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策略

听着玄世璟的话,在场的几人都点点头,先不说打或者不打,玄世璟说的这番话,是没毛病的。

卑沙城三面环海,一面临山,山中资源丰富的很,只要在高句丽的军队反应过来并到达卑沙城之前,唐军伐够足够的木柴,囤积足够的军备,就能够轻轻松松的守住卑沙城,而大唐的水军也会依靠着卑沙城驻扎在海港,这样一来,无论是地面或者是海上,守住卑沙城绰绰有余,而且水军的机动性强,顺便担负着唐军的军资运输,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这样以来,就十分考验大唐的水军了。

“照着璟儿的说法,是要最先攻占卑沙城?”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摇摇头,笑道:“非也,单单攻打下卑沙城的话,守住卑沙城会变的十分困难,因为到时候,四周都是高句丽的军队,进入卑沙城的大唐军队,就是一支孤军,而且攻占卑沙城的主力是水军,不擅陆战及守城,四周环敌的情况下,这支军队就会完全的是去原本该有的机动性,小臣的意思是,兵分两路,水军和陆军,同时进攻,水师攻占卑沙城,陆上的军队直接开往聊东城。”

李孝恭闻言,连连点头,玄世璟的想法倒是与他不谋而合,只是对于卑沙城的作用与水军的作用,玄世璟说的更加详细,而且,照着玄世璟是说法,卑沙城和水军在整个辽东战局当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辽东城,若说安市城是高句丽的门户,那辽东城就是高句丽的屏障了,辽东城紧邻着辽水,可谓是易守难攻,但是作为大唐挥师东进的第一个目标,攻克辽东城,只能胜,不能败,所以领军攻打辽东城的将领,显得尤为重要。”玄世璟手指挪到了辽东城上面,而辽东城的前面,正好就是辽水。

玄世璟看着地图稍微思索了一番,接着说道:“在攻打辽东城的同时,还要考虑高句丽一方的援军,辽东城的后面就是国内称与哥勿,两座城池都是兵城,辽东城这边一旦开打,两座城池之内的兵马就一定会来增援辽东城,若是不想战事胶着,所以,取辽东城,也要快,攻打辽东城,不动则以,一动,尽可能一战而定之。”

“国内成与哥勿离着辽东城急行军仅需四天,这还是当中大多都是山路的原因,其实若是攻打辽东城进入胶着,可以派遣一支兵马,在两城与辽东城之间的山路上,进行伏击,则大胜。”刘弘基上前,指着国内成与辽东城之间的山脉说道:“这样以来,既能阻截了来自两城的援兵,又给了后面大军足够多的时间来攻克辽东城。”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只是站在一边儿,默默的听着,不做言语,现如今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仗肯定是要打的,没看见人家四个,都已经开始研究这仗怎么打了吗。

长孙无忌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也罢,辽东对于大唐来说,也是块心事,早早的了却了也好,反正早晚都要打,什么时候打不是打。

这么想,倒也有几分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反正陛下你开心就好,打就打,大不了到时候把自家的几个后辈,也安排到军中去,也不吃亏。

想明白了,长孙无忌这才上前拱手说道:“陛下,辽东战事一旦开打,大唐水军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臣觉得,若是陛下下定决心要打,这水师,恐怕现在就要下旨,赶紧下水操练起来,这次是从平州港口直达卑沙城,航行距离远,海上情况复杂,对于水师,也是个重大考验,就算克服了海上的艰难险阻,到了卑沙城,若是士兵战斗能力十不存一,也是徒劳的。”

“辅机说的不错,到七月份,还有三个月的功夫,这三个月朕会下旨让水军抓紧操练,以应对辽东战事,所需军费,全部都由内务府供给。”李二陛下大手一挥说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今年七月出兵攻打高句丽已经成为了定居,谁也无法挽回,这仗既然要打,最好能打的漂亮些,希望高建武与泉盖苏文之间的斗争,不要这么早就结束。

