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松州之战

PS:晚上有事。只有中午一更,五千五百字,抱歉!

------

“将军,弃宗弄赞和禄东赞就在前面,准备逃跑,”有特战队员趁乱到李业诩身边报告道,“弃宗弄赞身边还有数千的士兵,我们没法靠近!”

特战队员身上所带的手雷都已经扔光,特卫士兵所带的手雷也大部都用完,对敌的打击效果有了一定的下降。

“不惜代价往前冲,”李业诩听了报告后,大吼着对身边的特卫将士命令道,“弟兄们,弃宗弄赞就在前面,无论是抓住还是击毙弃宗弄赞、禄东赞者,当有重赏!”

从那个与吐蕃人遭遇的山谷冲到这个大营内,李业诩和他的将士们没有遇上过像样的抵抗,快冲到大营尽头了,吐蕃人的抵抗突然强烈起来,这也让李业诩有了不一样的预感,前面就是弃宗弄赞或者禄东赞所呆的地方了。

如今听到队员的汇报。知道弃宗弄赞的确切所在,李业诩的心又狂跳起来,离击杀这两位吐蕃的最主要人物只差一步之遥。人数少的特战队员无法趁乱靠近弃宗弄赞身边,那只有靠自己所率的这些特卫将士们努力拼杀了。

李业诩依然冲在队列的最前面,身边大群的亲卫跟随着,两侧呈扇形铺开的是特卫的将士们,再远处右侧是侯君集所率的唐军将士,另一侧有牛进达和执失思力各一部支援的人员。阻击的吐蕃士兵虽然多,但与唐军士兵遭遇到的,大部都死在唐军的枪下或者刀下。

齐头并进的苏定芳和郑仁泰,也都如李业诩般勇猛,手中的所使的枪变化多端,遇上的吐蕃士兵无不倒在他们的枪下。

主将的英勇更是能感染手下的士兵,已经冲杀了大半夜的特卫将士们,还是精力充沛,用嘶哑的声音吼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砍杀着吐蕃人,马刀卷了刃,或者砍断的,接着用辅助配置的横刀,横刀也砍坏了,只能抢阵亡的吐蕃士兵手中的武器。

一些神勇的中下级军官如李业嗣、薛仁贵、刘仁轨等,面对这表现自己的机会,无不拿出百倍的勇气来,冲在队列的最前面。李业嗣自是不用说,一切都要向李业诩看齐,更是想亲手拿下弃宗弄赞。以向旁人证明他的绝对实力。薛仁贵和席君卖,还有刘仁轨等几位,受到李业诩重用,也是用要战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此心态下,率自己部下的百来号人,比几位主将还勇猛,左冲右突,试图从阻击的吐蕃人阵中杀开一条血路,冲过去把弃宗弄赞或者禄东赞击杀。

每名冲杀的唐军将士都有想法,若能亲手将吐蕃赞普、大论及其他高官擒获或者击毙,军中和朝廷的奖赏自不必说,就是如此一战,自己即可名扬军中,成为大唐的英雄,受到万人的敬仰和崇拜。

一战成名的事,太有诱惑力了。

只是吐蕃人实在是太多了,所处之地又快到达岷江边,场地狭小,数万人挤在这里,除了跳进江里。连逃都没法逃。冲击的唐军士兵杀了非常多的人,但是面前的吐蕃士兵还是很多,冲击的速度也快不起来,只能慢慢地往前推进。

经过大半夜的厮杀,此时的天色已经有些蒙蒙亮了,都可以看清前面那些抵抗的吐蕃人样子。

堵在前面的吐蕃人都是满脸的惊惧之色,许多人手中甚至没有武器拿着,面对唐军士兵的疯狂杀戮,这些吐蕃士兵都想着往后逃,但后面的人实在是太多,连逃都是没有路,往后撞到的,都是自己同伴的人墙。

这些吐蕃士兵大部都是没有什么战力的奴隶兵,只有不多的是经历过战事的吐蕃主将护卫和其他军户,只是这些有战力的吐蕃士兵实在是少,在乱军中基本发挥不了作用。

吐蕃士兵的惊恐模样,更是让唐军士兵疯狂,这样的战争他们没有经历过,面对数量比自己多的多的敌军,却任着自己砍杀,太过瘾了。

数万没有主将指挥的吐蕃溃兵被压缩在岷江边的狭窄地方,没有能力抵抗,任凭唐军士兵的杀戮,不远处就是岷江河谷了,想逃也是无处可退了,有不少的吐蕃士兵跪地投降。

但唐军士兵面对跪地投降的吐蕃人,还是没停下砍杀的马刀,他们要杀出一条路来,追到弃宗弄赞和禄东赞身边。

――――――――

“顶住唐军的攻击。保护赞普过江,”在岷江边指挥作战的宁巴对自己的部下,还有附近其他的士兵命令道。

宁巴亲自带领士兵抵抗着唐军骑兵不断的冲击,以掩护身后准备过江的弃宗弄赞和禄东赞,他知道,若被唐军攻到江边,即使他的赞普和大论到了江中,也无法保证安全到达对岸,唐军士兵的箭矢太厉害了,岷江宽不过几百步,没到达对岸前,江中的人都将成为唐军的箭靶子。

