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

二砻。太极宫两仪殿。李世民召集止班重臣讨论漠北的贼糊

因夫人去逝而久未出现在众臣面前的李靖也被召进宫来。

众臣坐定后,李世民即开始问话,“诸位爱卿,漠北道行军部和安北道行军部诸军皆已经出塞,你们说说,两部如何作战为最佳”李世民的眼光逐个地扫过在场朝臣们的脸,最后停在李靖身上,“药师。战事的安排你都已经知晓,你对此有何建议?”

此次出征,朝中身居高位的武将大多都在应征之列,如今处于朝堂上的,已经没有几位高级武将了,一些在朝的如段志玄、张士贵等还不是李世民商议军事布署的决策成员,无论是作为一名老臣,还是武将中的一员,李世民先问李靖,都是最自然不过的。

“陛下,对这次北征薛延陀军事行动的布署上,臣无任何建议”李靖垂着眉说道,甚至没有看挂在墙上的军事地图。

李靖的话让诸臣都吃了一惊小李世民也随之一愣,所有的人对李靖刚才所说的大惑不解。

一直以来,朝廷对外的多次战役,李靖对战事的布置都有着非同于常人的见解,这位老臣的意见也是最受皇帝的重视,今日李靖这样说。一些人以为夫人的去逝,让李靖大受打击,心灰意冷,不愿意在这事上发表意见;或者因出征时。李靖没有出来发表意见,今日也不方便说了。

只是这好似也不像,毕竟此次出征大军的序列里,还有李靖最钟爱的孙子,安北道行军大总管李业诩所领的近十万大军,不提一些建议有些说不过。

此次布署出征薛延陀的军事行动时,李靖还在为自己的夫人守哀,并没参预决策,这是李世民颇为遗憾的事,对此次军事行动的安排。李世民还是最想听听李靖的意见。

只是李靖刚刚如此说,让李世民都是满心的疑惑。

从长安及边州征调的大军出征已经将近一个月,还没最新的战报传回来,传回来最多的是漠北道诸军行进方位的传报,安北道行军部自出了居延海外,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但按行程算,这些日子两边都应该已经与薛延陀人接触上,朝廷也需要对接下来战事的进展做一些必要的安排。

此正是李世民京自下谕让李靖进宫来议事的原因。

只是不待诸人发问,李靖已经接着在说了:“此次出征薛延陀,我朝动用了二十余万的大军,更是有十二个精锐的近卫师,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薛延陀展开攻击,老臣看了陛下的安排,认为此战的结果,我军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已经没有任何悬念,所以不需要再讨论了,领兵将领会做出比我们更周密的安排”

李靖的话让其他诸臣更吃惊,敢如此说。李靖是不是对自己的孙小儿过于信任了?只是一想到李业诩在西北取得的战绩,在场的朝臣们对李靖的自信也有些理解。

李靖不理会其他诸臣惊愕的样子,继续道:“比薛延陀强大的多的西突厥,都在个多月间灰飞烟灭,薛延陀不可能逃得过灭亡的命运”李靖说着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陛下,老臣觉得,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在我大军取得胜利后,如何对漠北进行有效的治理,以使的这一大片地,成为我大唐所治之地”

“药师所说极是,我二十余万大军出征薛延陀,胜利当不在话下”听了李靖所说的,李世民打心底松了口气。他知道,李靖虽然一直呆在府中,但一定是在关注着这场战争的,李世民也是把所有战事的布署都使人告知了李靖,想必李靖在府中一定好好地研究过了,对战事的布置都是知道的。

今日从李靖嘴里说出这样的话,那自是让李世民增加了对战事取得胜利的信心。

“陛下,我大军携灭西突厥、平高昌的余威,以我精锐的十几个近卫师攻袭夷男牙帐所在地,还有漠北道十几万大军攻击大度的人马,薛延陀人即使有防备,也一定不是我大军的对手”房玄龄在听了李靖刚才所说了,稍做沉思后,也明白李靖话中的意思,即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同意李特进所说的。军事布署已经没什么可议的,两位行军大总管和诸多的行军总管一定不辱使命,旗开得胜的,我们今日要讨论的,应该是在取得胜利后,如何有效治理漠北的事!”

