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听到殿外传来的杜睿的声音,原本已经十分虚弱,随时都要昏迷的李承乾突然挣扎着要坐起来,但是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身体如何还能支撑得住,挣扎了一阵,还是瘫倒在了床上。

这时杜睿已经走了进来,依然是盔明甲亮,丝毫都不想刚刚平定了一场叛乱的样子,见着李承乾,杜睿的眼眶也是一阵酸涩,千年征伐大食归来的时候,李承乾的身体还十分康健,两人还曾在太极殿内饮宴欢庆,可是这才过了多久,李承乾居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一想到,两人少年之时的情形,杜睿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紧走两步上前,拜服于地,道:“臣杜睿来迟,让圣上受惊了!”

李承乾看着杜睿,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担心,担心他支撑不住,等不到杜睿回来,要是那样的话,大唐会怎样,他也不知道,虽然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了,但是身为大唐帝国的君主,他如何能放心得下。

还好,还好!

杜睿总算是回来了,他还来得及见杜睿一面,将大事当面向杜睿交托一番,这是为公,为私,李承乾也十分渴望能在驾崩之前,和杜睿见一面,两人相交多年,引为挚友,李承乾曾以为他能和杜睿做一辈子的朋友。

但是他们的友情最终还是没能战胜帝王之位对一个人的影响,当李承乾意识到,他首先是大唐皇帝,然后才是李承乾的时候,对杜睿也生出了几分猜忌,随着这份猜忌不断的被放大,他们之间的友情被无情的击碎了。

这让李承乾感到悲伤,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个孤家寡人,他强迫自己不能相信任何人,包括他最好的朋友。

如今他就要走了,去另一个世界,除了大唐江山社稷之外,如果还有什么羁绊着他的话,那就只剩下和杜睿的兄弟之情了。

“承明!”李承乾朝杜睿伸出了手,笑着,这一次不是勉强的笑着,而是发自内心的,“起来!快起来!”

杜睿看着李承乾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人到中年的他,不禁眼泪纵横,膝行几步,到了李承乾的榻前,一把攥住了李承乾的手,泣道:“圣上!臣来迟了!”

杜睿只是看一眼,就知道,李承乾所中的毒,尽管汝南公主已经尽力压制住了,但是毒素已经进入了他的心脉,这个时候,纵然是大罗神仙,也没有办法了。

杜睿的心里对李承乾有怨恨吗?

当然是有的!

杜睿不是草木之人,他也会生气,他也会怨恨,他一心一意想要为李家皇室,打造一个盛世王朝,却屡遭猜忌,在贞观朝,在永徽朝,他几上几下,始终都得不到真真正正的信任,他岂能没有怨恨。

Www_ тtκan_ ¢ 〇

但是如果说他恨李承乾吗?

杜睿的心告诉他,他并不恨李承乾,他恨得只是大唐皇帝,他如果处在李承乾那个位置的话,恐怕也会作出同样的事情,一张皇位,天下多少人梦想着能够坐上去,李承乾坐上了,却突然发现有人对他的皇位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且这个人的能力远远在他之上,他岂能不担心,岂能不猜忌。

杜睿也想到了两人初识的情形,那个时候,杜睿完全是出于一众同情心,才选择对李承乾予以帮助的。

杜睿来自后世,熟知历史,对李承乾在历史上的遭遇,颇为同情,李承乾原本是个天之骄子,他幼年之时便被册封为恒山王,不久降为中山郡王。

武德九年,太宗玄武门之变后即位,十月便立嫡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一直到贞观十七年被废,贞观十九年死于黔州。

三岁封王,八岁太子,二十五岁废,二十七岁卒,历史上的李承乾,一生当中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做全天下最尊贵的储君。

历史上李承乾的一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悲剧的。

幸运的是,他出生于开国盛世,他出生前一年,他的父亲和爷爷成功起兵进入长安,李渊自封唐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出生后三个月,他爷爷登基称帝,李承乾没有经历乱世,是幸运之一。其次他有一个英明神武的父亲一一太宗皇帝。再次,他有一个贤良淑德的慈母一一长孙皇后,更重要的是,他的父皇母后感情很好。

无疑,可以生于这样一个家庭环境和历史时代,是任何一个人都愿意祈求的。

可是,为什么这么优质的土壤却没有孕育出参天大树,反而让李承乾被废,最终英年早逝呢?

