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分猪肉

冯浩拉了拉旁边钱堆的衣袖,低声问道:“怎么这么多东西......”

钱堆苦笑:“买的多,架不住便宜啊,昨天侯爷说一人一贯钱的标准估计说的是按照这些东西的市价,我派人去收购的时候,买回来的价格可都是进货价......”

结果,原本要发放的东西便多处了将近四成......

这时候的豚肉不比后世,便宜的很,因为莫说长安城,就算是整个大唐,喜欢吃豚肉的达官显贵们,扒拉着手指数数都能数的出来,这算是重口味儿的了。《礼记》少仪篇有云“君子不食溷豚”,即君子不吃猪肉。

而大唐的百姓们,家中略有富足的,偶尔会弄回一些来打打牙祭,生活在长安或者是其它城镇里的百姓,不是谁都有本事能去山中打猎弄到野味的。

虽说玄世璟不怎么在乎这些说法,但是大唐的猪肉口感确实差,一股难掩的腥臊之气让人无论如何也下不去口,侯府如今所食的猪肉都是侯府庄子大院后面仆人养的,从幼崽时期便阉割了的猪肉,不然,玄世璟在大唐连口白菜猪肉饺子都吃不上。

而从外面买回来的肉,自然不同于侯府的猪肉,这些猪肉分发给庄户们,他们拿回去大多也都得用粗盐腌制透了风干储存下来,虽说猪肉廉价,但是舍得买来吃的庄户汉,还是不多的。

大唐的猪肉,肥肉是比瘦肉要贵的,因为一般人家买回来的猪肉都是用来熬制猪油所用,将锅里头添上一点点水,将肥肉切成丁,放到锅里头不断的翻炒,随着水份慢慢蒸发,肥肉里头的油水也慢慢的被熬了出来,直到最后,剩下一丁点儿猪油渣,再分给家里的孩子们吃。

“冯浩。”玄世璟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冯浩。

“在,侯爷。”冯浩连忙转过身子,面向玄世璟。

“东西已经到了,你看看该如何分发?”玄世璟看到这场面,也有些愣,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

“侯爷,现在后面运送货物的车进不来,那就只能从前头一种一种的分发了,大不了让庄户们多跑两趟就是。”冯浩手中抱着特意准备的庄子上的户籍册自,看了看下面七百多人,建议说道。

“恩,就这么办吧,小吉,你也去帮忙吧。”玄世璟说道,随后又对着站在两侧的侯府的侍卫们说道:“你们也别闲着,都来帮忙吧。”

那么多东西,人若是不多,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钱堆从侯府的大院中找了一大秤出来,放在了装着猪肉的牛车旁边,侍卫们也迅速的从院子里寻来了桌子,摆在那里。

随后,又将车子上用来固定的麻绳解了开来,将一大片油纸揭了下来。

冯浩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桌子上备了文房四宝,又安排了庄子上的人带领着庄户们一家一家的排队上前领取东西。

侯府的侍卫们瞬间化身屠夫,提着刀子开始将大块的猪肉开始切割,过称。

一口人,三斤肉,三口之家便多给一斤凑个整数,家里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便又可多分得二斤。

庄户们提着藤条编织的篮子,井然有序的排着队领取,按照冯浩的意思,依照一家为一个组,老老少少拖家带口,好不热闹。

仅仅不到一刻钟,一车的猪肉便被瓜分完毕,空了的牛车被车夫牵着从街道的另一头离开,随后后面的牛车上前,接着开始.......

庄子上的百姓穷其一生,也未曾见过如此大方的主家,别人庄子上过年主家能给一家发点肉食,发点衣物什么的,已经是天大的好处了,没想到自家家主,比之他家主子,更是大方,光是肉,多的一家就能分上将近二十多斤.......

