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敢领受和不容拒绝

看到太宗就端坐在自己的面前,杜睿也着实吓了一跳,刚才被李承乾带着在大明宫中逛了一圈,杜睿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早就看的眼花缭乱了,跟个乡巴佬没什么两样,前世杜睿除了对古文学十分感兴趣之外,另一个爱好就是古代的建筑,特别是那些皇家宫殿,紫禁城他就曾去过无数次,对于复制一些古代亭台楼阁的模型,更是乐此不疲,这也是为什么杜睿收入颇丰的情况下,却依然只能过清苦生活的原因。如今到了比紫禁城更加恢弘庞大的大明宫,他要是不看花眼,那才叫奇怪呢!

杜睿被太宗呵了一声,也反映了过来,虽然唐朝不似满清那般,对臣属如同猪狗,但君前失仪,总归还是要不得的。

“臣杜睿参见武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杜睿慌忙拜倒。

李承乾也在一旁帮腔:“父皇!方才儿臣带着杜睿在外廷转了转,恐怕是被这大明宫的景致给吸引了,这才有失仪之处,恳请父皇赎罪!”

李承乾不说这话还好,说了这话杜睿更是头大不已,什么叫被大明宫的景致吸引了,难道是准备窥伺不成,可是又不敢说话,只能老老实实的跪着。

太宗看着杜睿窘迫的模样,也是一阵开怀,眼前这个青年曾经给他带来的忧虑实在是太多了,对于杜睿的评价,太宗只总结出来四个字一一多智近妖。这样一个人对于皇权的威胁也太大了,他生怕以后李承乾压制不住,不过看了此刻杜睿那惊慌失措的神情,太宗不禁想道:到底是个少年郎!

“杜睿!平身吧!”

“臣谢恩!”杜睿拱手起身,低着头站好,“不知圣上唤微臣进宫,所为何事!?”

太宗手里拿着杜睿的那本《天工开物》,沉吟了一阵道:“杜睿!朕听说你自到了长安,每日闭门不出,便是有人上门拜访,也一一推拒了,可有此事!”

杜睿也知道自己在长安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太宗的耳目,所以倒也承认的干脆:“确实如此,臣喜静,受不得那般应酬骚扰!只好闭门不出!”

太宗点点头,突然笑道:“所以你便想着要作一闲人了!”

杜睿一惊,转头看向了李承乾,谁知道李承乾却双眼看着宫殿的屋顶,全无所觉,就好像上面吊着星星一般。

太宗自然也看到了杜睿的小动作,哼了一声,道:“你不用看太子,你那点儿小心思还瞒不过朕的眼睛,是不是还在为贞观五年时的那件事和朕赌气!”

杜睿忙道:“臣不敢!”

太宗起身,瞪着杜睿,哼道:“不敢!?朕看这天下就没有你不敢干的事!”

杜睿一惊,太宗这话说得可有点儿诛心之论的味道了,什么叫没有他不敢干的事啊!难道谋反~~~~~~~~杜睿想着,后背都快要湿了,都说伴君如伴虎,到了这万恶的封建社会,杜睿才算是体会到了个中三味。

太宗也自知失言,咳嗽了两声化解了尴尬,道:“杜睿!贞观五年的事,朕也是骑虎难下,满朝文武群气汹汹,朕纵然是有心保你,却也无可奈何!朕这个皇帝当的也不容易,怎么?如今这朝廷用得着你了,你自己反倒要松了缰绳,撂挑子不成!?难道还要朕这个大唐天子给当面给你致歉!?”

太宗语气越来越严厉,杜睿也被吓得战战兢兢,忙道:“臣不敢!臣委实不敢!只是臣在杜陵闲散的惯了,便是到了这长安,也怕依着臣的性子,早晚要给圣上惹祸,到时候有负君恩,臣的罪过就大了,所以觉得还是规避的好!”