“陛下,臣觉得,兵无常势小水无常形,我大军在西北取得胜利。不定能在漠北同样取得胜利。”房玄龄话刚说完,长孙无忌却用怪怪地语调说道,“万一我前方将领因前功而骄傲自大,对敌轻视,被敌所趁,那结果就会出乎意外,所以此战我们还要制定周密的布署”

“辅机过虑了,联相信前方的两大行军大总管和诸位行军总管。会给我们带来胜利的战果的,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话有些不以为然,摆摆手道。“联也认同药师和玄龄刚才所说的,我们更应考虑战后如何治理漠北,”

“陛下,万不可大意啊!”长孙无忌再次站起来,“漠北之地环境,卫恶劣。我大军对那一片十地并不熟悉,陛下应制网密的作战计划,让诸将执行才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世民再次不理会长孙无忌的意见,“我们最多提一些建议,如何战,还是让诸领军将领自己制定为好。审时度势。临机应变,才是上策”听长孙无忌所说的,李世民似有些想到什么样,话锋一转道,“若前方将领有失职、贻误战机的,以致我军出现重大伤亡,或者作战失败。联一定重责不斑”

听李世民如此说,长孙无忌也不再说,只是其他诸臣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看李靖,又看看长孙无忌。但没有人在这事上发表意见。

“陛下。臣觉得。对漠北之地,应该效仿西北之安西,在我大军取得胜利后,设置都护府,分置都督府及州县,派我官吏进行治理”房玄龄也似明白李世民话中的意思,但还是顺着刚刚李靖所说的意思讲道。“漠北铁勒部落虽多,但比安西之地简单许多,分置都护府、都督府及州县应是不二的选择!”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应该在漠北设置都护府及下属都督府、州县。并委派我官吏与归降的胡人一道治理”李靖对房玄龄所说的,也表示赞同,对刚刚长孙无忌所说的,似乎并没当回事。

见房玄龄和李靖都如此说,其他诸臣也没表示什么反对意见。

李世民对诸臣这样的态度也大感满意。颌首称道:“联也如此认为。只是漠北之地上铁勒部众多,薛延陀若被征服了,其他铁勒诸部或来降附,或仍在观望,皆有可能。若我朝不乘大胜之机,招抚这些游移不定的部落。稳固对漠北的统治,恐会错失良机”李世民接着用异常严肃的口气道:“联决定亲自往灵州招抚。安边静乱,对诸夷表示我大唐的诚信,使万里之外不再有兵戈”

李世民的话,让诸臣大吃一惊,皇帝亲自往灵州北招抚铁勒诸部,这太让在匪夷所思了,长孙无忌马上站了起来奏道:“陛下,这万不可。陛下乃九五之尊,自非诸胡头人可比。如今我精锐的大军都在征战之中。京师之地也要大军镇守小没有可以护卫陛下北巡的力量。万一出差池,如何是好?陛下北巡招抚,耗费不会是少数,朝廷连年征战,实应减少各方开支;且陛下这些年身体也不太好,诸多因素考虑,臣觉得。陛下千万不能亲自去招抚诸夷来归附,不若由臣替代陛下前行吧”

接着房玄龄、高仕廉等人也表示相似的意见,愿意代皇帝北上招抚诸夷部落。

李世民却连连地摆手,“去岁我大军征西北,今年征漠北,耗费颇具,将士征调非常多,京邑之地小驻军也少。联也知此番北巡所费颇多。也要另征调将士随行。但联必须有此一行,就似良药却苦口,病者也非甘愿饮之,但生病了总是要服的,这是可以除膏盲之疾;耕种弊力。也不是农夫乐于做的,但又必须去做,只为能填饱肚子,充盈家中仓库之需。这些都是忍小恶而成大美之为,就轻害而得殊功也,联此行正是如此,能换取漠北诸部的归降,有何不可为?”李世民说的很坚决,不容其他朝臣再劝,“联身上的疾病都是常年累积,本就应趁还能远行之时,巡视我边境,以鼓将士之士气,并解决此关乎我大唐北疆安稳之大事,联意已决,必将赴灵州,以招抚铁勒诸部,以示我大唐的诚心,诸位爱卿不必再谏!”

