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四时纂要

太后侍女出嫁,按照公主规格,这在大唐是前所未有之事。

一方面何太后宠爱这个侍女,主要还是因为皇室想拉拢臣子做出的一种手段。

何太后知道,虽然皇帝现在擒住了朱温,可并没有立即处斩他,甚至都没有给朱温定罪。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朝廷现在控制的范围很小,仅辖洛阳周边几个州。葛从周、丁会、郭年达兵力都是有限,而朱温撒到各地防守周边藩镇的兵力还有十几万。

虽然朱温几个猪狗不如的儿子们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可一旦他们联合的话,京城还是岌岌可危。

何太后毕竟只是个女流,她能做的只有这些。对将领施以恩惠笼络人心,若不然她是万不会答应阿虔嫁给潘大愣的。

潘大愣乐开了花,他是个粗人,确切的说没对女人动过心。他不是没想过女人,他心中的女神是那种五大三粗,胸大屁股大能生养的女人。

对于那些扶风弱柳,刮阵风就能吹倒的女子潘大愣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他的思想是男人就应该娶五大三粗能挑水能劈柴的女人,只有娘炮才娶那些细腰高腿。

可爱情这东西由不得你选择,他见到阿虔第一眼的时候就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审美观。阿虔就是那种身材娇小,细腰嫩肤的女人。

是自己以前最讨厌的那种类型,可第一眼见到她的时候,自己就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现在他才知道以前自己的审美观是多么的扭曲,肤白貌美细腰高腿那才叫女人。自己纵横沙场这么多年,老天总算待自己不薄。

不对,贼老天算个屁。是天子待自己不薄,没有天子向太后求情,我潘大愣会走这狗屎运?没错,当今天子厚恩我潘大愣只有拿这条命去报答了。

潘大愣被封为神策军指挥使,其实就跟功夫里的火云邪神说过的那句话:都只是虚名而已。

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从天宝十三载哥舒翰在磨环川设立开始计算,到天复三年被正式废除,一共经历了149年的历史。

现在的神策军早就没了,潘大愣挂这个封号不过是好听而已。

今天是他大喜之日,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来了,这倒是让他始料未及。

“恭喜潘将军,贺喜潘将军!”

“恭喜恭喜啊!”

群臣都是与何太后差不多的心思,朝廷好不容易摆脱藩王的控制。眼下最需要的就是这些将士能够保护京城安危,经过朱温时期,这些官员们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与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权衰微了,这些臣子们在藩王面前连条狗都不如。

如今这神策军指挥使潘大愣大婚,群臣纷纷来道喜,一时间潘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官员们如今扬眉吐气了,许多同僚之间也许久没有联络,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互相叙叙旧。

潘大愣心中却想,这太后好大的面子。这些官员们何时瞧得起我潘大愣了,还不是奔着太后的面子来的。

唐朝婚礼与后世无甚不同,新娘凤冠霞帔,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入了潘府洞房。来宾太多,府堂内,院子里都摆满了桌子。酒席一摆,胡吃海塞,各个大臣之间互相热情打着招呼。

“敇旨到!”

大喜之日怎地少了李柷的贺喜,潘大愣与新娘慌忙出来跪地迎旨,群臣伏地。

宣旨的是有为:“门下,大唐天子诏令。神策军指挥使潘大愣,忠勇有加、赤胆忠心,加封盐铁度制置使。新婚夫人知书达理、贤淑有德,册封三品诰命淑人。望汝恪尽职守为国尽忠。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勿负圣恩。布告朝门,咸施知悉。”

潘大愣更是喜悦无尽,天子待己着实不薄,盐铁度制置使,这可是个肥缺。这还不算,自己夫人竟然也跟着被封了三品淑人。

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

古代有一品诰命夫人,二品诰命,其实是没有三品诰命的,三品只能算是淑人。

有为收起诏敇:“潘将军,陛下有旨,三日后宣召入宫,克日上任。”

潘大愣双手接过敇旨,恭恭敬敬高举过顶:“臣遵旨。”

……

尚食局活见了鬼,本来皇宫地窖是用来储存蔬菜的。现在被满满当当的塞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块茎状物体,没人见过地瓜和土豆,他们只知道每天从明安殿都会拉来一车。