吐蕃士兵在主将的威逼下,还有唐军士兵的冲击下,成群地跳入江中。

开始跳入江中的零散士兵,大多都被激流冲走了。不过禄东赞对此挺有经验,令从江岸下去的士兵全都环着手,结成阵,以多人的力量抗击水流的冲击,虽然还有不少的人被江水冲走,但还是许多人结成几个阵,每个阵都有千人的规模,慢慢地往江中移动。人多了,水流的冲击力就减少。

弃宗弄赞的大木辇在唐军偷袭时。已经丢弃,他和禄东赞,还有几匹马及几名护卫站在一个木辇上,这是东钦所用的一个小木辇,由几百名身强力壮的护卫举着,在两侧几千人的护卫下,缓缓地往江中移去。

而大队的唐军士兵,也快冲到宁巴身边…

――――――――――――――

“将军,弃宗弄赞跑了!”一名亲卫飞跑着来到李业诩身边,指着远处岷江的方向。

李业诩率领一部也快冲到江边,前面的吐蕃士兵大多都已经投降。听到此报大吃一惊,想不到弃宗弄赞敢从水流如此急的岷江里过,忙驱马再上前几步查看情况。

李业诩在马上看到岷江中密密麻麻的吐蕃士兵被赶入或者自己跳入江中,在不断被江水冲走人的情况下,硬是有几个人阵组织起来,艰难地向对岸行进。弃宗弄赞和禄东赞正站在一个不大的木辇上,由几百士兵举着,身侧有几队千许的士兵集中在一块,保护着举着木辇的几百人,已经快到对面江岸。

岷江的水虽急,但并不太深,刚好及胸口位置。

后面还有更多的吐蕃士兵往江中跳,想游过江到对岸去,以追随他们的赞普逃命,这些零散的士兵大多都被江水冲走了,但跳入江中的士兵还是连续不断,呆在江岸上,逃不了被唐军消灭的份,跳入江中,或许还能有活命的机会。

吐蕃人的战马都留在岸边,面对如此急速的水流,战马任由士兵死拽硬拉,死活都不肯下水。

“弃宗弄赞已跑,赶快投降!”阵中逐渐响起唐军士兵吐蕃语的喊叫声。

目睹了自己的赞普过河逃走的情况,还在抵达的吐蕃人都已经失去勇气,大面积的人开始投降,只有少数一些人还在抵抗。

李业诩率着手下的士兵又经过一阵冲杀,好不容易冲到江边一个高地上,身边的亲卫和士兵们都环在身边,保护着李业诩。此时李业诩所看到的是,已经上岸的弃宗弄赞和禄东赞正率着千许人狼狈地往山道上逃去。

过江的总共有两千多人的吐蕃士兵,一部分人还留在江边,看似准备拦截也同样渡过江追击他们的唐军。

异常悲愤的李业诩取弓,引箭往对面射去。

“箭带着呼啸声,往对面射去,弦在李业诩手中嗡嗡响着,接着再一箭!

连续的两箭都射在离对岸差几十步的江中。

李业诩的弓有四石。能射二百多步远,但弃宗弄赞和禄东赞所处的位置已经在箭的射程外,李业诩心里大骂了声,再次引弓射击,但用力过猛,把弓都拉断了,李业诩愤愤地把弓扔入了岷江中。

“弃宗弄赞、禄东赞,下次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你们,”李业诩愤怒地咆哮着。

功亏一篑的感觉,让李业诩心里很不好受。

“赞普,那就是在长安见到过的李翼,这次领兵的正是他,此人定是非常之人!”惊魂未定的禄东赞对前面的弃宗弄赞说道。

弃宗弄赞望着江对岸在四处冲杀的唐军士兵,还有挥舞着枪在怒骂的李业诩,心中感慨:大唐军中都是如此神勇之士,两军的战力差的太多,我吐蕃焉能不败?

