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组建军事学院的重要性

土城,两仪殿内。李业诩正向李世民汇报情???“花”

“陛下,征兵的命令已经起草完毕,请您过目一下”李业诩说着,把手中的一份文稿递给李世民。

作为秋收后将开始的募兵主要负责人,李业诩这些天忙得有些天昏地暗的感觉。

最头疼还是时下的文言文,李业诩实在写不出长篇的征兵命令文稿,只得用简单的言语说与一直跟着他的员外郎裴行俭听。

裴行俭这小子脑子还真好使,在听了李业诩所说的东西后,小半介,时辰,即构思出一篇征兵动员的文稿出来。

这是一篇充满煽动性的征兵动员命令,把好男儿去当兵,入伍从军保家卫国说成天经地义的事,是每个有为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李业诩有些怀疑,这家伙是不是也听了自己当初给情报人员思想方面的教育课?以传销方式灌输的那些理念,让情报人员们都有了狂热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上达不到境界的都是通不过的。

不过李业诩仔细想想,裴行俭肯定是没经过那样的培,最多是入伍时候的那些思想教育而已,与情报人员接受的灌输相差太多了。也只能说这家伙挺聪明,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且文采颇佳,比自己这个冒牌的才子强多了。

表扬裴行俭一番后,李业诩将这份文稿交给李世劫过目,在李世劫的投意下,李业诩也就进宫交给李世民。

“嗯,写得挺不错,只是好像不是你所书?”李世民看着那一手非常不错的字体,好奇地问李业诩道。

“陛下,这是臣口述,让员外郎裴行俭手书,这些日子忙得事儿多了。臣感觉有些头昏脑胀,想偷懒一下?”李业诩笑嘻嘻地说道。

“嗯,文笔不错,能激起男儿的血性”。李世民点头称道,继尔又恍然大悟样,“对了,联记得你让次说过裴行俭这个人,此人一手字甚是不错,联还让你将此人带入宫让联见见,只是你都没带刺”

“陛下,没有您的特旨,一个六品的员外郎如何敢进宫见您李业诩有些想翻白眼,你这个当皇帝的自己忘记了,没再提起,谁敢带那咋,小子进宫来。

“那是,待募兵之事过去,空闲下来,你再带他来见联吧,这些日子联也确实没得空儿?”李世民自嘲地一笑。

“是,陛下”。李业诩应道,又从怀中拿出另一份稿子,道:“陛下,这是臣所提组建我大唐军事学院的建议,还请您过目!”

“哦?!联是记得你以前说过,只是为何现在正式提出?”李世民接过李业诩手中的稿子,并没打开看,“各卫军组建正在进行中,兵部各官员还有军中主要将领,都忙于此事,现在讨论组建军事学院的事,恐怕并不是最佳时候?”

“陛下,组建军事学院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论是在筹建、选址、人员配置、师资力量、管理人员、授课方式、教材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此时我们已经开始全面的军制改革,为了军队战力进一点的提高,应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新组成的卫军很多,经过系统练的各级军官人数偏少,这使得各卫军只能逐步建立,因此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下级军官,必须得将军事学院的建设提上日程李业诩吞了口唾沫接着道:“就比如我们这次要负责具体练任务的各中下级军官,都是从特卫和左、右卫中原先成建制的队伍中提拔和选取,而这些军官原本可以在军事学院培的”

“贤侄,如此练方式不是很好吗?。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这些中下级军官,在各卫中经过了系统的练,熟悉了各方面的练方式,再分布到各卫军中,让他们带兵练。也就不需要再到什么军事学院中学习了?”

“陛下,若原先特卫及左右卫中大量的中下级军官都分散到各卫军中,那原来这三卫军战力必定大受影响,若此时生战事,这些卫军因少了许多善战的各级军官。战力大减,可能就无法参加战斗,这肯定是陛下不愿看到的事?”李业诩有些着急地说道,想不明白李世民怎么不明白这咋小道理,一支战力强大的军队,如何能拆分?“而提供高素质军官的这个任务本来可以由军事学院来完成的,”

这次组建新的军卫,李世民不是都不同意苏定芳和郑仁泰两位将领分开,还有在特卫军中保留了大批原来的各级军官,就是怕影响特卫军的战力,万一有战事不能出征

“联知道这个理”李世民听了却并没表示什么,“只是朝中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臣明白了”。李业诩恍然。这皇帝又把自己当枪使。

“那你今日就与联说说,军事学院都有哪些作用?”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盯着李业诩道。

“陛下,臣甩”奏报中都有讲述一。李业诩指着放在革世民面前的那像理片。小奏折道。

“这奏折联稍后再看”。李世民有些玩味地说道,“联今日想听你讲池。

“那,臣就讲讲”李业诩有些气结。自己已经写了那么多。李世民也不看,还要自己讲,当皇帝的就不知道讲话也是件很辛苦事,特别是长篇大论,就不怕自己讲这么多话累着吗?

