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七章 征伐高句丽(倒数第二章)

高句丽...这是李战给大唐扩外战争中,第一个首选的攻击国家。

隋朝时期,曾经四次大举征讨高句丽,隋文帝杨坚一次,隋场帝杨广三次,但都以失败告终,特别是杨广的三次征讨是以惨败收尾。

四次征讨高句丽中,很多隋朝将士战死沙场。贞观五年,唐朝曾派人去高句丽收殓埋葬隋朝时期战死的隋人尸体,摧毁高句丽用隋人尸体立的京观。

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后,很多士兵被俘或散落在高句丽,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唐高祖武德初年,就曾与高句丽交换战俘,获得汉人万余人,可见隋末滞留高丽汉人众多。

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途中遇到大量汉人,被夹道围观。

“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陈大德回来后,将所见报告了唐太宗,太宗便说:“高丽本四郡地耳,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

其实“为拯救滞留高丽的汉人,报用汉人尸体立的京观之仇”。李世民也是早有征伐高丽之意。

这也是为什么...李战要选第一战为高句丽的第一个原因,是拯救散落在高句丽的汉人和重塑汉人威严...汉人绝对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肆意欺辱的。

其次第二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高句丽所占据的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之地,本为中原王朝所有。

隋朝的黄门侍郎曾经就告诉过隋炀帝:“高句丽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用竹子记录的国家,大周的时候特意给了箕子的封号,到了汉朝当时还只是三个郡县,直到晋朝末期的时候,趁着中原动荡之机占领了辽东地区才形成了现在的高句丽“。

裴矩这里将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下至魏晋时期,无可辩驳地指出辽东为中国领土。唐朝理应把这一地区收复。

唐代温彦博说:“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之玄菟郡耳。魏、晋以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所以这次李战准备出兵讨伐高句丽时,更说的明白:“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孤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最后一点,就是李战为了李承乾扫除祸患。

贞观十五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取新罗40余座城,并且与高句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向唐朝朝贡之路。

高句丽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合纵抗衡唐朝之势。

从隋朝四次征讨高句丽的失败,到此时的高句丽,实力还是很强,是唐朝东部隐藏的重大威胁。直到唐总章元年,灭高句丽时,该国还有“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

而唐朝贞观末年,也只有三百万户。

虽然说高句丽的国力在在之前几十年的战争中已经剧减,但其原本的实力在多年的战争中还保留了大部分实力。

可以说,高句丽的人口总量和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都远远超过新罗和百济,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唐朝北境固守实力。

如果任由高句丽继续发展下去,它是唯一一个能够把新罗和百济整合在一起的的国家。如果中原再次发生动乱,那么高句丽趁机南侵,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李战必须要清除高句丽这个引黄,一定要将其灭亡,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大唐消灭掉一个大祸患。

...............................

“大哥...这次出战高句丽,我为先锋!”李恪躬身请战。

不过,李恪请战完毕之后,李佑和李愔又争着要做先锋,只有李泰叹息了一声看着李战道:“大哥...我这身子,先锋我是当不成了,但是我可以给大哥管理后勤,请大哥放心,如果后勤有任何事情,弟弟会负全部责任。”

“好...好...好...!”李战看着自己的兄弟同心,开心的笑出声道:“只要我们兄弟几人,将力气使在一块,这个世界就一定会任我们而征伐。”

说完,几位兄弟笑着抱在了一起,而这一幕也被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给看到,两人看到这一幕之后,也都露出了微笑的表情。

大概是三天之后,李战要求出战高句丽的上表,就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案牍上。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都在李承乾的周围。

李承乾将李战的上表拿给了三人看过之后问道:“三位...我大哥已经说了,要出战高句丽,不知道三位的看法。”

“我是支持的...高句丽一直都在我们的身侧,霸占了我们的领土,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长孙无忌当然是无条件支持李战的。

不过,魏征却问道:“秦王殿下上表说,他会全权负责兵饷,不过,我么不能要出多少兵,还有就是高句丽攻下之后,土地是我们的还是登州的?”

