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给李恪的忠告

两人刚进屋里,云儿迎了上来,“奴婢拜见蜀王殿下,蜀王已经好些日子没上我们这儿来了!”

李恪摆摆手,示意云儿不要多礼,自个走了进去,往榻上一躺,与刚才彬彬有礼的模样判若二人,看的李业诩目瞪口呆。

却听这人前人后形象大相径庭的李世民儿子愤愤道,“业诩兄,恪此次好不容易有出宫的机会,差点被程处默那一帮人坏了事,喝酒,喝酒,他们就知道喝酒…”

“蜀王有何事找在下?”李业诩不知李恪为了哪般事情来。

“还称我蜀王,业诩兄,”李恪从榻上坐起来,一脸郁闷地说道,“你怎么这么见外了?”

“蜀王殿下,我们家少爷受伤后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云儿看到李业诩发窘,赶紧过来悄悄地对李业诩说道,“少爷,你和蜀王最要好了,以前你们相互称兄道弟的,而且蜀王也从来没有在我们下人摆过架子。”

哦!原来李恪这么平易近人,冥冥中李业诩也感觉与这皇子很是有亲近感,原来跟自个还真是铁哥们。

“恪弟啊,此次前来看为兄,是不是有什么事找我啊?”李业诩笑呵呵地看着李恪明知故问。

嘿嘿,那咱就不客气了,称你恪弟,人啊年岁大一点总是占优的,蜀王殿下叫起来多不顺口,还生份!

“业诩兄,这段时间来父皇不让我们出宫,嘱我要多用功读书,恪这些日子天天在弘文馆里听那帮老夫子讲课,听得都烦死了。好不容易今天有这个机会,业诩兄,你就多教我几招枪法吧,前面那些我都很练的很熟了,还有你们家的兵法,离你上次教我已经有个多月了!”

“这…”李业诩一愣,李恪也真好学,竟然都学习起李家的祖传枪法来了。其实李业诩会的也就是那些和李业嗣对练时潜意识里的动作,什么枪法套路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兵法,竟然没有一点印象?!

李恪看着李业诩不太情愿的脸,大急道,“业诩兄,我的好大哥,你就教我几招吧,除了我娘,我保证不和别人说!”

谁是你大哥,你大哥李承乾住在东宫呢,继续沉思,想着如何打发眼前这个小白脸。

东宫!

不对?李恪这家伙想学这些东西有什么意图?你李恪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基本不可能有上战场的机会,学这些兵法、枪法有何用处呢?

不会是觊觎东宫的位置?!李世民一生征战,立下战功无数,李恪会不会因为崇拜自己的父亲而想再来一次玄武门事变吧?好像历史上高宗时代手握重权的长孙无忌就因为怕李恪抢李治的皇位,而借房遗爱那个天下第一绿头党的嘴巴,把李恪定了个谋反的罪名杀掉的。

高宗李治现在应该还是个穿开档裤的小屁孩吧?房遗爱呢?还有历史上那位著名的喜爱光头和尚的高阳公主已经是个大小孩了吧?自个要找个机会认识一下这些名人们,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调教一番,不要再搞出那些历史事件来。

特别是李治,千万要和他搞好关系,万一以后李恪还是不幸被喀嚓了,自己也可能被牵连,咱可不能冒这个险!

但李恪是是自己的挚友,无论如何也不能看着李恪被长孙无忌冤杀,眼下得先了解一下李恪的心思,如果有不轨思想一定要叫他悬崖勒马。

云儿知道他们有事谈,已经知趣地走了出去。

“恪弟,蜀王殿下,”看着有些恼羞成怒的李恪,李业诩终于开口了,“你要学这些东西作什么?放着王爷不好好当,来学这些玩意儿?”

“业诩兄,你都问过我好几次了,”李恪有些气歪的脸终于恢复原先的英俊模样,“恪仰幕父皇那无可匹敌的战功,如今天下未安,四夷未服,我想着有一日,能纵马驰骋在战场上,立下一番战功,为国为民为父皇分忧。如今父皇让我遥领益州大都督,却也只是个闲职,并不能领兵打仗…到何日我才能如愿呢?”

