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

二,众名侍御史所奏劾的,李业诩只觉得脑袋轰的下唰,有此不相信自己刚才所听到的,与曼苏之间的事,怎么这么快就被人知道了?

侯君集在这时遭到弹劾倒并不意外,毕竟侯君集率领所部大军回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一些事情都从各个方面传了出去,战利品也都已经入库,御史台官员得到举报,查知情况也是情理之中。而安北道的大军班师回朝才几天啊,就马上有御史台的官员以这样的事来弹劾,有些不合常理,这些御史台的官员行动速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帜

李业诩对自己在这次朝会上遭到同样的待遇有些不解,这非常的不正常,让李业诩生出许多疑虑刺

当日酒醉后与曼苏之间的事,李业诩想着只有自己的亲卫知道,而且以李业诩对自己这些亲卫的了解,他们做事基本不会给人留下把柄,难道自己属下的亲卫中有人去举报?或者是曼苏自己或者回讫使团中有人说出去?

只是无论是何种途经秘密被泄,李业诩觉得都有必要搞清楚,而且一定要搞清楚,若是自己亲卫中有这样的告密者,那将要毫不客气地清除出去

李业诩也推敲起这名侍御史刚才所奏的,史台官员口中这个。“有染”是何意思?只说有染,没说私通,还真不清楚御史台官员具体指件么。

不过无论如何,李业诩觉得今日要脸面大失了,即使不被李世民治罪,那也要被天下的耻笑了,近十万人的领军主帅,竟然在出征时候,与异族女子有私情,闹到被御史台官员弹劾的地步,看来一世英明要毁在这名侍御史的手上。

这样的情况是李业诩怎么也没想到过的。

李业诩脑中飞快地转着,眼角偷偷地看了几下站在上边的李世民。

李世民表情很丰富,嘴巴有些微微地张着,看似也不相信御史台官员所奏的,不过最终表情变成了愤怒。

“放肆”李世民暴怒,指着刚才这名弹劾的御史台官员大喝道,“今日联封赏出征的将士,你们竟然先后弹劾领军的主帅,岂有此理”

殿内的诸臣都被李世民的暴喝吓了一跳,许多朝臣面面相觑,今日还真怪事多。对出征将领的封赏朝会上,连续两名行军道的大总管被御史台官员弹劾,这样的情景还未出现过,一些人在注视侯君集和李业诩的同时,也看看站在一边面无表情的李世绩,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这位行军大总管也被弹劾。

李世民的声音虽然很大。口气很变得很凶,但这名侍御史却不为所动,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陛下,我朝有定则,无论是士族还是庶家嫁娶,宜门当户对,律中还有条文,五品以上官员,不得与胡人女子有染,更不得娶胡人女子为妻,李大总管作为一军主帅,为已之淫欲,公然与胡人女子有纠集。于礼于法皆不合,陛下应当重责”

“此事可有证据?”李世民口气已经发寒,几乎是一字一冉地问道。

“陛下可让李大总管与回讫头领吐迷度之女曼苏一道,当廷对质,即可知晓”

“来人,传回讫女子曼苏”李世民怒喝道。

“陛下,不可”魏徵疾步出列,劝谏道:“臣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今陛下令李大将军与胡人妇女在朝堂上对辩帷箔之私。实则所得者轻,虚则所失者重。从前秦穆公给盗马的野人喝酒,楚庄王赦免因调戏宫姬被扯断帽缨的臣下,最后都得到加倍的回报,难道陛下道高于尧、舜,而却赶不上秦穆公、楚庄王二人吗?臣觉得即使李大将军与回讫女子有私情,陛下也应该从宽处理,若让大将军与胡人女子当廷对质,那我军中将领威严何在?军心必然大乱,以后如何领军作战?”

“陛下,臣附议”房玄龄也紧接着站了出来,奏道:“万不可因为此事,而折损立下战功的领军主帅名声,此是因小失大之事。会使军中将士生怨,还请陛下三思”房玄龄看了眼另一边低着头没有任何表示的李业诩,继续说道,“臣觉得,作为一军主帅的李大将军,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对薛延陀战事的胜利,此战功无人可比,取得如此战绩的李大将军不可能有如此闲心与异族女子勾搭,不会如此不知轻重”退一步讲,即使有这样的事,陛下也不应该在今日的朝会上对质,今日是新年的第一个朝会,而且还是封赏将士的喜庆之时,若是因这样的事,破坏了喜庆的气氛,传了出去,会成为笑谈,我大唐的威名将大受影响”