历史上太宗皇帝曾有一句最有名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同样可以解释李承乾的命运,福兮祸所伏,杜睿始终都认为,历史上李承乾的悲剧很大的病源在他的父亲一一太宗皇帝。

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是历史遗留问题,太宗皇帝的帝位得来玄武门之变,射兄杀弟。太宗皇帝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哥哥李建成是太子,嫡子长子的太子,还有个弟弟李元吉,他们三人是一母同胞。

也就是说,太宗皇帝杀了自己的拥有合法储君地位的亲哥哥,才当了皇帝。这件事是太宗一生第二大的阴影和伤痛,正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太宗皇帝的儿子们对于太子并没有应有的敬畏,反而认为太子之位可以争而得,可以经营而得。

所以才有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处心积虑的给李承乾设套儿下绊儿,要让太宗皇帝废了他,改立自己。

而李泰和李恪是两个什么人呢?

李泰是太子的同母弟,文才出众。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文武全才,就连太宗皇帝自己都曾经评价过李恪英果类己。有这样两个人整天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任何人的精神也将收到极大的压力和刺激。

而太宗皇帝并没有吸取他父亲李渊的教训,避免儿子们自相残杀,太宗纵容了诸王的行为。有几个例子,太宗如果外出,让太子监国,让李泰随侍左右,太宗晚年立了李治之后,还对李恪作出了“英果类我”的评价。

上,态度暧昧;下,强敌环伺。

可以说,这种环境无论是太宗皇帝哪个儿子,在贞观初年做了太子,最终都免不了精神异常,走上被废弃的道路。

另外,对李承乾而言,最大的失误是结党。太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和皇帝一样,天下人都是他的党,再结私人小团体必然引起在位皇帝的猜疑。

太子如果要结党,第一要拉拢的人就是当朝皇帝,太子地位的废立决定权在帝王手里,所以,只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出“孝”和“忠”来,皇帝认可了,那自然皇帝宠信的朝臣就认可了,那将来顺利继位又有何虑呢?

李泰结党很自然,他是“非太子”,是“太子”位的顺位继承人。历史上的李承乾自甘降到李泰的地位,也结私党,结果贞观后期,两派互相激烈争斗。对太宗皇帝而言,他们俩就都是敌人了。

因为都有势力团体可以威胁自己的皇帝帝位,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走老爹李渊的路,这还是从好的角度出发考虑。所以,太宗废了李承乾之后,谁都没立。立了不结党的李治,因为李治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自己的地位。

所以,承乾被废,是主客观两方面的悲剧!

杜睿前世读《新唐书》,对李承乾的遭遇,只能用实堪可怜来评价。他原本是不会走到那一步的,他是长孙皇后所生,是绝对的嫡长子,生下来即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从史书中对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年方八岁,就很机敏聪惠。解决、处理一些平凡小事,很识大体。”稍长几岁,太宗出巡,都放心的让他监国,代理国政。

到后来,人性中好玩乐的天性就暴露出来,但害怕父亲责怪,就隐藏自己的行迹。朝庭之上,说的都是忠孝之类的言辞。下朝后与一群年纪相仿的同龄人嬉戏娱乐。有老成持重的左右亲近之人加以劝谏,他则高坐引咎自责,非常善于机辩。提意见的人都回答不及。所以人人都以为他比较贤良。但之后每每老毛病重犯。一些宫内重臣常常规劝。太宗皇帝必定厚加赏赐金银。想磨砺太子内心。李承乾可能觉得这些人象嗡嗡叫的苍蝇,非常讨厌。总之被吵烦了。干脆叫人暗地加害他们。此时他同母生的弟弟李泰名声不错。皇帝很喜爱。而李承乾有足疾,走不动路,害怕被废,与李泰关系很差。

在困境之中,李承乾想到的不是改变自己,改变他在太宗皇帝心中的印象,而是选择了一个普通年轻人那样极端的方式,去对抗。

李承乾让奴婢上百人学习音乐,学习胡人的发式,剪彩绸做跳舞的衣裳。敲锣打鼓日夜不休。招集一些逃亡奴婢盗取牲畜,杀牛宰羊,召集身边人一起烹食。又学习突厥语言,喜爱他们的服饰。建立蒙古包,分建部落。使诸部牧羊,抽佩刀割肉来吃。自己装作死去的可汗,让众人哭泣,让马奔跑环护。突然又站起来说:“如果我有天下,将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难到不是快乐的事吗?”