时间久了,福全对这个工作非常不满意。这万斤红薯累死人,他足足运了个把月。

李柷在对待朱温这个问题上慎之又慎,他几个混蛋儿子朱友珪朱友文等人都暂无动静,自己也不敢立时杀了他以免激怒对方。

不是李柷怕他们,他现在没有再多的精力开战了。首先他要解决钱粮问题,然后招募禁军。其实打仗就是烧钱,有钱有粮才能打的起打的赢。

李柷正在看《四时纂要》,四时纂要分春夏秋冬四季篇,春季篇又分作两篇记载,收录了24节气所需的农业技术、忌讳、家畜饲养方法等内容。

对于粮食作物、蔬菜、果木、油料作物的种植技术记述较详,里面甚至有茶与雄麻、黍穄间作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植棉的记载。

李柷不禁暗暗称奇,原来古人对农耕研究如此细致。此书内容虽是详尽,可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占候、择吉、镶镇等迷信的东西。

这也难怪,这书是炼丹房一个叫韩鄂的家伙写的。清虚子这厮推荐给李柷的,起先李柷是没太在意,炼丹房那些个术士除了坑蒙拐骗还能干什么。

可当他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又彻底被震惊了。本书以农、林、牧、副、渔,表现出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传统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果树嫁接,合接大葫芦,苜蓿和麦的混种,茶苗和枲麻、黍穄的套种,种生姜,种葱以及兽医方剂等。

甚至种棉,种茶树,种薯蓣,种菌子和养蜂等都有记载。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记述丰富多样,特别在酿造方面有不少创新。如介绍利用麦麸酿制“麸豉”,价廉,且可节约粮食。制酱,突破以前的先制麦曲,然后下曲拌豆的分次作法,把麦豆合并一起制成干酱醅,并两道程序为一道。又将咸豆豉的液汁加以煎熬作灭菌处理后,贮藏以作调味品,开酱油生产之先声。药酒、果子酒、冲水调吃“干酒”的酿制,品种多而具有特色。

对各种植物淀粉的提制,从谷物扩展到藕、莲、芡、荸荠、薯蓣、葛、百合、茯苓、泽泻、蒺藜等;从果实、球茎、鳞茎、块根、根茎以至菌核,无不利用。

医药卫生方面,最突出的是采录了很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现存农书的最早记载,而《齐民要术》在这方面是缺乏的。

李柷大喜过望,这简直就是一本农业大百科全书。

第四十九章 耳光第一百八十八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第一百零四章 莫龙辞官第258章 惹事第三十二章 伊阙县第一百六十六章 眼镜第二百三十一章 败家子赐婚第六十五章 孔杰凯旋第十三章 上钩第一百二十一章 试种第三十三章 擒朱友恭第一百二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五章 主将遇刺第一百二十五章 货币战争第248章 再次穿越第一百三十二章 备战第十一章 人为财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备战第四十四章 悲惨的亲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八十万洛阳百姓第四十五章 恶名远播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喜临门第一百零六章 响马第一百章 大唐正朔第二百一十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仇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唐新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败家子奸计得逞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变第247章 晚朝第六十二章 系统的出现第一百六十章 成功造出玻璃第一百九十三章 册封皇后第一百七十五章 可怕的含元殿第一百七十二章 流民第九十九章 生擒朱温第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我们脸的楚王(求订阅5/3)第一百五十八章 败家子奸计得逞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京第八章 得莫龙者得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报第一百九十二章 洛阳城的惊天巨变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璃厂第一百九十三章 册封皇后第四十五章 恶名远播第一百六十二章 苦盐第一百二十六章 响马归降第十五章 找到铜矿第七十二章 表白第二十一章 收服张文蔚第二百三十章 辱骂先祖第八十九章 误杀第六十三章 兰城第四十一章 早膳第一百七十五章 可怕的含元殿第六十五章 孔杰凯旋第六十四章 诡计第一百四十六章 处斩朱温第一百三十八章 嗷嗷叫第一百三十七章 围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册封皇后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城神器(二合一)第六十五章 孔杰凯旋第251章 蒸汽火车第八十九章 误杀第十四章 放开那个女孩,让我来!第一百四十八章 取消宵禁第八十九章 误杀第三十七章 流氓相惜第七十一章 城外第四十章 火花第一百九十七章 吵翻了天第258章 惹事第245章 格格不入的现代世界第一百九十九章 亲王亲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我们脸的楚王(求订阅5/3)第261章 复仇第八十五章 主将遇刺第五十九章 一鸣惊人第八十二章 斗鸡第242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九十章 意外第十三章 上钩第五十五章 敬翔末日第一百三十七章 围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拳打狗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嗷嗷叫第十三章 上钩第一百七十九章 岂止是嚣张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思第三十九章 排挤敬翔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千万贯铜钱!第七十一章 城外第二百零四章 册封大典祭祀宗庙第二百三十四章 进度百分之八十五的系统第四十四章 悲惨的亲王第九十八章 教科书式打法第八十九章 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