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二章 皇室礼仪班 (求订阅)

武德殿中没有内侍,一个都没有,除了影老,为什么...呵呵...死得差不多了,那天晚上莲花社鼓动了太多的内侍暴动。

一千多的内侍被玄甲军和虎骑团杀的是一干二净,剩下的几百人,都还被李世民罚去做苦力了。

所以说现在大唐的皇宫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内侍。

“呵呵...!我不喜欢用内侍...!”李战轻轻的将话题给揭过,然后带着自己的父母就进了武德殿中。

这个时候太子李承乾也是带着自己的太子妃苏婉和侯蕊馨来了,这些人悦娘和李大福都是认识的,只是不知道身份都这么的尊贵。

特别是李承乾居然是太子之尊,虽然悦娘和李大福也都知道敦化坊是太子的地方,可是两人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一天天被自己儿子骂得和三孙子一样的家伙,居然是太子。

本来悦娘和李大福还是想要下跪的,李承乾却先两人一步将两人给拦住笑道:“福叔,悦姨,你们就别对我下跪了,你们是我大哥的爹娘,也是我的长辈,我要是让你们跪了,我搞不好就要进这个皇室礼仪班了。”

“皇室礼仪班...那是什么?”悦娘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个呀...!”李承乾笑着看向李战道:“还是让我大哥告诉您吧...这是我大哥弄出来的东西!”

跟着悦娘就看向了李战,李战笑道:“就是准备给我自己的弟弟妹妹立一些宫中的规矩。”

“宫中的规矩?”说完,悦娘眼睛一亮道:“那战儿...你可要想着你妹妹呀,你弟弟我们就算了,可是你妹妹,天天在家胡闹,总要有人管呀...这次你教宫中规矩,正好让你妹妹来参加。”

“呵呵...!”李战笑了一下道:“可以...她要是一个人来我殿中不适应,可以让华姑来陪着。”

“哎呀...这个好,这个好,还是你这个大哥了解你这个妹妹,知道这个家伙一定会耍赖,后路都给直接的堵了,看看这个家伙还有什么借口?”

自己母亲那恨恨的模样,让李战嘴角微微的笑了起来。

看样子,自己的娘亲对自己的这位妹妹也是操碎了心呀,其实本来自己的妹妹也是挺乖巧的,可是谁知道后来李战慢慢的获得了势力之后,对自己妹妹的宠溺,让这个小丫头无法无天了起来。

现在正好改改应该好来得及。

“皇后娘娘驾到...!”就在此时,武德殿外,影老高声的喊了一句。

李战一马当先,拉着自己的爹和娘一起拜见自己的母后,此时悦娘心中不知道敲了多少小鼓,不过,让悦娘有些开心的是,长孙皇后一点架子都没有,直接将悦娘的手给拉了起来,然后不停的说着谢谢。

长孙皇后告诉悦娘,悦娘从来没有让李战受一点苦,她是感激不尽的,两人都是李战的娘亲,那么以后就以姐妹相称。

WWW⊙ тт kan⊙ ¢O

看着自己的母后和自己的娘亲如此之好,李战的嘴角也是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而李战的母后和娘亲看着李战幸福的微笑,两人也是欣喜不已。

大概有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李世民终于来了,你是不知道,见到李世民之后,李大福是有多激动,而更让李大福激动的是,李世民对李大福很好。

不仅仅拍了李大福的肩膀,吃饭的时候,还和李大福对饮了几杯。

那可是和皇帝对饮,李战其实已经想到,自己的老爹回去吹牛的样子了,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告诉李大福,自己是李战的父皇,而李大福也是李战的爹爹,这是谁也不能更改的。

这就话其实就是变相的给了悦娘和李大福一个定心丸。

当然了,这样做也是李世民给李战一个安慰,说真的,李战很感激李世民可以为了自己这么做,是真的很感谢。

这一顿宫中的家宴,全程都是气氛融洽,将悦娘和李大福的担心都给释然了。

相反还给悦娘和李大福吃了定心丸,那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绝对不会抢走两人的儿子,一直到了晚上,大约20点的时候,悦娘才和李大福开心的由李战给送回去了。

李战很是庆幸,自己两对父母的事情可以这么平安的解决。

...............................