太宗看着杜睿忙不迭的请罪,心情不禁大爽,对于杜睿,太宗的心里也十分复杂,一方面忌惮他的才学见识,担心后人钳制不住,另一方面又却是喜欢他的才学见识,如今大唐虽然国力鼎盛,但太宗知道,要想将大唐真正的打造成一个万年的铁桶江山,却少不得杜睿,单单是他提出的内王外霸,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建议,就是朝中那些一张嘴就会掉书袋的酸儒们决计想不到的。

“规避!?你如何规避!?”太宗冷声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难道就是像你这个样子,规避山林,逍遥遁世不成,你身负才学,却不思为朝廷效力,若是杜克明还在世的话,单单是他,便饶不了你,你父亲为了这大唐的江山,鞠躬尽瘁,呕心沥血,难道就是为了生养你这么个嵇康!”

杜睿这时还能有什么话说,太宗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他要还是不知好歹,那可就真的是被砍了脑袋都活该。可是就这么妥协,他又却是不情愿,一方面是因为他实在舍不得大观园里安乐的生活,另一方面,他若是一介平民,做什么都可以任着他的性子来,一旦步入朝堂,做起事来束手束脚,便是胸怀万里志,恐怕也要被憋成一个老家雀。

李承乾也在一旁劝道:“承明!你昨日不还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吗?如今华夏江山,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治,承明你就不想将你满腹才华施展一番,造福天下的百姓吗?”

李承乾的心里比太宗更加迫切希望杜睿能回到长安,只要杜睿能回来做他的臂助,李承乾也就不用在怕那些魑魅魍魉了。

太宗见杜睿还是不说话,也不禁恼了,等着杜睿道:“好!你当真只顾途一时之安乐,还是觉得朕这个大唐皇帝的诚意不够,如此!你且回去,明日朕便三顾茅庐去请你这个诸葛亮!”

杜睿被太宗的话吓得慌忙拜倒,忙道:“圣上息怒,微臣万死,圣上既然觉得微臣还可一用,微臣听后圣上差遣便是,还请圣上万万不可再提那些话,折杀了微臣!”

太宗见杜睿总算老实了,不再抱着什么大隐隐于市的心思,心中也是开怀,看这杜睿,语气也稍稍缓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前朝隋炀帝无道,先帝高祖皇帝为救天下万民于水火,龙兴于太原,不惜背着骂名,扫荡天下,当时群豪争相附翼,人人不辞劳苦,不惜性命,倾尽才能,结黎民百姓于倒悬,如今天下大治,正需要你这样有才学之士,辅佐朝廷,使天下万民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当真实现三皇五帝治世的太平景象,你如何能避劳苦,朕看你这些年在杜陵逍遥日子过得惯了,将那一身的锐气都磨光了,哪里还是当年在朝堂之上,怒斥权万纪,雄辩群臣,据理力争的少年郎!当真有负朕望!”

杜睿闻言,慌忙请罪不迭:“臣有负圣望,臣知罪!”

听了太宗的一席话,杜睿也觉得自己在这大唐盛世的安逸日子过久了,确实胆子也跟着变小了,总觉得隐居幕后,推波助澜才是王道,却忘记了,虽千万人,吾亦往矣,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既然上天垂青,让杜睿降临在这大唐盛世,若是不作出一番功业来,岂不是辜负了上天的美意。

太宗接着道:“杜睿!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朕虽然贵为天子,可也不过好比是寻常人家的一个大家长,若是你等都怀着避世享乐的心思,朕岂不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杜睿!你虽年幼,却有大才化,大胆识,眼界也要比朝中的众文武大臣们看的远,朕看好你,今后且不可再生那种惫懒的心思,否则朕绝饶不了你!”

杜睿忙道:“臣多谢圣上教诲!”

太宗见状,心中也是暗喜,道:“杜睿!”

“臣在!”

太宗走到书案前,将那册《天工开物》拿了起来,道:“你这书中所记载之事,可确凿!”

