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

正月十三日晚上,太史局。

寒风之中,李淳风独自一人站在观星台上,一身宽大的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而李淳风本人,似乎丝毫没有收到寒风的影响,也没有感受到寒冷一般,就那样定定的站在观星台上。

“西北方向,帝星晦暗,这两天,怕是要出什么事儿啊。”对着天空看了良久,李淳风叹息道。

目光落在了远处,那正是大安宫的方向,李淳风伸出右手开始掐指暗算,一连算了三四遍,这才轻轻的闭上眼睛。

从观星台上下来,李淳风坐在观星台大厅之中的首座上,下面站着两个一身灰色道袍的小道童。

“清风明月,明日若是陛下派人来寻,便说为师已经闭关便是,其余的,莫要管了。”李淳风嘱咐道。

“是。”两名小道童齐齐的应了一声。

李二陛下派来的羽林军没有见到李淳风,倒是在丹房外见到了李淳风身边儿的两个小道童。

“两位,请通禀李道长,陛下有请。”那羽林军客客气气的对这两个道童说道。

“这位将军。”清风手持着拂尘躬身回了一礼,说道:“家师已经闭关了,闭关期间,是不能打扰的,请将军回禀陛下,边说道长已经闭关便是。”

那羽林军闻言,想了想,既然这道童如此说,想必是李道长的意思了,那意思便是让自己直接如此回禀便是。

羽林军的将领拱了拱手,对着两个道童说道:“多谢,如此,末将便去陛下那边如此回禀了。”说完,转身便离开了太史局。

“明月,你说咱们师尊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这样?”那羽林军走之后,清风凑到明月身边,小心翼翼的问道。

明月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算了,反正师尊说,陛下派来的人告诉他们师尊在闭关便是了。”

“恩,如此,我就放心了。”清风拍了怕自己的胸口有些后怕的说道,毕竟自家师尊并不是真正的在闭关,这些他们这些做道童的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当今陛下了。

所以两人在将羽林军打发走了之后,心中还是有那么一点儿不踏实的。

大安宫含元殿。

“恩?你说李道长闭关了?”李二陛下疑惑的问道。

“正是,末将去太史局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李道长,只是在丹房外见到了李道长的两个道童,一番打听之下,才知道李道长已经闭关了。”那羽林军如实的回答道。

“朕知道了,下去吧。”李二陛下挥了挥手,示意那羽林军可以退下了。

“是。”

“观音婢,你说这李淳风是不是早就算到了,如今闭关,怕是为了躲避吧。”李二陛下苦笑道。

“倒是有六七成的可能,陛下请李道长过来,不就是为了算算日子吗?臣妾看八成是李道长嫌麻烦,不愿意掺和到这事儿来,况且父皇大行,宫中从礼部到内务府,都自有一套规矩可以按例行事,用到李道长的地方不多,所以,李道长才不想费心掺和吧。”长孙皇后分析道:“毕竟这道家的规矩和宫中的规矩还是有些出入的,这么大的事儿若是在这点儿小事儿上出了纰漏,谁也担当不起不是。”

“说的有礼,观音婢,父皇这一去,朕心中思虑万千,有些事情,还真给疏忽了,多亏了你提醒啊。”李二陛下欣慰的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个女人,这个十二岁便义无反顾的嫁给自己,跟着自己戎马半生的女人,这个在自己登顶巅峰还能时刻警醒自己的女人,也是要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人的性命,是何其的脆弱,若是性命没了,一切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李二陛下见惯了生死,今日太上皇李渊大行之后,心中突然出现的这么一股子感慨。

人生能够有这么一个人陪伴在自己的身旁,能够有优秀的儿女承欢膝下,何其幸也。

“陛下,如今您看您是不是得安排人来总领父皇身后之事了,也不能总让德义在这块儿忙活,毕竟德义还得在您身边儿伺候呢。”长孙皇后说道。

“观音婢可有人选?”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按制当从礼部指派一大臣来操持这些事情,具体人选,还是需要陛下斟酌的。”长孙皇后柔声说道:“父皇开创了咱们大唐基业,这身后之事,更需礼部好好斟酌,拿出个章程来才是,陛下近日身心劳顿,臣妾还是建议陛下先回宫休息一会儿,毕竟今夜还要率领皇室中人,为父皇守灵,还要等礼部的章程出来之后,陛下再来决定礼部的章程。”

