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

李承乾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一向都是无所谓,在对待女色方面,李承乾的表现完全不像是李家人的做派,他既不像他的父亲太宗皇帝那样好人妇,也不像李家的后辈儿孙那样,心心念念的都是脐下三分事。

当初太宗给他选了侯君集的女儿海棠做太子妃,李承乾说好,对此他没什么意见,反正生在天家,婚事根本就不能由他自己做主,他也就懒得去管了,更何况娶了侯君集的女儿,对他也有极大的帮助,在这一点上,他的好友杜睿也是十分支持的。

后来,长孙皇后为了帮他笼络杜睿,有意将杜睿的妹妹杜云莲嫁与他做侧妃,他也没什么意见,对于杜云莲这个小妹,他还是十分喜欢的。

再后来,杜云莲成了晋王妃,在李承乾看来,这也没什么不好,最起码杜云莲不用嫁到东宫来做小了。

虽然,李治也生出了和他争太子之位的心思,但是李承乾相信,这里面的关系,杜睿能处理好。

原本李承乾以为,在承继大统之前,他的身边不会再有其他的女人了,谁料到韦贵妃会突然向太宗进言,要给他选侧妃。

太宗来问李承乾的意见,李承乾依然说好,他知道这些事情,他是无法做主的,居然太宗动了这个心思,他自然不敢违逆。

李承乾是之后才听说,他侧妃的人选居然是应国公的遗女,还是杜睿的妻妹,在知道了这个之后,李承乾的心里才稍稍有些期待了,他知道杜睿看人的眼光是极好的,既然杜睿都没说什么,至少那个武京娘应当是个品貌双全的女子。

对于太子妃海棠,李承乾的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毕竟当初大婚的时候,他们两人也曾有多一段十分亲密恩爱的时光。

李承乾对海棠总的来说还是很满意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棠变得经常干涉他的事,特别是在对待杜睿的问题上。

时不时的就要在他的耳边,说些杜睿的坏话,然后更是不厌其烦的让他重用侯家人,对此,李承乾都极为反感。

对杜睿,李承乾是拿杜睿当朋友,当兄弟,当知己的,从登上太子之位的那一天开始,李承乾就知道,将来他是要做皇帝的,身为一个帝王,自然应当是一个孤家寡人,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真正信任的人。但是李承乾不想那样,如果身为一个君王就要像太宗那样,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的话,人生实在就太无趣了,他需要一个朋友,哪怕只有一个,而杜睿就是这个最好的人选。

李承乾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有些厌烦海棠了,厌烦她的喋喋不休,厌烦她的无事生非,厌烦她的挑拨离间,最厌烦的就是海棠的强势。

一个男人,一个注定要成为帝国主宰的男人,他不允许身边出现那么一个强势的女人,一个强势到自以为可以干扰他的判断,一个强势到为所欲为,甚至对他都横加指责的女人。

和武京娘的初见,就是在杜睿的家中,当时李承乾是因为国事,到杜睿的府上找他商量,结果武京娘正好过来,找她的姐姐,也就是杜睿的如夫人武媚娘。

只是初见,李承乾便对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产生了好感,一个完全没有心机,但是却很聪明的女人。对于太宗的这个选择,李承乾总算是满意了一次,至少武京娘并不让他感觉讨厌。

但是海棠对此的态度,却让李承乾感觉有些愤怒,自从宗正府开始操办这件事的那一天开始,海棠就带着他的长子李象回娘家了。

这分明就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对于李承乾娶侧妃的事情,海棠是十分抗拒的,抗拒到几乎要反目的地步。

就是从海棠满脸怨毒的带着李象离开东宫的那一刻起,李承乾对海棠所有的歉疚都转化成了愤怒。

他是一国的太子,他是大唐的储君,他注定将要在未来君临天下,他注定将会在未来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一直以来,他都希望海棠是个能像他的母后长孙皇后那样完美的女人,但是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他的奢望罢了。

李承乾纳侧妃的事,并没有因为海棠的抗拒而发生任何改变,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男人的世界,一个女人的意见,往往都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

虽然不如大婚之时那么隆重,但是应有的仪程也都有了,李承乾穿着一身吉服,带着满身的酒气走进喜房。

武京娘虽然年纪尚小,却能体贴的照顾酒醉的他,用自己瘦小却又不失温暖的身子,抚慰李承乾那颗寂寥的心,在这一刻,李承乾突然感觉到自己爱上了这个比他小了将近十岁的女子。

