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调教马周

想搞青霉素并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也需要时间。

李元景让人蒸了几锅白面馒头,然后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让馒头发霉。

这一步很关键,另外就是营养液的制作,这些其实都不难,安排好之后李元景便没什么事情了,接下来能做的只有等。

“怎么不跟着去打牌?”躺在树荫下,李元景有些无聊的望着另一侧。

“家底太薄,输不起!”马周摇了摇头,对于这些娱乐项目不大感兴趣。

尽管经过去年的风波之后,这帮人已经收敛了很多,但长安城内却多了不少娱乐的方式,当然,也有不少人跟着倾家荡产。

程处默几人偶尔的也玩钱,甚至玩一些别的赌注。

马周来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整天都觉得浑浑噩噩的,好像什么东西也没学到一样。

但仔细静下来去深思一下的话,却又发现自己好像跟以前变的不太一样了。

但是心中还是有不少的疑惑,有些纠结的看了眼李元景,马周深吸口气道:“殿下觉得,何以治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李元景闭着眼睛缓缓的说道。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知道,可真正的想要做到又有多难?先贤用了数百上千年都未能完成!”马周苦笑着回应。

马周心中也是有了一些朦胧的想法,但却觉得很空洞,缺乏更有力的观点来论证。

以往的时候几乎是不存在这种机会的,不是李元景在瞎忙,就是自己在瞎忙,今日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他也不太想放弃。

毕竟他已经三十多了,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如今却还是一事无成,科举科举,思路是好的,可无奈自己愣是考不上,有什么办法?

“这世间其实哪有那么多大道理?文人骚客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就会想办法把一个简单通俗的道理整的难以理解,就如同一个武将,明明一刀下去就能了事,却非要花枝招展的摆弄一番。”李元景没有去跟马周讨论更高深的话题,主要是自己也不会。

“殿下怕是将全天下都给骂了……”马周有些无语,虽然话很糙,但真的很有道理。

“骂了就骂了,圣贤也就是一帮瞎比比的货,讲话说道理一个个牛的不要不要的,既然这么牛,为何他们所在的时代混的那么惨?倘若他们说的有道理,那有为何上千年的时间都没能达到那种高度?一代昏君,代代昏君吗?”李元景冷不丁的开炮怒喷道。

什么狗屁之乎者也的,说白了就是一群当代大牛闲得无聊,自己又没有那个能力,那咋办呢?

著书吧,既然能力上做不到,那就在思想境界中做到吧,后人一看这些书籍,顿时觉得哎哟,很不错呦,这就是我想要的,于是大家就参照这个作为模板来努力吧。

不能说这些圣贤是错误的,至少他们为后人立下了一个标准,一个理想的时代,让后人有了发展的动力。

但也不能说他们是对的,因为那些都是空想出来的,只不过是这种空想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可。

在李元景看来,圣贤书的存在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看一看,作为约束个人的思想品德书籍来看就得了,拿着这些圣贤书治国,能治好吗?

不是看不起人,也不是在这乱开地图炮,这些真若是有用,为什么遵守了数千年的华夏,后来却混的那么惨?

李元景从未完整的读过那些书中的其中一本,放在现在来说也算是半个文盲了吧?

但李元景却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甚至思绪稍微开放一些的,都会明白这个道理。

“治国,并不是你想把国家治理到某一个高度就能做到的,那些都是好高骛远的做法。目标可以制定,但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干。治大国如烹小鲜,看似很难,其实很简单,看似简单,其实也很难。

理想并非不能存在,但是在朝着理想出发的同时,必须要先搭建一个平台,要有一个基础。

为政者并非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应该是要看百姓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

天灾人祸,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以往是如何做的?向上天求雨?靠朝廷施救?靠宽广的胸怀去让百姓不饿肚子?其实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很简单,根本不用那么麻烦,也不用去做那么多的无用功。

改善农具,改良耕种方式,结果你已经看到了,水车,曲辕犁的改造,加上堆肥,这三样在整个大唐推广之后,每年可增加多少粮食?

办法就是这么简单,可那些高居庙堂的大人物们却从没想过,或者不屑一顾,或许是为了自身利益?或许是为了别的?

织布工坊你也看到了,长安布价如何自然不用本王多说,虽然阻断了普通农户的收入,但等棉花推广之后,便能弥补这些收入的损失,等到更多的工坊出现之后,百姓农闲之时便有了赚钱的机会。

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要花出去的,这些钱一部分在市面流通,一部分则转化为税款进入国库,朝廷有了钱,便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当大家有饭吃,有衣服穿,能住上新房子,能有个稳定收入的工作,当一切都变好了以后,天下何愁不平?国家何愁不稳?”

