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吏,若是连明断是非,维护地方安定,这最基本的任务都做不到的话,那么确实没有资格继续坐在那个位子上了。?
褚遂良认可了这一说话,退了下去。?
长孙无忌心中着实恼火,他已然猜透杜荷话中布下的陷阱,也有了反陷阱的方法。但天不从人愿,他避开了陷阱,可那个碍事的谏官却傻乎乎的一脚踩了下去。让杜荷重重的扇了耳光,长了气焰,也让他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今见杜荷侃侃而谈,理越说越足,认可的人也越来越多,长孙无忌也不免有些焦虑,沉声道:“小杜大人说的确实在理,不过你能说服我们,未必就能说服天下文人……孔圣人云‘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圣人之言,不可违背……”?
杜荷大感头痛,长孙无忌这家伙既讨厌,又厉害,此刻不但搬出了圣人之言,而且将对象直指天下文人,将事态无限严重化,自己却是置身事外,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掌握主动的杜荷,也不得不慎重行事。在儒风盛行的古代,孔子的话,向来如圣谕一般,受到追捧,想要否定他的话,必须要有十足的证据,不然必将受到朝中绝大部分文臣的诛罚。?
长孙无忌这一招,已然将杜荷逼上了绝路。?
因为这一句,局势急转直下。?
杜荷脑中思绪飞转,突然一笑道:“圣人一生所求,乃是光复周礼,希望各国诸侯,停止兵戈,侍奉周君……不知长孙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这……”长孙无忌眼中瞳孔一缩,答不出话来。?
杜荷脸上浮起了一抹微笑,他这一招是灵机一动之作,正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李世民在几年也不知是脑袋秀逗了,还是让门给夹了,出了一个少见的昏招,效仿古制,分封所有有功之臣。长孙无忌是反对最严厉的一个,那时候,他才顾不得什么孔子不孔子的,将分封驳斥的一文不值。?
如今他搬出孔子来对付杜荷,杜荷顺水推舟,也搬出孔子来对还击。?
他笑道:“圣人的思想值得效仿,但孔圣人毕竟是千年前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行的制度,现在未必不行,那时可以的制度,现在也未必适合。这可是当初长孙大人的话,难道大人自己忘记了?”?
杜荷道:“小子觉得任何事情都要有创新,敢于创新的思想。就如当初的两季水稻一样,不大胆尝试一下,哪里会知道结果如何?就算失败了,重新更改就是了。世上任何事情都需要放手行动,才会知道结果。不入手尝试,又哪里知道能不能行?更何况,这提拔讼师的地位,就算真的失败,也不会给国家带来多少影响。”?
杜荷说道这里,退了下去,该说的他都说了,至于成与不成,一切就看李世民以及满朝的文武,有没有魄力尝试。?
李世民这时开口道:“此事无伤大雅,试试无妨……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是一个思想开阔的皇帝,杜荷有很多后世的想法,他人不以为然,但李世民大多都能够理解,接受。也是因此,他才会重用杜荷,依照他的建议以全新的方式,处理政务。?
开发江南,推广番薯,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等等。?
开发江南与推广番薯,都为大唐带来了瞩目的贡献,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也已经有了眉目,唐朝的海上使节已经顺利的抵达了马来半岛,抵达东南亚诸国,并且到达印度,还与罗马展开了交接,大概在年余后,第一批由罗马、印度、东南亚诸国齐聚的超大型商队,即将抵达广州、上海,这两个南方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也即将达到预料中的目的,可以想象在不久后的将来,海上丝绸之路将会与路上的丝绸之路一样,成为大唐的经济支柱。?
可见杜荷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后都得到了证实,并且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如今杜荷如此费尽心思的为讼师说项,李世民即便对此还有些怀疑,依然决定了暂时采纳。就如杜荷说的一样,这不是打仗。失败了,不会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危害。既然如此,尝试一下,又有何妨??
满朝的文武,让杜荷说服的有一些,听了杜荷辩论,保持中立的又有一些。如今加上李世民的支持,此事也就此决定了下来。?
最后,李世民高声道:“长孙爱卿的《律礼》集前朝之长,妙不可言。小杜爱卿的《律》,创意百出,各种制度,简单明了,亦是高明。朕决定,将此两书合为一体,集彼此所长,为我大唐今后治世依据,这新成的书,就叫做《唐律疏议》吧。至于编辑人选,自然由两位为主,弘文馆的学士任由你们调配,尽快将《唐律疏议》完成。”?