帝王都应当是无情的,帝王需要的仅仅是冷静,不能轻易的将自己的感情交付给任何人,但是在这一点上,太宗皇帝没有做到,他将自己太多的感情交付给了长孙皇后,交付给了李承乾他们这些子女。

李承乾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的,除了对待杜睿之外,他从来都没在任何人的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真性情,但是在遇到武京娘之后,他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个凡夫俗子。

大唐的贞观十七年已经接近隆冬,天气渐渐变得有些冷了。

杜睿如同往常一样,早早的起床,洗漱已毕,用过早饭,便带着杜平生,冯照一起上朝,在承天门前下了马车,与同僚一起步行着走入了太极殿。

早朝之后,杜睿又前往太子东宫,他现在还兼着一个太子少傅的职衔,自然也不能白拿皇家的工资不干活,时不时的也要来东宫给李承乾讲上几节课。

李承乾今日感染风寒,没去上早朝,杜睿原本还想着能偷个懒的,结果李承乾却偏偏不给他这个偷懒的机会,早早就派了恒连在太极殿的门口等着了。

到了东宫,杜睿当先就看见了已经嫁为人妇的武京娘,小丫头虽然只有十四岁的年纪,可如今看上去却宛如少妇一般。

“姐夫!”武京娘看见杜睿,也是眼睛一亮,笑呵呵的打着招呼。

杜睿忙微微躬身,口称“不敢”,如今两人也算得上是君臣的关系,这声“姐夫”,杜睿可是不敢受的。

“太子殿下可还好!”

武京娘道:“殿下原本没什么大碍,只是最近天气冷,我怕再吹了风,病情加重,便撺掇着殿下,今日歇息!”

杜睿点点头,跟着东宫随侍走进了李承乾的书房,杜睿进去的时候,李承乾正在看书,见杜睿到了,忙起身相迎。

“承明!快来坐!”

杜睿谢过便坐下了,道:“殿下今日相召,不知所为何事!”

李承乾笑道:“倒也没什么,只是如今天气转冷,便是和承明私下相聚的机会都少了许多,为兄思念的很,这才让恒连去挡了驾!承明勿怪!京娘!快给承明上茶!”

杜睿看着李承乾言语神情似乎都开朗了不少,心下也是宽慰,自打和李承乾认识以来,李承乾一直都是满腹心事的模样,很少有如此放松的时候。

看他和武京娘这婚后的生活应当过的不错,只是~~~~~~~

“殿下!不知太子妃可曾回来!”

李承乾闻言,微微皱眉,掩饰着一笑,道:“前日派人去接过了,只是说天寒地冻,不愿走动,想要再住些时日,为兄也就由得她去了!”

在体会到了武京娘的无限温柔之后,对待海棠,李承乾的感情也就淡了许多,特别是两相比较一下,更是高下立判,海棠毕竟是个武将世家出来的,性情刚烈,即便是对待李承乾也少有温言细语的时候,一不顺心便要吵闹,而武京娘虽然出身不大好,但是却善解人意,对李承乾更是关怀备至,身边有这么一个贴心的女人,李承乾真的恨不得海棠永远都不要回来才好。

杜睿听着确是紧皱眉头,他当然知道,若是武京娘得了宠信,日后再生下一儿半女,夺了海棠的位子,对他的好处更大。

但是对于大唐的江山社稷呢?

如今大唐能发展到现在的模样,四夷宾服,海内升平,百姓安乐,威服四方,可以说杜睿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助推作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杜睿才会对任何可能影响大唐政局的事格外的在意。

储位不稳,永远是一个王朝瓦解的诱因,前朝的隋炀帝就是因为储位来路不正,最终整个大隋遍地烽烟。

“殿下如此,却是有失妥当!”杜睿说着还目视武京娘。

武京娘也赶紧说道:“倒是如此,京娘自入宫以来,还不曾向海棠姐姐见礼,心里想着总是过意不去,海棠姐姐怎的也是殿下的太子妃,若是因京娘之故,引得海棠姐姐负气出走,都是京娘的罪过!”

武京娘也是个人精一样的女子,毕竟是武媚娘的嫡亲妹妹,纵然没有武媚娘那番手段,也不会太差了。

李承乾闻言,也是沉默无语,好半晌才道:“如此,我明日便去潞国公府上!”

