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出航之前

职业军人有职业军人的好处,但也同时会带来一些不便。

比如说像薛礼这种,刚刚完婚,夫妻两个只能在一起温存半个月的时间就要再次分开。

不说其他的因素,单从人道主义方面来讲,若是柳云的排卵期刚好错过这半个月,那么薛礼想要给老薛家留个后,就要至少等到一年后了。

而且也不是排卵期就能一次命中的,这也是个概率学,运气不好的话,兴许连续几年都没办法有身孕。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更多人家当中,这次跟薛礼一同回来的四十多人都是选定的年后要出海的人,倒是除了薛礼以外,其他人都已成家,只有极个别的还没有后,需要这次在努力一下。

当然,物质方面的改变或许能稍稍的为他们带来一些欣慰。

在前线的时候他们是不发军饷的,没必要带着钱跑来跑去,需要用钱的话就去府上借,随后发饷的时候直接扣掉便是了。

而等他们返回海州,去查询军饷的时候却发现,拿到手的比预计的要多,虽然搞的不少人一头雾水,但作为支付单位,钱庄那边却有相关记录。

多出来的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天一钱的战争补贴,是从他们离开海州当日计算的,到回到海州截止,另一部分是每月十钱的伙食补贴,等于每人每个月能够额外多拿到四十钱,这还只是普通士兵,有官职的补贴也会相应的高一些。

而这四十多人中,火长就有九个,还有两个队正,剩下的就是薛礼这个郎将了。

正月十六,薛礼等人重新集结,不管是心中的不舍也好,犹豫也罢,探亲时间到了,他们就必须跟着大部队一起离开。

而比起其他人,他们又是幸运的,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出征总比留下来更容易获得战功,而且战争所带来的奖赏,也让这些人家过了个肥年。

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他们这些离家一年多的人,单单只是军饷就足够家里面两年的开销了,若是算上奖励,省着点用的话,五年都不愁钱。

有人信心满满的励志要在接下来的三年多内混个一官半职,争取让家里的生活更好。

有些人则觉得在干三年半,等五年合约期满之后就退役回家安稳过日子,反正接下来好好干的话,三年多差不多能够赚到十年,甚至更多的生活费。

不管好的坏的,海州军的制度通过这一次的探亲算是被完美的释放了出来。

虽然要常年离家,但是高昂的军饷能够弥补一些,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回来都是一个态度,常年的训练虽然艰苦,但效果也是响当当的,到了战场上以后,敌人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只要自己小心谨慎一些,虐他们跟玩似的。

而且,海州军也不是府兵那种模式,一入府兵就到老,更不是现在的募兵模式,需要的时候招募,打完仗就让人滚蛋。

普通士兵和火长就是五年合约,五年后会双向选择,若是两方都有意,那可以续签一份五年的合约,若是一方不满意,则可以不续约直接退役,虽然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但有人跟他们解释,合约上清楚的写着,退役后会额外发放最后一年的基础军饷作为安置补贴。

也有好事的算了一笔账,普通兵士每月的军饷是一百钱,但是随着军龄的增加,军饷也是增加的,第二年每个月就会增长为一百零五钱,第三年一百一十钱,第五年的时候就是一百二十钱,等于干到五年期满回家,可以额外多拿一千四百四十钱。

这意味着什么?放在早些年的时候,甚至买不了一石米。

但是现在……

说起来都是泪,自贞观四年之后,大唐似乎度过了频繁的天灾期,雨水充足,阳光明媚,外面的突厥没了,内部的隐患也逐渐的消除了,百姓开始静下心来勤勤勉勉的耕种了,于是,当年丰收之后,粮价就进行了一次雪崩,而接下来几年更是年年爆仓,以至于现在一斗能说得过去的粮食只要四钱……

就这样,不少人满怀着期待的等着海州军再次招人,可问来问去,压根就没人听过海州军要扩招的消息,这让不少人很是失望。

随着一队队探亲的士兵归营,海州军营也渐渐的忙碌了起来,第二批探亲的部队还在海外没有回来,他们必须要等到朝廷接收的部队到了以后才能返回。

不过这并不影响海州军营的运作,由于这一次出海的士兵是进行挑选的,并非整建制。

所以在这些士兵陆续归营之后,已经返回的李道宗按照李元景的指示,对这些人进行了重新的编组。

王二牛最近很忙碌,随着薛礼晋升为郎将,已经渐渐的脱离了斥候队,王二牛由于在进攻高句丽的时候表现尚可,所以被任命为代校尉,负责整个斥候队的工作。

这一次斥候队是唯一整建制调回的部队,一共有一千二百人,其中一千人的作战部队。

突然间掌控这么大一支部队,对王二牛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所以,整个假期之间王二牛都在温习从薛礼那里拿到的资料,回家以后甚至连他老婆都说他魔怔了,竟然连夫妻那点事都有些不太上心,每次还要她去主动。

