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搞基建啊

李元景为朝廷制定的计划其实并不难,后世随便一个人都能够想到。

细节方面有些还算是有一些,但有一些完全就是框架。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会帮他完善。

这些人完善的计划虽然可能会有些保守,但也更加贴切实际。

现在的大唐可谓是独领风骚,不论是周边还是西方国家,都没有跟大唐叫板的实力。

而只要李承乾能够成长起来,大唐后面的乱世还有没有都会是两码事,最起码武周时代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有了几十上百年的经验积累,难道到那时候大唐还无法独自撑起这份重任吗?

“我将这份计划分为农业,工业,教育,经济,军事,科学这六大分类。”李元景缓缓的说道。

“科学?”李世民微微一愣,前面五个他都能懂,但最后一个科学是什么鬼?

“科学是一个总称,下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例如说医学就归属于科学范畴,不过这跟教育有些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归于科学名下的只是用于研究对付未能解决的病症,有了方法之后便要推广出去。

所以,这不仅需要朝廷大力的投入,还需要给予这些人员一定的待遇,甚至是官职,不然的话,人家研究出来的东西,凭什么教给外人?守财的思想要渐渐的转变,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好东西逐渐的失传。

除了医学之外,还有乱七八糟很多的学科,比如说研究不同的水泥配方,可以使水泥达到不同的强度等等,这些事情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出现结果,但只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始终对其保证信心,总有一天会出现井喷的,而到了那时候,大唐所到之处,将无人不臣!”李元景淡定的说着。

这个学科他并没有列的太详细,该把哪个列过来自然会有人操心,他只是提出一个概念以及总体框架而已。

当然,最为详细的除了先前说过的军事以外,便是经济了。

这方面李元景并不是什么专家,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多年的见识经历还是能让他做出比较前瞻性的决定的。

“最为重要的便是经济,唯一能与其抗衡的便是教育,只有不断的培养出新的人才,才能够保证其他各个项目的顺利进展,但若是没有钱去支撑,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百姓已经渐渐的接受了金银作为货币的事实,现在也很少有人再去兑换了,除非是必要的时候。

所以,朝廷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发展经济了,这会使得朝廷在财政方面得到较大的缓解,从而有更多的钱来做事,同时还能让这些钱流落出去不至于导致通货膨胀。”李元景继续说道。

“没那么简单!”李世民这一次却是摇了摇头。

他自然知道要发展经济,这几年来他的重心也一直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距离预想中的情况还是相差太远。

而李世民也同样知道原因,百姓买不起!

说白了还是穷,不是真的很需要的商品,大多数人是能不买则不买。

所以说,目前开设的那些工坊其实已经差不多够用了,在岭南开设的工坊所产出的货物也不针对本土,那是特意为南海地区设立的。

否则的话,一旦那里的货物投入本土,市场会瞬间崩溃,商家更是会挤压大量的货物卖不出去。

“其实很简单,发展经济,除了要有足够多的商品以外,还需要百姓有足够的购买力,目前商品方面不需要太过担心,朝廷所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提高百姓的购买力。

说白了就是想办法让百姓能赚到钱,不仅仅只是在依靠农业作为生存根基。

就目前而言,百姓只有几条路可走,通过劳动种粮食,然后来换钱,或者进入工坊去工作,但这部分工作大部分被伤兵给占据了,普通人很难进去,剩下的就是跟一些私人的商铺跑跑腿赚点钱。”李元景直接将大唐的现状说了出来。

“那你想怎么办?这可是整个大唐,不是针对一地那么简单!”李世民眉头紧皱,就算是在每个县都开一个工坊,也无法让所有人都能进去工作,而且这么做也没有任何意义,做出来的东西卖给谁?没人买就只能砸在自己手里,到时候损失更多。

“实在找不到什么项目就修路造桥啊!再不行的话,挖个运河,修个城墙什么的也可以!”李元景贱贱的一笑道。

“王叔,都这个时候了您就别说笑了,这么劳民伤财的事情,谁敢干啊?前隋的教训可就在眼前啊!”李承乾没好气的提醒道。

“不!”李元景很坚决的摇了摇头,否定了李承乾的这个看法。

接着道:“前隋的灭亡跟运河的关联并不大,虽然的确有些劳民伤财,可在这一点上面又不得不佩服隋炀帝的高瞻远瞩以及魄力,这条运河只要能够保持适当的修缮,是能够在未来上千年内给子孙后代带来福利的,不说远的,就是现在,这条运河也是长安与江南地区联络的主要通道。

修路造桥从来都不是什么劳民伤财的事情,而是惠及千万百姓的大事,错的不在这件事情本身,而在于上位者的目光短视。

以前干这些活的都是一些征招的劳役,每天吃最差的,干最苦最累的活,完不成任务还要受罚,时间久了自然民生沸怨。

但是现在不一样,咱们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这不是有大量的金银无处可用吗?那就拿来修路造桥呗?