左右亲随那些老成之辈以为他中邪,然后又听他说:“我做天子,当由着性子,有劝谏我的,我就杀他五百人,天下不就安定了吗?”

李承乾大概对那些错劝谏为名以诂名吊誉的老成之辈厌恶透顶。但他缺乏理智的天真的语言和行为马上又被人争相报给了皇帝,于是太子下场可想而知。

因为被一起“谋反”的人告密。太宗皇帝大怒,采取措施,将他流放边远之地。废为庶人,迁居黔州。

贞观十九年,李承乾于忧愤中去世,太宗皇帝也为他的悲惨身世而落泪,忧伤,好几天不上朝,以国公的身份安葬了他。

可见做明君难,做明君的太子尤难。

杜睿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这个身份极度高贵,但最后却悲剧结场的曾经储君,印象十分深刻,于是杜睿查阅了关于他的一切史料与评论,细细阅觅后,于从前的同情惋惜之外,多了一丝悲愤。

李承乾出生时大唐王朝已经建立,以嫡长子的身份,他一出生就是秦王世子,被祖父李渊赐名“承乾”,也许里面有承袭大唐乾坤的意思,到了他父亲太宗皇帝继位,八岁的他毫无异议的被封为皇太子,唐书记载承乾自幼聪慧伶俐,一直很得父母喜爱看好,及冠后却逐渐变得好玩不务正业然后逐渐失宠,后来准备谋反结果泄露,最后被流放,于两年后死于流放地,享年二十七岁。

不了解内情的也许会以和史书上一样的以一句“承乾悖逆”概括整个事件,但是凡事都内外结合,史家们把责任全推给李承乾是行不通的,史书的如此评价只不过是看他失败,然后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罢了,他父亲弑兄逼父,登上皇位,然而又有几个人敢说他的不是,史书只不过是胜利者书写的产物而已,假如他成功了,当然,有一个如此强大的父亲,他想胜太难了,所以只能说假如他成功了,李承乾自然也可以像他的父亲一样,尽其在史书在美化自己,要知道他父亲首创了皇帝可以参阅史书。

他出生便是承字辈、嫡长子,地位超然,封为太子后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母亲后位稳定,父亲也对他一直不错,就在他谋反泄露的前一年还在劝他,就在他被流放前还专门去看他,再立太子时还反复考虑他的安危。

同样,而对李佑的谋反,太宗皇帝直接赐一杯毒酒了事,一系列的事表明了父亲对他的看重,这也难怪,封建环境下,一般父母都会比较看重长子与幼子。

其实杜睿觉得去解释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堕落不是太难的,从八岁被封为太子后,李纲、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等一些文人儒士就走进了他的生活,学习就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所有,开始可能还好,时间长了难免会生厌,加上他还只是个孩子,人的童年和少年都会有好玩的天性,他渐渐的开始好玩,他严格的父亲就开始训斥、不满与失落。

于是让一直想夺嫡的李泰有了机会,流言蜚语也就越来越多,接着他脚跛了、一直支持他继承皇位的母亲又病逝了,而李承乾却在与父亲太宗皇帝对抗,长久不得改善的父子关系使他开始为自己将来做打算,于是产生了宫变的想法。

换位思考,加入父亲总是对你很严、对你喜爱的一切爱好给予磨灭,你自然而然生恨,从而选择与父亲对抗,所以李承乾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前世杜睿在了解了李承乾之后,便想过,假设如果大唐由李承乾继承大统下去,那人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

如果李承乾登基为帝的话,自然也就没有李隆基什么事儿了,没有了李隆基,自然也就没有了安史之乱,大唐之所以衰败,根由都是在于一切在安史之乱,一个强盛的王朝戛然而止,大唐迅速滑向衰落。

如果没有李隆基,大唐会有安史之乱吗?