房玄龄摸了摸胡子道:“而且攻打高句丽,我们的把握有多少,要知道,这高句丽可不是好打的,那里的气候很怪异。

当初隋朝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每天都在下雨。

而且大雨导致了隋军的军队前进缓慢,还有就是,高句丽那里主要是湿地,非常不利于军队前行,所以就影响了隋唐军的进攻速度。

跟着高句丽修建了大量的山体防御,隋唐的军队要想进攻,就必须把这些据点一个个的拔掉,而且时间必须快,不然等到了雨季,那就又惨了。

即使熬过了雨季,东北地区的冬天也是非常寒冷的,也是不利于作战的,所以高句丽就算准了隋唐进攻的时间,每次作战都能击败隋唐军。”

这话一说,李承乾等人都微微的有些皱眉、

好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道:“可是不打不行呀,高句丽这个国家虽然不是大国家,它的实力并不算周边列国里面强大的,但是这个国家非常热衷于战争,已经对大唐多次挑衅,还强迫周边小国脱离我们的纳贡体系,跟我们大唐形成对抗。

最终要的是,大唐现在已经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力减弱了许多。

如果将来高句丽联合契丹等蛮族,那么足以影响大唐北方的安全,还有就是高句丽现在占领着大唐东北大部分领土,高句丽已经成为了东北亚的中心,已经成为了我们大唐的心腹大患。

如果我们这次可以依靠秦王殿下将高句丽的问题解决...那么我起码保证了唐朝三百年内长治久安,”

“这个我也认同!”魏征点点头道:“这么看来,打的话,利还是大于弊,不过,秦王殿下还是要说清楚,打完了,我们之间该怎么分...!”

“不用分...!”李承乾哈哈的笑道:“大哥说了,高句丽从来都是大唐的领土,就和登州一样,都是大唐的领土。”

“好...!”房玄龄和魏征双双叫好,引得长孙无忌微微一个鄙视。

看到自己的大臣已经统一了想法,李承乾立即就笑道:“大家同意了就最好,那我们就现在就讨论一下,如何出兵吧...!”

“太子殿下...想要出兵其实很简单。”

魏征笑着起身道:“就在前段时间,新罗诉高句丽无故攻打自己,我们只要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了...!”

“好....!”李承乾哈哈一笑道:“就用此为借口,正是向高句丽宣战。”

...................................

贞观十七年...李承乾任命李战为大唐兵马大元帅...全国兵马大将皆由李战调度。

三月,李战下令攻占高句丽,李战以命牛进达、李勣、李海岸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句丽。

李勣率军渡过辽水,途经南苏等数座城,高句丽兵多背靠城墙拼战,李勣将他们打败,并焚烧其外城后回师。

牛进达、李海岸率军进入高句丽境内,经历一百多次战斗,战无不胜,又攻克石城。进军到积利城下,高丽兵一万多人出城迎战,李海岸将其击败,斩首二千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

而这还仅仅只是小试牛刀,李战要做的是吃掉整个高句丽,所以他的杀招还在后面。

六月...唐军占领白岩城。以白岩城为岩州。以盖牟城为盖州。

车驾从辽东城出发,到达安市城外。

但是让李战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大唐的军队包围了安市城之后,高句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率高句丽、靺鞨兵十五万来救安市城。

延寿率军到达距离安市城四十里的地方。

李战哈哈一笑...命令薛仁贵率一千虎骑兵去诱敌,刚交战就假装退走。

高句丽军争相前进,到达安市城东南边八里的地方,依山列阵。

李战亲自与程处默等人以及数百骑兵到高处观察山川形势,可以伏兵以及出入的地方。

李战命令侯广亮率军队一万五千设阵于西岭,程处默率精兵一万一千为奇兵,从山北出狭谷去攻击敌人的后方。李战亲自率领军队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命令各军听到鼓角声就一起出击奋力进攻。

延寿看到侯广亮布阵,结阵要作战。

李战望见程处默军尘起,命令作鼓角,举旗帜,各路军队鼓噪并进,延寿等人大惧,想分兵抵御。

这个时候,薛仁贵大喊的冲入高句丽军阵,所向无敌。

唐军进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斩首两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800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

延寿等人率领剩余的军队依山自固。

李战命令诸军包围之。程处默撤了桥梁,断了高句丽军的归路。

延寿、惠真率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李战选出耨萨及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迁往内地,其他的都释放,让他们回平壤,他们都举起双手以头顿地,欢呼声传到数十里之外。此外,这一战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多领,以及其他大量兵器。

高句丽全国都非常震惊害怕,后黄城、银城的高句丽人都自己弃城逃走,数百里没有人烟。

九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未能攻克。时近深秋,李战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动用了炸药。

本来李战是不想毁掉整个高句丽最大的城市。

可是高句丽的人敬酒不吃吃罚酒,李战只好动用了炸药,那一天根据后来高句丽人的回忆则是,天地动摇,雷声滚滚,到处都是可怕的雷鸣声,只要稍微遇到雷声,那么就会粉身碎骨。

单单是那一天,高句丽的安市城被炸死了五万多人。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安市城将领只好出城投降,直接将安市城拿下之后,李战再次让苏定方和薛仁贵拿下上下的高句丽领土。

两位大将只用了不到一月的事情,就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到大唐,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军首级四万余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

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者逃跑,或者投降。

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包围平壤一个多月,十月,高句丽王率首领98人,持白幡投降于唐军。

