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兄弟相逢

与李隆基紧紧拥在一起,许琼忽然有了一种找到“家”的感觉。他不知道这是传说中的“亲人磁场效应”还是出自他自身的道法感应,可是这种亲人间的感觉真实且不庸置疑。而他也感觉到面前这年轻的未来皇帝同样如此激动。

在结束了初次见面得热烈拥抱之后,还是许久没人开口说话,他们都在仔细打量着对方,彷佛在寻找着对方身上与自己相似的地方。

李隆基看着眼前这个神奇的孩子,心里未尝不是感慨万千,这是李家的又一个后人,他比自己小的多,看上去也聪明的多,这是太子的儿子,他日后的身份比自己也高贵得多,也许日后李唐的重任还是要承担在他的肩上。

最后还是许琼打破了沉默,其实他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没话找话说道:“兄长在上,受小弟一拜。”然后恭恭敬敬深施一礼。

李隆基回礼道:“贤弟多年受苦了,为兄也代父王向贤弟赔礼。”许琼忙抢先扶住。

然后两人坐定,初见时的激动也慢慢在双方的沉默中渐渐消退。

“贤弟,据向参军信中所言,似乎无意回洛阳都中么?”

许琼轻轻一笑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各自有命,怎奈我许琼生来,便做不了皇帝之子。”

李隆基闻言剧震,看着许琼,一字一句道:“贤弟勿要胡言,你我皆李氏子孙,乃是皇家贵胄,岂可命中注定如此无福呢?”

许琼淡淡笑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兄长且看。”他打定主意不想过那几年担惊受怕的日子,自然要卖力表演,举起拳头来,倏得伸出一指,霎时房里光线全消,陷入一片漆黑中。

这是许琼多日来苦苦修炼,领悟到的最高境界,利用空间规则阻隔了光线的,以他的程度也只能是这样的表演性质了,除了给人展示一下道法的先进性之外再无别的用处。

李隆基的心里素质也十分过硬,房里忽然陷入一片漆黑他也一点不见动静,只是还看着许琼伸出手去的方位。

果然,乳白色的光晕渐渐在那个位置产生出来,初时只有黄豆大,像是随时都会被黑暗湮没一样,可是它扩张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的,经过最初艰难地成长之后,最后一句是没有任何过程地便“唰”地绽放开来,驱逐了整个房间的黑暗。

许琼静静坐着,努力压抑着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问道:“兄长,此乃仙法。”

李隆基却是一脸的震惊,他震惊的并不是眼前这个弟弟年纪轻轻就可以掌握这些仙法,而是震惊于这世上真有仙法的存在。

许琼看着李隆基久久不能反应过来,忽然心中一个“咯噔”,他想起了李隆基最后为何有个“唐玄宗”的庙号,那便是因为李隆基在后期疯狂地追求仙人仙道,不但误了很多朝政,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的传说。

难道李隆基对于仙道的崇拜是因我刚才那一手所致?许琼心中惴惴然,也有一些后悔。不过旋即他又释然了,既然李隆基看见了他卖弄一手道法会如此感兴趣,日后未尝见不到别人卖弄道法,总之性格就是这样,符合偶然必然规则……

轻咳一声,许琼道:“兄长,此乃仙人所授,我辈若不知其中玄妙,便是终我一生仍不可到那仙人的境界。故此,小弟对那谶语深信不疑,想必兄长也明白我意。”

李隆基方才从震惊中回复过来,其实刚才许琼那一手表演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初相王叫他来见见这个弟弟的时候他还并没有多想,至于向二信中所说的话他也见到了,只是当成这个弟弟是被江湖术士所蒙蔽罢了,来开解一番当能奏效,甚至还准备好了一些说辞,要劝许琼回到洛阳去认祖归宗,日后至不济也能混个王爷当当,就算太子再被废了,只要许琼能跟着他混,掌握一些比较有用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毕竟,一句谶语说父子在一段时间内不能相认否则必有祸事,甚至说的还是皇家的人,是不怎么容易让人信服的。

可是许琼在见面之初便给他找到了一个必须信服的理由:连我这小小孩童学了仙术都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些鬼神之说你还能有什么怀疑么?当然许琼玩的这一手叫偷换概念,高明处不过是抓住了李隆基或者说是一个唐代人的心理特点罢了。本来这个时代的人就不容易成为一个无神论者,就算平日里不信,见到一些奇特现象之后也更容易破开心防的,现在李隆基本来不怎么相信那些谶语或者预言,可是许琼给他看到了另一片广阔的天地,自然而然的就相信了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是会存在的。

李隆基觉得自己的嗓子发干。

他从七岁练武,七年有成,平生……(典型的李氏西门吹雪啊,汗!)总之从小在武功一道就是很厉害的,现在他更了解了一个人除武功之外,还有一些方法是可以提升能力的,甚至可以更轻易地达到能力极限,这个发现已经被他深深印在了心里。

“贤弟!”李隆基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你……你这是师从何人?啊,何方神圣?”

