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牵绊本无故

林剑澜再抬眼望去,见大智已是神色空明,嘴唇微合喃喃颂经,不再望向自己,知他再不会透露一句。

他默默转回身去,明知大智不想他为生父的过往之事牵绊自责,却仍是止不住要恨他不肯说个清楚明白,忽听身后那苍老的声音道:“剑为君子之器,施主既以剑为名,谨拒小人之行,莫忘君子之正。”

林剑澜听到这番话略在门口停了一下,才木然将那门打开,见屋外已经是日落时分,只觉得周围空气极为闷热,缠绕着自己到喘不过气来,回想这听来的些许言语,虽未讲的清楚明白,却已是足够了,处处都暗指自己的父亲当年虽胸怀大志,满腹才华,然而走了歪路,做了让人极为愤恨、极为不齿之事,这字字声声都如同钢针般刺在心中。

暮色中慈恩寺鼓声乍响,林剑澜只觉得胸腹中受了重击一般,钝钝的痛楚中又仿佛万箭穿心般的刺痛,身子一歪,便扶着门框缓缓栽了下去,只见悟常一张惊惶的脸闪了闪,咧着嘴喊了些什么,便没了知觉。

朦胧中林剑澜觉得浑身如在火中焚烧一般,隐约见大智也在火中翻滚,双眼满溢着仇恨,两只枯瘦如柴的手带着火向自己扑来,一把掐住自己的脖子,简直窒息闷热的喘不过气来,忽又觉自己不知为何撞在墙上,火辣辣的一阵疼痛,向下望去,却是雷阚张大了嘴在狂呼,听不见声音,只想向后躲避,周身却已经是一片火海。昏昏沉沉中又觉从额头出涌出一阵冰凉,将他从这炼狱中解救出来,嘴中也如同冒出冰泉,带着些许甜意,那股泉水又流向脖颈处,所到之处似乎火焰都被熄灭。

猛的睁开双眼,却是什么都看不见,一只冰凉柔软的手在额头上轻抚,又觉得一件冰凉的物事抵在嘴唇上,却是一支盛了水的勺子,因林剑澜嘴唇紧闭,只有点滴流入口中,倒有多半沿着嘴角流入了衣领中。

林剑澜沉默了片刻,轻轻动了动,低声道:“阿秀吗?”

身旁那人不安的挪了挪,声音中带着喜悦之意道:“林公子,你这回没有认错人了。”说罢又低声啜泣起来。

林剑澜知万秀心中恐怕焦虑万分,叹了一声,道:“阿秀,你莫要哭了,我不是已经醒来了吗?都是我让你担心了,本来是我带你出来看病,现在反倒要累你第二次照顾。”

万秀吸了吸鼻子道:“一位老方丈送你回来,他们寺中规矩甚严,我也不能出外打探,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林剑澜勉力支起身子,觉得没什么力气,想起之前大智所言,心头一阵阵的痛楚,道:“是昙宗方丈么?”

万秀道:“别人是这样叫他的,他人很好,见我这副模样,还替我把了把脉,嘱我好好休息。”

走到门边,林剑澜轻轻拉开帘子,见外面天色已经蒙蒙发亮,回头将油灯点燃,见万秀面色憔悴,眼睛周围有些发黑,歉疚道:“难道你竟看护了我一夜么?你自来虚弱,这样熬夜怎么受得了?”

万秀呆了一下,轻轻用手指在碗边抹来抹去,笑道:“我不碍事。”

林剑澜回身坐下,实在无法开口,但又觉得心中憋闷,直欲把这番遭遇一吐为快,凝思半晌,方道:“阿秀,你知道青叔是我的义父吧?”

万秀点了点头,听他又道:“我从未和你提起过我的亲生父母,只因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他在我出生之前便远离了故乡,而我娘为了去寻他,也离开了我和外婆,至今十几年他们都没有音信,生死未卜。而今我在这寺中一个老僧的口中,却听到了我父亲的名字。”

万秀甚是惊异,瞪大了眼睛道:“难怪你那时表情那么古怪,真的很巧啊。”见林剑澜表情却是极为痛苦,顿时紧闭了嘴不再多言。

林剑澜道:“可是,和那老僧一番谈话,原来我父亲他……他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阿秀,若是你一直在找寻的亲人,竟是一个令人愤恨不齿之人,你要怎么办?”

万秀愕然道:“你父亲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林剑澜摇头道:“大智长老不肯说,可是从他的口气来看,我也知道,我父亲当年做了极为对不住他的事,还牵累了其他很多人。若是你,你还会再找下去么?”

万秀默然了一会儿道:“林公子,我不是你,我自小得父母的照料与疼爱,你的感受我始终是无法体会,可我却知道世上没有哪个父母能狠心的抛下自己的孩子,他做什么事情必定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你为何不再问问清楚?”

林剑澜踌躇了片刻,方苦笑道:“阿秀,我不敢去问,或许我父亲真的做了什么不可原谅之事,果真是这样,那我该怎么办?事到如今,还不如只当他是个早亡的普通农夫,或许更能坦然面对。”

万秀道:“我不懂,这固然也好,若不知道便少了许多烦恼。但是你妈妈怎么办?你也不再找她了吗?”

