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吐谷浑复国

大唐帝都长安。

皇城太极殿内,朝会正在进行中。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心情大好,看着殿内整齐排列的文武官员,朗声说道:“众位爱卿,刚刚收到吐谷浑前线的军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不辱使命,率领大军,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终于平定吐谷浑,哈哈哈…”李世民很得意地大笑几声,“大军已经占领伏俟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自杀身亡,大宁王慕容顺杀天柱王请降,南线的李道宗、候君集也基本肃清了大非川一线的敌情,战事进展如此之快,实出朕的意料之外!”

“陛下,我大唐兵威天下,吐谷浑众不过数万,如何能抵挡我大唐雄师的征伐。有李大将军率军,我大军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那对付如此蛮夷小国,定是不在话下,”房玄龄先出列说道,“这是陛下用人得当之功,选了一名良帅,还有如此多出色的将领!”

“陛下,正如房相所言,此乃陛下用人得当才取得的…”长孙无忌也出列拍马屁道。

“好了,此都是前方征战的将士之功,”李世民摆摆手,打断长孙无忌的话道,似乎不想听这些大臣们的马屁之言,“李靖李大总管奏请如何处理吐谷浑事宜,将是我们今天要议的。”

李世民和李靖在出征前就已经商议过这事了,李世民也给李靖明确的表示过,但此事关系重大,还是要拿到朝会上来讨论。

“陛下,慕容伏允既然已经自杀,那就应该新册封一可汗,治理其境,国不可一日无主,待吐谷浑国内局势安定下来,大军即可班师,以免招人非议!”新任的侍中魏征出列奏道。

“陛下,臣觉得吐谷浑既然已经被灭了,就不应该复其国,如前朝样,在其地置郡府,派驻官吏治理,使其成为我大唐新置之国土,以免日后再遭其侵扰!”右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柴绍出列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前朝在吐谷浑地置郡县,却无法有效治理,结果让其境内四处生乱,我迁移之汉民受鲜卑人祸害不在少数,不可再重蹈覆辙,若在其境内置州县,也会使其他归附的部落担心他们所治之地也落此境遇!”魏征大急道。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在理,且吐谷浑境内皆高寒之地,人畜生存困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如此不毛之地,占之何用?”礼部尚书陈叔达出列奏道。

“陛下,臣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复其国,以一与我大唐示好者当政,若其国内有不服者再生乱,则可再剿乱,除其国号,这样也可以诏示天下,我大唐并不是一味以强权压人,”长孙无忌出列奏道。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不由的露出了赞许的笑意,只是有些意外,长孙无忌这次怎么和李靖想到一块儿去了?

“陛下,依李靖在奏报中所写,青海附近乃天然的牧马场地,可以牧养的军马数在几十万头,且诸多的河流边,都适宜筑城居住,如此好的牧马之地,当不可放弃,即使复其国,我们也要在此地牧养军马,屯兵驻守。另,河湟谷地靠近鄯州,库山一线地势险要,这块地方,当不可再还于吐谷浑人,若我方扼守这些地方,那吐谷浑人即使恢复元气,也没可能对我大唐袭扰了!”房玄龄已经和李世民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说话方式与其他人当是不一样。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理,朕亦觉得,河湟谷地,当必取之地,青海边的牧马场地,也不可放弃,然,除其国,当也不是非常合适之法,”看到大殿上的朝臣们意见又起纷争,李世民脸上有些不悦,“只是朕不愿看到再有一个时常对我大唐边境朝廷袭扰的吐谷浑出现在青海边。”

“陛下,吐谷浑大宁王慕容顺长期客居长安,一向提议与我朝交好,不若以其来主持吐谷浑国内事宜,并由陛下册封其汗号,授其我大唐之爵位,那慕容顺定心存感激,当政后会对我朝示好的,”房玄龄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大宁王久居长安,恐怕其国人不服啊,”长孙无忌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尊王也是懦弱之辈,不若由其当政,或许更利于施加我朝的影响。”

“陛下,臣还是觉得应该除其国号,直接派官吏治之,万一他日,吐谷浑人忍辱负重,经过一些年的经营,羽毛丰满,又对我大唐边境进入骚扰,那这次征战不是失去意义了?”柴绍大急,“而且李大将军在奏报中所言,吐谷浑紧邻的吐蕃,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若我们不抓紧控制吐谷浑,有效针对吐蕃进行布置,比吐谷浑更加兵强马壮的吐蕃,对我们大唐边境的威胁更大。更不要说遭受重创的吐谷浑根本没有能力防备吐蕃人的攻击,若我们大军全部班师回朝,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柴大将军此言甚在理,有谁想到过这一点,”李世民听了心里一凛,他虽然想了很多,但还没更多的去考虑过吐蕃的威胁。

“陛下,如此高寒之地,取之何用?吐蕃人从远处而来,他们出击之时,我方从青海近出兵,也足可击败他们,”这是中书令温彦博的话。

接着还有许多的大臣们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朝堂上又是一副乱轰轰的景象…

李世民看着殿下的诸多朝臣们,心中感叹着,都是些文臣啊,大多都是支持恢复吐谷浑国号,有说话份量的武将们都在前方打仗,没有人能用军人的眼光去看这事儿,李靖在奏折中所担虑的事,还真的变成了现实。

“朕决定了,复吐谷浑国,立慕容顺为可汗,我朝以一部驻军护卫之,散朝…”李世民站起了身,语气却冰冷。

--------------------

李靖很悠闲地在伏俟城外的军营中呆着,趁着空,带着李业诩纵马在草原上奔驰打猎。

而慕容顺则三天两头上门来拜访,咨以一些事务,也绕着弯儿打探有没有皇帝的旨意到达。

又是半个月后,李大亮和执失思力都已经完成作战任务,回到伏俟城近。

这时李靖也终于收到长安来的旨意,一份是给慕容顺的诏书,一份是给李靖的密旨。

李靖在看了密旨后沉默良久。

“祖父…”李业诩在一旁开口想问!