许琼莫测高深的一笑,道:“小弟师从九阴派。本来这是个秘密,因为敝派说不定便有灭门之祸,故而师门长辈祝福小弟不可泄露,不过见到兄长怎可隐瞒?敝派长辈说,咱们李氏适合修仙的人并不多,只因这几十年来有些因果在身,门丁并不兴旺,且屡屡遭遇祸事。其实,小弟能得师门传授,还是托了哥哥的福啊。”说完幽幽一叹,把怜悯的目光投向了李隆基。

李隆基惊讶道:“托了愚兄的福?”他确实想不通,因为许琼可是太子的儿子,日后有机会当皇帝的,怎么说也比自己的地位高。自己现在做个临淄郡王已经是到头了,日后如果得到新皇帝赏识,也许还有一点点的机会升为亲王,可是眼前这不愿认祖归宗的弟弟若是回去,也能当个郡王是没跑儿的,日后太子登极,至不济也是个亲王,说不定还能当太子做皇帝。托自己的福?那可真是邪了门了。

许琼嘿嘿一笑道:“小弟的师门长辈早已算出哥哥会来探望小弟,当然小弟叫向参军写信也是这个意思——只希望哥哥能来!咱们李氏从老仙长那里得到的谶语可不止小弟这一条啊……。”

李隆基把持不住,“腾”地站了起来,看着许琼,一字一句道:“还有谶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许琼哈哈大笑,忽地戛然而止,充满感情地盯着李隆基道:“哥哥既然不远千里来看望小弟,可否多留几日么?小弟自从得知消息,也早听说哥哥的大名,心中甚是仰慕,只恨生来不能承欢于双亲膝下,今见哥哥,如见至亲矣!”

李隆基默默沉吟,他是个亲情心极重的人,初见这个年方十岁的弟弟、自幼“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弟弟,也不禁心中疼爱,可是现在朝中关系复杂,若是一不留神被人发现可是大大不妙。许琼那么说也必然是有些话要好好准备一天才能对自己交代,李隆基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两天时间。”李隆基坚定地道:“最迟后天午后,愚兄便要回洛阳去。”

许琼有些失望道:“两天……或者这次便不行了呀。恩,我尽力便是!三哥,小弟后宅有些棘手事情必须赶去,这里有向、唐、薛三位兄长在此,三哥请先歇息。”

李隆基疑惑道:“三哥?”论起太子和相王这两大皇族血脉来,他自己有两个哥哥,太子也有三个比他大的儿子,最大的儿子李重润去年被武后赐死了,除去不算,他李隆基也只能是行五的,要是自己的亲弟弟叫他三哥倒还说得过去,可是许琼这么称呼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许琼惨然一笑道:“至于小弟为何说哥哥行三,还请宽延一日,明日小弟必定与三哥说个明白!”说完转身就走,留下李隆基站在原地苦思冥想。

“三哥?”李隆基想了半天也不能肯定其中的玄妙,最后想到也许是与许琼所知道的谶语有关吧,现在活着的人,在不远的将来必然又会有人夭折。

李隆基茫然立着。

“老天啊,到底我李氏一族,还要死去多少兄弟啊!”

而许琼并没有像李隆基那样的感慨,他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轻松。

见到了李隆基这个相王派来的人,他有些唏嘘不已,李氏唐朝的命运他是早就已经熟悉的了。“长安”应该是武则天最后的年号,长安五年发生了五王逼宫的事件,太子李显登极,武则天退位后很快郁郁而终。李显用了神龙、景龙两个年号,具体都是几年许琼记不清了,反正李显登极是705年,死是710年,第二次做皇帝就是这五或六年,在许琼来说还是按照自己的年龄来计算比较合适,他天授三年兼如意元年生,到长安二年是十岁,长安五年兼神龙元年是十三岁,李显死的景龙某年他是十八岁,这一年开始才是许琼要计算的最重要时段,经过不长时间的斗争相王即位为唐睿宗,直到太平公主宣称天命要皇帝让位给李隆基的时候,斗争就已经到了终点。

许琼长长吁了一口气,也终于郑重地下定了决定,制定了自己要前进的方向。历史上除了最后被韦后立为傀儡皇帝的那个“弟弟”之外(好像有这回事,反正记不清了),其余的三个哥哥都没得好死,其中一个本来早就被废为庶人了,还是由于在洛阳起事反对唐睿宗才被诛杀的。许琼的心情又开始沉重起来,他不禁有些苦笑,现在自己还没当皇帝呢,就开始为这些生杀兴废大事操心了,要是真是万一有点要当皇帝的心思,最后又万一成功了,还不知整天要苦苦掂量着杀谁呢,所以还是趁早让贤吧,皇帝这位子并不好坐,李隆基是个很合适的人,嘿嘿,那就让他自己慢慢操心去吧。