“陛下,臣不同意魏特进与房相所言”房玄龄话刚说完,长孙无忌出列奏道:“回讫归附,在薛延陀覆灭后成为安北大都护府境内最大部落,曼苏作为回讫头领吐迷度的女儿,身份自是非同一般。

李大将军与回讫女子私通,不会空穴来风,而且御史台官员还握有证据,臣觉得这其中还可能有隐情,陛下应该严查安北道行军部,还有回讫部落,看看有没有我领军主帅和回绕头领间私下的利益交易,如今回讫部落所居之地,也为安北大都护府治下最大,万一生变,那将是一场灾难,”

听长孙无忌如此一说,李世民眼角为之一跳,狠狠地盯了一眼长孙小无忌,眼光又扫过其他朝臣们的脸,然后停在李业诩身上,正想说什么,这时中书冉郎本文本又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不同意长孙司空此言…”

举文本没看任何人,娓娓而道:“陛下,当日陛下曾说,李大将军在报与朝廷的奏报中,对如何处置回讫部落都曾有过详细的说明,臣记得奏报里面是如此说的:回绕部落族人十万数,若薛延陀覆灭,将是漠北势力最大之部,因将回讫部落分而治之。可以令吐迷度领一部。婆闰领一部,再令与吐迷度及婆闰颇有嫌隙的乌讫也领一部,折分他们的力量,可以他们间相互牵制,力量抵消,这样才可以将其牢牢的统治住,陛下也采用了此策。而且此战中。李大将军也令回讫军在攻击烦利芯部及夷男本部时,作为攻击的主力,此也正是削弱回讫人力量的手段,陛下。一温赞此计,也采用了此计,如何能说是与回饶人!间有刃。”

“陛下,臣有奏言”。这时站在武将队列中的苏定芳也站了出来说道:“回讫头领吐迷度的子女婆闰、曼苏,都是极力向往我大唐的,正是他们的建议,吐迷度才不听夷男的号令。率部西进,准备归附,并且婆闰和曼苏在作战中都曾立下战功,而且曼苏多次到我大军中,反映其部落内的情况,使得李大总管对回讫部落的一举一动都掌握的清清楚楚。做出一些相应的布署,若言及李大总管及回讫人有什么密谋之计,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决无此事

苏定芳是在看到李业诩没出列辩解,忍不住才出来说的,对长孙无忌刚才的指责,已经是满肚子怒火了,李业诩带着他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如今还遭到别人陷污,这口气如何能受得了?

“陛下,臣也愿以项上人头作保,李大将军在与回讫人打交道中,决无私心”作为李业诩副手的执失思力,也跟着站出来奏道。

李世民冷着脸看着殿中诸臣,也狠狠地瞄了几眼李业诩,反而不说话了。

“父皇,儿臣有一言站在最上首的太子李承乾出列奏道,“李大将军率我大军连年征战,立下无数战功。若只是与一胡人女子有私情这样捕风捉影的事件就责其罪,甚至因此怀疑其与回讫人有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换,而问责其罪,使其遭污,不说军中将士不服,连朝中诸臣,包括儿臣在内都不服,若这样的事传出去,大将军名气必将受损,那以后如何领兵作战?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有此事,大将军与回讫女子相好,儿臣觉得也不能责罚,回讫既已经归附,为我大唐子民,父皇也曾说,华夷皆为一家,也就是说如今安西和安北大都护府治下的百姓,皆为大唐之民,已经无华夷之分,吐迷度是父皇亲封的瀚海都督府都督,镇边的一府长官,其女也可以与士族同列。李大将军与一我大唐州府都督之女相好,并不与我朝定律中官员不得与胡人女子有染之规定相抵触”

李承乾看了看李世民眼中有赞赏的神色,继续道:“若李大将军与曼苏姑娘真的是相互敬幕,那也会是一段传奇的佳缘,父皇也应该成人之美,还有,为巩固对安北的统治,也有必要进行联,”李承乾看了眼李世民,却转了话语,“为巩固安北的统治,必须维护将其征服的大将军威名,不然,不只军中将士寒心,让那些已经成为我大唐子民的归附部落族人也会寒心!还请父皇三思

“陛下,太子殿下,臣觉得处理此事应该慎重,朝廷的律制所有人都应该遵守,李大将军有没有与回讫人密谋什么,也应该查清楚,不然长孙无忌有些急迫地再次站出来说道。

长孙无忌的讲话却被李世民打断了,李世民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李大总管与回讫女子有私情之事,正如太子所说,没有追究的必要,说着转头对李业诩道,“李爱卿,你对此事有何说明?”