东山县原本虽说农田多但灌溉不易,但是并不代表周围没有其他的庄子,只不过侯府的封底范围内,就这一个庄子罢了。

周围的庄子离着东山县并不远些,长安城作为大唐的国都,在长安城附近分封的土地便显得弥足珍贵,虽然玄世璟深得圣宠,但是在封地方面,李二陛下也是徇不得私情的。

这些年来东山县的庄户们富裕了些,与周边庄子的百姓们来往买卖也频繁了起来,周边庄子的百姓见东山县籍的村民们竟然有如此好的待遇,心中也未免一阵眼红。

很快,侯府采购的将近三千五百斤猪肉都分发了下去,十几辆被搬运一空的马车牛车离开了侯府大院门前的大街,但是很快后面的马车行驶了进来,又将大街占满。

在场的人们各个都红光满面,神情显得极为兴奋,今年可真真能过个好年了,光是侯府分发下来的年货,足以顶上家里将近半年的吃穿用度了,这下省下钱来,说不定还能给家里的孩子说上一门好亲事呢。

侯府大院门前此时的气氛极为热烈,不光是庄户们领年货领的高兴,就连玄世璟这个往外掏钱的,也跟着高兴。

所以说快乐是会传染的,这句话倒是一点儿都没错,大过年的,高兴就好嘛,就连平日里府上有些不苟言笑的侍卫们,此刻的脸上也都带着一丝笑意。

“侯爷,东山县的县令带着县丞过来了。”小吉走到玄世璟身边,低声说道。

玄世璟微微皱了皱眉头,县令?他来做什么?

玄世璟派冯浩住在庄子上打理着庄子上的一应事务,无论是修建蓄水库还是开挖河道,又或者是扶持农桑,似乎都是冯浩一人在统筹,从未听说过东山县的县令插手东山县的事务。

东山县令一身绿色官袍,足蹬皂靴,身后跟着一身着深青色圆领皂袍的官吏,想必那边是东山县的县丞了。

县令带着县丞走到玄世璟的身边,拱手笑道:“下官拜见侯爷。”

“县令大人不必多里,不知今日县令大人到这边来,所为何事?”玄世璟笑问道。

“下官听闻侯爷在给东山县庄子上的庄户们分发年货,下官便寻思着,过来看看。”县令很是谦卑的说道。

第三十八章:论遣唐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当中诉说第五百八十九章:行程第八百八十五章:为人父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师生再见面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四十六章:行动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隐瞒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一切自有天意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沂州城第七十九章:玄世璟的尴尬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位置越高,私心越大第四百五十四章:将太子拖走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药第五百二十九章:敲打第五百三十四章:累倒第三百三十二章:是敌是友第一百一十三章:太巧了!第四百二十八章:商量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连锁反应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损招第八百七十三章:态度第十六章:高阳的疑惑第一千五百六十章:不是♂第二百七十三章:眼馋第一百六十九章:密会第一百三十六章:武媚仍旧是焦点人物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孙必须死第四百零四章:晋阳的试卷第三百七十二章:国子监遇玄清第四十一章:侯府搬迁第七十五章:搜府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四百零四章:书院用膳第四百一十三章:打探第二百一十五章:计定第一百零九章:画像上的人第二百八十九章:爱惜羽毛是个好习惯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二是六章: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儿第五百五十一章:战争啊第五百九十五章:打起来第五百七十六章:跟踪探查第四百零一章:春闱场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堑长一智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澜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说开第八百六十五章:最安全的地方第八十七章:长安地皮第三百一十六章:留条后路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到了家长里短的年纪第六百五十二章:阴险的猜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钱庄事宜第八百七十九章:蠢材第五百五十三章:到达泉州第二百零三章:佛第三百三十九章:薛仁贵到达第二百五十四章:年礼第七十九章:打听消息第八百一十五章:闲逛第一百三十四章:狱中谈话第四百九十章:刘叔镇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态度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翻墙见人第五百三十二章:新的元日(下)第九十一章:面见李渊第二十一章:宗祀第四十一章:房遗爱偷腥论第一百二十八章:郑安的转变第六十三章:突发奇想第一百八十九章:暗中的高源!第一百二十二章:李君羡外任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里的人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进一步第五百一十九章:一纸嘉奖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暗中查探出来的消息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晋阳入宫第九百九十一章:局面打开第四百四十六章:谈价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什么办法第三十一章:思量第四百三十七章:线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相顾无言第八百四十九章:走亲戚第一百三十三章:心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门生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十五章:腊八节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离开皇宫第九百七十七章:一人插个flag第二十章:对弈第三百三十七章:所夫孙必须死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聪明第七十七章:审问(下)第一章:玄武事变第七百九十六章: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