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三章 李战细数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战儿,陪朕喝一杯吧...!”李世民突然向李战提出了喝一杯的要求,李战没有拒绝,因为李战知道今天李世民的心中不好受,毕竟谁被自己的弟弟惦记着杀死,谁会心中好受。

李战也知道此时李世民心中不好受,所以李战微笑着点头,同意陪李世民喝一杯。

很快...由小内侍将菜肴和美酒都送了上来,李世民一上来就自己连干了三杯,李战这一下都有些傻了,连忙的拦住李世民道:“父皇,不要喝这么急...!”

“哎...!”李世民将酒杯给放下来道:“你应该知道汉王的事情了吧?”

“额...!”李战微微有些为难的道:“是知道一点,不过,不太清楚...!”

“哼...!”一声轻哼,就听李世民道:“朕一直都看错人了,养了一只白眼狼,居然这么想要朕死,朕好歹也是他的哥哥,朕到底做错了什么,他要这么的害朕?”

此时的李世民虽然有些酒意,但是李战却能听出李世民的伤心,要知道毕竟是自己的弟弟要杀自己,虽然不是亲的那种,但是也是李世民从小培养的,对方如此的恨自己,也是李世民所没有想到的。

也正因为没有想到,所以伤心才会越想越起来。

“战儿,你觉得父皇做这个皇帝是好还是不好?”李世民有些认真的看着李战。

而李战则是很自信的道:“父皇,您成为皇帝,应该是大唐最大的幸事!”

“哦...怎么说,战儿,你能说清楚一点吗?”李世民看着李战问道。

“父皇上位至今,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父皇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多次直陈您的过失。

可是您却大赞魏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帝可以做到的,三皇五帝不过如此。

还有就是,父皇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

而且最重要的是,父皇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您强调以民为本,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还有就是您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您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即使患有腰病,明明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可以您却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在您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您还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您求贤若渴,曾先后2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

由于父皇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大唐此时的优势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您还十分的注重法治,您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作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主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您就是一位开明的皇帝。

法律制定出来后,父皇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划一和稳定。

在贞观初时期,父皇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执法时铁面无私,可是父皇量刑时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

您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您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

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儿臣还记得,去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

父皇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

今年九月,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

这说明大唐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铤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

这就是儿臣认为的父皇,百姓心中的皇帝,所以父皇,大唐幸好有你,这也是大唐百姓之幸。”

李战洋洋洒洒,那是越说越多,而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是李世民的得意之作,就这么被李战一一说了出来,李世民的心终于越来越宽慰了。

而也因为这样,李世民对李战那是越来越喜欢了,这种喜欢是发自内心的,他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是如此的熟悉自己的丰功伟绩。

能如此的熟悉自己的丰功伟绩,就说明自己的儿子心中是崇拜和尊敬自己的。

最重要的是,里面没有一点是假的,几乎都是李世民做过的事情,李世民可以切身体会到。

终于,李世民心情好了一些道:“战儿,朕知道,你说的这些都是真心的,朕这个时候,真的很遗憾,为什么...当初你弄丢了,如果朕的战儿一直在朕的身边,那大唐就后继有人了。”

这话说的意思就是希望李战是太子。

这个时候李战连忙道:“父皇,其实现在也好,这样的话,我们父子可以拧成一股绳,没有任何的芥蒂,这不是也很好吗?”

说完李战笑了起来,不过,李世民却没有说话,而是对着李战举起了酒杯,李战连忙的陪着李世民喝了一杯。

这个时候,李世民道:“战儿,以后大唐你还是要多照顾照顾,朕决定了,朕明年会攻打高昌,你跟着去历练,等你回来之后,朕就恢复你的身份。

到那个时候,我们父子一起为大唐的百姓努力...好吗...?”

“一切遵父皇旨意。”李战一口将酒杯中的酒喝完,跟着两父子露出了笑容。

外面的大雪还在下,李战和李世民两父子还在甘露殿中围炉喝酒吃饭,只是两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殿外,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候了,包括李承乾在内,都是来参李元昌的。

...............................