李恪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果敢、坚毅与执着,却又有一丝无奈,他自己也知道,身为皇子,上战场的机会微乎其微。

李业诩拍拍李恪的肩膀,对这位真情流露的大唐热血皇族少年说道,“恪弟,你还小,即使你父皇让你上战场也要等你成年后,如今,你也只能等待了。”

李恪身上没有一点王爷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气势,倒象一位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想着杀敌报国,让李业诩对他更多了份好感。

也明白眼前的李恪还是个没有太多城府的大男孩,各方面也应该都是出类拔萃的。李业诩知道,历史上的李恪也因为太优秀了,才让李世民有立他为储的念头,可这也是他致命的地方,李世民死后,没有人能再庇护他这个王爷了,结果死于非命…

李业诩想着李恪视自己为知己,才会在自己面前无所顾忌地说这些话,那对他的事也不能袖手旁观!

“恪弟,为兄有一些心底话想跟你讲,”李业诩一脸严肃的表情,对李恪说道,“无论你觉得为兄说的对不对,你都要记着!”

看着李业诩一脸庄重的神情,李恪不明事理地也只好点点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不知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听说过?”

“听说过,这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李恪听了为之一愣,似有所悟。

“你李恪虽然年龄尚小,但才情颇高,很得你父皇赏识。而今你大哥承乾位居东宫,如以后你的才气、风头都盖过你大哥,虽然你没有觊觎东宫的意思,但你大哥会不会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还有一帮拥护太子的大臣,会如何看你,如何待你?”

李恪沉默不语。

“此乃为兄的肺腑之言,听不听随你蜀王殿下了!”说完这话,李业诩叹了口气。

李业诩知道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自己有了后人一千多年知识和经验总结的了解,也知道一些历史上未发生的事情,清楚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只是自己这么一使力,历史这架马车行驶的方向会不会发生一些稍稍的改变呢?

李恪一张俊脸变的苍白,咬着唇说道,“业诩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恪茅塞顿开。恪必定牢记于胸,行事以此为戒,多谢了!”说着恭敬地行了个大礼。

不愧是李世民的优秀儿子,不需要说太明白,一点就通。

“那我们去练枪法去,”李业诩说道,把自己会的演练给李恪看就是了。

“好咧!”有些郁闷的李恪马上变得兴奋起来…

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对付世家第139章 松州之战(十三)第106章 上元节的烟火晚会第155章 高丽人请罪,迟了第35章 血战赤海(三)第72章 这是诬告第18章 训练继续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踪第5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第52章 镇兵之将第7章 新任的特卫大将军第85章 长乐公主第139章 终于明白第244章 倭军不堪一击第12章 谁可当主帅?第47章 两位大佬要做啥?第29章 解惑第3章 我要一个人第119章 河曲之战(中)第31章 丫头云儿第250章 准备班师回朝第97章 回家了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73章 复职第222章 泉盖苏文被杀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10章 吾儿李征第91章 与吐蕃人的比试(下)第77章 洞房花烛夜第271章 守孝,夺情第3章 新式武器问世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238章 你这下可是满意了?第140章 水师的建设第114章 皇后还康健第229章 皇帝想回长安了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27章 拜访房府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7章 新任的特卫大将军第66章 天大的事儿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51章 南北夹击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91章 与吐蕃人的比试(下)第225章 会师于平壤城下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273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第93章 劝和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第45章 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第41章 玩的过火?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9章 战神李靖第41章 占领柳谷第39章 寿辰(下)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15章 再次相遇第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28章 无可奈何第71章 完胜第5章 平康坊头牌红姑的身价第236章 你为何不自立为王?第35章 玉门关分兵第85章 长乐公主第65章 特卫第78章 礼节真多第20章 初探终南山第132章 军事学院开学典礼(下)第72章 小部回纥人的叛乱第60章 潜规则?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107章 拜访温彦博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25章 绝对不能出卖战友第201章 皇帝的诏命送达第64章 初经人事第98章 吴王李恪的心思第172章 太子来访第171章 心迹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46章 取高昌城第209章 放了黑齿常之第27章 拜访房府第61章 紧急事件第57章 回到长安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59章 踏上归程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28章 大战牛心堆(中)第14章 出征时刻第36章 收留第36章 收留第180章 开城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