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镇兵之将

石些乱哄哄的朝堂上静了下来。大多的朝臣们都在思污加博的话,一会,又有窃窃私语响起来。

“慕容顺是还有一子,可以继续汗位,只是年龄尚幼,只是怕难以服众”李世民已经转变了多种心思,但还是有些担心。

“陛下,臣反对,中书令此建议不妥。不是变相的取其国而治之吗?若照此施行,那一些归附的部落和属国也会担心我朝以后如此待之,寒了他们的心”魏征又跳出来反对。

“魏侍中,吐谷浑累年袭扰我边境,杀我百姓,掠我财物,如今一战而将其平定,定是要加强我朝对其的影响,让吐谷浑成为潘屏我边境的一个属国,慢慢将其同化。以免成后患,再侵扰我边境,如此之道,有何不妥?”温彦博又站了出来,与魏征对辩。

在上次李靖平定突厥,朝议如何处置突厥的降众时,温彦博和魏征两人曾有过激烈的争辩。

温彦博建议依照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的办法,把突厥安置在河南道一带的朔方之地,全其部落,使其成为捍卫大唐边境的屏障,又不让突厥人离其土俗,以这样的方法安抚之,一则可以充实大唐空虚之地,二则向突厥人表示无猜忌之心。但温彦博的主张遭到了时任秘书监魏征的激烈反对,魏征认为突厥自古为患,难以管理,安置内地,等于养了个,心腹大患,主张仍将这部分人置于边疆,使之居其旧地,在与其他部落冲突时削弱其力量。

而温彦博坚持已见,主张以尊重突厥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为基点,给予突厥人以某种限度的自治权力,再慢慢将其同化;而魏征则一力坚持不可将归降的突厥族人安置于内地,两人曾为此在朝堂上大吵。

温彦博曾于武德八年跟随右卫大将军张谨反击突厥,结果因张谨指挥失当,导致全军覆灭,温彦博被突厥俘虏,后又被放回,这也是魏征攻击其为突厥人说好话的理由之一。这让温彦博很是愤怒。那次被俘后,温彦博坚贞不屈,拒不说出唐军兵粮虚实,结果被突厥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事后还曾得到李世民极力称赞。

但最终李世民采取了温彦博的意见,将突厥归降的部落集中安置于幽州到灵州一带的地方,只是后来听取了李业诩的意见,将其逐步打散。

两人因此相互间颇有怨言

如今这两位当朝的重臣,中书令和侍中,又为如何安置被征服的部落而打口水仗了,其他的朝臣们又是一副异常感兴趣的样子想着热闹。

“陛下,中书令此言,是在毁我大唐信誉,置我朝于不义,让吐谷浑人对我惧之。臣还是认为,让吐谷浑自生自灭为好,若我朝派人治理。其国力恢复了,又有了力量与我大唐对抗,我方又不能对其掌控了,那如何是好?”魏征还是与当日朝议如何处置突厥部落一样,建议吐谷浑还是让其族人治理,听之任之,最好其四分五裂,那就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了。??温彦博听了质问魏征道:“那请问侍中。若如柴大将军所言,吐蕃趁吐谷浑内乱,出兵占领其地,直接对我边境构成威胁,那如何是好?”又转头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如今有一个吐谷浑将其间隔开来,吐蕃才无法直接与我朝对峙蜘此捍蔽,如何能错失?”

“中书令有没想过,若按你所说的,我朝派一些官员如何能有效治理,若野蛮成性的吐谷浑人不服,将这些官员刺杀,那如何是好?”魏征继续为自己辩解。

“驻军护卫,有何不可?”温彦博说完退回了班别,他知道魏征这个倔脾气,若你不停,他会一直与你争论下去的。

“陛下,臣也觉得中书令此议极佳,让慕容诺昌钵继承吐谷浑汗位,我方可以遣一些官员到其朝中,再驻军守卫,助慕容诺葛钵治理国内事务,待其能掌控形势了,再作打算也不迟,臣附议”房玄龄思考了半天,在温彦博和魏征争论的间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也附议,中书令此主意甚佳”长孙无忌也表示了同意。

看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支持自己的观点,温彦博心里有些得意,却也没再出列说道,魏征有些气妥,上次与温彦博争论失败,这次看来也要同样的下场了。

“几个爱卿言之有理,联也仔细思虑过,让慕容诺昌钵继承汗位,我朝派一些官员助其治理,实为非常好的主意,只是吐谷浑人如此凶残,只派一些官员帮助治理,如何能让其族人不再生乱?”李世民听了这些朝臣们的看法后,也终于开口说话。

看到李世民也支持自己的观点,温彦博稍稍有了一丝得意的神色,在看了魏征一眼庙站在班列中。不再说话,魏征也没特别异样的

“陛下,吐谷浑境内如此混乱,局势非常的不稳,需派驻大量的军队助其维稳,也可防止其族人的异动,也可帮助其年幼的可汗,所以臣建议,需派遣几名将领,一定数量的军队,在其境内筑城镇守??”房玄龄说道。

“陛下,臣附议,臣也觉得应派驻大批的军队在其境内,以免再出乱”柴绍也认同房玄龄的观点。

他们也都知道,皇耸李世民早就有此意了。

“房爱聊、柴爱卿此言有理,联也如此认为,吐谷浑大乱过后,其各部落间肯定会有争抢领地的事儿出现,且慕容诺昌钵年龄尚幼,尚不能理事,所以在派遣官员助其治理国内事务时,必须得有我们的军队助其安稳局面”李世民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

