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问策

结婚的人其实才是最轻松的,特别是李元景这种身份,什么心也不用操,只需要按照流程去走就行了。

爽倒是挺爽的,穿越发老婆也挺刺激的,唯独让李元景有些郁闷的,是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这个未来的老婆到底长啥样。

等熟悉完这些流程,天色也已经暗淡了下来,这个时候在出城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城内的王府基本没住过,这个时候还正在收拾,也不太适合住人。

所以李元景又一次回到了武德殿,这个曾经自己住过的地方。

当然,晚饭过后,李元景还是被李世民给喊了过去。

整整一天的时间李世民都没有露面,自己一个人坐在御书房内不断的批阅着奏章,不断的见到有官员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而两兄弟至今也已经很久没有聊过天了,对于李元景,李世民其实也谈不上放心不放心。

这几年李元景的所作所为让李世民很放心,但是从前面传回来的消息来看,李世民又不是那么的放心。

当然,李元景这个尺度拿捏的很好,让李世民始终处于放心又不放心的临界值。

说担忧他手中的部队吧,可李元景偏偏将这部队直接扔给了李道宗和李绩这两个人,他自己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除了一些抉择之外,李元景基本什么事情也不管。

甚至李世民现在都在怀疑,若是这两个人从中作梗,李元景还能不能调动这支部队。

这些话李世民当然不会跟李元景去说,毕竟作为兄长,怀疑可以,但当着面说出来就太不给人面子了。

“耽罗的事情你怎么看?”李世民直接开口问起了正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世民已经习惯了去询问李元景的建议,或许这是他制定的计划?

“房相不是已经有了计划了吗?”李元景扣了扣鼻屎,随意的弹在地上,看的李世民一阵蛋疼,暗道这货还真是随意啊。

“计划虽然有了,但若是按照这个计划的话,你所制定的桥头堡就没了,而大唐想要将其打造成桥头堡的话,就需要不断的运输粮食上去囤积起来才行,战略上虽然意义很大,但所花费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李世民直接说道。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房玄龄制定的计划无疑是最合适的,但距离预想中的结果相差还是太远了。

李元景拿起了房玄龄制定的计划看了一遍,这份计划他只是听说过,并没有详细的看过。

其问题主要出现在可耕地面积上,根据耽罗的资料记载,以及房玄龄亲自派人去观察的结果显示,耽罗的可耕地面积仅仅只有百万亩左右,而按照均田制的要求,这个计划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所有的耕地都算进去,也就够移民几千户人家的。

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那些土著,就算耽罗成为了大唐的一个州,朝廷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土地都收过来,去让那些土著们自生自灭。

而考虑到这些因素之后,其实大唐移民吞并耽罗的计划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根本不可能实施。

“现在登记的隐户有多少?”李元景问道。

“四十多万户了,这些人现在依旧租种着世家门阀的地,除了身份变了以外,其他的还是照旧,就等着新地给他们了。”李世民满是忧虑的说着。

人口多了,应当高兴才是,但现在李世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许诺的分地,现在却无地可分,短时间内倒还好说,可日子久了呢?

朝廷的许诺久久得不到兑现,接下来就是人心散了,再然后就会爆发更严重的问题。

“耽罗先改为军屯吧,把那两万士兵的家属全部迁过去,大家共同耕种,统一发放粮食,在上面建立学校,让孩子们可以免费接受教育,以此来暂时平息不满,另外,可以考虑倭国那边了,根据现有情报来看,倭国南部的那座大岛上人并不多,而且耕地情况也要比耽罗好的多。

拿下之后可以考虑前期继续用军屯的模式来开发,然后制定一个规则,大家按照劳动来计算工分,三五年后按照工分的多少来确定分配多少亩地。

除此之外,我建议做好将均田制的分配数量降低的准备!”李元景简单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耽罗那边毋庸置疑,移民肯定是要过去的,既然无法解决耕地的问题,那就只能先吃大锅饭了。

隐户洗白的移民不好安排,那些叛军的家属还不好安排吗?这些人根本没的选,朝廷能放他们一马就要烧高香去了,而且还保证他们有吃的,跟普通百姓一样能享受到各种待遇。

什么公平不公平的,李元景现在脑子里可没那些想法,大开发的年代,哪有公平可言?

或许现在在他们看来不公平,但几年后,几十年后呢?他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降低分配数量,这是要让百姓活活饿死啊!”李世民叹了口气,他也知道人多地少的事实,但是有什么办法?

大唐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县是能够足授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减少分配数量,这不是逼反是什么?

还有,真以为到手的二十亩地,按照亩产均数两石,一年就能收获四十石不成?

那只是理论收获,跟实际收获没有任何关系,耕地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养地,现在普遍的做法是种两年,休一年,就算有堆肥法推出也没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原因无他,大家都去堆肥了,哪有那么多肥给你?

