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漠北和云中

对校尉级别及以下军官和兵士的整编事宜此时也正在有效的进行,摄政王府把大将、高级将领、中层将领都调走之后,下面的低层军官和普通兵士们就没有了主心骨,摄政王府派出教官团对各卫进行整编的事情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对各军各卫首先进行的就是裁撤老弱病残,这年头当兵就连普通兵士绝大多数人都是当一辈子,生老病死都在军中,因为招兵也不容易,除非抓壮丁。把军中老弱病残都裁撤掉,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这个举措有一部分人高兴,却也让其中一部分失去了生活来源,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因为这些老弱病残拖垮了军队的战斗力。

经过几天筛选,整个长安内外各军各卫一共有三万余老弱病残被清理出军中,这些人每个人领到了二十贯钱的遣散费和路费,同时还有一张退役证明官文和一张推荐函,推荐函上写着这些人回到家乡之后适合当任甲长、村长、里长、捕快、衙役、税吏等职务,对于上面能发放这么一张推荐函,被迫退役的兵士们还是很高兴和感激的,因为这份推荐函拥有相当大的作用,当地官府不可能也不敢视而不见、不理不睬,谁敢不重视兵部的推荐函?

老弱病残被清理出去之后,长安各军各卫之中剩下的就全都是精壮,这些人本身的战斗力暂且不说,至少他们年轻,在体能上肯定要比老弱病残好得多,只要经得起操练,这些人的战斗力迟早就会提升。

十一月十五,负责整训的总训练官陈玄礼在朝会上向赵子良和朝廷大臣们汇报了整训的情况,目前上午正在操练单兵作战技能,下午操练排兵布阵。排兵布阵听着很简单容易,但实际上非常繁琐,在这个年代,许多人分不清左右前后的方向,要向让所有兵士听见或看见旗号进行布阵,必须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不断演练,指挥才能一般般的将领就只能靠死办法,不断的练习,演练的次数和时间长了之后,就算再愚笨的人也熟悉了不同的命令要做什么,而有不错指挥才能的将领会通过简单易懂的口令或旗号达到目的,简单易懂的口令和旗语容易被兵士们接受。同时加强军纪管束和增加奖惩制度,加强军纪可以让兵士们在操练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注意力集中就会少出错,增加奖惩制度可以提高兵士们的积极性。

这些兵士都经受过军事训练的,但绝大多数人受到的军事训练都不完整,以前打仗的时候多,很多人训练到一半就被拉上战场,很多人只经过了几天的简单训练也被拉上战场,因此如今朝廷各军各卫的战斗力参差不齐。

重新整编整训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兵士们接受完整的军事训练和熟悉掌握所有的军中号令、旗语,很多兵士连旗语都看不懂、甚至连号声都听不懂,这又如何能够执行主将的军令呢?而如果所有兵士都能够懂得所有鼓点声、号声和旗语的意思,那么兵士们对将领的命令执行力度和速度将大幅度提升,别小看这点,在军情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军队对将领的指挥执行早一点和晚一点所达到的效果有着天差地别,绝大多数它都关系到战斗的胜负。

散朝之后,赵子良回到了王府,不少官员随后赶来单独向他禀报各项事务,户部侍郎李峄向他禀报:“大王,这个月以来,各地官府已经陆续把秋税都交上来了,其中京城周边的四州十六县已经送到,其他各地的赋税也都押运的途中了!”

赵子良问道:“朝廷颁布新的税赋征收方式之后,各地官府是否已经按照执行?是不是都采取收银钱的方式,不再收粮食和草料!”

李峄拱手道:“自从大王主政以来,朝廷威信日益恢复,各地官府官吏对朝廷颁布的政令执行力也得到了提升,各地官府和官员们对大王都信服,因此敢明目张胆不执行朝廷政令和阳奉阴违的不多!接到朝廷政令的官府都已经改变赋税的征收方式,只收银钱,朝廷规定了最低粮食收购价之后,商人们大多数还是按照这个标准执行的,这样一来也保护了农人的利益!有些偏远地区还没有接到朝廷的政令,因此今年仍然按照原来的办法征收,等明年肯定都按照新政令执行了!”

赵子良听了之后思索片刻后说道:“朝廷改变赋税的征收方式,从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钱,这虽然方便了朝廷对赋税的征收、简化了手续、大大降低了损耗,但是却也给农夫们带来了负担,因为要把粮草变现为银钱还要经过商人的手,商人们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他们绝对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他们会尽量压低价格,如此一来,受损失的就是农夫们,因此朝廷才要行文规定粮食收购的最低价格,就是为了保护农夫们的利益,但是真正遵纪守法的商人们有多少呢?只怕总有那么一些人对朝廷的政令和规定不理不睬,这种不遵纪守法的商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奸商!朝廷和各地官府要依法对其进行制裁,对行为严重者要判刑坐牢,甚至充军;对情节较轻的,要进行罚款,要让他们长记性,但惩罚不过太重,不能随便就抓起来杀头或抄家,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商人,商人贪婪是天性,朝廷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老老实实在朝廷规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行商,如此才对大唐有利!”

李峄拱手叹道:“大王英明,听了大王的指示,微臣倒是有一个想法。在户部下属衙门中再增加一个衙门,专门稽查商人不法之事,以此来保障大唐商业的良性发展!”

赵子良高兴道:“你这个想法很好,本王认为可行,不过这毕竟是大事,你先拟一个条陈出来拿给本王过目,等本王看了之后,如果可行,你就在下次朝会上提出来。”

“是,微臣遵命!”