两人除感叹之外,同时想到还有一点,那就是如何逃回逻些去。身边只有几匹一道上了木辇的战马,跟随的千许士兵,大部士兵都没有战马,如何在高原上行进。

禄东赞看着身后江中还有不断挣扎的诸多已方士兵,也只是长叹了口气,眼角有泪涌出。

这失败来得太快,太突然了,根本没有心理准备。

吐蕃弃宗弄赞亲领的二十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参加这场战事的人,谁也没有想到,无论是弃宗弄赞、禄东赞,甚至李业诩也都没预料到过。

随着弃宗弄赞的禄东赞的逃跑,松州城外的战事也接近尾声。

天色已经大亮,李业诩在射杀弃宗弄赞无果后,忿忿地回转,马上命令一部分士兵及特战队员寻找过河的方式,准备追击逃跑的吐蕃弃宗弄赞残部。

岷江上本来有一条铁索桥可供江两岸来往,只是在吐蕃人进犯后,松州都督韩威担心吐蕃人借此索桥过来,派人破坏了。

索桥的破坏断了吐蕃人进攻的一条道路,也使的吐蕃人战败后无法过江逃亡,但面对渡河过去的弃宗弄赞等人,唐军也是无法追击。

唐军不可能冒着大量士兵被冲走的危险过河去追,战马都是不敢过河,即使派步卒如吐蕃人一样能过江去,江对岸还有千多人的吐蕃在江岸上截杀。

“报告将军,还有一名吐蕃大将在率部抵抗,”一名士兵跑到李业诩身边,大声地报告道。

“杀光他们,”正为弃宗弄赞从河中逃走而恼怒窝火的李业诩怒吼道。

还在率部抵抗的人正是美日茹本,身边还有自己的亲军千许人,被唐军包围着,其他的几万人都已经不知所踪。

围着美日打得正是侯君集亲领部,侯君集的士兵打得很顽强,但美日的兵也是拼死在抵抗。

李业诩远远地看到挥舞着刀在怒喝的这位吐蕃大将,问身边的亲卫道,“这名吐蕃将领是谁?”

“听被俘的吐蕃人说,那是他们的一个茹本,叫美日的,”一名亲卫大声地说道。

“狗日的,”李业诩低声地骂了一句,啥名不好取,取个这样的名。

什么美日,日美,我今天就要亲手将你灭了。

“拿弓来,”李业诩对李成道。

刚刚自己的弓已经被拉断了,李业诩只能拿亲卫的弓,跑到一个山坡上,拉满弓瞄准近两百步外那些还在抵抗的吐蕃人。

吐蕃人与唐军士兵绞杀在一起,有更多的唐军士兵加入战团,美日的身影在身边的护卫保护下,时隐时现。

终于等到机会,一名美日的护卫被唐军士兵砍在地上,美日的身子露出半截,李业诩抓住机会,连续射出几箭,但却被刚好靠过来的吐蕃护卫挡住了。

李业诩更是暴怒,驱动身下的青骓,带着亲卫冲过去,一阵猛杀,把美日的护卫砍倒一大片。

这位被称作美日的吐蕃茹本就在李业诩面前,满是惊慌之色。

“狗日的美日,去死吧,”李业诩手中的枪扎出几个枪花来,在美日手忙脚乱中,全力的一枪刺进其心窝,美日大喊一声倒地而死。

见主将被射杀,美日身边的护卫顿时全乱了,很快就被全部砍杀。

“什么美日,日美,也不管你是茹本还是大论、赞普,只是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能把你消灭,哼!”李业诩低声自语道。

放眼望去,诺大的战场,还有其他一些山头后面,战事已经基本结束,只有一些零星的吐蕃人还在反抗。

牛进达和执失思力也只留一半左右兵力,由牛进达指挥在川主寺消灭余敌和清理战场,其他的人在执失思力指挥下,赶来增援与吐蕃人最后的对决。

三万多的唐军与近二十万的吐蕃人正面交手,结果却是一面倒的,人数占劣的唐军彻底击溃了吐蕃人。

吐蕃人最有战力的铁甲军,根本没机会发挥,大部被唐军的大火和手雷消灭在大营内,其余的都是战力不强的军户和奴隶兵组成的队伍。

岷江边,数万的吐蕃人扔了兵器投降,杀光吐蕃人的命令还是无法执行,要做到难度太大了。

几骑飞驰来到李业诩身边,却是侯君集领着亲卫奔过来。

“副帅,这战打得太漂亮了,不但歼灭了弃宗弄赞的本部,还将其他几部也一并消灭了,这样的战果实在出乎本帅的意外!哈哈哈…”侯君集还未等李业诩行礼,即大声地喊着。

“吐蕃人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我军战力远胜他们,取胜当不在话下,”吐蕃人如此迅速的溃败太出人意料了,李业诩也觉得有些做梦一样,但想着弃宗弄赞的逃跑,很是遗憾,长叹了口气道,“大帅,只可惜弃宗弄赞和禄东赞都被他们跑了,是末将考虑不周!”