紧靠自家产出?一年的产出,充其量也就只够两三亩地用的,这还是操作的认真一些的结果,一些二百五选手甚至还不够两亩地用呢。

所以,亩产一石左右的地还有不少,但是用了堆肥的地,产出的确是增加了不少。

“种豆可以改善土地的肥力问题,另外这次我打算不计代价的让杜荷把肥料给搞出来,这样的话,操作空间就更大了。”李元景想了想,认真道。

如果将后世的各种肥料拿到现在来耕种,在确保照料以及水源充足的情况下,亩产能达到多少?

关于这个问题李元景认真的考虑了一下,然后给出了一个十分肯定,似乎又带着一丝不确定的答案,那就是三到五石之间。

也就是说,三百斤到五百斤之间,这还是外在条件都不错的前提下,若是照料的不好,产量可能会低于三百斤也说不准。

但最大的好处在于,这些肥料是可以帮助土地减少休耕期的,甚至是不用休耕,若是能保证亩产三百斤,也就是三石,所有土地都不用休耕,那么,大唐的粮食将会多到吃不完,甚至是吃两口吐出来一口都吃不完的地步。

别拿后世进口粮食来比较,后世十四亿人,现在连一亿人都不到,完全没得可比性。

第一百零一章:宰天宰地宰空气第一百二十七章:大喷子李元景第二百八十九章:命运在自己手中第二百三十五章:自古以来就是这么自信第二百四十四章:不信抬头看第七十九章:盘就完了第三百七十九章:兴奋的李世民第一百八十五章:妾身心里苦啊第二百二十四章:本王心中有数第四十七章:不愧是绿帽子王第三百三十四章:航路之争第一百五十六章:坚持一下就好(求月票)第九十章:我好像发现了什么第一百八十章:一步盘活第一百二十一章:有仇不报非君子第二百四十章:连环坑之没有最坑第一百六十八章:老实人就该欺负吗第一百五十二章:这个世界太危险了第三百二十二章:尴尬的规矩第一章:殿下来扎一针第十七章:老王献孙女第二百四十三章:幸福来的太突然第二百四十五章:苍天饶过谁第三百三十章:心都碎了第三百七十五章:李世民教子第九十八章:你竟然让我道歉第三百七十一章:迎头痛批第六十六章:看你能抗多久第二百五十一章:礼仪之邦,岂容胡来?第三百二十四章:准备第三百二十七章:论心黑就服你第三百零六章:那就比划一下呗第三百六十一章:调教太子第四百一十章:一把火就完了第六十二章:假公济私?第十九章:兵不厌诈第八十五章:爹坑儿,儿坑弟第二百五十二章:变革第七十八章:人生处处是惊喜第三百六十三章:士家现状第十五章:本王送你一场造化第二百七十五章:默默的同情你们一下第一百五十八章:初试成功第四章:敲国舅的竹杠第一百八十八章:谁算计谁呢?第一百九十三章:本王全都要第五十四章:人善被人睡第一百九十二章:全凭一张嘴第二百零九章:我以程二的名义发誓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偷还不行吗第二百六十五章:调教太子第二百零四章:要钱?求我啊!第一百三十六章:调教马周第二十五章:禁足第二百零三章:各怀鬼胎第一百一十四章:都做好,上课第二百七十七章:海州第八十九章:本王赏你们的第一百九十五章:来自嫂子的关爱第七十一章:你爹就不该生你第四百零一章:争论第三百七十二章:你差的还远第五十一章:第一个目标,郑家第三百二十二章:尴尬的规矩第二百七十五章:默默的同情你们一下第八十六章:把李世民忽悠瘸第二百二十三章:要动脑子啊太子第二百三十章:终于到了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哥还是你哥第二百九十四章:不足为虑第四十五章:高傲的王家第二百六十一章:婚事第三百零八章:房二的帽子问题第三百七十一章:迎头痛批第四十四章:本王很不满意第一百四十章:雕虫小技而已第二百六十一章:婚事第三百五十二章:归来第四百零六章:杨家第三百一十一章:问策第四十八章:意外发现第十章:骗皇后吃……第三百四十六章:交州第一百三十六章:调教马周第一百二十章:查!狠狠的查!第二百六十五章:调教太子第二百八十五章:新罗之乱第五十五章:要搞就搞死他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偷还不行吗第一百一十四章:都做好,上课第一百七十章:给你个说法(为盟主白崭堂加更2/5)第八十九章:本王赏你们的第一百五十章:你是不是也不行?第一百二十章:查!狠狠的查!第二百零四章:要钱?求我啊!第三百八十八章:最笨的人,没有之一第三百五十九章:太子养成计划第三十五章:封爵计划第一百六十章:别管,吹就完了(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七章:救命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