杜睿道:“臣在杜陵之事也曾试验过,亩产确实增多不少,那些农具,也都经人反复比对过,和以往的农具相比,也确实省时省力!”

太宗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杜睿听旨!”

刚刚站起来的杜睿,还没等揉揉膝盖,又只好悲催的跪倒在地,口称:“臣杜睿在!”

“朕今命你为工部左侍郎,太子宾客,全权负责这新农具的推广,以及新法耕种之事,另外朕再授你御史台御史中丞进身。”

杜睿闻言,不禁大惊,原本以为太宗给他套个小笼头也就是了,以他现在的年纪,最多也就先授个七八品的小官,方便他做事,谁知道太宗皇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给他来了一招狠的。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着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除四司外,还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杜睿这个左侍郎那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联系上太宗委任给他的职司,基本上就相当于农业部部长,好家伙,一下子就竹板闹革命,上大天庭了,这还了得。

而太子宾客也领着从三品的职司,作为太子东宫的属官,掌管调护侍从规谏的职责,相当于是太子的半个老师。

最后太宗加的那个御史中丞可就更了不得了,虽然只是进身,也就是给了杜睿一个合法的出身,是个虚衔,但是在唐一代,从御史中丞的位子上直接升任宰相的可发生过十一次,而且御史中丞本来就有着纠察百官的职责,太宗授予杜睿这个进身,分明就是为了给杜睿找一顶保护伞。

皇恩如此浩荡,纵然是杜睿前世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时代老青年,也不禁感涕淋漓,要发誓效死了。

可是他现在这般年纪,突登高位,也只怕站得高,摔得扁,着急忙慌的爬上柴草堆,谁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这朝堂之上着起一把火,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他这根摆在最上面的无根枯草。

“臣年幼,不敢当此重任,圣上既然委任臣推行耕作新法和农具,臣自当效力,但圣上让臣担当如此高位,臣实在不敢领受!”

“不敢领受!”太宗装出一副唬脸,道,“那朕就告诉你,旨意已下,不容推辞,还有一件事,你既然敢作那《资治通鉴》,朕便再委你一个差事!从今日回府之后,闭门三日,给朕上一道条陈,朕倒要看看你有何能耐敢口出狂言,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杜睿一听,一张脸顿时更苦了,差点儿就坦白剽窃司马老大人的事,可是旨意已下,万难更改,杜睿也只好领旨谢恩,然后就被太宗给赶了出去。

出了麟德殿,杜睿的心里还是凄凄惶惶,看着李承乾,抱怨道:“殿下!你也忒不厚道,何苦要将我摆出来劳心劳力,这也罢了,你非但不为小弟讲情,还在一旁推波助澜。”

李承乾也知道自己这次做了叛徒,惹得杜睿不快,要是他再把那《资治通鉴》晚交上去几天,恐怕杜睿早就逃之夭夭,回杜陵继续做他的大少爷逍遥自在去了。到时候纵然是太宗有旨意,杜睿也可以推脱。

“贤弟勿怪,为兄也是没了法子,这朝堂之上看似平静,其实风起云涌,虽说那几位被父皇打发走了,但其心不死,为兄也只好找贤弟出山帮着对付那些魑魅魍魉了!”

杜睿摇头苦笑道:“小弟哪里是真的怪殿下,只是下南洋之事刚刚开始,小弟如今一入朝堂,必然要费心劳神,要是触动了哪家的利益,再对小弟攻讦,到时候点上这件事,下南洋之事恐怕只能搁浅了!”

李承乾笑道:“贤弟要是为了这件事,那大可不必担忧,此事我已经和父皇请了旨意,出海之事,让我帮衬着你,到时候还有谁敢说三道四?”

杜睿一愣,道:“出海之事,圣上准了!?”

李承乾点头,道:“贤弟这些年你遣人远行欧罗巴,还有在泉州之事,哪件事能瞒得住我父皇,说起来,这些年你都做了多少事,我看你啊!根本就没有做个闲人的命,这辈子恐怕都要劳心劳力了!父皇派给你的差事,你还是尽心去做吧!”