流传千年的律法宝典,震惊中外的朝时代法典,在李世民的这一声号令下,即将面试。?
因为长孙无忌的身份地位更在杜荷之上,成书后主编人,以长孙无忌为先,杜荷为后,但是只要稍作了解的人都清楚。这本《唐律疏议》,杜荷的存在,要胜于长孙无忌许多。?
也因如此,在若干年之后,但凡编辑《唐律疏议》,杜荷的名字,永远都位于长孙无忌之前。?
便是杜荷本人,也想不到自己在未来的千年里,他就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死死的踩在了周瑜的头上。?
当然,这是后话。?
在唐朝的宫殿上这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刚刚结束。?
在遥远的西南方,真正的战争,却拉开了序幕。?
松赞干布将头盔挂在马鞍上,任由漆黑打卷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肩膀。他仰望天空,浮云正在飞快地聚合,即使是最勇健的鸟儿也不见了踪影。风很大,卷过连绵起伏的群山,摇动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林海。漫山遍野的沙沙声越来越大,逐渐汇成海啸般的巨响。?
这位吐蕃的赞普身材高大、肌肉蟠虬,雄壮威武有如猛狮。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五官配合得恰到好处,散发着异族男儿粗野豪放的魅力。只是眼神冷如坚冰,眉宇之间带着一股逼人的寒气。?
他眉头紧锁,使得英俊绝伦的面容有些阴沉。?
在他的下方,杀声震响。不同阵营的双方舞动着兵器利刃,展开殊死搏斗。?
他们所在的西南地处青藏高原附近,这里多山,地势北低南高,丘陵沟壑纵横交错,环境十分复杂。故而与唐朝所经历的战场多有不同,部队根本无法形成整齐而密集的方阵,是小股部队发挥所长的地方。?
在这种地形下,地采取部队小编制进攻是最明智的选择。?
吐蕃军就分作二十多个纵队,不断的向他们的敌人象雄国展开攻势。?
当初杜荷祸水东引之计,可坑苦了松赞干布这位西南方的霸主。?
他们依照杜荷的计划,对南诏展开了征伐战。?
南诏实力远远比不上吐蕃,但南诏就如秦汉时期的南蛮,那里的人蛮横骁勇,地势又极其恶劣,纵然有兵数十万,在山林中,也难以发挥。?
松赞干布用尽所有计策、办法都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战绩,互有胜负,与南诏拼了一个两败俱伤。?
松赞干布毕竟不是常人,很快就察觉了进攻南诏绝对不是什么高明的策略,改变了方法,与南诏讲和。?
松赞干布不仅会用兵,会打仗,内政、外交也是一把手。抓住了了南诏处于山地,交通不便的弱点,利用通商等互利条款,与南诏结盟,潜心发展吐蕃,休养生息。?
一直以来,松赞干布心中就有一个疑问,禄东赞是他的老师,是他的吐蕃的诸葛亮,算无遗策,怎么会劝说他攻打南诏。直到侯君集的出现,一切疑问,方才解除。?
这一切都是大唐,都是杜荷搞的鬼。?
松赞干布气极,却也无可奈何。大唐如此强势,纵然他有争雄之心,也无争雄之力,只能以扩展自身实力为先。经过年余的发展,到这一天,松赞干布终于绝对向自己的宿敌,西南方唯一能与吐蕃较劲的象雄国开战。?
象雄国历史悠久,论人口兵力并不亚于吐蕃。?
不过吐蕃在松赞干布的英明领导下,上下一心,文臣不贪,武将无惧。而象雄国的国王年老体弱,麾下数子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唯一拿得出手的,仅有一个,而且还是一个女的。?
满朝的文武也没有几个有真才实学,松赞干布有绝对的自信能够战胜象雄国。?
不过战事并非如他所料,象雄国因为与大唐拉上了关系,装备有了改善,加上历史悠久,兵卒百姓有着少见的凝聚力。?
这正面交锋,象雄国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毫不输于吐蕃。士兵们在茂密的林木和灌木之间遭遇,拼杀得异常惨烈。?
不到半个时辰,三千八百名士兵,就这样消失在这片吃人的山林当中。?
便在这时,象雄国后方突然一阵混乱,松赞干布那张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