李承乾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却并不情愿,若是海棠只是闹闹脾气,李承乾还不会如何,可是如今因为自己纳侧妃的事,海棠居然搅扰不休的,李承乾纵然嘴上不说,心中也是不快。

况且李承乾现在和武京娘如胶似漆的,要是海棠回来,依着她的性子,定然会为难武京娘,到时候,李承乾夹在当中也是为难。

杜睿又劝说了几句,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毕竟是李承乾的家务事,这些事,他一向都不喜欢掺和。

杜睿告退之后,回到家中,将此事和武媚娘说了,武媚娘思虑了一番之后,道:“此事小妹处理的倒是有些眼色,若是一味的恃宠而骄,太子殿下等新鲜劲儿过去了,总会因此事对小妹心存芥蒂!”

杜睿闻言,不禁一阵苦笑,他原本是想着要让武媚娘进宫去劝劝武京娘,想办法调和李承乾和海棠之间的关系,没想到武媚娘居然还误会了他的意思,以为他在帮着武京娘争宠呢!

“媚娘!你下次到宫中去的时候,记得叮嘱京娘!莫要与太子妃相争,那些手段最好都不要使,储位不稳,于国于家,大为不妥!”

武媚娘一愣,立刻就领会了杜睿的意思,心中不由得一阵不快,却又不好说什么,杜睿总是有大道理的。

李承乾亲自过府去接,海棠也总不好一直搅扰下去,最终还是搬回了东宫,内里如何,没人知道,至少表面上还算平静。

杜睿也就没将此时放在心上,他现在全部的注意力都已经放在了大唐下一场战争上面了。

如今随着大唐国力日益鼎盛,太宗心中的那番宏图霸业也被他再次提到了日程上面,扶桑列岛,自然就成了大唐紧要解决的下一个目标了。

当初三韩一战,倭国的大半军力损失殆尽,若是当时大唐有足够战船的话,杜睿很有可能会立刻挥师出征,荡平倭岛。

如今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登州,仁川两地不停的建造战船,如今所有的安排都已然齐备,征伐倭岛,迫在眉睫。

杜睿自得了太宗的承诺之后,便一直在准备这件事,他在泉州也自家出资建造了数十艘盖伦帆船,上面都按着火炮,只要太宗一声令下,那个前世被杜睿憎恨了几十年的龌龊岛国,就会被彻底的洗涤一遍。

大唐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杜睿领了太宗的圣命,告别了家人,带上杜平生,冯照等随从,由长安出发,秘密前往了登州。

第71章 大决战(下)第56章 防患于未然第20章 满载而去第17章 参奏第2章 良友第十五章第23章 新大陆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71章 密谈第五十章第三十八章第56章 痴心妄想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42章 风起第68章 奥斯曼?伊本?阿凡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责任第5章 公主们第二十三章第23章 新大陆第三十三章第68章 奥斯曼?伊本?阿凡第四十九章第23章 公理和强权第12章 皇后省亲第18章 畜生何异第42章 战战兢兢第十七章第64章 议征天竺第24章 返京第十五章第十四章第11章 夜宴第38章 日不落帝国第45章 倭人来犯第四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42章 父与子第68章 宗教改革第4章 杜陵第39章 富人和穷鬼第六章第六十二章第十六章第27章 宣示主权第78章 上元佳节第57章 民心天下第30章 军神庙第八章第五十章第二十一章第34章 孔孟无用第十九章第80章 日食第13章 拒第13章 抉择第62章 罗敷有夫第64章 诺真水之战第47章 你要战,我便战第4章 杜陵第8章 纷纷扰扰第9章 刘仁轨第41章 会师汉江第14章 南下第5章 放逐第13章 太子遇刺第86章 长孙皇后第四十二章第34章 惩戒第85章 歼灭顽敌第28章 赐婚第二十二章第5章 放逐第49章 伊莎贝拉公主第四十二章第18章 身后事第1章 洗牌(上)第52章 谏太宗十思疏第8章 奢侈品消费税第69章 请辞第47章 说书先生第23章 公理和强权第二十章第二十三章第40章 弹压第31章 敢为天下人不敢第二十章第24章 澳大利亚第二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12章 皇后省亲第79章 因材施教第8章 奢侈品消费税第9章 西方局势第20章 叛军第70章 苏烈第40章 宴会第68章 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