如果大唐由李承乾继承下去,会不会更加强盛?

之所以李承乾没有继承帝位,之所以之后的大唐政权持续动荡,短短盛世之后就走向衰落,杜睿认为太宗皇帝要担负很大的责任。这些,都和这一位天可汗有关。

这一位天可汗逼父弑兄,为他的后世子孙树立了一个榜样。

玄武门前,太宗皇帝拿起了屠刀,挥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直系亲属,也一一被诛灭。李渊丧子丧孙,大恸之下不得不让位。虽然太宗皇帝雄才伟略,比他的兄弟更具才能。但是,他为后世树立的影响就是:太子是什么?太子就是用来推翻的。

从太宗皇帝登基开始一直到安史之乱,大唐的藩王造反、兄弟阋墙、女子夺权可谓层出不穷,政权动荡不安。

太宗皇帝刚即位不久,其他分封到全国各地的李渊的其他儿子们就纷纷扯旗造反。花了四五年时间安定下去了,结果又开始了夺嫡之争。这场夺嫡之争又把其他幸存的藩王、从龙功臣们牵连进去,可谓好大手笔,人头滚滚啊。

到太宗皇帝去世时,李姓藩王幸免于难的仅十剩四五。李治之前,有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李元景、李元昌之乱,李治之后就被武后篡位,武皇死后,皇权好不容易归于李显,李显这个窝囊废却被老婆女儿谋杀了。

李旦继位,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平衡中战战兢兢做个懦弱皇帝,好不容易传位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十几年后就开始了安史之乱。

这些战乱,太宗皇帝难辞其咎。

封建王朝的储君,一向是立嫡立长为先。乱世立贤,治世立嫡长。这种传统是经历了历史验证以后,被确认为最有利有效的原则而流传下来的。但是太宗皇帝的行为让他的儿子们觉得,太子,就是用来弑杀的。

这就是李承乾悲剧命运的开始。

从史书短短的记载来看,李承乾聪明、能干、贪玩、调皮,不愿受约束,但这无碍于他有潜质成为一代明君。贞观九年李渊驾崩的时候,守丧的太宗皇帝让十八岁的承乾代他处理政务。发现这孩子干得不错后,以后又多次让他监国,也受到大臣们的一致肯定。这说明李承乾是有能力和才情处理政事的,至少比李治果敢。

毕竟,他生在蒸蒸日上国运雄强的唐初治世,他的父亲是正直刚的明君,母亲是明理温婉的贤后,父母感情自始至终牢固稳定,他自己是名份上无可争议的“嫡长子”,从小就被重点培养。当时朝中也是绝对的正臣当道,没有哪位大臣出来跟他做对。父母派到他身边的臣子也都清正忠直,勇于进谏。这是一个先天后天条件都近乎十全十美的太子,怎么没有可能成为明主?

可是,李承乾的内心是不安的。他从小被送到李渊那边抚养,加上李建成、李元吉等其他叔伯的孩子,估计有十五个皇孙再加上十六七个小皇子在一处蹦达吵闹,他对这些堂兄堂弟的感情也许比自己的亲兄弟还要深。

但是,那些跟他年龄相近、曾经一同在皇宫大内玩耍过的堂兄弟,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身边人甚至都不准他再提起那些名字。这就种下了他内心惧怕失宠失势的种子。因为他知道,一旦失势,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就再没有荣华富贵。

少年的李承乾,贪玩调皮。李承乾一生事迹,他那些“过恶”,真的大多都只是私人品德问题,前期尤其如此,比如奢侈、贪玩、搞同性恋等,其实都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大毛病。据说,孩子故意捣蛋淘气的一种原因就是,他们希望借此来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爱,然而太宗皇帝对李承乾的叛逆,并没有耐心的疏导,而是严苛的对待儿子,御史也指责太子,朝堂里面的大臣很多都被李泰收买了,他们跳出来落井下石,李承乾能不恐惧吗?

