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拜访温彦博

天安崇义坊内。个不起眼且有此破旧的小院落前,李畦诩收带着几名亲卫站在紧闭的门外。

李成上去敲门。好一会儿才有人来开门。

“请问,这里是虞国公温相的住所吗?”李成问道,并递上李业诩的名刺。

门只开了半扇,露出一个脑袋来,是一个中年男子。脸色看似不太友善,看看李成,又看看李成身后的李业诩几人,并不接李成递上的名刺,只是问道:“你们是谁?。不待李成回话,接着即说,“我们家老爷有令,这些天不接待来访者。你们若有事找我家老爷,还是过几天再来吧!”作势欲关门。

开门的是温府的管家,看着李业诩几人是气度不丹,还耐心的说,不然看到那些淌着脸说好话的人,直接就回绝把门关了。

“这位大叔,就麻烦你通报一下,说是李翼来访,有公事找虞国公相商,他一定会接待的”李业诩上前一步,亲自把李成手中的名刺交给了这名温府家人。

温府管家盯着李业诩看几眼。有些被李业诩的气势所迫,也换了种口气说道,“几位稍等,我去禀告了下”。说着关上门,一路小跑着

去。

李业诩看着眼前这所有些破败的小院,还真有些不敢相信这是大唐尚书右仆射温彦博所住的府弟。

刚刚在这所府弟前观察了一会。李业诩很是怀疑自己手下提供的信息是不是准确。

这是一所在长安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院子,与李业诩最早购置的那个小院相比,都只有一半大小小而且看上去都有些破败了,待确信这就是温彦博的住所后,让李业诩大跌眼镜。

只可惜这时候还没眼镜。

这是当朝宰相的住所啊!

相比较,李业诩甚是汗颜,无论是以职位,还是功绩相论,温彦博所住的宅子都应该比自己大上许多,但如今自己住在李世民所赏赐的府里。那宅子比眼前温彦博的住所大了好几倍。

看看处在右仆射之位的温彦博。只是住这么点大的地方,想想自己也太奢侈了。

李业诩知道温彦博能被李世民委以尚书右仆射的重要职务,也一定有机会得到李世民赏赐宅弟的机会。但想必温彦博肯定没有接受。这个看似有些破旧,却异常整洁干净的小院,定是温彦博用自己的俸禄购

长安房价并不便宜,温彦博那些俸禄不一定买得起大的房子只是即使有钱买得起,也不一定能买到好位置的房子,特别是像温彦博这种不为权势谋私利的清廉官员。

正想着,刚才那名温府家人又跑出来开门,换了副恭敬的神色,“李将军,我们家老爷有请”。

“多谢了!”李业诩令李成和李万等人在外候着,他跟随那名家人进了去。

温府里面的房子也挺破旧,没几个进落,比李业诩想象的更是耍要旧。

年纪已经不小的温彦博已经迎了出来。“不知李将军到访,某有失远迎,家仆无知,让将军久候了。万请见谅!”

见温彦博如此,李业诩大惊。忙上前行礼:“翼冒昧来访,打扰温相清静,还请勿见怪!”

李业诩没料到温彦博会亲自迎出来,这也太给自己面子了。

温府用于待客的前厅,也是异常的整个温府简陋的有些过分了。李业诩觉得,若被其他人知道,特别是那些网到长安的属国使者看到的话,会感叹大唐是不是很穷苦。以至当朝宰相府上都是如此寒碜!

李业诩不知,温彦博因兄温大雅、弟温大有早卒,所领俸禄还耍供养两个早逝兄弟的家人,家境并不富裕,也只住在这样的小院里。

温彦博为人异常的清高,从不为如此简陋之室而感到惭愧,毒日忙于国事。为官清廉,也极少会宾客。基本不接待朝中官员的来访,自觉也不需要太大的宅弟。

皇帝李世民也知道他所居之处过于简陋。曾几次欲赏赐温彦博一所府弟,都被他拒绝了。

温彦博极少接待来访者,与现在的李靖有得一比,这些日子察觉到朝中一些敏感事儿发生,更是严令家人不接待来访者。

但如今李业诩来访,还是接待了,并亲自迎了出来。

这也让边上的那位温府管家惊叹不已。要知道这些日子温彦博连皇家人来访,都是拒之门外的。这名温府管家还记得,前些日子魏王李泰亲自上门来拜会,温彦博都没接待。让李泰吃了个闭门羹。如今这位虽然看似气势不凡,但明显不是皇族子弟的年青人上门,自己的老爷却如此接待,让管家很是不解。

只是家人不知,李业诩不只深受李世民的器重,而且因其武略才学俱是异常不凡,向李世民提出的一些建议,都被皇帝接受了;在对外征战中,更是十明广数的人马,取得了数战的重大胜利六如此女韬武略小年龄相仿的人,不能望其项背,这也让温彦博异常震惊和叹服。

唯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温彦博的尊敬,更别说李业诩还有一个与温彦博性情相近的祖父李靖。

