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繁华长安(上)

长安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九九八十一条主干道,加上外城的横竖七条干道,共计一百三十条宽约百米的水泥大道,让坐落在关中之地的长安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城。

带着几名手拿稿件的仆从,狄仁杰和武则天走在最新修缮的朱雀大街上,水泥路的膨胀系数不够,所以经过几年的使用,就需要再次修缮维护,现在听说袁天罡正在带领南山书院化学院团队正在研发沥青路和柏油路,而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成本节约阶段,似乎朱雀大街很快就能焕然一新,变成用从未听说过的沥青路面。

水泥夯实的大街上,不断有着吞吐着黑烟的铁皮箱子在来回的奔跑,不时有身穿各种华丽服饰的人从其中上上下下,让人惊异的是,这些人虽然身穿汉服,可是他们的模样却和汉人有着很大区别;这些人中,有金发碧眼的,有皮肤乌黑的,还有从东南亚而来,浑身黑黄的。

在徐阳的搀和下,现如今的大唐要比历史上有着更为庞大的影响力,在如今的贞观时代,大唐所呈现的宽广包容,体现了一个大国的强大自信,这也使得长安这座大唐的首都,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大熔炉。

在徐阳的建议下,李二在对外方面采取了极为包容的民族政策,大量的少数民族前往内地,在山西、河北等地都有大批的迁入人口,而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承担着各地交通和经济往来的重要使命。更是各地区人民汇聚的地域象征。

在徐阳还未来到大唐之前,长安只是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的贵族官僚,如契丹、吐蕃、回鹘等族都有官员在长安任职。但从贞观元年徐阳来到大唐,不仅少数民族贵族,就连普通民众都陆续迁往长安,这其中又以西突厥、土谷浑、契丹、鲜卑等族的百姓居多。

内迁的少数民族吸收了汉族的传统文化,不仅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改观,就连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各少数民族的内迁也影响着内地汉族百姓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和文化,如同在长安流行的胡歌胡舞、胡人歌姬,给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对各族融合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

。。。。。

“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花落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厮中。师傅当初作的诗,现在念起来还是有几分味道的嘛。”小武手中拿着一串糖葫芦,边吃边对旁边的狄仁杰笑道。

迈步生风。狄仁杰双手背在身后,也是边走边朗声道:“师傅的文采,那可是背被坊间传闻成大唐第一才子,当初一首《将进酒》名震长安,后来的《蜀道难》,《出塞》等诗更是被编成歌曲。师傅的诗向来风格多变,却同是有一股独特的味道在其中。”

在狄仁杰和武照身后有一名青年也是随声应和道:“狄学长所言极是,我们南山书院的陆德明教授当初也是这么评价徐院判所吟之诗,还说,我们只要能学到徐院判的十分之一。便可名动长安了。”

“嘿嘿。”小武听到这种恭维是最为高兴的,一直以来。她都把徐阳当做至亲长辈来看待,所以当听到他人有称赞徐阳的话时,总是抱有许多好感,拍着宇文诚的肩膀,颇为老成的说道:“看样子书院的陆老先生还是有几分见识的嘛。”

武照正聊的开心,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朝狄仁杰道:“对了,夫君,咱们今天不是要来这长安街上采访嘛,你看,那边有许多的外国人,咱们过去采访一番吧。”

狄仁杰抬起头,就看到前面不远处,停着一辆蒸汽车,还有十几名金色头发的中年人,朝小武点了点头“好,今日咱们就在这长安街上随意采访采访,小艾,别忘了把采访的话都记下来。”

“回狄先生的话,小的知道了。”

。。。。。。。

“真是太神奇了,这真是我见到的最神奇的东西。”在一辆蒸汽机车前面,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目光炯炯地说道,他第一次看到能够用煤炭驱动的神奇物品。”

“是啊是啊!在我们欧洲,本以为中原之地只有瓷器和茶叶,没想到还有这种东西,真是太神奇了,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金发中年男子的旁边还有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也是附和道。

。。。

“咳咳,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一下,诸位是来自欧洲诸国的商人吗?”正当那十几名外国人继续在惊叹着蒸汽机的时候,一个声音从他们的旁边插进来,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一名汉人,年纪看上去十分年轻,可是看他的衣着很是奢华精致,他的旁边还站着一名女子,长相极为甜美,虽然汉人在这些欧洲人眼中长得都一样,可是眼前的这名女子看上去似乎就能一眼认识一般。

“你好,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们来自欧洲?”那名金发碧眼的男青年,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汉语问道。

“很简单,你们的服饰很新颖,在长安,只有那些经常从西域到达欧洲的商人身上才会穿着你们这种图案的衣服,而且从你们的谈吐来看,似乎是第一次来到长安,我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有一批来自欧洲,从西域的丝绸之路到达大唐的商人,想必就是你们了。”面对这些年纪比自己大的人,狄仁杰却没有丝毫畏惧之色,神情淡然,谈吐清晰道。

