姓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新房,从外面看,这新式的建筑物就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乳白色的围栏,一个精致的院子,里面种着一颗树苗,地上全是绿草,而一栋灰色的二层阁楼就耸立在绿草之上。

这完全颠覆了大唐以往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显得更加温馨舒适,而且最重要的,这种屋子一看就是造价不菲,鬼谷子能私人掏钱给他们盖这种房子,对他们来说真是天大的幸事。

人群中不时的有人称赞着徐善人,刘七也是笑眯着眼,他最喜欢听人夸赞郡爷,这比别人夸他还自己另他高兴。

今日的早朝才刚刚结束,众人从两仪殿内鱼贯而出,李二在大朝会上最重确定了攻打高丽的时间,八月初二,解释任命李绩从蓬莱入海,从海路直击平壤;陆路上,任命李道宗纬行军道总管,目标是直奔辽东,分两路先率兵三万,以两路进攻,先让他们两个去探探路,一旦形势大好,自己届时也会立马起身,御驾亲征。

李二的疯狂想法倒是有不少人阻止,但关键是没人能提出一条合理的理由。

是粮食不够吗?是军队没装备吗?是百姓生活贫困吗?都不是,大唐现在剥削海外,已经变成了一个浑身上下毫无弱点的巨人,百姓富足,商业繁荣,军队更是史无前例的强大,大臣们无话可柬,唯一能拿出来说事的就是路途遥远,物资运输可能会跟不上,恐怕生变,不过李二的倔脾气上来了,这点路算什么,想当年从关中起家,行军打仗绕过的路比这十倍还多。物资运输?徐阳发明的蒸汽机车,不动用畜力就能日行百里。

李二更是大手一挥,宣布本次出征的军士一人要配上一辆自行车,届时人人都是晓勇骑兵。

朝会上,徐阳听到他的这个决议也是差点吐血,人人配上一辆,这就是三万辆,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冲压机床,但是一日最多也只能制造上百条车链,更别说车身车架的组装了,李二要人人配一辆自行车也是活在梦里。

都不用自己站出来说,即刻就有户部的官员说出此举不可能,一看就是个经常和自行车厂经常打交道的,连自行车厂三条生产线一日最大的生产额都知道。

李二一听自行车的产量居然还是这么低,当时就很是不悦,还好那名户部的官员又说了,只需要一千辆自行车,赐予不骑马的士兵,届时可以当作一直奇兵。

李二这才满意,下旨让那名户部官员监工,定要在八月初二之前,准备好一千辆质量过硬的自行车。

大朝会没什么营养,基本和李二和宰相们开的小会讨论的东西差不多,最多就是热闹一些,徐阳听的是昏昏欲睡,直到白眉那声散朝响起,自己才如蒙大赦,精神一振,急忙从袖袍中掏出十几张请帖,看着两仪殿外的大门,跃跃欲试。

等到众人从过朝堂出来,徐阳就仔细的打量着人群,看到自己等的人,就急忙凑上去,将手中的请帖递上。

“这是何物?”房玄龄有些好奇的看着手中的请帖,大红色的外皮,似乎上面也有鎏金的大字。”不会又是拍卖会的请柬吧?看报纸说你小子要把那些工厂的股份卖出去,难道现在缺钱了?”房玄龄的话有些戏谑。

“哎呀呀,房相说什么笑话呢,拍卖会不能多,物以稀为贵嘛,这一次小子是给您送福利来了呢。”徐阳的声音都有些偷偷摸摸的。。。。

“青龙坊贵族生活区?”长孙无忌阴翳的双眼半眯着,似乎在品味那请柬上这几个鎏金字的意思。

“对对对。”徐阳的笑容怎么看都很奸诈。”这是小子送您的一套福利房,仅收您三百贯的材料费,这一栋房子就归您了。”

“三百贯?”三百贯一栋房子,这价格简直就是在说笑,现如今长安城中的房子那一栋不要上千贯,长孙无忌没有说话,一般对于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先开口,这也是他身在朝堂多年以来保持的好习惯。

轻轻打开那张请柬,上面的字体娟秀,看起来倒不像是男人写的,不过倒有一股子女子的芳韵在其中。

“临湖而居,演绎浪漫风情?绝版水岸风光?奢华贵族,精致典章?”长孙无忌看的有些发呆。

“嘿嘿,长孙大人,这居所建在曲江池旁的青龙坊,绝对是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小子特地给您挑了一间房相家不远的宅子,想必一定会让长孙大人满意的。”

长孙无忌太起头,看了看徐阳,又看了看请柬,脸上露出笑容,”既然是鬼谷所赠,老夫怎能有所不受,这宅子老夫就买下了。”。。。

。。。。

第66章 鬼谷要谋反?第57章 ?归航暴风雨第13章 谁传的纸条第24章 徐阳的幸福第29章 煤老板的前奏第32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二)第61章 唐朝大婚(下)第21章 小将裴行俭第52章 《大唐新闻报》的创办第58章 宵禁废除论第70章 商业联合会第23章 武鬼谷之战第57章 承乾的称心第46章 风云再起第25章 闲人泡温泉第13章 鬼谷的能量第48章 贪污的国舅第53章 一步一算第27章 秦王2.0版第11章 必先利其器第58章 买买买第50章 庆功宴第7章 大唐宗主国第47章 ?《张全蛋回忆录》第64章 天下之主第40章 长安多事第9章 梦醉西楼第9章 五星级酒店开业(二)第58章 最后的挣扎第27章 前往吕宋岛(上)第35章 登陆!占领!(下)第17章 道家=化学家第13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9章 愤怒的奥马尔第8章 ?繁华长安(上)第58章 报纸的第一次面世第57章 玄奘背后的唐国第7章 长安夜市第54章 大唐新变化第54章 大唐新变化第43章 真正的鬼谷传人六十七章 两位少奶奶第30章 旷古绝伦的教育第15章 侯爵封地终南山三十二章 武曌有孕第46章 男爵的封地(一)第59章 唐朝大婚(上)第29章 封禅的危机第58章 宵禁废除论第64章 大火烧城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8章 长安有震第20章 古代体坛盛世第22章 挖掘的开始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28章 无限可能的历史第39章 伊人相伴第1章 登上历史舞台第42章 棋定江山第49章 长孙家的炼铁业第12章 鬼谷子的底蕴第23章 武鬼谷之战第58章 平原决战(上)第50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65章 戏剧化的结束第3章 李二的秘闻第77章 泉州奴隶市场第2章 鲸鱼入城第2章 一失足成千古**人物第68章 西突厥的全面倒戈第67章 完婚的夜晚第49章 稚奴李治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9章 重建敦化坊第9章 芙蓉帐暖第45章 友情赞助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20章 城管招人,买卖奴隶第4章 大唐顶级厨师第65章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报告第4章 大唐顶级厨师第2章 鲸鱼入城第2章 长安书院建筑群第51章 城管的威力第46章 男爵的封地(一)第27章 城管出动(下)第32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二)第13章 种豆得豆第65章 长安书院建造第11章 长安城的一天(下)第36章 提携玉龙为君死(上)第38章 澳洲根据地第12章 国营企业家徐老板第17章 南美根据地第18章 梁祝之曲第1章 布达拉宫第49章 稚奴李治第46章 再临大朝会(二)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24章 泉州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