“皇上让吐谷浑复国了!”李靖凝重的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

“祖父,孙儿想不明白,为何还要让慕容顺复其国!”李业诩有些傻眼,李靖不是一直和他讲,已经和李世民讨论过了如何治理吐谷浑这块地方了?为何还要复吐谷浑国?

难道他们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占其地而治之?

“你应该知道,前些日子李大亮和执失思力清剿残部的消息吧,”李靖脸色平静地说道,“吐谷浑族人在李大亮及执失思力派人说明慕容伏允已经自杀,慕容顺率部投降,但那些部落的头领还是不愿降服,为何?就是吐谷浑的一些部落头人不愿置于我大唐的治理之下…”

“除了那些战俘,这些族人我们不可能全部带回长安去,几十万族人,如何安置还好说,但把所有的吐谷浑族人都带走了,此地那不是就没有人了?所以,这些族人还是要让他们生活在这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我们的管辖,若强行去其国,势必会激起吐谷浑的进一步反抗,带来动乱,虽然我们有强大的军力,但总不能把所有的吐谷浑族人都杀光吧?而且我们要在此地站稳脚跟的话,更不能如此。而且,朝中没有什么人支持除吐谷浑国…”

“祖父,孙儿有些知道了,但皇上让吐谷浑人复国的圣旨已经下了,那不是没有余地了?”李业诩明白,朝中大臣们都反对,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呵呵,翼儿,你会明白的,凡事不能急,我们等着看好戏,吐谷浑人会帮我们解决的,”李靖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态,“皇上还有另外的吩咐的,你别担心!”

李靖让李业诩带领特卫去休整,只是让其不得懈怠,保持战备状态。

---------------------------------

李靖在伏俟城的王宫召集了吐谷浑上层人物宣读了李世民的圣旨。

“大宁王听旨…伐罪吊人,前王高义,兴亡继绝,有国令典。吐谷浑擅相君长,窃据荒裔。志在凶德,政出权门。猷渠携贰,种落怨愤,长恶不悛,野心弥炽。莫顾藩臣之节,曾无事上之礼。草窃疆场,虐割氓庶。积恶既稔,天亡有徵。朕君临四海,含育万类,一物失所,深责在予。所以爰命六军,申兹九伐,义存活国,情非黩武。其子大宁王慕容顺,隋氏之甥,志怀明悟,长自中土,早慕华风。爰见时机,深识逆顺,以其父愎怀违众,独蹈迷途。遂诛邪臣,存兹大计,翻然改辙,代父归罪。忠孝之美,深有可嘉,子能立功。足以补过,既往之衅,特宜原免。然其建国西鄙,已历年代,即从废绝,情所未忍,继其宗祀,允归令子。封顺西平郡王,食邑四千户,仍授趉胡吕乌甘豆可汗。所司量遣使人,备礼册命…”

“臣西平郡王、趉故吕乌甘豆可汗多谢皇帝的封赐,”慕容顺恭敬地行了一礼,作为臣子接受旨意的礼节。

其他名王及头人也都一副恭敬的神色,但一些人看上去却是满脸的不屑与不服。

随即,慕容顺在李靖的主持下,正式接任已经自杀的慕容伏允为吐谷浑可汗,以其子燕王慕容诺曷钵为太子,并奉大唐为宗主国,称臣纳贡…

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01章 新的军队管理模式第71章 威吓回纥人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71章 完胜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163章 好戏开场第3章 我要一个人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2章 谁可当主帅?第151章 够味吧第122章 伏击战(上)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92章 酒后乱性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264章 连番重大举动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17章 故人有约第102章 太子带来的消息第67章 出征第110章 这是调查的结果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八十五章 各部都来归附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13章 征兵要提早开始了第22章 剖析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19章 河曲之战(中)第209章 放了黑齿常之第266章 出征天竺,没了李业诩兄弟俩的份第225章 会师于平壤城下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10章 李恪告诉的秘密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32章 比武第10章 李恪告诉的秘密第94章 太上皇驾崩第123章 兵进吐蕃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47章 悠闲的日子第23章 初次进宫第125章 轩然大波第6章 颜如冰进府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5章 给李恪的忠告第46章 好马第107章 拜访温彦博第73章 大战即将开始第151章 够味吧第190章 新罗人不得不听令第3章 三月三第2章 即将开始第28章 大战牛心堆(中)第116章 会有好戏看了第28章 军事屯田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战上第154章 应该放开宵禁第176章 新罗女王金德曼毙,新女王金胜曼立第197章 金胜曼相求的事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30章 朕看好你第38章 再次进宫第70章 本帅要入回纥人的大营第232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19章 库山之战(下)第73章 占地之计第174章 平壤道行军部的动静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34章 历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场了?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58章 凯旋仪式第31章 重兵出击第65章 特卫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顺利第176章 李世积回京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138章 做好伐高丽的准备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19章 库山之战(下)第140章 水师的建设第239章 鸡林州大都督府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88章 李道宗的计谋:奇兵袭平壤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战(下)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第172章 太子来访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41章 准备班师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