大唐要出兵攻打高句丽,众人都是希望在高句丽的这场内斗当中,泉盖苏文能够争气一些,这样,大唐出兵,名正言顺,因为现如今长安这里还有个高桓权,是正儿八经的荣留王太子,一旦泉盖苏文在高句丽的内斗当中获得胜利,那大唐就直接带着高桓权打向高句丽就是了。

高桓权就算再怎么不济,也占了“正统”两字,他泉盖苏文再怎么英雄一世,也是逆臣。

去年高桓权来长安城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向大唐请求援助,现在,大唐也应该给高桓权一个明确的答复了。

而李二陛下说水军的一切费用全都由内务府供给,也就说明,出兵辽东攻打高句丽,完全用不着国库那边儿糙心,这样一来,户部也就没话可说了,户部没有钱,在朝堂上哪儿来的话语权。

现在的内务府可是非比寻常了,说起内务府,玄世璟的心也是一抽,说不定内务府大多数钱财还都是从盛唐商会来的呢,当年玄世璟要在长安城立足,将盛唐商会的股份给了李承乾哥儿仨,可是现在看看,除却当年修建暖阁之外,这些年哥儿仨过的也没富裕到哪儿去,这钱,说不定就让他们给孝敬李二陛下了。

不过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作为皇子,手里留这么多钱想要做什么?还不如将钱都交上去,至少不会让人生疑,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李二陛下在知道前隋旧臣在长安之后,才没有立刻行动,没有对李恪产生疑心什么的,而是耐心的等着李恪的态度。若是当年李恪将商会的分红全都囤积在府中或者是送离长安,那现在这些前隋旧臣的事情,任凭李恪有十张嘴,他也说不清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儿第三百六十一章:泊灼城的兵第一百一十章:秦怀玉的梦想第五百零八章:许可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四百四十三章:不松口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人性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两封书信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诏回长安第五百二十九章:玄甲军的名号第一百三十四章:表白、约定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为患第三百一十六章:留条后路第一百六十三章:一道召令第四百七十二章:声名再起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动静第一千零七章:长安的使者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一千五百零一章:选择第六百七十一章:冷第四百六十五章:引诱劫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暴风雨前奏第三百四十一章:引诱泉男生第三百九十一章:归程第二百七十五章:单家与李唐第四百五十六章:外来的和尚第九百六十四章:面圣第三百一十六章:王氏遇袭第一百一十章:秦怀玉的梦想第二百五十八章:走访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澜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第一案三百二十六章:人选第三百六十章:入唐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隐秘?第八十九章:一计惊人第一百七十八章:斥候的碰撞第三章:秦英第二十一章:宗祀第九百七十八章:契苾何力第五百六十八章:动机第八十五章:上朝前第七百八十二章:每当看到推荐投给老书我的心楞个痛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宴席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戏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争夺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晋阳第二白三十四章:出殡第六百零八章:首战的准备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玄世璟的新身份第五百六十章:意外收获第一百三十二章:终是自毁前程第五百八十八章:出发前夕第二十四章:百济的尴尬处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关于立太子第四十三章:钱不是问题第三百五十八章:新的任务第六百二十一章:惑敌之计第十三章:进击的王氏第四百四十三章:不松口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一丘之貉第三十九章:辽东大灾第一百八十七章:二女侍一夫?第二百二十二章:又要坑人第六十五章:东山县令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稳赚第十四章:意想不到第二百七十九章:明德书院第五百三十六章:目标与方向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学院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苦差事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难第六百五十二章:阴险的猜测第八十二章:玄家的故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开始反击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延续第八十九章:甘露殿密谈第九百二十五章:国子监的景象第二十六章:除夕夜宴(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李医去世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机会第六百八十章:书房谈话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危机感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折子的人第二百五十四章:年礼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见郑钧第六百七十六章:既是君臣,更是父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与安安第一千零七十一章:狐朋狗友第四百五十一章:讲故事第一百六十七章:绑人第四十七章:晋阳来访第九百五十一章:谁家的算计第五百九十八章:辽东城第四百五十章:后宫第四百八十五章:对峙与震慑第五百六十七章:苦肉计第五十五章:房遗直第三百一十四章:单冲的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