第六百一八章 登州繁华 战马问题第二百二四章 林大刀的死第一百七五章 周世仁必死第一百六七章 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第三百七八章 李战的态度第二百九三章 党项来袭第五百五一章 红薯救旱灾第二十五章 相思程处默第四百四十章 大怒李世民第三百九四章 母后,我们的大哥是李战第二百七一章 我乃太原王家嫡女第四百九九章 攻打莲花社总部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温的反叛第五百九二章 亮出身份 会会韦家第六百一八章 登州繁华 战马问题第二百六十章 瘟疫名叫黑死第三百零八章 等更的痛苦第二十一章 平民的想要的一切第四百一四章 李战给监生们挖坑第二百九十章 前往吐蕃大营第三百九四章 母后,我们的大哥是李战第二百六四章 长孙皇后的怀疑第一百零四章 大卖第六百零五章 新玄甲军(求订阅)第七十七章 李战的帝王心术第四百七四章 虎贲军,寒门的出路第一百八五章 长孙无忌的算计第十七章 半个时辰600文第四百九六章 我的任务,毁了小姐清白第一百一一章 多谢太子殿下第五章 李家秘辛第二百四四章 瘟疫横行第四百零三章 杀子传弟真的很傻第五十九章 典型的小人第二百九七章 惊慌的东宫智囊们第六百五七章 征伐高句丽(倒数第二章)第二百零七章 中套了第二章 我遇仙了第四百一五章 一首北风行 写尽天下雪第二百零六章 万劫不复的深渊第四百七九章 莲花社上主长孙敏胜第九十七章 经商奇才李荇安第四百二五章 加快李战和母亲见面的全身镜第三百四六章 苏钢,步人甲第五百二一章 连弩的可怕第三百三五章 李世民怒怼混蛋儿子第十一章 一家团聚第三十三章 麒麟儿李承乾第五百零二章 李澄和李荇安断绝关系第三百九二章 骆宾王,李义府,苏良嗣第三百三五章 李世民怒怼混蛋儿子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百万百姓的怒火第一百零四章 大卖第二十二章 平静生活的转折点第二百九九章 杀李安俨第一百七六章 一堆明器第六百零三章 皇子皇女的苦涩(求订阅)第三百九二章 骆宾王,李义府,苏良嗣第六十四章 英果类我第四百八七章 李战让李承乾报平安第一百八二章 找回面子第五百六四章 朕要让高昌付出代价第二百三六章 大侯官,丽竞门,龙牙第四百零七章 剑拔弩张的闹事第五百章 李战喊长孙皇后‘妈’第五百八七章 余宝自缢 放弃汉王第四百零六章 水贼们的春天第一百八十章 国之大幸第四百一六章 一群监生,选择站军姿第三十四章 战哥儿的义气第五百八五章 李泰告密,梃杖三十第九十八章 李荇安掌柜第五百五二章 一心为民李世民第一百九二章 李大福去了平康坊第二百八九章 机缘巧合 大败刺史第五百二九章 大婚结束,前往登州第一百二四章 算有遗策第三百七十章 杨巧儿和病态少年见面第一百九九章 内河龙王鱼第六百三七章 李家十郎为救妹,大唐十王拜百姓第五百七三章 海上大陆 个个称王第三百一九章 李丽质抓到长孙冲第二十六章 挨骂的李承乾第四百五四章 李战骂李恪(第一更)第五百二七章 加妆...五十大车!(求订阅)第二百八八章 傻瓜欧阳多多第五百八三章 李泰傻眼 什么情况第四百二六章 欧阳多多大战王震中第四百九九章 攻打莲花社总部第一百八一章 杨老师,教教我第二百八八章 傻瓜欧阳多多第二百二三章 比狠开始第二百八六章 射杀松赞干布第四百六十章 华姑沦陷李战(第二更)第五十章 儿媳杨巧云第一百七二章 李泰禁足第十一章 一家团聚第二百零八章 李战,你抄袭第五百八二章 西州筱笛 长安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