尤其是,在一起调皮捣蛋事件中,李承乾伤了脚,成了跛子。这对于身为骄子的李承乾来说几乎是不能承受之痛。他怕被父亲嫌弃,怕被废掉储君之位,他极度自尊,同时自卑,糅合了恐惧和自卑的他就开始慢慢性情大变。

太宗皇帝在和李承乾在你来我往的拉锯中,双方的火药味渐浓,而嗅觉灵敏的李泰及时凑上来,加深了太宗皇帝对于长子的失望情绪。

反正我儿子多,你承乾不听话不争气,我还有别的儿子,你倒是试着再找个爹给我看看?

太宗皇帝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很明显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继承人是个残障人士,再加上之前就了解到的承乾的个人品德问题,换太子的心思就此萌动。

太宗皇帝越是宠爱李泰,越是对李承乾失望,李承乾就越是心慌。

儿子在不安的时候会求助于母亲。长孙皇后贤淑良德,是一个好皇后,可未必是个合格的母亲。她对李承乾这个长子严格要求,却纵容了李泰。在这样的母亲面前,李承乾恐怕有口难开吧。但长孙皇后不是不爱李承乾,她是以皇后的方式来爱她的儿子们。如果长孙皇后寿命延长,我想她应该是不愿意见到李承乾被废的,可惜,长孙皇后英年早逝。李承乾最强有力的保护者消失了,跟父亲的关系又始终不见好转。这种情绪发展到极端,他只能走上最后的不归路:谋反。

失败也是必然的,他没有太宗皇帝当年的资本,而太宗皇帝对于朝局的控制力又比祖父强得太多。

聪明、能干、果断、有权力欲,有决断力、贪玩淘气、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

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李承乾可能事实上是最像太宗皇帝的儿子,只可惜,他走上的是不归路。

可以想象,如果太宗皇帝不是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如果他没有间接鼓励了其他儿子的野心,可能李承乾就不会谋反。如果李承乾不谋反,他就有潜质成为一代明君。如果李承乾继位,那就没有武后篡位,也就没有韦后乱朝,没有李隆基的盛世,当然也没有安史之乱。有可能大唐会走向更久的盛世。

当然,这都是杜睿的假设,只能存在于如果中。最终在前世杜睿也只能为李承乾叹息。这么一个先天后天都有条件完美的太子,陨落了。

可是就在杜睿无语空嗟叹的时候,上天给了他一次,验证自己假设的机会,他重生了,重生到了一个身份虽然尴尬,但是血统却十分高贵的少年身上。

而且幸运的是,在他重生的那一年,他就遇到了化名秦中山的李承乾,两人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最开始,杜睿帮李承乾,在出于一种同情心之外,也有拿李承乾当作小白鼠,做一番大实验的心思在里面。

他想要看看,如果改变历史,让李承乾登上皇位的话,华夏的命运将会变得如何?

然而,随着两人的接触,杜睿不禁为李承乾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不可否认,若是论才华的话,不要说是杜睿,就是那个和杜睿一向不对盘的李恪,都要完爆李承乾几条街,但是若论德行,就连杜睿这个重生者,都要自愧不如。

杜睿的心里虽然装着华夏江山,炎黄子孙,可是他喜好美食,华服,这总归算是一个不大的缺点,而李承乾在做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上,在杜睿看来是近乎完美的,他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枭雄,但是如果让他坐上皇帝的位子,他绝对是一位仁君。

他善良,宽厚,仁德,对待每一个人,都十分真诚,做每一件事情,虽然时而急功近利,但是每一次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而且在李承乾的身上,杜睿感觉到了百分之百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他两次被太宗皇帝罢黜出长安,却依然尽心尽力的为李承乾谋划。

回想当年,李承乾虽然坐在储君的位子上,但是上有一位强硬的帝王父亲,下面的那些个弟弟,诸如李恪,李泰,李佑,李治,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可以说他的那张储位,简直坐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杜睿帮着李承乾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总算是将李承乾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从贞观四年,到永徽十年,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杜睿也从当初一个十岁的少年,到了现在不惑的年纪了。

杜睿在回想着过往,李承乾也是一样,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道:“承明!你的心里还怨恨朕吗?”