林剑澜道:“我娘……大智长老说过,他并不知道我爹还有妻室,不知道她有没有找到我父亲。她只哺育到我刚能断奶,便离开了家去寻我父亲,我小时候还曾怨过她对我和外婆如此心狠,而今我已长大,却不知是否该敬佩她对我父亲如此情深。唉,你怎么哭起来了?”

万秀将眼角的泪珠轻轻拭去道:“林公子,我当日救你,不过是因为我爹娘对你做了恶事,你却不计较,明知我娘暗中有什么计划,还百般帮我,带我出来医病。你心地这般好,自然打心眼儿里不能接受那位长老所言。若今日过去,说过便忘了也好,可是你能忘却么?每日受这不明不白的煎熬,还不如寻到你父母,将以往之事问清楚,那时再说不迟。你也曾对我说过,‘世上无不是的父母’,他们毕竟给了你一条性命,况且……”

说到此处万秀突然停下,咬了咬嘴唇,接着道:“况且,若是他已不在这世上,你也不愿再探询下去了么?”

林剑澜一怔,他听大智所言,只当他父亲恐怕已经靠着什么不肖的手段享受着功名富贵,却从未想过父亲也许已经不在人世,心中暗道:“是啊,别人依旧在仇恨他尚无话说,我本就没有什么资格去仇恨他,还说什么原谅?青叔曾说的那句诗,日暮不归魂,若我父亲已经亡故,一缕孤魂便要在不知名的异乡飘荡。”

想到此林剑澜心中已经十分酸楚,暗叫了一声“罢了”,已有了决定,抬头道:“阿秀,我要再去问问那位长老,他不告诉我以往之事是为我着想,然而我为人子,却不能这样糊里糊涂下去。若我再苦苦相求,他或许会告诉我也未可知,你先在此稍等片刻。”说罢转身出门而去。

正殿离此并不远,走在路上,虽昏睡了一夜,林剑澜却仍是觉得十分疲惫,腹中还甚是饥饿,想到万秀彻夜守候,心中内疚万分,迈出院落,听偏殿已传来早课之声,周围无人,只门口处传来沙沙的打扫声,林剑澜步出门外,定睛望去,那打扫之人正是悟常,急忙问道:“小师父,在下有急事,请问大智长老现在何处?”

悟常一愣,道:“施主,他们昨日便已经启程了。”

林剑澜大惊道:“昨日?昨日下午便走了?”心中则道:“难道大智长老对于当日之事竟真的不愿透露一丝一毫,以至急急启程么?”

悟常笑了一下道:“不是,他们昨日清晨走的。”

林剑澜“啊”了一声,呆立在门口半晌,原来自己这一昏倒,竟过去了一天两夜,悟常见他嘴巴张的老大,一动不动,碰了碰他道:“施主可大好了?前日你晕倒后,又发了热,昏昏沉沉一直睡着,多亏你妹子照顾你。”

林剑澜纳闷道:“我妹子?”

悟常道:“那位女施主说是你妹子,让我将饭菜摆在屋外窗台上,她……”话还未说完,却见林剑澜拔脚便跑,瞬时便转过了西院角门,不见了踪影。

在门口略微平息了一下,林剑澜方轻轻推开门,见阿秀已经伏着桌边沉沉睡着,一绺碎发有些汗漉漉的,从额边垂下,膝上放着那本她从不离手的书卷,正慢慢滑落。

林剑澜急忙悄步上前,将那书接在手中,却觉似曾相识,那书册之上没有名字,翻开再看,顿时一愣,心中百感交集,这本书他曾在万秀归还的书籍中反复寻找,都未曾找到,本已经放弃了,却在此时又复相见,拿开那疏疏离离的枯干梨花后,凝神看去,那页却写着一首诗:

送侠客

白衣江上过,观战临岸行。

片身惊鸿影,斜刺出岫云。

斗酒幸相邀,谈笑论输赢。

常怀侠客志,今观侠客行。

未别问重聚,把盏憾长亭。

那字迹与书皮内侧那首小令一摸一样,正是林剑澜的父亲送给妻子的那本诗集,原来竟在万秀手中。看她平日手不释卷,显是十分喜爱,林剑澜将那书轻轻放在桌上,却见万秀动了动,缓缓抬起头来,双眼仍是有些红肿,看了这桌上的诗集,忽的窘迫起来,道:“林公子,我、我不是故意不还你这本书的,只看几天就好。”

林剑澜轻轻摩挲那诗集的皮子,道:“这是我父亲送与母亲的东西。”

万秀紧张道:“我不知道这是你父母的遗物,不知可有什么损坏。”

林剑澜轻轻摇了摇头道:“幸而有你替我保管,这诗集自在我手中,每晚都要读上一会儿,希冀能从中看到我父亲的影子。”顿了一下,他又道:“青叔曾读过很多我父亲留在辽东的书,对我说过他是个满腹才华之人。作这诗集之时,虽避居乡村,却也能看出他志向却十分远大。”

万秀嗫嚅道:“他……对你母亲也是很情深意重,这里面有很多诗便是写给她的。”说罢垂下头去。

林剑澜并未注意她的表情略有害羞,只茫茫然盯着那诗集道:“是啊,大智长老说,他刻意隐瞒了自己有了家室,因此也曾有人倾心于他,可是似乎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万秀却被这最后一句话打动,暗道:“林公子的父亲对她母亲这般情重,真是让人羡慕,然而那对他父亲倾心的女子却也让人为她难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世上又岂止她一个……”正思忖间,听林剑澜道:“阿秀,你既然醒了,你的病也不能在此耽搁太久,我们也该上路了,若是疲倦,便在车上休息可好么?”