自己累趴下,可是少了一个能干的人为你卖命的

不过李业诩也不敢牢骚,只得坐直身子,开始讲述

“所谓军事学院呢,那是一所教育和培养军官的军事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各级军官,要让他们做到战时能指挥,平时能管理,对各类武器熟悉,在军中起着中坚的力量,”

这是军事院校培养各级各类军官最重要的目的,军队的初级和中级,甚至是中高级指挥军官,不仅要自身素质不错,而且要学会用最好方式带兵、如何管理,在有战备需要时,还要善于组织和指挥,甚至在主将出现阵亡时,下一级的军官都能临时替代指挥,而不会使军中出现溃乱。

在以后,随着军器监各类新式武器的研制生产出来,这些武器的使用和保管,也是各级军官都要熟悉掌握的,军事院校的培,使他们在跨入军队带兵以前,就懂得必要的武器装备的操作和使用,这对提高所领部队的战力,也荐起着非常重耍的作用。

“军事学院的授课内容,可以是以往各兵法大家写成的兵书,也可以是我朝军中能征善战者的用兵心得,由军中有威望者,或者理论方面在行的武将讲述,总结以往多次战事的经验与教,以敌为师,这比以往军中武将只面授几名弟子强得多,”

讲课的内容,可以包括初级的行军布阵方式,练士兵的方式,还有在各种地形环境下作战的方式,而讲述这些东西的,可以是军队中那些有名的将领,李业诩所指的甚至包括自己的祖父李靖,让他们把各自的兵法都留存下来,以免随着他们的年老去逝,所有的兵法心得都随之消逝。

“而且军事学院在培养各级军官时候,可以加大思想方面的教育,使这些军官们都有满腔的忠君爱国思想

思想方面的教育在培养军官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后世的解放军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若军中各级军官都是狂热的李家王朝的拥护者,大唐帝国的捍卫者,那整个军队都将牢固地团结在皇帝的旗帜下,为大唐而战,而不会展演变成一些高级军官手中的私人武装,再加上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叛乱的事将很少有可能生

李世民听了这一点,两眼冒光,死死地瞪着李业诩。

李业诩所说的这一点,对李世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当皇帝的最怕的就是臣子们有二心,担心手握重权的朝臣们造反,若所有的军官或者大部的高级将领都唯当朝皇帝的命令行事。那李家江山不就是固若金汤了吗?

“陛下”。被李世民瞪得有些毛的李业诩轻声地唤了下。

“嗯,联在听着,你继续讲”。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鼻子,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李业诩也知道,这一点说到了李世民的心槛上去了。

见李世民恢复过来,李业诩也继续说道:“军事院校招收和培养对象,在文化基础、身体素质、思想境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军校生至少要识字,这样才可以用文字交流,看得懂书本和教材,还有一些图例,而现在大唐百姓中识字的人并不太多,这就必须得在民间先一步开展初级教育。

“陛下,若要让我大唐在军事、科技、文化方面进一乒领先于诸国,那必须得让更多的人识字,学习知识”

“嗯,这一点也讲在挺在理,让更多的百姓家子弟能进学堂念书识字,确实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李世民点头称道,“此事过些日子再议,你继续说,”

“军事学院建立后,只要无战事,大批的高级或者中下级军官,可以在学院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卞,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各级军官的军事素养,”

李业诩用这点结束了今天的言。猛地喝了一大口茶,大半天讲下来,都口干舌燥了,这还是挑最重要的几点讲,幸好面前还有一杯茶水。

“完了?”听李业诩不再说,李世民一愣道,似反应过来般。拿着李业诩的那份奏折,呵呵笑了一下,“贤侄所说,让联受益匪浅啊,联将好好在拜读你所写的,有不解地方再找你问询?”

“是,陛下”李业诩大喜,知道李世民终于被说动,有这个打算了。

若大唐有一所或者多所军事方面的院校,那各级军安整体的素质肯定会有大幅的提高

第69章 布置任务第233章 有些暧昧第139章 松州之战(十三)第4章 坊间传闻第152章 出征高丽、百济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59章 回家第134章 历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场了?第159章 发现敌情第173章 复职第116章 会有好戏看了第42章 遭遇突厥骑兵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103章 战事即将发生第86章 有惊喜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197章 金胜曼相求的事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76章 千刀血第10章 开始募兵第63章 大义的契苾何力第213章 大哥,新罗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39章 终于明白第139章 松州之战(十三)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第209章 放了黑齿常之第36章 穿越莫贺延碛第124章 纵欲过度了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161章 谁会约见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15章 回府(下)第199章 高延寿的决定第9章 纨绔们的目的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7章 郑氏兄妹第153章 李靖面授机宜第39章 寿辰(下)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196章 夜半时分,金胜曼单独来访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221章 大军抵平壤第10章 祖孙对第76章 千刀血第176章 新罗女王金德曼毙,新女王金胜曼立第48章 新的布署第184章 击溃高丽援军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72章 这是诬告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75章 封赏第266章 出征天竺,没了李业诩兄弟俩的份第219章 金胜曼所讲述的新罗国内情况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57章 回到长安第232章 安东大都护府的设立第32章 美味的军粮第134章 历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场了?第120章 带曼苏到我帐中来第29章 西北风云又起第151章 南北夹击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39章 寿辰(下)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70章 本帅要入回纥人的大营第21章 吐谷浑人的火攻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顺利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29章 大战牛心堆(下)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62章 只能成功第221章 大军抵平壤第78章 为何如此第5章 论道第219章 金胜曼所讲述的新罗国内情况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41章 曼苏归来第6章 长安西市第176章 李世积回京第29章 西北风云又起第156章 老搭档又到一块了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80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第17章 我们要加紧备战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132章 松州之战(六)第155章 高丽人请罪,迟了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144章 齐王李佑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