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

泾州刺史府,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到处都是值哨和巡逻的羽林卫将士们。

自李世民抵达这时后,刺史府被征用作皇帝临时的行宫,没有特别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李世民也严拒了泾州刺史那些繁文缛节的招待,在抵达泾州后立即召集所有随行的官员们议事。

几乎所有在场的大臣们都已经知道了有关前方战况的事,薛延陀牙帐被攻破,夷男被杀,诸部落皆来归降,这样的战况让每个人都很兴奋。

“各位爱卿,朕今日刚刚收到安北道和漠北道的战报,”李世民举着手中的战报对诸臣说道,“安北道和漠北道将士们不辱使命,一举‘荡’平了薛延陀部,诸部头人都请求内附归唐…”

在往泾州行进的路上及抵达泾州城后,李世民又陆续收到漠北道行军部和安北道行军部传来的消息。

漠北道行军部在送来的军报中称,漠北道行军部下诸军协同作战,经过金河及白道川两大战役后,大度设所领的十万人薛延陀人全部被歼,大度设及众多头人被李世绩的大军俘虏。

漠北道行军部所传来的还有更远地方的消息,在开战之前,校尉宇文法持皇帝李世民的诏令,往乌罗护与靺鞨,调用两部落的军队,从东南攻击薛延陀部。这两个部落正好位于薛延陀汗国的东面,当时薛延陀东部的军队约一万五千人由大将阿‘波’统率,宇文法以靺鞨部落的军队为主力,出其不意,突然攻入薛延陀的东部边境,阿‘波’大将率军抵挡,结果大败,被迫向宇文法所率的靺鞨军队投降,而所在那个地方的部落白霫,也率族人向宇文法请降,愿意臣服归附。

这样的战况虽然并没出乎李世民的意外,但设想一旦变成了现实,如此巨大的胜利,攻占的地域实在是广大,无论李世民当皇帝多久了,心境如何沉稳,这样重大的胜利传来,喜悦之情还是无法抑制的。

此次出征薛延陀,大唐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动用了二十几万军队,所耗军资无数,就是为了征服漠北这一片地方,如今目标终于实现,李世民自觉可以向天下的百姓及满朝的文武大臣‘交’待了,这样的胜利也可以让那些为这个事多次进谏的魏征等大臣们闭嘴了。

安北道及漠北道传回来的消息中,也向李世民报告了他们此战缴获的牛羊等牲畜及战马数,还有俘虏人数,对于大唐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牲畜及财物等战利品可以弥补战争中所损耗的,俘虏可以充作劳力,这些是战争带来的直接收益,而那些间接的收益是无法用钱物衡量的,除了东面的高丽外,就没有能威胁到大唐边境的国家与部落了。

“陛下,经我两路大军的分头出击,终灭薛延陀汗国,此是陛下之英明决策,将士齐心所致,臣等恭贺陛下,恭贺我大唐取得如此成就!我大唐国威日盛,天下间,谁人能敌…”长孙无忌马上站出来,对李世民拍了一通马屁,接着其他的大臣们也如长孙无忌般表达了自己的喜悦。

李世民示意诸臣稍安静,手拿另一份军报说道:“这是安北道行军大总管李翼转吐‘迷’度等诸部俟斤和酋长的奏表,其曰:‘薛延陀可汗夷男不事大唐上国,暴虐无道,不能与奴等为主人,自死败,部落鸟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薛延陀去。归命天子,愿赐哀怜,乞置汉官司,养育奴等!’哈哈哈…”

李世民不待诸臣接口,继续说道:“戎、狄诸部,与天地俱生、上皇并列,可他们自作孽,如何能活?朕只动用偏师,遂擒颉利;略施计谋,就已经灭了薛延陀。回纥吐‘迷’度俟斤、契苾车必俟斤及铁勒诸姓酋长俟斤等,总统人口百余万户,散居在漠北荒蛮之地,他们此番上表请求内附,并准备远遣使者,亲自到长安来向朕请求,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我大唐之州郡,这是自盘古开天以来从未有的事请…”

“安北道行军大总管李翼也送来奏表,建议在漠北一带设置都护府及州县,并在嗢昆水和独乐河一带建城筑守,”李世民又哈哈笑了几声,接着说道:“铁勒诸部既然如此恳求,朕若拒绝他们,那实在讲不过去了,因此,朕决定,同意他们内附的请求,并将此事告庙祭祠,诏告天下…”

李世民已经拟好在漠北设置州府的诏令,准备诏告天下,但李业诩送来的这份诸部落头人的请求内附的奏表,还有李业诩另外一份奏报,让李世民觉得原先拟定的诏令中还是太保守了,必须得改一下,一步到位规范漠北的机构设置框架。

“陛下,铁勒诸部原臣服于薛延陀,如今薛延陀覆灭,诸部落都上表请求内附归唐,我大唐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在漠北一带设置都护府、都督府及州县,效仿安西,使漠北一带成为我大唐的领地发!”中书‘侍’郎岑文本在李世民刚说完,即出列表示赞同。

接着长孙无忌、马周、尉迟恭、杨师道也都建议朝廷加强对漠北一带的统治,效仿安西,设置都护府、都督府及州郡。皇帝早先已经制定诏命,如今又这样说,众臣如何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皇帝都已经下定决心了,并已经付诸于实施了,还有谁能改变?况且安西大都护府已经有个先例了,在漠北设置大都护府是水到渠成的事,连想反对的褚遂良也只是张张口,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说话。