李元景的话如同一记重锤一般,狠狠的敲进了马周的脑袋深处。

这是两个人第一次深入的交流,尽管这段时间他已经看出了这里的不同之处,马周甚至想到了织布工坊的真正意义,也一直在考虑该如何操作,才能复制更多的织布工坊?

李元景有个简陋的研究机构,人数不多,马周也跟杨里聊过,知道织布机就是出自这个曾经险些饿死在长安街头的流浪者之手,而这个曾经的流浪者,已经对织布机进行了两次改进,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的改进工作,而杨里自己却说,这一次他的目标是要能搞出能在一天内织一匹布的机器。

在这里,马周意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若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他们生活的改变,让无数人欲生欲死的,竟然会是杨里这个糟老头子?

马周整个人似乎是陷入了一种痴呆般的状态,一个人迷迷糊糊的走了出去,甚至忘了跟李元景打个招呼。

这一番谈话对他的影响太大了,他需要一段时间去冷静,去思考其中的奥义。

李元景朝着身后的侍卫招了招手,让他跟在马周身后,免得因为想的太入神而出现什么差错。

“你跟人说什么了?看把人吓的,成二愣子了都……”程处默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脱离了牌局出现在李元景身后,一副不怀好意的语气道。

第二百零七章:朕还要什么脸啊第一百四十八章:你咋不早说呢第二十八章:最寒酸的王府第二百九十八章:这特么是你的地盘第二十章:这次是真的第七十六章:殿下,那不是青楼第二百一十四章:李世民的小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谁算计谁呢?第一百九十七章:亲自行动第九十六章:本王要搞超级工程第一百三十八章:钱庄出事第四百二十章:安排第四百一十一章:祖地之人第三百五十五章:有钱不能花是什么感觉第一百四十三章:玻璃第三百三十八章:吕宋岛第二百七十七章:海州第二百一十四章:李世民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七章:戏精上身第五章:拆房子,懂吗?第一百三十章:神医即将出世第三百九十六章:吹的我都不好意思了第一百三十七章:再偷点?第六十二章:假公济私?第三百六十五章:李承乾的应对第三十五章:封爵计划第二百零四章:要钱?求我啊!第十九章:兵不厌诈第七章:给本王打第三百六十四章:斗法第一百八十一章:大唐驸马的悲惨一生第二百六十五章:调教太子第二百三十九章:就问你怕不怕?第三十七章:审讯第三百七十二章:你差的还远第三百一十一章:问策第二百一十九章:又想来骗朕第三百八十三章:修路三件套第一百二十章:查!狠狠的查!第三百零二章:没有本王的大唐会是什么样子第六十一章:花样作死第一式第二百七十六章:死了这条心吧第三百六十一章:调教太子第二十五章:禁足第三十八章:曲辕犁第五十八章:上朝第三百六十八章:李靖的坚持第二百八十九章:命运在自己手中第一百九十五章:来自嫂子的关爱第四百一十七章:阿拉斯加的冬第二十七章:开府第一百二十五章:孺子可教也第六十九章:冰火两重天第一百八十五章:妾身心里苦啊第三百六十七章:暴怒的李靖第二百四十一章:又特么跑偏第二百六十五章:调教太子第一百五十七章:救命要紧第四百零八章:登陆第一百八十六章:大唐以北再无战事第三百八十七章:李大忽悠在线中第一百四十六章:你咋就知道钱呢?第一百六十二章: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二百一十七章:李承乾的弱点第三百一十章:长孙皇后的热情第二百一十三章:这操作灵性不?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别丢下我啊第一百五十章:你是不是也不行?第五十七章:玩粪的杜荷第一百五十八章:初试成功第十四章:铁公鸡之程知节第三百四十七章:病患缠身的郡王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别丢下我啊第一百一十三章:广告的效应第二百三十六章:本王没见过钱还是咋第七十四章:是贫穷限制了你第三百三十二章:大唐的变化第四百零五章:新的时代第二十五章:禁足第八十七章:老夫的钱啊第二百九十七章:本王觉得这里不错第一百一十六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三百二十七章:论心黑就服你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哥还是你哥第四百一十章:一把火就完了第七十章:无法自拔的杜荷第十四章:铁公鸡之程知节第二百三十七章:戏精上身第二百零一章:装个B谁还不会啊第四百一十章:一把火就完了第三百五十一章:马周的手段第四百二十三章:高手寂寞了怎么办第一百六十二章: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珪:我有点方啊第三百八十九章:开工第三百九十二章:远航号第三十六章:毛贼闯虎穴第一零六章:两份奏折第一百六十四章:等君入瓮(求订阅)第三百六十五章:李承乾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