万秀愕然道:“现在便走么?林公子刚才可向那位大智长老问清楚了?”

林剑澜笑着责备道:“他们已经走了,你也真是,过了两夜,这么熬着,怎么得了?”说罢将屋内物品收拾了一番,放在车内,方又嘱咐万秀将头脸遮好,轻轻抱到车上,正要将车帘放下,衣袖被万秀牵住道:“林公子,你若是送我去看病,便没法去找那位长老,失了他们所在,那如何再去找你的父亲?”

林剑澜道:“这有什么打紧?我向寺内僧人打探一下便可知道他们去往何处了,等给你医好了病,再去不迟。”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物,道:“这个还是阿秀替我保管吧,长途行路,也好给你解闷。”

车帘放下,外面林剑澜几声吆喝,马车慢慢启行,过了一会儿又复停下,听他问道:“小师父,可知昙宗方丈他们要送大智长老前往哪处寺庙落脚吗?”

那和尚道:“这……小僧不知,方丈临行前嘱咐众人,连大智长老曾在此修行一年之事都不许与外人提起。”

听声音是昨日送饭的沙弥,万秀听的大为内疚,忙掀起车帘,大声道:“林公子,你问问这位小师父去往哪个方向了,我们快些追过去,或许还能追赶得上。”

第三十一回 四载愁肠 妄自是执念第十六回 枉渡山水望杳然第三十四回 黯然做论且抽丝第四十一回 回身远望赴长安第二十回 忠魂已殁唯长嗟第四十四回 聊胜贪嗔痴 共署妙棋第三十九回 涛声平 画中佳色丽第四十二回 斥语伤黄衫第三十三回 相见欢第三十一回 四载愁肠 妄自是执念第一回 黄沙漫卷离人道第三回 巧斗消战意第二十二回 迭变莫予毒第十三回 丹凤二乔两零落第三十一回 四载愁肠 妄自是执念第十八回 脉乱经奇 恐负众意盛第二十三回 诉衷情近第二回 闲品牡丹艳色娇第二十一回 一心悬悬终见第五回 王孙信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还第三十回 三尺血飞溅第二十三回 诉衷情近第十回 自饮自伤情第二十四回 一叶秋第一回 将军令第二十三回 或为檀香引第十三回 丹凤二乔两零落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牵肠挂 再分离马倦路迷第二回 且从少年行第二十七回 弄巧反成拙第三十八回 波澜骤 恨意未已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访梨花院第十九回 手执令兮风云散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三十九回 花径闻幽语第四十八回 闲坐闻故缘第三十九回 涛声平 画中佳色丽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难论沙场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十二回 月门幽静闻花间第十回 自饮自伤情第三十三回 小饮会英豪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二十六回 佛心释莲华第三十一回 情本是孽世间同第三十九回 涛声平 画中佳色丽第五回 湖中风动小归舟第六回 旧日恩怨旧时恨第三回 回看落雪犹入梦第四十二回 斥语伤黄衫第三十二回 过涧歇第三十四回 怜白发 闻婉言于道室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门来第三十六回 暮色流云是别时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门来第三十五回 莫思归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牵肠挂 再分离马倦路迷第十二回 悄隐难离别第三十一回 情本是孽世间同第三十八回 醉蓬莱第四十八回 青衣素颜旧时样第四十一回 回身远望赴长安第二十回 笑论金戈 难解大厦倾第四十一回 回身远望赴长安第一回 黄沙漫卷离人道第二十四回 和战徘徊两难决第三回 回看落雪犹入梦第四十二回 斥语伤黄衫第十六回 独忆月华洁第九回 解连环第四十三回 寻幽探密五王宅第五回 王孙信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牵肠挂 再分离马倦路迷第二十六回 愁怀满眼一江秋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错相识第二十四回 兰因道何如第一回 寒塘忆只影第十八回 脉乱经奇 恐负众意盛第三十九回 蝶恋花第三回 巧斗消战意第十六回 三犯锦园春第二十回 往事自难顾第七回 性本多疑几难释第三十二回 黯自两天涯第三十回 忆少年行复悠悠第二十五回 箭如雨燃天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烛游第二十四回 一叶秋第三十四回 黯然做论且抽丝第三十回 远别石径斜第七回 花开叙螟蛉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牵肠挂 再分离马倦路迷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六回 回护意同行第三十八回 波澜骤 恨意未已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烟波第五回 湖中风动小归舟第十九回 斗修行第十三回 柔肠百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