听到狄仁杰的分析,这些外国人皆是露出震惊的神色,那名金发青年更是啧啧称奇道:“我在丝绸之路上,总是听到有商人称赞中原人杰地灵,总以为是哪些人的夸大之词,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路上见到一名中原的少年,能一眼看出我们的身份,真是涨见识了,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那名外国人的夸赞,一直在狄仁杰身旁的武照淡定的站了出来,仰着头,朝着那名高大的金发青年朗声说道:“我们是南山书院报社的记者,请问你们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那名金发青年愣了一下,表情疑惑道:“什么?”

他没有听懂这些人在说什么,可是他旁边的一名身穿麻衣的青年此刻却神情激动,兴奋的走了上来,有些紧张的搓了搓手道:“几位难道是《大唐新闻报》的记者?”

“正是,你又是谁?”小武没有丝毫怕人,只是昂起头问道。

“小的乃是这些欧洲商人的导游,这一次带着他们从欧洲来到大唐做生意,不知两位如何称呼?”那名身穿麻衣的青年兴奋的挠头道。

“这位是狄仁杰,我是他的妻子,武照儿。”小武自信满满地说道。

“狄仁杰?武照儿。。。。”那名青年感觉似乎像是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似乎异常熟悉,可是不知道在哪里听过,只是面露回忆之色。“狄仁杰!”忽然,这名青年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大声嚷嚷了一声,“狄仁杰!难道就是那个鬼谷弟子狄仁杰?!”

他的惊讶也是把那十几个外国人下了一条,小武确实十分满意他的反应,昂起头,语气高傲的道:“正是鬼谷弟子,狄仁杰和我武照儿。”

麻衣青年像是见到了两位财神,双眼都放着光芒,急忙拉着旁边的金发青年道:“查理先生,这两位就是我大唐最聪明的贵族弟子!”。。。。

。。。。。。

第33章 火药炸山第48章 真正的大唐百姓第71章 求助的拜占庭第53章 内部发行纸币第64章 拒倭于国门之外第44章 震惊大唐的财富第6章 皇城驱傩会第1章 天文奇观,九星连珠第13章 帝国间的交锋第64章 近乡情更怯第34章 资本对立皇权第13章 出征!星辰大海(上)第58章 平原决战(上)第49章 玉人多娇三十六章 又见高句丽第26章 不死不休第39章 青龙坊宅子第11章 自行车投产第51章 修建书院第65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上)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第11章 研发青霉素第47章 ?《张全蛋回忆录》第33章 西游丝绸路第7章 大唐宗主国第17章 上街shopping第59章 无极舞(上)第64章 天下之主第62章 小武的婚礼第28章 禄东赞的抉择第27章 久别重逢第28章 城管大队招人揭榜第44章 鬼谷秘闻第64章 赵老汉盖书院第52章 出兵梁师都第56章 欧洲人与倭国人第7章 采访申请第23章 三岁看小,五岁看老第27章 城管出动(下)第12章 国营企业家徐老板第34章 陛下亲临第47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第11章 自行车投产第54章 高丽的援军第66章 长安小年第63章 我曾落霞孤鹜第52章 出兵梁师都第31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一)第13章 朝贺进行时第59章 中亚局势第24章 劼利之殇第10章 ?长安城的一天(上)第6章 游逛太极宫第17章 道家=化学家第28章 前往吕宋岛(下)第13章 帝国间的交锋第23章 武鬼谷之战第17章 运动会开幕式第44章 侯爷的幸福生活第67章 完婚的夜晚第38章 书院与国子监第61章 广厦将倾第59章 无极舞(上)第41章 自行车专卖店第18章 幽州足球场第55章 大军开拨第65章 长安书院建造第28章 出其不意第22章 西突厥的分歧第65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上)第42章 年终守望第1章 庙堂之高第59章 终将入长安第65章 帝王相迎第6章 游逛太极宫第77章 泉州奴隶市场第54章 科技的启蒙第28章 禄东赞的抉择第44章 吐蕃来访第58章 平原决战(上)第30章 丧家之犬第8章 称心和故人第13章 朝贺进行时第20章 皇子们的物理课第37章 突厥覆灭的前夕第24章 攻城战第56章 盛大拍卖会第54章 空气的组成第42章 碾压式海战第50章 化学院助手第21章 帝师的日常第17章 词曲只应天上有第47章 男爵的封地(二)第30章 其人之道第32章 横扫高昌第23章 武鬼谷之战第26章 不死不休第27章 宗教侵略第2章 长安,长安!(下)第16章 ?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