李二陛下闻言,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吧。”

这时候,含元殿李渊寝殿中的小太监走了出来,走到李二陛下面前,躬身行礼:“陛下,荆王殿下晕死过去了。”

“让太医给他看看,先送他去王宅,若是晚上醒了,再带进宫来。”李二陛下吩咐道。

“诺。”小太监应了一声,便折身回了含元殿中。

李二陛下所说的王宅,自然不是李元景跟在长安的荆王府,而是在长安城角上的宅子,是那些就了藩在长安城没有府邸的王爷们的临时住所,自然,李元景在那王宅里头,也会被宫里头的人时时刻刻的注意着。

看着李元景被两个羽林军从殿内带出来,送到了马车上,长孙皇后也是颇有感触:“陛下,父皇生前最是疼爱元景,如今父皇这一去,元景连父皇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想必心中也是凄苦吧。”

“若是他心中真的如此在意父皇,为何年前还那般作为,不但在大安宫大闹一场,还偷偷摸摸的离开长安,那会儿他如此做的时候,可有考虑到父皇会为了他伤心?知道初二那日父皇病重朕来大安宫的时候,父皇还一直心心念念的惦念着老六......”

“可是今日看来,元景心中,恐怕也是悔不当初啊。”长孙皇后叹息道。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开始第二百零二章:庄子的繁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通气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烧了第六百六十章:未知第七十一章:断子绝孙脚第二百零一章:打一仗第八百八十八章:最后的案情第八百三十九章:管家和他的副手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一百七十五章:各跑各的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脱身第八百五十六章:劳碌命第六百零八章:夜探辽东城第一百四十四章:遇故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见郑钧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车之鉴第八十一章:庄子上的景色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十一章:幕后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习俗第二十九章:晋阳到访第四百二十二章:白首之约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折子第三百八十一章:投降吧第七百九十二章:大麻烦第二百九十九章:无后顾之忧第二百七十四章:娘子军的安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水涨船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言语第七十五章:遂安公主的探视(上)第三十一章:玄世璟的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洛阳行第九百八十二章:图谋草原第三百一十九章:王珪的心思第八百三十九章:管家和他的副手第四百四十六章:谈价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为了跑路第七百一十三章:作死第一百五十七章:燕来楼的“大东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暗中行事第九百九十章:黑齿常之第九百六十四章:面圣第一百六十六章:劳心劳力第四百一十八章:玄世璟的第一堂课第八百三十三章:重担压垮人第五百九十二章:不战而退第四百零六章:人情第二百三十一章:请老师致仕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埋下的种子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层窗户纸第二百五十二章:任他起高楼第四百一十三章:打探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一场大雨第三百一十五章:高峻的婚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隐瞒消息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气第二十章:执掌降兵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不眠之夜第六百零八章:夜探辽东城第五百九十九章:岛上的势力第二百一十二章:大婚(5)第四百零九章:李二陛下召见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将薛仁贵第八百二十八章:决定第八十九章:甘露殿密谈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岭的消息第八十二章:千金第八百七十二章:洗清嫌疑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拦第七百七十章:手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二十二章:兵分两路第六百四十一章:清点货物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暴风雨前奏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九章:皮蛋攻略第八十八章:线索第八十七章:薛仁贵问计玄世璟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八百九十三章:给个圈儿让他自己钻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动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人命官司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卖人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折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见的硝烟第九百二十六章:十年寒窗苦第五百三十六章:虚与委蛇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幕后第五百零三章:甘露殿审判第一百九十五章:谁家的摊子第三百三十二章:一面倒第四百七十八章:截获的消息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门外第二百八十五章: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