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战功成

余额不足

次日军议,李靖便不给众将反对的机会,直接下达了突袭颉利阴山大营的命令,张公瑾与唐俭也是儿女亲家,本想着再劝几句,却被李靖严厉的目光给硬生生的瞪了回去。

“诸位,自太上皇太原起兵始,便被突厥横加欺侮,或称臣,或纳贡,于突厥处,我大唐靡费甚多,不一而足,武德九年间,颉利无信,更是兵临我大唐国度,威逼圣驾,当今圣上为江山社稷故,唯有委曲求全,使人倾尽府库,方使颉利退军,今岁,突厥又袭我绥州,掳我子民,此诚为我辈军人之大耻,今我王师封圣命,挥军北伐,吊民伐罪,大胜颉利与定襄,使突厥望风逃窜,此乃天授良机,若不取,待他日颉利恢复元气,必将报复,众将听令!”

张公瑾本来都打消了劝阻的念头,但是心中也是犹豫不定,终于还是忍不住起身道:“大将军!北伐突厥乃是国策,末将不敢多言,然如今圣上既然已遣唐俭,安修仁前往颉利处宣慰,这个时候大将军如执意要突袭颉利阴山大营,一来恐怕有违圣命,二来唐大人安慰如何保障,他日恐怕圣上要有所怪罪!”

李靖闻言怒道:“昨日本帅便已然明言,究竟是我大唐的社稷天下重要,还是豫章公主的公爹重要,此次但凡有事,我李靖自然一力承担,你也不用拿圣上来压我!”

李靖说完,当即开始下令:“李世绩!”

李世绩是李靖决定的坚定支持者,闻令连忙起身,单膝跪地,大声道:“末将在!”

“本帅命你暂代行军大总管之职,统带大军继后。”

虽然没能拿到统兵突袭颉利大营的将令,心中不免失望,但军令已下,李世绩还是慨然领命。

接着李靖又下令,着苏定方,尉迟恭等诸路副将各自统领本部精骑,共计万名,准备二十日的口粮,当晚出发,向铁山疾驰。

等到众将散去之后,李靖对留下来的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便随李世绩大军随后进发。”

李承乾不曾亲临战阵,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闻言也不反对,道:“既如此,孤也领命!战阵凶险,还请大将军多多保重!”

对于李承乾,李靖通过这些时日的观察,也能看出些端倪,发现李承乾并不像坊间传言中那般懦弱,虽然生在帝王之家,自小锦衣玉食,难免少了几分豪迈之气,然却也是个有担当的好男儿,不禁便看重了几分。

接着李靖又看了眼侍立在李承乾身后的杜睿,道:“前次突袭颉利定襄大营,你也曾亲临沙场,不过你毕竟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本帅不好强令,只问你可有胆量随军夜袭颉利阴山大营!”

李承乾在场,杜睿也不好擅自做主,只得看向了李承乾,李承乾见状笑道:“承明!既然大将军如此看重你,你便同去好了,只是千万要小心在意,照顾好自己!”

杜睿闻言,这才拱手道:“杜睿领命!”

当晚李靖便统帅精骑万人,并诸将趁着夜色开拔,每人佩带双马,马歇人不歇,立争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颉利阴山大营,一战而成全功。

大军行进还未到五里,天上便下起了大雪,李靖看着天色,心中不禁一阵感慨,他有预感,这场大战之后,他恐怕就再也没有出征的机会了,虽然如今天下依然还未平静,但是在他之后,大唐名将辈出,以后恐怕就是李世绩,侯君集等人的天下了,便是那杜睿,以他的天分,以当今圣上的英明,恐怕也不至于明珠蒙尘,早晚是要统兵作战的,如今这最后的一次远征,李靖不想错过,本来那天听了杜睿的话,他也知道自己的功劳已经很大了,大到了很容易让人猜忌的地步,他也确实到了该让位的时候了,只是一生统兵作战,都是在平定内乱,如今这筹谋了数年的北伐,才是他梦寐以求的,但此一战,别无所求。

正想着,突然有探马回报,前面遭遇了突厥营帐千余,李靖立刻就作出了判断,知道那应该是之前被打散的突厥人,还没来得及到阴山与颉利汇合。

李靖想明白了此处,当即催促着大军前进,将那些突厥人纷纷驱赶着,朝颉利的阴山大营方向而去,若实在平时,虽然只有几千人,但以突厥人的悍勇,肯定要和唐军拼杀一场,但是定襄大捷,突厥人早已丧胆,见唐军杀来,只顾着逃命,哪里还想得到抵抗。