贞观十五年八月初,因李世民出巡,在长安监国的太子李承乾代皇帝向天下发布诏命,在漠北设立安北大都护府,管辖东临望建河,西至金山一带的广大地域,以右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安北大都护府大都护,并转任右武卫大将军,特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副大都护,改任右武卫大将军,调扬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副大都护,同为右武卫大将军。

在独乐河上游附近修筑一城,名唤北州,为安北大都护府治所,并在其他一些地方修建城池,筑军驻守。

安北大都护府下面设立两个都护府,分别为燕然都护府、瀚海都护府,两都护府所辖之地以独乐河为界,以安北副大都护契苾何力兼领燕然都护府都护,李素立兼领瀚海都护府都护。

同时在瀚海都护府、燕然都护府下面设置都督府。

瀚海都护府辖瀚海都督府、卢山都督府、蹛林州、榆溪州、皋兰州。

燕然都护府所辖为:燕然都督府、金微都督府、幽陵都督府、龟林都督府、‘鸡’鹿州、‘鸡’田州、高阙州、寘颜州。

以原回纥部置瀚海都督府,回纥部俟斤吐‘迷’度为正三品上的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府都督,婆闰和乌纥为从三品上的云麾将军兼副都督;

以思结部置卢山都督府,思结部酋长乌碎为从三品上的归德大将军、卢山都督府都督,思结别部设置蹛林州;

以浑部置皋兰州,浑部副酋长阿贪支为归德大将军、皋兰州刺史,酋长浑汪为从三品上的云麾将军兼俟斤,副阿贪支;

以契苾别部置榆溪州,其酋长车必俟斤为正三品下怀化将军、榆溪州刺史;

以多览葛部置燕然都督府,多览葛俟斤多滥葛为归德大将军、燕然都督府都督;

以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仆骨部酋长婆匐俟斤歌滥拔延为从三品上云麾将军、金微都督府都督;

以拔野古部置幽陵都督府,拔野古部酋长俟斤屈利失为云麾将军、幽陵都督府都督;

以同罗部置龟林都督府,同罗部酋长俟斤时健啜为云麾将军、龟林都督府都督;

以奚结部置‘鸡’鹿州,其头领达利为从三品下的归德将军、‘鸡’鹿州刺史;

以阿跌部置‘鸡’田州,其酋长贺之为归德将军、‘鸡’田州刺史;

以原薛延陀部置高阙州,因杀夷男有功的咄摩支被封从三品上的归德大将军、高阙州刺史,夷男的儿子颉利苾为薛延陀俟斤,同为归德大将军,并领高阙州司马职;

以白霫部设置寘颜州,其部头领白‘蒙’为归德将军、寘颜州刺史。

这样在安北大都护府所辖的两个都护府下共设置六个都督府,七个州,合称“六府七州”。

这六府七州在随后几年内,将陆续派出汉人的官员担任各级长史、司马、判司和录事参军等职,形成胡汉官员共治的局面,并逐步增加汉人官员的人数。

在诏令发布的第二天,兵部发布军令,在安北大都护府治下组建大唐的第八卫军-右武卫军,命令右武卫大将军张士贵立即率领漠北道行军部的一部分将士约三万府兵和边兵北上,行至北州,与留守在此地独孤彦云所领的第十近卫师、程名振所领的第十五近卫师,并征召附近各部一部分族人,共同组成第八卫军,安北道行军部及漠北道行军部下其余各部班师回朝。

李世民同时从泾州发出密令,令安北道行军大总管李业诩,保护着那些朝廷诏令中所封的各新置都督府、州的都督和刺史,一道南下,进京述职,皇帝将亲自在灵州迎接凯旋的安北道行军部下大军和这些原来的各部落头人、如今大唐各边府州的长官们。

李世民另令左羽林卫中郞将安永寿率一部将士,带着皇帝的诏令,出灵州城以北,代皇帝先一步迎接凯旋的将士及这些归附的各部落头人们…

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30章 开战是不二的选择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踪第79章 勇敢的回纥女孩第32章 这是迷底?第77章 洞房花烛夜第91章 与吐蕃人的比试(下)第123章 兵进吐蕃第25章 长孙无忌太讨厌了第28章 无可奈何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125章 往松州进军第45章 龙涎第15章 第一卫军组建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40章 松州之战第127章 长孙无忌被贬第259章 因病请辞第59章 踏上归程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158章 出海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64章 李世绩所担忧的第12章 谁可当主帅?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237章 愿内附归唐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5章 给李恪的忠告第185章 准备与新罗王会合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35章 血战赤海(三)第201章 皇帝的诏命送达第132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下)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5章 论道第3章 组建军事学院的重要性第90章 抵达灵州第73章 闭门谢客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52章 镇兵之将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48章 大事也第73章 占地之计第32章 这是迷底?第52章 过年杂事第182章 高丽大军援辽东第94章 太上皇驾崩第6章 颜如冰进府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30章 接下来的安排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132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下)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118章 我不允许任何人陷害你第37章 寿辰(上)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37章 寿辰(上)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34章 血战赤海(二)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理由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32章 出征在即第62章 只能成功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57章 封赏并赐婚第20章 初探终南山第27章 大汉民族主义者—李业诩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4章 坊间传闻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236章 你为何不自立为王?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30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上)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1章 邀约第119章 河曲之战(中)第55章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章 不速之客第71章 威吓回纥人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116章 如何战?第138章 松州之战(十二)第183章 长孙无忌被冷落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23章 很多意外第46章 好马第188章 李道宗的计谋:奇兵袭平壤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