杜睿闻言也不住的苦笑,道:“工部的事好做,只是圣上要小弟上一道条陈,殿下,你也知道,这些年小弟都在杜陵,这朝中之事,知道的不多,便是想说,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李承乾居然还有事能难得住杜睿,也不禁笑道:“原来还有你杜承明皱眉的事,这件事为兄可帮不了你,我父皇名言,让你闭门三日,上一道条陈,我要是说了,父皇肯定要怪罪!承明,此事你还是回府去好好思量吧!”

思量?

这哪里是思量的事,他又不是后世的三流编剧,闷在房里就能憋出一部几百集长的烂剧,这可是朝廷大事,万一说不好,他苦心经营出来的名声丢了事小,万一太宗当真听了他憋出来的屁话,贻害的可是天下百姓,这事可不得不慎之又慎。

正捉摸着,该怎么糊弄一下,既不会让太宗见罪,又不会折腾的太大,突然一个小胖小子跑了过来,杜睿一见,当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充当人体炸弹的心思都生了出来,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忽悠了他老妹杜云莲的无良小正太李治。

李治笑呵呵的朝杜睿跑了过来,先是给李承乾施了一礼,又对着杜睿道:“姐夫!一向可好,可想死稚奴了!”

看着这个撒娇的小正太,杜睿恶心的都要吐出来了,看看他那表情,分明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想死姐夫了?是想死姐夫的妹妹了吧!

杜睿现在真的很想,先挥起醋钵般大小的拳头,给丫一冲天炮,然后再戳瞎他的氦金狗眼,看他还敢不敢小小年纪就勾搭纯情小太妹了。

心里这么想着,杜睿脸上却不得不装出一副如春风般的笑容,道:“原来是晋王殿下,臣有礼!”

李治很大气的摆了摆手,道:“你是我的姐夫,哪能向我行礼,要是让安康姐姐和汝南姐姐知道了,还不找我拼命,对了!姐夫!这次来长安,就不回去了吧!家眷是不是也该接来了!?”

这混蛋,果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十五章第6章 集 思广益第11章 消弭于无形第9章 访客第88章 开城纳降第3章 劝诫第14章 宝钗和黛玉第74章 海战扬威第31章 突袭第1章 我们回家了第四十五章第1章 重生第43章 兵临石堡城第六十六章第六十章第57章 大唐之怒第五十章第45章 倭人来犯第50章 战事再起第35章 有教无类第73章 所谓西天极乐第58章 侯君集发难第46章 炎炎夏日第33章 石堡城第74章 海战扬威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二十一章第17章 太宗教子第三十八章第24章 澳大利亚第51章 资治通鉴第35章 蒂卡尔城第73章 不肖子孙第十二章第16章 暗战第58章 大义灭亲第98章 霸权意识第六章第52章 鞠智盛第七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四十四章第51章 资治通鉴第22章 公主情深第36章 天下汹汹第58章 灭其国第1章 永徽八年第56章 痴心妄想第19章 事后余波第6章 忠仆第22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三十三章第39章 富人和穷鬼第74章 海战扬威第五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87章 什么情况第18章 密谋第47章 说书先生第31章 蒂卡尔第80章 征服者第78章 上元佳节第23章 疯狂高阳第96章 和亲!第42章 父与子第53章 解放奴隶第65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二章第27章 契丹窘迫第23章 新大陆第十八章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6章 集 思广益第四章第8章 局第10章 侯府寿宴第44章 勇猛无敌第65章 大获全胜第三章第3章 远行归来第77章 收得佳徒第30章 大战开启第58章 侯君集发难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77章 阴损第65章 大获全胜第78章 上元佳节第9章 意外来客第十一章第27章 宣示主权第57章 趁机发难第82章 闲来无事第54章 术数第58章 大义灭亲第104章 不如归去第4章 财政预算为哪般?第56章 越俎代庖第47章 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