再说颉利那边,他见唐使前来抚慰,自以为得计,必定安然无事,再加上今夜天降大雪,所以便未加戒备。

李靖大军赶到阴山时,见突厥大营防备松懈,便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大雪的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

颉利这时也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连忙起身让人聚拢人马,但为时已晚,这些时日来,突厥兵马,连日奔波,早已疲惫不堪,如今好不容易眼见合议就要达成,那里还顾得上防备,听到喊杀声时,顿时一阵大乱,有的士兵甚至未穿衣甲便跑了出来,结果妄送了性命。

李靖见突厥大营已乱,抽剑在手,大声喝道:“男儿建功立业就在此时,众将随我冲啊!”

这天大的功劳就摆在眼前,此时众将也顾不上其他的了,只要能生擒颉利,便是大功一件,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见李靖军令已下,忙招呼着人马,朝颉利大营冲了过去。

杜睿此刻也是热血沸腾,解决了颉利,大唐的边患便彻底清除了,此后才有能力去经营西域,开拓疆土,一想到开启盛唐自己也有份参与,杜睿也顾不得其他,挺枪催马,便冲了过去。

众将引兵冲入颉利大营一阵冲杀,最早冲进来的苏定方长驱直入之下,已然到了颉利的汗帐之前,颉利见状忙使人抵抗,自己带着几个亲随乘千里马向西逃去。

突厥军背着突如其来的袭击,杀得瞬间溃散,被歼万余人,被俘男女10余万。唐俭、安修仁也趁乱脱险而归。

颉利在阴山被击败后,带人仓皇由云中向西逃窜,意图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叠罗施也与他走散。

不久,颉利身边就只剩下数十骑兵,眼看着就要逃入吐谷浑的地界,却迎头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军。一番激战后,唐将张宝相将颉利可汗擒获。

至此北伐功成,杜睿在这场北伐当中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才华,他自家也知道,此次征战不过是自家经验的积累,西域还有那么多国家,北面还有契丹,东面还有高句丽,他也不担心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正如李靖说的那样,他这般年纪,若是就锋芒的话,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PS:北伐之战,小弟写得很简单,毕竟北伐不是杜睿的舞台,他只要能参与进去就OK了!好了!小弟的第一卷就快要接近尾声了,本书的第一卷有很多地方都借鉴了《贞观长歌》的故事,接下来本书将彻底脱离《贞观长歌》,请大家继续支持,小弟先谢谢了!

第52章 谏太宗十思疏第47章 秋后算账第6章 忠仆第73章 所谓西天极乐第29章 玛雅第二十八章第9章 疑惧第37章 继续进军(上)第五十六章第4章 褚公遂良第二十四章第73章 所谓西天极乐第2章 庶人李治第32章 深入虎穴第66章 玉枕第66章 的黎波利城下第三十八章第六十一章第十五章第47章 故人第13章 抉择第5章 兄妹情深第7章 大食消息续第28章 布局第64章 大唐利益第四十一章第49章 伊莎贝拉公主第15章 室利佛逝第32章 深入虎穴第54章 三站而下第30章 陈三事续第44章 利奥三世第23章 新大陆第34章 文明古国第十三章第18章 事败第1章 贞观二十二年第33章 战前第七十六章第80章 日食第11章 秦王破阵乐第40章 幻灭第88章 开城纳降第二十四章第100章 蜀王之谋第36章 约法三章第32章 廷议第48章 捷报频传第53章 尤里乌斯一世第20章 不朝第62章 罗敷有夫第34章 文明古国第74章 自卖自身第89章 我的小小未婚妻第2章 长安消息第38章 朕挺你第三十三章第68章 宗教改革第32章 各怀鬼胎第34章 杀吐蕃第64章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第28章 相煎何太急第41章 会师汉江第54章 信仰第20章 松赞老布第5章 兄妹情深第四十二章第63章 一触即发第53章 绘图凌烟阁第30章 捷报传来第9章 访客第52章 鞠智盛第67章 弹劾第56章 痴心妄想第五十六章第26章 闭门谢客第六十章第67章 三国博弈第14章 怒第74章 自卖自身第十六章第96章 和亲!第12章 文采不减当年第42章 三条妙计第五十章第58章 侯君集发难第23章 疯狂高阳第五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3章 大唐武装第44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15章 李猫第十二章第68章 庆功宴第60章 古埃及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责任第14章 南下第35章 喋血孤城第21章 和亲?和个球!第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