杜睿看着李承乾,流着泪说道:“一开始的时候,臣没办法不怨恨,但是后来就想明白了,圣上虽然防着臣,但是却从来不曾强迫臣去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况且臣一直以来,都将圣上当成亲兄一般看待,这世上哪有做弟弟的怨恨兄长的道理!”

李承乾闻言笑了,他笑的很开心,道:“承明!能听你说出这些话,朕的心里很高兴,高兴,承明!这么多年了,朕也时常后悔,朕知道你是大唐第一的忠臣,你对朕一直都是忠实的,但是朕却辜负了你,朕今天要向你道歉,承明!朕希望你能原谅朕!”

李承乾艰难的说着,苍白的脸上浮现起一抹病态的潮红色,额头上也有了些许细汗,可见这番话,他说得如何艰难。

杜睿忙道:“圣上言重了,臣万万不敢受!”

李承乾笑道:“叫朕兄长!承明!朕有很多个弟弟,可是朕的那些弟弟一个个都想着要害朕,他们都想将朕从这张皇位上拉下来,到头来,朕才发现,朕真的是个孤家寡人,承明!朕希望你能做朕的兄弟!”

杜睿泣道:“圣上大恩!臣万死难报万一!”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不!你从来都不曾欠过朕什么,你也不曾欠先帝的,要说到亏欠,也是我们皇家亏欠了你的!承明!朕如今身中剧毒,性命朝不保夕,大唐的江山,朕的太子,以后就要交给你了!太子懦弱,不看成就大事,可是他性情仁善,宽厚,定然是为仁君,承明!你能向对待朕一样,对待太子吗?”

归根结底,李承乾最不放心的还是太子李弘,这也是为什么他硬撑着,一定要等杜睿回来的原因,只有将李弘交给杜睿,他才能放心。

杜睿闻言,顿时连连点头:“圣上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睿知道,李承乾说这样的话,是打算要托孤给他了,一个人受两代君王托孤之重,杜睿也堪称第一人了。

杜睿知道作为托孤大臣,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尤其这一次他要辅佐的人还是一位幼主,历史上,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托孤,就是汉武帝刘彻,托孤给霍光,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后来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没有为太子彻底平反,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且杀了这个八岁孩子的母亲,因他担心母后专权。

汉武帝刘彻选择用托孤的方式解决接班人年龄太小、不能担当皇帝重任的问题。刘彻把小皇帝和天下托付给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这几个人。丞相田千秋不在顾命大臣之列,核心的人物只有霍、金。

此二人何许人也?

霍光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是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霍光是秘书兼侍卫,金日磾是侍卫兼秘书,两个人都是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是皇帝的亲信,并非朝廷的重臣,是皇帝的“私人”,而非朝廷的“公人”。

在皇帝专制时代,尚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皇帝办公机构,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权力要大,用老百姓的话说,实权都在这些地儿。

汉代最有权的是大将军兼领尚书事,霍光同志在刘彻死后就是担任这样的职务,里外一把抓。

皇帝托孤不是个别的事件,而是华夏的历史上很普遍的现象,老皇上总是想给儿子搭好班子,一般都会有N个托孤大臣,至少也得来两位,结构一般是亲信重臣加宗室或外戚,也总是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又能相互制约,保证国家度过危险期,保证政权稳定交接。

别看皇上平常挺牛的,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要求人了,流着泪拉着大臣的手,让儿子给这些叔叔伯伯作揖行礼,拜托他们不要有野心不要篡党夺权,有时也会说些大方话,像刘备,就对诸葛亮说,咱儿子实在扶不起来,你不妨取而代之。

人们都熟知的刘备托孤其实也是托给了俩人,诸葛亮和李严,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也托了俩人,宗室曹真和大臣司马懿,清初顺治托孤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四人,离得更近的咸丰皇帝托孤于当时的在任军机,一共八个。

但是这些人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反正前任皇上精心安排的相互制约的局面很难形成,集体保驾的设计总要落空,为什么呢?