“陛下,臣没有任何想说的小一切愿凭陛下发落”李业诩不敢看一旁的李靖,也不想说任何辩解的话,灰溜溜地说道。

今日李世民不一定会责罚自己,但此事一定会传的满城风雨,说不定会给坊间那些文人们编出什么离奇的故事来,自己这位原本口碑极佳的才子加战功卓著的武将,名声将一落千丈,更不要说回府去受到李靖的责骂,府中妻妾们的质问,

还有如何与曼苏说,自己答应过曼苏,会将此事处置妥当的,如今拿到朝堂上这么一闹,自己原先的打算,都没有可能实现了,这个与自己有夫妻之实的回讫女孩,与自己的关系又会如何收场呢?

至于有没有与回讫人密谋什么,这李世民心里自是知道,李业诩也不担心因此事件遭查询,他倒是在想,今日这出戏,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长孙无忌

“好”李世民为之气结,很想怒骂一句,但话到嘴边,又咽回了半句,憋着气,干咳了几下,这才说道:,“此事待查清后再做处置,对李翼的封赏也暂徽,小

随后李世民亲自宣布了对诸将的封赏,侯君集因征战西北有战功,但又御军不严,私取财物,功过相抵,暂无职务上的升迁,加封食邑五再户,赏萎金十斤,绢一千匹;

李世绩仍为兵部尚书,授以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衔,加封食邑六百户,赏黄金二十斤,绢两千匹。

李道宗转礼部尚书,授以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衔,加封食邑五百户,赏黄金二十斤,绢两千匹;

执失思力转右卫大将军职,接替张士贵留下的缺,授以冠军大将军衔,加封食邑五百户,赏黄金十斤,绢两千匹;

归附的胡人将领成为卫军的正职,这也让许多朝臣有些意外。

李思摩因战败逃回,虽然在以后跟随李世绩的战事中有战功,但功过相抵,不以奖赏,跟随其作战的两名部下,却都有封赏,以阿史那忠为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泥熟为右屯卫大将军。

李业诩所关心的其他人,封赏都不以苏定芳为检校特卫大将军,仍兼领第二近县师将军,郑仁泰为左卫大将军,爵位皆为县公。

李业嗣因战功被升为第一近卫师将军。程处默为第三近卫师将军,尉迟宝琳为第四近卫师将军。牛进达转任右卫大将军,这些将领都有爵位提升,及食邑的增加,还有钱物的奖赏。其他各近卫师将军仍居原职,李业诩原先的副手辛獠儿转任第十近卫师将军。

薛仁贵为第一团中郎将。席君卖为第二团中郎将,裴行俭转任第四团中郎将,刘仁轨为第六团中郎将”

对诸将的封赏虽然丰厚,但因为侍御史的在奉弹劾,使的封赏朝会也失去了喜庆的气氛,宣布完对诸将的封赏后,李世民也就宣布散朝了,

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115章 无奈接受第3章 新式武器问世第175章 龙颜大怒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对付世家第151章 南北夹击第204章 高延寿归降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战(上)第34章 转移阵地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4章 就一招第39章 寿辰(下)第35章 打了长孙无忌的儿子第129章 长孙无忌为何会如此?第4章 拍板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52章 过年杂事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36章 收留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24章 纵欲过度了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98章 温情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72章 历史在开玩笑?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114章 五万足矣第17章 库山之战(上)第3章 新式武器问世第118章 我不允许任何人陷害你第43章 新的作战手段第29章 大战牛心堆(下)第59章 路途艰辛第59章 踏上归程第25章 奔袭曼头山(下)第72章 凯旋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71章 完胜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72章 这是诬告第86章 有惊喜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172章 攻击熊津城(下)第3章 新式武器问世第22章 论理第64章 初经人事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84章 给皇后治病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199章 高延寿的决定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战(下)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对付世家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264章 连番重大举动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216章 你可以自请除国第182章 高丽大军援辽东第70章 李业诩的对策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243章 抵达难波外海第257章 封赏并赐婚第136章 驯服良马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13章 征兵要提早开始了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167章 房玄龄之托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12章 你对将军人选有何要求第95章 刻石记功第16章 《出塞曲》第63章 大义的契苾何力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41章 玩的过火?第114章 皇后还康健第136章 松州之战(十)第28章 无可奈何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4章 拍板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38章 血战赤海(六)第259章 因病请辞第123章 伏击战(中)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1章 阳春白雪第106章 上元节的烟火晚会第62章 只能成功第47章 两位大佬要做啥?第54章 大军班师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