不过这个高句丽王坏,虽然投降了,可是却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派兵出战,都被唐军击败。

本来李战是准备再次启用炸药的,虽然炸药有违天合,但是你不要脸,李战能有什么办法,不过,就在李战准备动用炸糕的时候,高句丽将领僧正秘密派人联络唐军,称自己可以作为内应,李战答应了。

五天后,僧正打开城门,唐军攻占平壤,生擒高句丽王等人,平定了高句丽各地。

就这样,高句丽在唐的攻击下最终灭亡。

在攻灭了高句丽之后,唐朝一方面把大量高句丽人迁到江、淮之南,另一方面在高句丽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设置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各地。

选拔酋帅有功的人为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官员一起管理当地。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以镇抚之。

..........................

第三百三九章 李世民想要公开李战身份第五百七六章 攻破高昌 太宗喜悦第一百零六章 好骗的欧阳多多第一百二十章 一起创未来第三百二十章 长孙敏胜的举报第一百三四章 字字如刀第三百七六章 机关算尽 百密一疏第五百九二章 亮出身份 会会韦家第四十三章 宵禁制度第五百二三章 仙山的真实面目第四百四九章 李战危险,一次突然而来的刺杀第六百二二章 虎贲军大战日向家第二百八七章 各为其主的尊重第四百三八章 山寨宝物露真容第六十八章 老泪纵横牛进达第十一章 一家团聚第九十八章 李荇安掌柜第二百七五章 秋风起,事多了第五百二一章 李战前来援救岳丈第四百四十章 大怒李世民第六百四二章 纨绔团闹事第三百九七章 大唐的救灾措施第二百零三章 李战的秘密第二百七二章 蹊跷的突然撤军第二百九四章 都是一家人第三百三七章 为什么你没有死第三百六一章 左翊卫大战吐蕃兵第三百二七章 蜀王和越王的处境第二百七三章 和孙思邈相见第三百五五章 南诏,清风楼互殴第四百六六章 三位王爷被扔虎贲军(第八更)第五百九二章 亮出身份 会会韦家第三百二三章 李战的逆鳞第三百六十章 大唐军神苏定方第六百三十章 软禁橘里美第五百一五章 李战对李胜的自私第二百七四章 天上白玉京第三百七二章 马周的磕头第二百五二章 单纯的李澄第三百一十章 广告效应第六百三十章 软禁橘里美第三百四二章 李战怒怼李澄第四百七四章 虎贲军,寒门的出路第三百一四章 崔家着急了!第四百九二章 李战一家人团聚第五百七五章 高昌城破 约法三章第一百章 天塌了,我顶着第二百九一章 李战的杀手锏第六百四五章 穿越的秘密(上)第一百一九章 奴隶小月儿第三百五一章 佛光乍现,社主下跪第三百八二章 内外候官之迷第八十三章 救人和抓人第三百七十章 杨巧儿和病态少年见面第一百七七章 证明身份第五百二七章 加妆...五十大车!(求订阅)第一百二八章 曲辕犁第二百八八章 傻瓜欧阳多多第一百一九章 奴隶小月儿第五百四六章 孤将是百姓最后一道保护第一百零三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六百二六章 苏我他见 (求订阅)第四百七九章 莲花社上主长孙敏胜第三百三三章 李世民对李战的宠爱第六百二四章 火烧苏我军 (求订阅)第三百六八章 大宦官杨思辄第一百六三章 欢迎来试刀快不快第四百三六章 凡敢在我大唐用兵者,皆斩!第三百零九章 莲花社第六百二九章 李战入京都第六百五十章 贞观十六年,未来人的报复第二百七十章 李战被误以为李世民第一百四八章 麻药的研制第二十八章 马蹄铁第一百八六章 李承乾和智囊团第四百六四章 萧瑀看破李战皇长子身份(第六更)第三百五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三章 李战的科技树第二百五六章 谁是太子呀?第五百四八章 历史改变 天降流星(求订阅)第二百二一章 陇右李家的慌张第三百九四章 母后,我们的大哥是李战第二百二六章 陇右李家三郎李澄第二百三七章 同时行动第四百九八章 李承乾惊慌跪李战第一百一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二五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四百六八章 李战招募士兵的规矩第九十三章 李荇安第二百二二章 世袭刺史第四百五四章 李战骂李恪(第一更)第五百五十章 贞观大旱 李战做爹第四百二十章 李战启用丽竞门第五百一九章 暴民杀向敦化坊第四百一四章 李战给监生们挖坑第六百三五章 围堵王家大门第十七章 半个时辰600文第四百二八章 一定是兕子第五百一一章 难道要给我说亲第九章 疼爱女儿的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