因为所谓托孤大臣,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这个权力没法制约的,一制约就有矛盾,一有矛盾就会想到把丫的肉体消灭来个彻底解决,有权压倒一切。

历史上最成功的托孤就是刘备在白帝城演的那一出苦情戏,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所谓“心神无贰”就是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任何犯忌。也就是说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这样的一个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

问题恐怕就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上。

那么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人的理解,是说如果我这个儿子不中用,请先生取而代之,自己做蜀汉的皇帝好了。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但是难能可贵,简直就是伟大。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知道华夏的传统政治制度是君主世袭制,这个世袭制至少从夏商周就开始了,秦以后是君主世袭官僚不世袭,秦以前是君主和官僚都世袭。在这样的漫长的世袭制的传统中,居然有一个人来打破这样一个传统,让贤于能够安邦定国的人,那当然是大公无私啊。因为这意味着,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至高地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皇族这个家族的利益,放弃按照传统观念是上天赋予他的天赋的神权。因为人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权天授、君权神授,上天和神授给我的我都不要了,我让给贤能的人,这是何等的伟大!

问题是,这可能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

首先,华夏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传给自己子孙的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的,没有过。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这个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哪怕他的儿子是个蠢货,是个弱智,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让出去的,怎么会出来一个例外?

其次,就算刘备是个例外,也不知道他这种思想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古代从来只有改朝换代,没有轮番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刘备有此思想,岂不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华盛顿了?

最后就算刘备愿意当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敢当亚当斯。你想想看,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曹操只不过是架空了皇帝就被骂作汉贼,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刘阿斗,该骂成什么?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很早历史上就有人对这段托孤表示质疑。杜睿就觉得刘备的托孤的这个说法是“诡伪之词”。“诡”就是诡诈,“伪”就是虚伪,是诡诈虚伪的话,非托孤之谓也,这不是托孤该说的话。

托孤时该说什么话呢?

应该坦诚,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托付一个人,这个人选对了就行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东西。

所以说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正因为刘备猜忌诸葛亮,又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把诸葛亮逼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逼到墙角上,不得不跪下来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叫做阴怀诡诈,根本不是什么心神无二。

杜睿不希望李承乾说那些“诡伪之词”,李承乾也确实很坦诚,他甚至都没有安排一个宗室之人与杜睿相互制衡,或许他有过这样的心思,但是他又能托付给谁呢?

第21章 太宗震怒第31章 竖子第47章 丕平第25章 征服伴随杀戮第24章 打金枝第23章 疯狂高阳第74章 竖儒蜂起壮士死第七章第75章 何为佛第2章 杜家有子第35章 安市之战第54章 术数第2章 洗牌(下)第20章 满载而去第29章 陈三事第52章 乱局第二十八章第49章 请缨第25章 征服伴随杀戮第1章 东海扬波第39章 血战七宝山第49章 魏王李泰第99章 不过一隅第22章 灭其族,亡其种第11章 秦王破阵乐第72章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第十九章第4章 杜陵第42章 举国欢腾第42章 自不量力第69章 请辞第11章 皇后出宫第6章 集 思广益第12章 朝中来人第70章 硕鼠第四十二章第44章 勇猛无敌第10章 第一桶金第9章 这不是战争第41章 敌袭第21章 和亲?和个球!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五章第59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第37章 各怀心思第二十二章第8章 不想起名第1章 洗牌(上)第54章 三站而下第64章 大军出,天下动第70章 西陲隐患第21章 太宗震怒第十九章第66章 叶齐德第76章 这孩子叫狄仁杰第77章 生子当如杜承明第63章 再生事端第30章 军神庙第34章 孔孟无用第四十四章第五十五章第6章 狼子野心第30章 军神庙第五十四章第六章第63章 诸子第65章 何苦来哉第4章 杜陵第二十五章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47章 兵进吐蕃第40章 宴会第34章 孔孟无用第19章 闹剧一般的反叛第57章 民心天下第31章 突袭第24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第28章 忠臣第68章 首战第19章 悲剧承乾第11章 醉长安第5章 离情别绪第十五章第66章 封赏第14章 宝钗和黛玉第89章 我的小小未婚妻第7章 老宅第60章 捷报传来第七十八章第35章 蒂卡尔城第21章 和亲?和个球!第18章 事败第31章 竖子第20章 北疆有事第二十七章第十四章第22章 君子之道续第二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