“是,陛下,臣等愿意随陛下一道往灵州!”见皇帝如此说,众臣也只得应诺,并都表示愿意陪伴皇帝一道,往灵州招抚铁勒诸部。

河东道,云州,城北五十里地,长城脚下,漠北道行军大总管李世绩亲领的近一万人马驻扎在此,稍远一些,有张士贵领的近一万人。

李世绩的帅帐内,不时地有传令的亲兵进进出出,将李世绩的命令传达到各地。

一群突厥族人装束的唐军士兵飞驰而来。领着的几名在得到负五许后,被护卫的汉族唐军士兵带进了大帐。

“末将怀化郡王李思摩奉大总管的令。率部前来会合!”领头的突厥族唐军将领进了帐后,对走上来迎接的李世绩作礼道。

这些突厥族士兵正是李思摩带来的。

漠北道行军部属下诸行军总管,都按照李世绩的命令,从不同方向往北进发,目标直指还在长城北侧逗留的大度设所领的十万薛延陀大军。

此时的薛延陀大军还是摆出一付欲进攻的阵势,大度设并未探知我几路大军已经相继往其侧、后方向而去,还一心想击败李思摩部,将李思摩部所居的那片水草丰美之地据为已有。

受到薛延陀人攻击的李思摩部,损失不向南败退,但在接到朝廷将派大军增援后,李思摩部停止了南撤的脚步,重新调整布署,准备与其他几部唐军全兵,反击大度设所领的薛延陀攻击。

李思摩奉李世绩的命令,率手下还能征战的两万余人马赶过来会合。

“郡王礼。本帅想问问你与薛延陀人交年的情况”李世绩将李思摩迎入帐中,分位就座,也没客套的虚话,即问最想知道的情况。

无论是如何方式的作战,知己知彼,都是上策。对敌方有所了解了。才能更好地展开战事。

大度设所领的薛延陀大军有十万多人,这是让任何人都不会小视的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李世绩必须慎之又慎。

比李世绩年轻好多的李业诩率另外一支大军从西入东北攻击,李世绩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李业诩复制在安西的战绩,将薛延陀人打的没有反击的机会,而他自己所领的大军,面对大度设,却打得很辛苦。这样就太丢脸了。李世绩也希望李业诩能取得骄人的战绩,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在各个,方向将薛延陀人打得找不着北。

而要以最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必须以已之长攻薛延陀大军所短。了解大度设的用兵之道是必须的,而从与大度设交过手的李思摩嘴里。能了解到最需要的东西,因此李世绩在兵还未进云州时,即令李思摩部与他会合。

“末将惭激,与大度设交手几次,都无法击退薛延陀大军的攻击,并折损不少的人马”。一提起与薛延陀人的交手。李思摩颇为无奈。薛延陀人不只在人数上占优。而且战法上颇为古怪,让他们很不适应,”薛延陀人在攻击时,都是以五人为一队。冲至阵前全部下马,四人冲前拼战。一人牵马在后,若他们战胜,所有的人都上马追击俄部人马处于劣势,几战下来都被大度设击败,也一直被薛延陀人追赶,只得远遁入塞,以求朝廷支援,”“薛延陀人以骑兵冲击,但临阵了却以步战取胜?”听了李思摩的一番话,李世绩皱紧了眉头,薛延陀人战法还真怪,“你与本帅详细说说。薛延陀具体如何作战,包括战前队列的行进,队形展开,作战情况。及取胜后追击方式”。

李世绩还乏第一次听到如此战法的军队。胡人不都是擅长骑在马上作战,在与敌人交锋时以骑兵取胜吗?为何大度设敢采用他们并不擅长的步战?