李峄走后,工部侍郎李栖筠又过来汇报修筑和加固河堤专用款项的发放以及目前整个工程的进展情况。

“大王,目前加固和修筑河堤的第一个的专用款项已经发放下去,沿河岸的各地官府一部分已经开始组织民壮动工,形势一片良好······”

赵子良听了之后说:“开局不错,你也应该知道,朝廷发布政令,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最好有没有效果,能不能惠及百姓就要看朝廷各衙门和各级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政令执行得好,效果就好,反之就会差,甚至适得其反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你们工部要随时监督执行,不能懈怠,最忌讳的就是被派下去的官员与当地官府的官员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再一个,河堤加固和修筑完成之后的验收一定要严谨,万万不可马虎大意或者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这是关系到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百姓们生命安全的大事,一旦河堤的质量有问题,是经不住滔天洪水冲击的!”

李栖筠拱手严肃道:“大王放心,微臣明白,微臣一定盯紧了!”

形势一片大好,但这也仅仅只是开始,不过有些事情却要开始提前布局了,李栖筠走后,赵子良亲笔写了两封书信,然后把玄九叫来吩咐道:“派可靠之人把这两封书信分别送往云中高秀岩和漠北张守瑜!”

玄九接过书信问道:“大王是想·······”

赵子良叹道:“是应该把张守瑜和高秀岩叫过来一起好好谈谈了,说到底,如今的大唐最大的两个藩镇就是张守瑜和高秀岩,他们的兵马都是本王亲自操练出来的,其战斗力绝不是其他藩镇可比的,安史之乱后期,他们都对朝廷极为失望,对朝廷的态度也变得冷漠,这都是因为本王啊。如果要施行削藩之策,只怕要先从他们二人开始,如果能让他们二人主动交出兵权,那么河朔三镇就根本不是问题,到时候朝廷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就算河朔三镇的实力比现在强十倍也无法避免被围剿的结局!解决了河朔三镇之后,其他藩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这些都好解决!”

其实要先对张守瑜和高秀岩进行削藩,剥夺他们的权利,赵子良是心存愧疚的,一直以来,这二人都对他最支持,安史之乱的平叛战争正打得最关键的时候,朝廷把他从河南调走去打吐蕃,这让高秀岩和张守瑜极为恼火,二人一气之下分别率军返回了云中和漠北,不再管平叛之事,这也是朝廷仍然用了两三年才平息叛乱却又留下了后患的原因,如果当年这二人不撤军,只怕安史余孽撑不到一年就会被灭掉,也就没有后来的隐患了。

但是不动高秀岩和张守瑜,削藩的难度将增加十倍,现在河朔三镇经过七八年的养精蓄锐、发展实力,军事力量不逊于当年的史思明,而朝廷军队又缺乏骑兵,想要铲除河朔三镇不是那么容易。

第124章 冲突(1)第1492章 维尼亚城堡(维也纳)第1139章 断水第1433章 巨奖第1083章 幽州之乱(1)第1476章 埋骨之所第1393章 监狱第954章 异人作梗第507章 掩面而逃第1478章 山顶大战(2)第775章 不容置疑第27章 冒死救人第1466章 25对500第1584章 狗急跳墙(2)第847章 雨夜奇袭第661章 急火攻心第144章 被算计第98章 陌刀队和斥候队第350章 狭路相逢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712章 禄山死第1177章 易守难攻的扎勒堡第865章 大破可萨军第448章 蚕食第68章 成交第1181章 野心展露第526章 各显手段第541章 准备炼铁炼钢第733章 六扇门的人第217章 佳话第96章 整肃军纪(2)第621章 紧追不舍第481章 被贬西林守捉第642章 成立泰西都护府第1501章 木桥上遇刺第400章 查贪入手第671章 意外活下来的人第1537章 全面开战第463章 卖草原(2)第451章 筑镇北城第914章 外交手段(2)第365章 大举南征第1506章 意大利之行第563章 交换人质第334章 临行安排第311章 不妙第1432章 竞技场赛马第918章 政治秀(3)第314章 希望破灭第1192章 停战和谈第503章 程千里来了!第1285章 庐山真面目第444章 游击(2)第609章 旷世大战(6)第635章 大踏步发展(2)第76章 临行交接(2)第795章 远程较量(1)第406章 大力整顿(1)第1266章 你来选第896章 接管波伦山口第1279章 真疯还是假疯?第501章 压服第1459章 退避第30章 保密第1215章 又来使臣第323章 暗流第798章 拼死营救第932章 大食国乱(2)第103章 敌人来了第504章 勉强接令出征第1575章 劝降分化第1306章 二世祖们催悲了第1454章 一锅端第四章 送礼第110章 功过是否相抵?第八章 麻沸散第906章 亲征第1217章 保加尔人的叛徒第1017章 齐聚渭河边第631章 大刀阔斧(2)第176章 拿下曳建城第856章 策反(2)第312章 团结上下第1252章 与伊琳娜皇后的会面第1143章 强悍的攻城器械第748章 临阵劝降(2)第1048章 众叛亲离第807章 灭口第443章 游击(1)第十章 蛮横第258章 酒楼会太子第1260章 退位(1)第86章 李嗣业第1221章 皇帝和皇后的嫌隙第415章 初步小胜一场第375章 田仁琬的拉拢第1353章 街面埋伏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876章 案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