当然,知道王二牛被晋升为代校尉的消息之后,他老婆还是很高兴的,也在默默的支持者,争取能早日将代字去掉。

回到军营之后,白天王二牛则跟着手下的军官一起听课学习,尽管这些东西他都会,但每一堂课他都舍不得错过,温故而知新嘛,王二牛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所以需要更加努力。

而到了晚上,王二牛便会去找薛礼接着上课,两人之间现在的关系很不错,毕竟是战场上打出来的情谊,薛礼还是推荐王二牛的恩人。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该训练的训练,该上课的上课,反正任务量都不大,已经度过新兵期的他们,现在不需要那么大的训练量,需要做的只是温故而知新,当然,这个是除体能训练以外,就算上面不在强制要求,只画了个最低限制,但不少士兵还是在训练之余自己加练,或者去学习认字。

上面不要求自己就放松,那等着他的只能是五年过后卷铺盖走人,有的是人来顶替你这个位置。

越来越多的物资被运送至军营,到了二月下旬,一艘又一艘的千石战舰被开到军用码头,所有人都知道,距离出航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第七十一章:你爹就不该生你第一百九十七章:亲自行动第一百六十二章:树欲静而风不止第一百二十七章:大喷子李元景第二百一十五章:咋不美死你呢第三百九十七章:震惊的李承乾第三百八十一章:来者不拒第三百零四章:那俺弄弄?第二百八十二章:要点脸啊第三十二章:你行你来第一零六章:两份奏折第四百一十章:一把火就完了第二百八十五章:新罗之乱第三百三十五章:荒凉琉球第一百四十七章:拍马屁的最高境界第二百九十八章:这特么是你的地盘第四百一十三章:意外惊喜第一百二十章:查!狠狠的查!第一百四十七章:拍马屁的最高境界第二百一十五章:咋不美死你呢第三百一十六章:又一个黑科技第一百九十二章:全凭一张嘴第三百八十六章:跟朕玩?呵呵!第二百九十二章:最后的机会第三百五十六章:败家玩意儿第一百一十六章:忽悠,接着忽悠第八十六章:把李世民忽悠瘸第二百一十章:切了吧第二百一十六章:王叔,这不合适第四百二十一章:最民煮的就是本王了第七十九章:盘就完了第四百一十一章:祖地之人第二百七十二章:家道中落的少年第八章:本王就是规矩第一百七十八章:没那么简单第二百四十一章:又特么跑偏第一零五章:皇亲贵胄很牛吗第一百六十三章:搞一个大的第九十四章:四大文盲的翻身之日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别丢下我啊第三百二十八章:你哥还是你哥第一百四十章:雕虫小技而已第三十三章:终于当了大地主第四百二十五章:时光冉冉第九十五章:今晚吃粥第一百一十章:臣只是个修桥的第一百六十六章:不识字证明你有吗?第三百章:退亲吧第一百二十三章:贷款考虑下?第七十四章:是贫穷限制了你第一百四十五章:人工挖掘机第一零六章:两份奏折第一百二十八章:给本王狠狠的敲第一零七章:赔是不可能赔的第二百五十九章:摊牌第十四章:铁公鸡之程知节第二百一十章:切了吧第二百七十四章:暗流涌动第二百二十二章:史上最没耐心的教学第二百五十章:大唐必须硬第三十八章:曲辕犁第二十四章:嗜赌风波第三百五十八章:急流勇退第二百八十三章:都白笑了第二十七章:开府第二百四十六章:你是巨婴吗?第三百三十七章:上梁就没打算正第四十一章:房二封爵第二百一十七章:李承乾的弱点第四十九章:皇后到访第三百八十章:打仗不一定赔钱第二百七十章:该赵王头疼了吧第二百八十三章:都白笑了第一百一十五章:掰直了第一百三十二章: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第二百五十六章:想想就兴奋啊第一百七十三章:好大一个局(3/5)第一百九十五章:来自嫂子的关爱第二百零二章:你爹就是狗大户第一百三十六章:调教马周第四百二十二章:给老子射第一百一十章:臣只是个修桥的第六十八章:用事实去忽悠章节重复情况说明第二百四十六章:你是巨婴吗?第二百二十二章:史上最没耐心的教学第四百一十六章:都是本王的第一零二章:不安分的程处默第四章:敲国舅的竹杠第三百九十一章:俺是技术人才第三百九十一章:俺是技术人才第二百五十三章:活着不好吗?第三百三十八章:吕宋岛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珪:我有点方啊第九十七章:暴打裴承先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一个国家第三十一章:怒怼魏徵第九十三章:我有一个想法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是在救你啊第三百一十二章: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