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战事即将发生

平业诩出了皇宫,即回军营中,与苏定芳和郑仁泰商议特士升圳高原一带进行练的事儿。同时使人到府中传话,说这些天有诸多事要办。没空回府了。

三人经过几天的斟酌商量,制定具体的练计划,包括练的目标地、记练方式和内容、行进路线、与经过各州的情报交换、后勤补给、与长安的联络方式等,并把最后讨论完结的计划写下来,交给李世民批复及兵部备案。

李世民并没多作考虑,即同意了李业诩提交的记练方案。

兵部的行文也很快下达,特卫全军开始做开拔前的准备。

不是战时,万余人的大军调动不是个小事儿,要由兵部及户部行文下发告知各州县,让各州县配合。还有粮草的补给问题,几个月所需的物资不在少数,除特卫出发时所带的一部分粮草物资外,练中所有后勤补给都交给边境的州县负责筹集。

经过半个妾月的时间的准备。特卫全军一万两千人,除二千人留在长安城外军营中进行日常练习外,其他一万人在苏定芳和郑仁泰带领下。出发前往叠州一带。

在大军即将出发前,李业诩再次收到从吐蕃境内传来的情报。

在没有突发情况时候,各地的情报基本都是一月左右传递一次,这次从吐蕃境内传回情报,离上次收到的情报才半个来月,当是有重大事情了。

情报上显示,大唐使团已经在三月初踏上了归程,往长安进发,由吐蕃大论禄东赞率领的请婚使团,也一道儿往长安而来。

不出李业诩所料的,在使团出发后的半个月左右,集结在逻些城的近二十万吐蕃大军也开拔,在弃宗弄赞亲自带领下,往东北方向行进。

据情报人员初步探听到的消息。吐蕃大军此行跟随在使团后边。目标大致是青海到剑南一带。

因上次吐蕃大军在拍海一带被不明身份的人偷袭,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次吐蕃人吸取了教,对粮草牲畜的看管很是严密,全军也比以往更是提高了警慢,弃宗弄赞主帐周围,有数千人的忠勇之士守卫。吐蕃兵丁管理极其严格,人员渗透不进去,没有情报人员能混进吐蕃大军中。

以情报发出的日期看,使团出发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而吐蕃大军开拔也有半多月的行程了。

情报不能实时接收传递,这两队人马具体到哪个位置了,李业诩无从知晓,吐蕃大军最终的攻击目标。也是个未知数。

李业诩收到情报后,立即奏报了李世民。

如此重大的情报,二十万吐蕃大军有可能对大唐边境进行攻击,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议问策。

没有出乎李业诩的料料之外。朝中对吐蕃人再次派遣使团到长安请婚都是很不屑,要求皇帝李世民拒绝吐蕃人的请婚要求。

“各位爱卿,吐蕃人数十万人马往东北方向而来,有可能对我大唐边境攻击,有何对策?”见朝臣们意见一致,反对吐蕃人请婚,李世民甚是满意,再接着问如何应对吐蕃大军。

“陛下,臣建议,在吐蕃大军行进过程中,不断派小股军士骚扰他们,同时应派遣大军,趁吐蕃人远道而来。遭受袭扰,士兵们身体疲惫之时,将其击溃或者消灭。臣愿领兵出征!”李业诩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兵部尚书侯君集马上跟着站了出来,表示支持李业诩的意见。吐蕃数十万的大军往东北方向而来,除有可能攻击诸羌之地外,更大的可能是我朝的边境州县,以武力迫使大唐允婚,这是对大唐的侮辱。也是大唐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对其进行迎头痛击。

接着执失思力和契区何力也站了出来,建议出其不意地攻击吐蕃大军。并愿领兵出征。

但让李业诩失望的是,朝中大多大臣们都是反对的。

“陛下,臣反对侯尚书和李少匠之提议吐蕃人派遣使团到长安来请婚,虽然也有大军跟进,但臣认为,此只是其一个威吓手段。吐蕃人远道而来,士卒疲惫,有我边军严密的防守,定是无计可施,且今还未知晓吐蕃人的意图,存敌未有行动前,我方冒然出击,实在是师出无名,有失我天朝上国的礼仪!”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侍中魏征,并只是以李业诩较低的官职军器监少匠的职务称之。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是在理,吐蕃人未对我方实施攻击。我先派军出击,实在是师出无名,且吐蕃大部地方乃高原之地,多高山河谷,人百生存困难,相比青海,环境恶劣百倍,吐蕃人长期生活在此高寒之地上,比之我方,更适应如此高地,我大军入此地,未与吐蕃人交战可能就溃败,因此,当以边军严防,即足矣!”司空长孙无忌出列表示同意魏征的观点。收用舟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温彦博也表达了与魏租人下一小无忌相似的看法,认为吐蕃大军行进方向示定,且其有使团入朝请婚,此时派大军攻击,实在是不妥。

连朝中武将,也对行踪未定的吐蕃人进行攻击,持保留意见。理由是吐蕃所居的土地,都是异常高寒之地,相比较青海附近,吐蕃高原不适合人居住,大多地方也不适合放牧战马,取之无用。

一些有剑南之地呆过的武将小深知那一带环境的恶劣,要在高原上与吐蕃人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那我方定是处于劣势的。吐蕃那一片地方,实在是过于陌生。

“陛下,臣建议,我方军队做好应战的准备,严密监视吐蕃人的动向。若其对我边境进行攻击,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吐蕃大军歼灭在边境之地,不必劳师远征”刑部尚书李道宗提议道。

接着又有一些朝臣出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没有人支持李业诩的观点。

“联觉得任城王此议甚可,吐蕃人远道而来,定是人困马乏,在探知其具体方位,并对我进行攻击后,我们再派遣大军攻击,争取一举将其击溃,吐蕃人无论是进退之路;都没有我方来的便捷!”待再没有朝臣出来奏议后,李世民说了自己的意见,“令各边州守军加强防卫。派出斥侯,密切监视周围的情况。严防吐蕃人的攻击,但不得轻易出战!特卫全军在练过程中,作好应战的准备!”