而且李隆基经过了刚才的一番对话,不会再劝他回洛阳了。许琼心中的一丝轻松就在于此。他最后说可能来不及,其实说的是射月,本来他想着射月赶紧醒来,见一见李隆基,然后托李隆基到相王那里汇报一下,走高层路线给自己弄个定亲的凭证呢,可是两天时间实在把握不大,还是算了。当然他匆匆走了却不是急着回去要弄醒射月,只是要留时间给李隆基消化而已。

要说兄弟之情,和李隆基倒也没什么可说的,李隆基本来就是个重亲情的人,这个史书上都有记载。而许琼要跟他说的自然是八年后的事情,所以今天留个话头来,让李隆基躺床上好好想去。许琼阴险地笑了。

又见射月……

射月还是用一种优美的曲线躺在榻上,许琼几乎忍不住想上床去抱抱她、摸摸她,或者偷看几眼,可是射月正在静修啊,他可不敢如此造次。若是在睡觉就没什么了,不过以射月的修为,等闲几天不吃不睡都是小事,其实就连许琼自己也是这样了,吃饭睡觉基本上是浪费时间和粮食。

在射月身边坐了一个时辰,许琼默默站起来,他还有下一步的计划要赶着去做。把李隆基留下并不止是要他慢慢消化自己的话,还要趁他目前在这里,自己的班底也正好都到了,这两天辛苦辛苦,把自己的详细计划做出来,上面有人点头,下面有人搭腔,一个“百年大计”说不定便可以有一个完善的初步框架。

许琼在太阳下缓缓走着,他早已知道李天霸等人正在向五大寨主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这个“神童”的惊人“神通”,他默默走到前院东厢会客厅里,挥手叫来从二门开始就跟着他的值班喽啰。

“去把风漫天、陆太平、朱星亮、熊敏林、边通天和……李天霸找来。”许琼淡淡说着,心里渐渐升起一种莫名其妙的悠然感觉。

就在这个深秋的白天,自己要召开一个改变伟大中国命运的会议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冲突、磨合、坚强和反复,自己终于决定了要走这条路么?要把历史进行下去,还是把历史改变成自己想要看到的样子?

许琼眯起眼睛,进行着最后一次思想斗争。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五大寨主和李天霸都可以就位了,人人脸上都似乎待着一种狂热,也许他们是得到了一些消息,知道许府来了大人物,也许是自己的样子感染了他们,使他们不由自主的“人血沸腾”?许琼不愿再多想。

他只是捧起手中的茶杯道:“诸位寨主、前辈与仁兄,今日许琼在此,诸位在此,说一说大唐的气运。”

此言一出,许琼自己都如释重负。

这一步,就这样开始迈出去了。

这一刻,似乎连窗外的太阳都暗了一暗。

第132章 皇孙驾临第35章 再见故人第7章 无量寿福第33章 噩耗传来第108章 世间俗物第87章 久仰大名第87章 久仰大名第135章 阐教之学第75章 浩然正气第127章 未雨绸缪第117章 四个和尚第33章 噩耗传来第70章 转产计划第62章 群龙有首写在前面的话第104章 三拳两脚第42章 柔情蜜意第78章 群策群力第99章 水晶之水第71章 基本路线第34章 横行霸道第52章 冥冥天意第115章 修道劫道第90章 阴错阳差第106章 以荣为忧第62章 群龙有首ps第131章 历史偏差第47章 危机公关第141章 运筹帷幄第122章 大势临头第30章 因祸得福第69章 三件大事第66章 盖棺定论第81章 兵分两路第119章 乩童起乩第132章 皇孙驾临第18章 御赐英公第48章 一剑之威第73章 破碎虚空第75章 浩然正气第142章 白云七转第54章 再入许府第93章 借刀杀人专用公告栏第26章 些微灾劫第99章 水晶之水第36章 符鬼之术第131章 历史偏差第6章 谋定后动第87章 久仰大名第51章 谋定后杀第71章 基本路线第97章 高手之争第30章 因祸得福第97章 高手之争第83章 道左相逢第62章 群龙有首第35章 再见故人第57章 非体非用第87章 久仰大名第140章 命运之说第5章 剑光乍现第43章 初试符法第77章 圆通自如第135章 阐教之学第62章 群龙有首第110章 洛阳攻略第17章 高手之争第32章 初吻射月第73章 破碎虚空专用公告栏第116章 大展神威第47章 危机公关第99章 水晶之水第139章 沐猴而冠第139章 沐猴而冠第137章 千头万绪第111章 帝宫密议第103章 禅宗弟子第48章 一剑之威第96章 凶神恶煞第57章 非体非用第20章 许氏归天第104章 三拳两脚第57章 非体非用第59章 何必深究第26章 些微灾劫第117章 四个和尚第75章 浩然正气第128章 不战而退第53章 人生轨迹第139章 沐猴而冠第103章 禅宗弟子第121章 来者何人第133章 坐地分赃第57章 非体非用第130章 走马观花第132章 皇孙驾临第109章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