“副帅,三十余万的吐蕃军队被我们全歼了,吐蕃国内已经元气大伤,弃宗弄赞声望定是大降,即使他逃回逻些城去,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侯君集虽然也有些遗憾,但如此重大的战果,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原本还想着即使消灭了弃宗弄赞的本部,还有其他十多万的吐蕃军队在,接着还将有数场恶战要打,哪想到,一个晚上,加半个白天,战斗都结束了。

“大帅,”远远地又冲来几骑,“末将松州都督韩威参见大帅!”

奔过来的正是松州都督韩威,韩威是认识侯君集的,但不认识李业诩。

韩威在带队冲杀了阵后,将吐蕃人击溃,并与增援的唐军士兵一道砍杀了大半天,吐蕃人投降后,指挥部下消灭残敌,并将消失传回松州城内,诸事布署完毕后,也赶过来向侯君集报告。

“韩将军,守城辛苦了,”侯君集对韩威不听命令出城迎战的事还是耿耿于怀,但却并没表现出来,只是指着李业诩道,“这位是大军副帅李翼将军,能如此快速解松州之围,全赖李副帅部下的全力冲杀!”

“见过李副帅!”韩威对李业诩的名气早有耳闻,如今见侯君集对李业诩都如此看重,也不敢怠慢,忙上前行礼,“大帅、副帅先进松州城吧!吐蕃人攻城数日,战斗异常艰苦,城中百姓可都在盼着王师的到来!”

“韩将军守住了松州,此是大功一件,”李业诩没见过韩威,如此战场上也没什么好客套的,而是转向侯君集道,“大帅,应速命令将士们打扫战场,统计战果,清理损失,待诸事完后,我们再进松州!”

“正是如此,”侯君集点头同意,又对韩威道,“韩将军,速将我军大捷的消息传往长安,再令松州刺史发动城中的百姓清理战场!”

“是,大帅,副帅,末将这就去办!”韩威对侯君集和李业诩分别行了礼,即转身去了。

经过几天的战场清理,战果终于统计出来,消灭吐蕃人计六万余人,俘虏近八万人,加上攻城时候被守城将士消灭的两万余人,共计歼灭吐蕃人有十六万余,还有东钦、宁巴、美日三位在吐蕃国内极有势力的茹本,逃走的溃兵有数千人,按此估计,被江水冲走的吐蕃士兵有近两万人。

已方共阵亡将士八千余人,特卫阵亡两千多人,代价也是很大。

松州城外的那数万吐蕃人的尸体,都由松州刺史发动城中的百姓,将之清理焚烧掉。夏季时分,尸体若不及时清理掉,要有大范围的传染病发生,对城中的百姓和军中将士的生命将构成威胁,依李业诩的命令,被污染的水都不能饮用!

韩威所属熟悉附近地形的一部,从离松州五十几里的岷江上游过江,追击吐蕃弃宗弄赞的残敌。

在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李道宗率前锋一万余人抵达了松州,随后的近四万人也在几天后陆续到达。

李道宗部到达后,警戒防卫及搜索吐蕃溃兵的任务都交给了他们,参加过战事的将士们全部在松州城外进行休整,等待朝廷的诏令…

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4章 就一招第72章 小部回纥人的叛乱第249章 似秋风扫落叶第60章 其乐融融第99章 又有人弹劾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举动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36章 你为何不自立为王?第52章 双河之战第139章 终于明白第127章 松州之战(一)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98章 温情第147章 悠闲的日子第85章 长乐公主第8章 琴瑟之合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5章 血战赤海(三)第200章 突发情况第168章 辽东首战告捷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115章 无奈接受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247章 攻占飞鸟城第176章 新罗女王金德曼毙,新女王金胜曼立第15章 再次相遇第59章 回家第5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第165章 张亮的战略计划第207章 不一般的关怀第16章 喜欢你第9章 这是爱情吗?八十五章 各部都来归附第78章 为何如此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51章 如何善后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理由第45章 龙涎第34章 血战赤海(二)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37章 寿辰(上)第32章 美味的军粮第91章 不一般的礼遇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257章 封赏并赐婚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58章 出海第71章 朝会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93章 新罗人貌合神离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图如何第3章 新式武器问世第58章 凯旋仪式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12章 谁可当主帅?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38章 寿辰(中)第6章 颜如冰进府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114章 皇后还康健第14章 就一招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对付世家第16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70章 李业诩的对策第78章 为何如此第52章 过年杂事第10章 祖孙对第87章 一堆名将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31章 重兵出击第143章 凌烟阁功臣第3章 我要一个人第56章 争功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245章 倭王宫内血流成河第80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第20章 初探终南山第9章 有后了第16章 喜欢你第98章 温情第106章 因谁之故?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24章 待朕抵达后才可攻击平壤第232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第174章 西北不平静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153章 李靖面授机宜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