“是”李思摩应道,并开始详细的神述”

大度设领着十万人攻击李思摩部,在取得几战的胜利后,亲率着三万骑兵进逼长城,想要袭击李思摩的突厥残部,但此前已经连败几仗的李思摩部,借助长城的掩护。已经先行逃走,待大度设发现时,已经迟了,大度设骑马站在长城上,看着已经消逝不见的突厥残部逃窜的方向。有些望尘莫及的感觉。

“他娘的,阿史那思摩这胆小鬼,变成了逃跑的狐狸,哈哈哈。此人不敢与我交锋,还敢自称是草原上的勇士。我呸”大度设立马长城上。指着远处的烟尘大骂道。

这些年薛延陀与突厥的几仗中,不论是袭击西突厥沙钵罗部。还是反击兵强马壮的阿史那社尔部的复仇,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使得沙钵罗和阿史那社尔都大败而逃,最后沙钵罗远遁碎叶,阿史那社尔走投无路。只得降唐,这几战都是大度设亲自领兵所取得的,而且每战取胜的关键,均是以骑兵冲到对方的近处,士兵下马与对方步战,最终凭借出其不意的战法,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此前在准备攻击阿史那思摩部时,大度设也撅弃他们一向擅长的骑兵战法,教习士兵大练步战,让五个人为一队,冲锋时全部骑在马上,待交战时,四人冲前拼战,一人牵着五人所有的战马,在后面待命。待前面拼杀的士兵战胜对手。对手不支逃跑后。所有的士兵都骑上马追击。追到敌人后,又如此拼杀一番。

当时这样的战法也是大度设想出来的,在以往的作战拼杀中,经过长途奔跑的战马,往往体力不支,在与敌作战时,无法发挥最好的作用。大度设就突发奇想,让士兵骑着马冲锋,待冲到近了,下马与敌步战,战马可以得到一定时间的休整,待敌逃跑时,士兵又可以骑上恢复了一定体力的战马追击,这样敌人没有得到休整的战马奔跑速度与距离,都是比不是自己部下的战马的。

大度设用他所想的战法,在与西突厥,特别是气势汹汹想来复仇的阿史那社尔近十万大军交手时。便是用这样的方法击败了对手,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到父亲夷男的奖赏,并将他设为汗位继承人。

在与阿史那思摩交手过程中,大度设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迫使这部突厥人从漠南逃入大唐腹地。

大度设正在得意地怒骂着胆小的阿史那思摩,却听到一名手下来报,“俟利发,据我们派出的探报,大唐数万军队北上攻击我们”

“大唐军队来攻击我们?哈哈哈,就让他们来吧,我还没打过瘾呢”。大度设得意忘形,根本没把夷男警告他不得与唐军直接交手的话当回事”

第43章 新的作战手段第169章 攻占玄菟城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24章 一场闹剧第48章 重创突厥人第74章 组建情报网第98章 温情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64章 初经人事第28章 李恪母子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167章 高丽棒子是懦夫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妇了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105章 不被接纳第30章 开战是不二的选择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33章 松州之战(七)第125章 往松州进军第53章 青海道第82章 李业嗣第82章 夷男被杀第54章 大军班师第6章 颜如冰进府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166章 百济伏兵撤走了第72章 这是诬告第80章 不堪一击的颉利苾部第114章 五万足矣第234章 皇帝御驾回京第80章 不堪一击的颉利苾部第77章 大度设溃败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67章 房玄龄之托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战上第120章 河曲之战(下)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224章 待朕抵达后才可攻击平壤第250章 准备班师回朝第166章 女儿家的心事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60章 其乐融融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衅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21章 吐谷浑人的火攻第184章 击溃高丽援军第200章 突发情况第59章 回家第9章 纨绔们的目的第36章 特种训练(下)第272章 历史在开玩笑?第七四十章 镇服第252章 李世民亲迎出长安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96章 太子监国第10章 吾儿李征第135章 武才人的驯马之道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17章 准备出击第56章 遭遇马贼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153章 又见皇后第135章 武才人的驯马之道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86章 有惊喜第219章 金胜曼所讲述的新罗国内情况第166章 百济伏兵撤走了第31章 重兵出击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妇了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37章 寿辰(上)第62章 只能成功第31章 丫头云儿第191章 很嫩的新罗女王第32章 出征在即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173章 轻取盖牟城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50章 攻击欲谷设的牙帐第206章 好消息传来第113章 吐蕃大军压境第48章 大事也第59章 路途艰辛第136章 驯服良马第90章 与吐蕃人的比试(上)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战(下)第59章 路途艰辛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245章 倭王宫内血流成河第144章 齐王李佑谋反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图如何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3章 组建军事学院的重要性第116章 会有好戏看了第25章 奔袭曼头山(下)第37章 不可思议的第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