面对朝堂上基本一致的意见,李世民也是如此说,想必皇帝也没有打算进入吐蕃高原攻击吐蕃大军的打算。

朝堂上压倒性的反对对吐蕃进行先发致人的战争,连李世民也不支持。李业诩没法,无力抗争。

散了朝,李业诩灰溜溜地回了营,重新交待苏定芳和郑仁泰此行任务。不只练,还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布置完事项,再去找李靖问询。

李业诩所搜集的吐蕃情报,及吐蕃一些地方的地形情况,因为数量众多,还有诸多相互矛盾的地方。李业诩只得结合后世记忆里的青藏高原地形,进行校对,再作绘制。这次李业诩把所有吐蕃的情报?还有都带去交与李靖过目,并把朝堂上发生的情况也详细地说了,讨教对策。

更出乎李业诩的意外,李靖也不赞成派遣大军进入吐蕃高原与吐蕃大军对战,理由也是吐蕃高原环境太过于恶劣,我军士兵大多未经历过这样高地的练,且高山峡谷不计其数。大多地方都没有常居人口,后勤补给异常艰难,无法保证数万人军需之用,且不能就地补充,恐怕未战就先溃败。

以逸待劳,在吐蕃人行进几千里过程中。派遣特战队员对其进行骚扰性的袭击,使吐蕃人疲惫不堪。待吐蕃大军抵达我方边境附近后,再与之作战,那我方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因,争取集中兵力,歼灭其大部有生力量。

听李靖一番说明,再结合所知道的后世青藏高原地情况,李业诩也明白过来,在无法对吐蕃高地进行征战的情况下,在家门口等着吐蕃人的到来,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李业诩在得到李靖的指点,再的到李世民的授权下,命令所有的特战队员和即将完成练任务的情报人员随特卫大军一道,往叠州一带出发,进入吐蕃高地,侦探情报。并对吐蕃大军进行袭扰。

李业诩严令部下,要求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们不惜代价,探听吐蕃大军的情报,早一步打探其行进方向和最终的目标地,并在我军未做好攻击准备前,用小规模的袭扰方式迟缓吐蕃人的行进速度。

以李业诩的想法,在吐蕃大军行进过程中,截杀所有吐蕃人派出的斥侯,让其无法探知情报,再对其进行袭扰,延缓吐蕃大军的行进速度。争取在冬天来临之前,不让吐蕃大军抵达他们的目标地,让吐蕃大军在高原上过冬。

无论吐蕃人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但青藏高原的冬天还是异常恐怖的。就让那恶劣的天气去削弱吐蕃人的战力吧。

李业诩相信,与吐蕃的战事即将发生!利曰口,止,;口巳曰见口

特卫军在苏定芳和郑仁泰带领下,在四月底从长安出发,而其他近两千人,留了下来,作为李业诩应急之用,裴行俭也被李业诩留了下来。

五月,李世民下发诏命,正式公布组建情报院,以李业诩为院正。情报院隶属兵部,但只对皇帝负责,兵部尚书无权干涉事务。

同时解除侯君集军器大匠职。以军器监少监李业诩领军器监大匠,以将作监少匠阎立德为军器监少匠,主爵郎中阎立本补阎立德职为将作监少匠,陈天宁为正六品上的军器监承。

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25章 显神威第62章 只能成功第46章 好马第37章 寿辰(上)第10章 吾儿李征第58章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第38章 血战赤海(六)第11章 阳春白雪第90章 抵达灵州第138章 松州之战(十二)第5章 论道第260章 事情很复杂第19章 新事物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第73章 占地之计第48章 新的布署第204章 高延寿归降第183章 长孙无忌被冷落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23章 兵进吐蕃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第31章 丫头云儿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75章 复职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8章 库山之战(中)第18章 计策第190章 新罗人不得不听令第113章 吐蕃大军压境第96章 特战队之功第46章 好马第34章 转移阵地第12章 不一样的训练(上)第14章 出征时刻第55章 再抵鄯州第4章 蜀王李恪第140章 水师的建设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61章 谁会约见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236章 你为何不自立为王?第31章 重兵出击第159章 发现敌情第60章 其乐融融第11章 吐谷浑,自找死第166章 百济伏兵撤走了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战(下)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90章 抵达灵州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9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第151章 够味吧第18章 转念间想到的第19章 一群公主来闹腾第222章 泉盖苏文被杀第31章 是喜是悲?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132章 松州之战(六)第215章 这些都是大唐的国土第232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2章 善后事宜第42章 善后事宜第96章 太子监国第125章 往松州进军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妇了第51章 欲谷设跑了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32章 比武第13章 李靖请命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04章 高延寿归降第2章 即将开始第120章 带曼苏到我帐中来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45章 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175章 龙颜大怒第221章 大军抵平壤第9章 战神李靖第31章 丫头云儿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5章 论道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3章 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