“温相,翼来访,想与您讨论一下陛下交付的关于兵制改革的事儿”。在家人上茶后,李业诩即开门见山地对温彦博说道。

尚书右仆射是主管兵事的,一些事儿肯定要与其相讨论,李靖也建议李业诩来向温彦博请教,还有李业诩所提的关于鼓励民间商业发展的事儿,更是要与当进的左右仆射都商量好。

“陛下也对温某说过将军所提之事。某细细思虑后,觉得李将军所提之事甚是可行!”温彦博也没丝毫客套。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听这话,李岖冉大喜,“翼常听祖父言,温相对诸事颇为明了,也常建议我多向温相请教,只是一直忙于事儿,都不得闲,今日才上门来。这是客套话,李靖只是这次才说的,以前都没说过。

温彦博却并不和李业诩说客套话,而是讲起了他对这个兵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李业诩所提的募集之法改革后。军队管理的方式,引起了李世民的异常重视,在朝会上与众大臣宣布后,也让大臣们议,提出意见或者改进。

兵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大唐命脉的事儿,李世民不可能依李业诩一家之言即定案,必须得让诸臣们各述已见后,综合那些有用的意见后,再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李世民当朝宣布这个草案后。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重臣们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温彦博,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宗宗等人都是支持这样彻底的改制,认为此举将大大加强大唐的军事力量,从尔威慑周边属国,使其不敢造次;而特进魏征、萧璃,中书令杨师道,吏部尚书高士廉、秘书监虞世南等则激烈反对,认为此举是有违礼制,并不顾国本,一力扩军,加重百姓的负担;司空长孙无忌则不表意见。

温彦博当下对李业诩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但更多的是侧重军队与地方官府之间关于及后勤供应方面的意见,作为对李业诩那个草案的补充。文臣与武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总是不一样的。

李业诩听着,并不插言。默默的记在心里。

“李将军不只对军务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看法,而且对其他一些关系民生的事儿见解也是不凡,就如这个支持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提议,某看了甚是佩服,将军心里装着大唐,关心的是天下百姓的生计,如之前开发南方的议案一样,一定会惠泽千百万黎民百姓的。我们老了。都想不出太多利国利民的事儿来。后生可畏啊”。温彦博说完感慨道。

李业诩提出的朝廷和各级官府支持商业、手工业发展的提案,得到了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温彦博等诸多大臣们的支持,但也遭到了魏征、高士廉、诸遂良等朝臣们的反对。认为治世之道,以农为本,朝廷不可忘了这个本,去鼓励百姓去操持那低贱的行商之术,即使如今天下丰足,也不可让百姓荒废农事去经商。

经商之道在古代一直受到打压,多数封建王朝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地位一直都是很低的,正统的儒家也是轻商的。所以提出的鼓励经商的计戈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李业诩也没什么意外。

温彦博虽然是年纪一把的老学究,但对此事却很是支持,用他的话说。能使国家稳定强盛,百姓富裕的事儿,都是一力支持的。这与魏征事事要合礼制的作法也完全不同的。李业诩想这是不是温彦博常同魏征争论的原因之一?用后世的话说。温彦博与魏征是不同政见者,

几件事都得到温彦博的支持。李业诩心情大悦,只是温彦博并没和他闲聊些什么,即起身送客了。

出了温府后,李业诩又去了房玄龄府,走进房府时,李业诩有这样的感觉,当朝两位左右仆射家居环境相差太大了,房府至少比温府矢了几十倍。

房玄龄对他所提的几个建言都是大力称赞,听房玄龄一说,李业诩这才知道,原来房宴龄也曾建议李世民鼓励民间商业活动,但没李业诩提的那么详细。

“要支撑一只庞大的军队,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作保证”。李业诩说完这句话,与房玄龄相视而笑。

要打仗。必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做后盾。

农事与商业,那是保证国家赋锐增加,百姓富足的重大事儿;兵制改革,则是提高军队战力的根本之法,

第164章 遭到弹骇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52章 李世民亲迎出长安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03章 战事即将发生第19章 新事物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63章 再访宗圣宫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举动第57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48章 重创突厥人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当第47章 会师第20章 将军,我们胜了第91章 与吐蕃人的比试(下)第131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中)第167章 高丽棒子是懦夫第44章 你胆子好大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32章 比武第132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下)第149章 高丽、百济自找死第77章 大度设溃败第106章 因谁之故?第80章 不堪一击的颉利苾部第82章 夷男被杀第89章 准备班师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35章 打了长孙无忌的儿子第249章 似秋风扫落叶第61章 紧急事件第30章 接下来的安排第22章 再次分兵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268章 托孤?第244章 倭军不堪一击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58章 连根拔除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55章 抵达并州第45章 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第76章 太子的事第26章 汉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2章 未来的名将苏定芳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18章 库山之战(中)第94章 太上皇驾崩第76章 大婚第58章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42章 善后事宜第21章 药王孙思邈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21章 巧遇父亲第185章 准备与新罗王会合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53章 青海道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18章 计策第109章 夜探回纥人的驿馆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58章 连根拔除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12章 不一样的训练(上)第16章 喜欢你第114章 五万足矣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107章 你说朕这主意好不好?第69章 布置任务第232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第207章 不一般的关怀第122章 伏击战(上)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当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38章 松州之战(十二)第142章 又结婚了第27章 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186章 新罗王是个绝色美人第10章 吾儿李征第4章 不速之客第76章 千刀血第86章 有惊喜第170章 攻占新城、卑沙城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56章 老搭档又到一块了第13章 征兵要提早开始了第37章 血战赤海(五)第38章 血战赤海(六)第32章 美味的军粮第182章 高丽大军援辽东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