苏州码头

“你们是什么人...!”夜晚,府兵在巡查的时候,发现了一群身着褴褛之人,府兵们立即举起了武器喝问了起来。

不过,让府兵们惊讶的是,这群人居然自称自己的倭岛的遣唐使。

遣唐使...府兵还是知道的,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或洛阳的倭岛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倭岛,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

可是府兵们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狼狈的遣唐使,只是狼狈归狼狈,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他国的友人,苏州府兵立即上报给苏州刺史。

等那些苏州刺史看到了这些遣唐使的凭证之后,立即上报给长安。

不过,让苏州刺史有些奇怪的是,这些遣唐使却等不及长安派人来接了,而是执意要立即启程前往长安,没办法,苏州刺史只好放行。

但是苏州刺史却并不值得,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遣唐使,他们是李澄的报信使,这些人要快点找到李战,因为李澄和李荇安此时已经危在旦夕了。

倭岛的遣唐使是真的很牛...倭岛也真的很有毅力,你永远也想不到,为了来大唐,倭岛死了多少遣唐使,而这些遣唐使对倭岛真的有很大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倭岛社会制度的革新。

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

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

818年,嵯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倭岛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大唐。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倭岛文化艺术水平。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倭岛广泛流传。

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倭岛的假名文字。

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倭岛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倭岛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入唐留学生姓名可考的只二十余人,而随遣唐使及商船入唐僧人,见于文献的达九十余人。

他们在大唐巡礼名山,求师问法,带回大量佛经﹑佛像﹑佛具等,同时传入与佛教相关联的绘画﹑雕刻等,对促进倭岛文化的发展起了作用。

最澄﹑空海分别创立了倭岛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并且仿效唐朝,开创了倭岛佛教在山岳建寺的风气。空海所著《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圆仁留唐十年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大唐和倭岛的文艺批评﹑文字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遣唐使回倭,唐朝有时派遣“送使”同去。

由于航行艰险,他们往往居留下来,归化倭岛。如沈惟岳﹑袁晋卿等,见于倭岛史书的有十余人,都在倭岛朝廷任职。

唐朝僧人也有随遣唐使赴倭的,最著名的是东渡传授戒律的鉴真。随遣唐使船到倭岛的,还有天竺﹑西域﹑南海的人,不少受波斯﹑印度影响的唐朝文物,也输入倭岛。丝绸之路东端延至倭岛﹐遣唐使也是有作用的。

说真的,倭岛其实就是大唐的一个缩影,我们去倭岛,你可以看到很多他们保留下来的大唐的习惯,只是那些习惯,我们都给创新了。

好与不好谁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在大唐时期,倭岛是只能仰视我们大唐的存在。

...............................

贞观十年九月...西征大军凯旋。

李战一身冕服...亲自在明德门,而侯君集等人将军看到李战的冕服,立即下马跪迎,为什么要跪迎,因为李战穿的冕服就差一点和皇帝一样了。

大裘冕广八寸,长一尺二寸。衮冕金饰,垂珠十二旒,十二章。衣八章,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裳四章,藻、粉米。

冕,是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

皇帝冕前后各12旒,太子用11旒。亲王只能用9旒、9珠,共用珠162颗。

李战的冕用的11旒半,比太子高一级,太子都一直站在李战的身后,你说侯君集还敢拿大,看到李战立即跪迎高呼:“拜见秦王殿下。”

李战笑着将侯君集给扶了起来道:“总管辛苦,请总管上马,孤来给总管牵马...!”

“这...这...这...!”此时的侯君集是真的不敢拿大,可是却被李战给推上了马,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李战给他牵马入城。

这让侯君集十分的感动,他知道这是李战在给他面子,要知道以现在李战的身份,这11旒半的冕...李战完全可以不理会自己,但是李战却亲自扶自己上马,为自己牵马,给足了自己的面子。

说不感动是假的,看着前面的李战,侯君集默默的心中一动。

跟着后面就是浩浩荡荡的献俘礼了,这个献捷献俘之礼...其实就是让别人知道你有多强大,大军凯旋后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岳渎、山川、宫观及在京十里以内神祠,以酒脯行一献之礼。

就是李战的老丈人要吃点亏,麹智盛要被绑着带到太庙。

象征性的告礼,然后在承天门行献俘礼。

李世民在门楼前楹当中设帐幄座位,文武百官及献俘将校在楼下左右班立,楼前稍南设献俘之位。百官到齐后,侍臣将班齐牌用红丝绳袋提升上楼,报知皇帝。

皇帝就座,百官三呼万岁行礼。侍臣宣布“引献俘”,将校把被俘者带到献俘位。侍臣当众宣读战胜敌军的“露布”(捷报)。

刑部尚书韦挺奏告,将某处所俘执献,请交付所司处置。

这时,如果皇帝下令处以极刑,就由大理卿带往法场;如果皇帝下令开释,侍臣便传旨先释缚,随即宣布释放。

被俘者三呼万岁,再拜谢恩。文武百官也都再拜搢笏(把笏版插在腰带上)舞蹈,三呼万岁。

麹智盛当然是被释放的,要是斩了,李战到哪里弄个老丈人赔给麹筱笛。

.........................

一场献俘礼结束之后,两天之后,李义骑着快马在长安城中奔走,第一站来的就是李恪的吴王府,看到李义之后,吴王府的侍卫立即问李义是何人。

李义则是扔了一块牌子给吴王府的侍卫道:“我是秦王殿下的长随,秦王殿下有令,明日巳时前,请吴王殿下武德殿集结。

如果迟到,军棍三十....!”