“陛下,臣也觉得应该如此,在吐谷浑境内,特别是一些重要地方筑城驻军,维护其境内局势的稳定,以免再发生叛乱,或者被其他势力所占据,对我不利??”长孙无忌说道。

“陛下,若要维护吐谷浑境内的稳定,当派军队驻守,只是如此高地,道路通行不便,若有我驻军,那粮草如何供应?”户部尚书戴胄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李世民听了没说话,眼睛却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明白过来,再出列说道:“陛下,戴尚书之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们可以在青海边上一些河流近驻城,放牧或者垦荒种植。自给自足。青海之地,盛产各种鱼类,河谨之地,当是极佳的可以种植作物的地方,粮食问题定不需愁”房玄龄稍想了下,继续道,“在部州刺史李玄运的奏折中也是如此说,河澶谷地异常肥沃,且灌溉方便,可以种格大量作物,当为必取之地,若在此地耕种,满足军需不在话下,且此地离我都州也不远,接济也方便。”

“联同意房爱卿和长孙爱聊的看法,若要维护吐谷浑局势的稳定,定要派军驻守,只是派何人驻军镇守为佳?”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驻军事宜早就在计发??之内,只是想不出好的人选来。

“陛下,让臣击吧”程咬金腿脚好使,第一个跳出来请命,刚刚听了魏征的话,想出来骂两句,却被温彦博接了过去,听两人争辩了半天,正无趣着。

“程爱卿掌管左领军卫。过些日子联另有用处??还是另选他人,”李世民摇摇头说道。

程咬金只得泄气地退下,本还想着到青海边驻守,趁乱可以杀几个,人过瘾,以补偿没有机会领兵出征的遗憾,李世民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陛下,臣有一个极佳的人选”长孙无忌又一次上前说道。

“哦,是谁?”李世民魏有兴致地问道。

“陛下,当为此次出征大军之前锋、特卫中郎将李翼李业诩”长孙无忌娓娓而道,“李翼将军此次出征的数次作战中,都表现的异常神勇,吐谷浑人闻之丧胆,且连续征战下来,对吐谷浑境内的地形也是异常熟悉,如此两利也,若让其镇守吐谷浑,定可以使吐谷浑人不敢造次??”

“陛下,长孙司空此言有理,特卫中郎将李翼当为不二的人选”房玄龄也表示了赞同,“只是其所部特卫在此战中折损较多,当另遣一部让其率领??”

“陛下,臣也支持,李特进也曾有提议,可以在高原中练兵,以备以后征战吐蕃,没有能适应高原之地的士兵可用,可让李翼在此地练兵,同时威镇吐谷浑人,一举数得”柴绍也是赞同长孙无忌的观点。??“李翼确实是个极佳的人选,只是有几理由不能如此,其一,所驻之军当不在少数,并不是一处,将领必须有数名;其二,李翼虽在此急军情,附近边镇的领兵将领定不服其调遣。如此,李翼不可,得需在其他人中选几人,需有威望者才行”李世民断然否决了此意见,其实,李世民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出来,军备改革正进行中,特卫还要夸大募集人数,如何能少了李业诩?

最后又有几位大臣提出一些人选,经过一番讨论,以凉州都督李夫亮、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段志玄的部将左武卫将军李君羡、李靖的部将右武卫将军薛孤儿,各率军五千人,待出征大军班师后,分别留驻于伏俟城、库山、沙柳河、曼头山附近,筑城守卫。

诸军皆受李大亮节制。

贞观七年八月底,李世民正式下立慕容诺昌钵为吐谷浑新可汗,同时令唐军几部驻守,维护吐谷浑的稳割!~!

第25章 显神威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30章 松州之战(四)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153章 李靖面授机宜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68章 托孤?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7章 郑氏兄妹第166章 百济伏兵撤走了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69章 布置任务第4章 拍板第184章 击溃高丽援军第221章 大军抵平壤第66章 天大的事儿第146章 温柔乡,侈靡夜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8章 琴瑟之合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172章 攻击熊津城(下)第86章 有惊喜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64章 李世绩所担忧的第189章 关于是否进军平壤的争论第268章 托孤?第146章 李佑叛乱的后果第149章 高丽、百济自找死第80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第17章 机会第52章 双河之战第40章 伏俟城内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131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中)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11章 吐谷浑,自找死第22章 意外第167章 高丽棒子是懦夫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78章 礼节真多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22章 我们要杀了李世民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21章 巧遇父亲第110章 这是调查的结果第66章 天大的事儿第82章 夷男被杀第59章 踏上归程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妇了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图如何第31章 丫头云儿第154章 应该放开宵禁第93章 劝和第6章 李靖辞相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7章 会师第22章 剖析第15章 抵达鄯州第73章 闭门谢客第221章 大军抵平壤八十五章 各部都来归附第9章 纨绔们的目的第5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166章 女儿家的心事第78章 礼节真多第39章 寿辰(下)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176章 新罗女王金德曼毙,新女王金胜曼立第15章 抵达鄯州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衅第58章 凯旋仪式第55章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58章 凯旋仪式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165章 张亮的战略计划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101章 新的军队管理模式第16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64章 初经人事第140章 松州之战第268章 托孤?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76章 千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