以前是征招劳役,现在咱们同样还是征招劳役,不过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性的,来干活的人要接受我们的管理,我们不止管吃管住,还管给他们发工钱,以前是白干活,现在是来赚钱,你觉得他们还会觉得这是劳民伤财吗?他们巴不得你天天修路呢!”

说到这里李元景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不要小看了这件事情,这只能算是一个引子,这些干活赚钱的人赚了钱,就算自己舍不得花,也会拿出一些给孩子花的,这是不是间接的刺激了各地市场?商铺货物卖的多了,自然要进货补充,这是不是又增加了工坊的出货量?

工坊的出货量大了,供不应求了,是不是要想办法扩充产能?是不是要增设人手?增加设备?同样的道理,制造设备的工坊是不是也要增设人手?就这么一环扣一环,若是大唐能够全面铺开修路计划,少说能够在未来三年内让上百万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有工作就意味着有钱,有了钱就意味着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节省,而修路真的只是朝廷的单项投资吗?

并不是,路好了,商队的通行速度自然会提高,原本需要十天的路程,现在可能六七天就够了,节约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干更多的事情?

最最重要的是,路好了,军队是不是也可以走的更快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风雪中的前行第二百四十三章:幸福来的太突然第二百四十七章:驻军新罗第七十四章:是贫穷限制了你第三百六十章:这是要吃大锅饭啊第八十四章:婚事?第七十二章:老哥,PY一下?第九十七章:暴打裴承先第七十三章:名额终于到手了第二十九章:特立独行的乞丐第二百四十三章:幸福来的太突然第一百四十五章:人工挖掘机第四十八章:意外发现第八十八章:因为太热而出世的神器第二百九十五章:被逼上绝路的曹阳第一百一十七章:正义的使者第六十七章:拿什么跟本王斗?第三百七十八章:搞基建啊第四百一十九章:不可能放弃的地方第九十二章:菜鸡互啄第三百八十九章:开工第二百三十八章:欲擒故纵第一零二章:不安分的程处默第一百四十八章:你咋不早说呢第八十七章:老夫的钱啊第三百零一章:烂摊子第三百二十三章:这饼你吃不吃第一百九十三章:本王全都要第四百二十六章:四大郡王之祭奠我自己第三百七十七章:分权计划第三百七十七章:分权计划第二百九十二章:没人想混成一条狗第四百零九章:有人!第二百二十八章:咋还在扬州啊?第二百四十七章:驻军新罗第三百四十四章:忽悠第一百六十八章:老实人就该欺负吗第一百二十二章:本王要改变历史啦第三百六十二章:你在搞事情啊第三百九十二章:远航号第一百六十章:别管,吹就完了(求订阅)第三百四十八章:你得给我这个面子第三百八十六章:跟朕玩?呵呵!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是在救你啊第一百二十四章:调教房遗爱第四百章:后悔的李世民第二百九十七章:本王觉得这里不错第二百九十九章:开启后宫的房遗爱第二百三十五章:自古以来就是这么自信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别丢下我啊第三百一十章:长孙皇后的热情第一百八十五章:妾身心里苦啊第二百七十四章:暗流涌动第二百八十二章:要点脸啊第五十五章:要搞就搞死他第一百五十二章:这个世界太危险了第三百一十章:长孙皇后的热情第一百三十六章:调教马周第一百五十四章:风雪中的前行第三百四十五章:布局马六甲第三百七十八章:搞基建啊第三百九十九章:来自李世民的感触第一百一十一章:程大,来一伙?第八十三章:殿下,那是友军啊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是在救你啊第一百二十六章:哭泣的少女第三百五十三章:朝廷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八章:LYB也是战术第八十二章:马周的辛酸史第一百二十七章:大喷子李元景章节重复情况说明第二百五十六章:朕一直很放心第二百六十四章:请王叔教我第六十五章:日赚百贯第三百九十章:路途趣闻第二百三十九章:就问你怕不怕?第二百四十八章:老夫比你玩的溜第八十二章:马周的辛酸史第七十章:无法自拔的杜荷第二百九十章:弱小的代价第二百二十二章:史上最没耐心的教学第三百六十九章:君臣反目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偷还不行吗第四百一十四章:袭击?第三百三十八章:吕宋岛第一百八十八章:谁算计谁呢?第一百七十六章:绿帽何必为难绿帽(4/5)第二十七章:开府第一百五十九章:大唐的震惊第九十三章:我有一个想法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别丢下我啊第一百五十六章:坚持一下就好(求月票)第五十五章:要搞就搞死他第九十三章:我有一个想法第八十章:这个女人有意思第二百五十七章:遍地是黄金第四百二十二章:给老子射第一百九十二章:全凭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