说完,李义呼啸而去,为什么走的这么急,因为除了吴王府,李义要去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魏王,齐王,蜀王...他今天必须都要通知到。

要是通知不到,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这边等李义通知到魏王李泰的时候,魏王李泰府前的侍卫还不愿意接,只是李义却将牌子扔下道:“如果巳时前不到,后果自负。”

跟着李义就走了,他才不要去和这个魏王解释,来就来,不来就对付你,这就是李义心中想的,在李义的心中,自己家的秦王殿下那是最高的,不来有的你受的。

除了通知这边的皇子,皇女们则是影老来来通知,一共通知了七位公主,分别是巴陵,普安,东阳,临川,清河,兰陵,高阳...!

说真的,几乎被通知的公主,全部头上都微微露出了倒霉的神色。

其中高阳是最不爽的,可是这些公主却胳膊拗不过大腿,李战在宫中的权力,可是这些公主所仰望的,李战让他们去,即使她们再不愿意也是要去的。

李战这个时候坐在敦化坊中,看着此时露出气愤脸的李倖笑了一笑道:“很抱歉,你不想去也要去。”

“蛤...?”李倖露出了痛苦不已的神色。

....................................

第二百三七章 同时行动五百六十章 皇室和世家门阀的对决第二百八六章 射杀松赞干布第四百六十章 华姑沦陷李战(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抽晕过去了第三百三五章 李世民怒怼混蛋儿子八十一章 李战创业第一百六二章 一点端倪第四十四章 杨巧儿第六百二七章 扫荡京都 使团再来第八十八章 前往长安城第二百一四章 天策上将第一百五八章 你是皇长子第二百五六章 谁是太子呀?第三百六九章 宦官最想要什么第五百一三章 李战和李承乾的兄弟对话第二百九八章 李安俨的嚣张第五百一四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二五章 一千万贯,国公之位第一百一六章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第二百五十章 长安百万百姓的怒火第五十九章 典型的小人第二百三二章 天大的误会第九十四章 石脂水第二百九五章 侯君集的小人之心第六百二五章 神明李战 李澄到来第九十七章 经商奇才李荇安第二百三七章 同时行动第二百二十章 粮道被毁第五百四十章 虎骑团!冲锋!八十一章 李战创业第三百五四章 吐蕃闹长安第四百九六章 我的任务,毁了小姐清白第五百九十章 韦挺被坑 对食宫中第五百三一章 贺仁 你要造反吗?第三百零四章 长孙皇后的远见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的破釜一战第四十五章 好孩子救人第二百九七章 惊慌的东宫智囊们第三百六六章 李战敲打侯君集第六百三六章 李安大闹王家府邸第五百一二章 长孙敏胜要走了第五百九九章 李二失误 直捣黄龙(求订阅)第四百五十章 月儿被刺,李战输血第六十七章 李承乾的快乐第二百九四章 都是一家人第五十八章 救活长孙皇后第一百九十章 思家的玄甲军第五百五八章 三司会省 高昌必胜第八十七章 前因后果的复仇第一章 是我的混蛋儿子第三百四六章 苏钢,步人甲第二百零三章 李战的秘密第三百九十章 被耍的杨颐第一百二十章 一起创未来第五百五二章 一心为民李世民第三百六八章 大宦官杨思辄第五百八五章 李泰告密,梃杖三十第六百三十章 软禁橘里美第一百一十章 长孙无忌的探查第一百七十章 羊油蜡烛大卖第四百二二章 东宫卧底,到底是谁第六百章 封李战为秦王 (求订阅)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鲸第三百零二章 李承乾爱上西游记第四百零三章 杀子传弟真的很傻第五百一四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七四章 林大刀截杀第二百章 长孙皇后的支持第一百八五章 长孙无忌的算计第四百八四章 李战终于醒了第三百八八章 杨巧儿以死谢罪第三百三九章 李世民想要公开李战身份第一百五七章 李战受伤第五百二八章 生死大战开始了第三百三十章 大隋骁果军第五百八十章 长孙皇后想李战了!第八十八章 前往长安城第六百一十章 大唐秦王李战(求订阅)第二百四三章 姜小年献策第二百八四章 李战的第三招第三百四七章 白玉京的钢第一百零八章 全城封锁第二百零一章 人心隔肚皮第三百二十章 长孙敏胜的举报第四百一五章 一首北风行 写尽天下雪第一百七五章 周世仁必死第五百三九章 火势滔天吞海寇第三百一四章 崔家着急了!第七十三章 中原主宰第三百四六章 苏钢,步人甲第四百一五章 一首北风行 写尽天下雪第三百三九章 李世民想要公开李战身份第一百六四章 进宫...!第二百五九章 李丽质夜哭李战府第三百三九章 李世民想要公开李战身份第六百章 封李战为秦王 (求订阅)第一百一三章 有人放火第五百零六章 军人,如何能怕死第一章 是我的混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