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

李世民不顾诸臣的一再劝阻,决定亲率大军,放弃攻击辽东一带剩下的安市、建安、南苏、国内等诸城,直扑平壤。

攻击安市等城的任务交给因伤病未愈不能长距离行动的契苾何力,李世民让这位多年来以实际行动对大唐表示了忠心,深受他器重的归附胡将主领辽东道行军部的军务,将原来平壤道行军部下的诸军都交给他节度,只是严令,一定要将这两座大城,及周边的一些较小规模的城池攻下,并对已经改成平壤道行军部的皇帝亲领的军队以策应,保证粮草、弹药等物资的供应。

刚刚归降大唐的高延寿与高惠真,也率一部投降的高丽军士,跟随平壤道大军一道行进,这是高延寿和高惠真在李世民面前一再讲求的,他们想以他们俩在高丽国内的影响力,劝降一些将领,立下一些战功,以此表示对皇帝的效忠。

李世民也没理会一些大臣的反对,委以高延寿与高惠真领部各五千人马,与牛进达一道,先行一步,作为大军的前锋。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李世民率麾下诸将李世绩、李道宗等,从辽州城出发,直逼距辽州城近三百里的乌骨城,准备在取乌骨城后,再攻占鸭绿水边上的泊汋城,在攻占这两城后,大军渡过鸭绿江,萨水,直取平壤。

诸臣到此基本都明白李世民的想法,那就是皇帝想彻底地征服高丽,以与前朝的杨广一争高下,事事都要超过杨广。

从辽州到乌骨城,近三百里的地方,因为高延寿所领的十五万人被唐军全部歼灭,使得高丽人望风而逃,一路行进所看到的,基本都是无人烟的地带,唐军行进,犹如在大唐境内一般,没有遇到任何骚扰。

熊津道行军部下两个近卫师,及新罗军队一部共约三万五千人,在大总管李业诩的带领下,正快速往任存城而去。

大军携带火炮能辎重,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已经是离开加林城的第三天了,据所探的情报,再过三十里地的前方,就是任存城,按大军行进的速度,应该在天黑前就可以抵达。

李业诩传令将士们,加快速度行进,争取在任存城外十里地左右扎营,明日一早对任存城展开攻击。

李业诩正带着自己的护卫队,在队伍中段行进间,这时从左前方飞奔过来几骑,往大军中段而来,正是配属行动的特战队员。李业诩在望远镜里看到一身迷彩装扮的特战队员暴露行踪飞奔而来,不由的心里紧张起来,肯定是有突发*况发生了。

行进的唐军阵列中几百名军士在一名校尉的带领下迎了上去,在知道是已方的人员后,一道护卫着跑回来。

转眼间那几骑飞奔到李业诩面前,领头的一名特战队员大声地报告道:“大帅,我军左前发现敌情!”

听特战队员这般报告,李业诩忙勒停了坐骑,等待队员的详细报告。

“大帅,我军左前方五里地,有百济军队约万人设伏,准备攻击我军!”那名特战队员喘着粗气报告道。

听队员的报告,李业诩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明白过来,百济人有可能是知道我大军攻城的武器非常厉害,怕任存城也是抵挡不了我军的攻击,因此想在城外设伏,趁我大军行进间,发动突然袭击。

想到这,李业诩心里暗笑,百济守将虽然有些头脑,但也太低估了我大军的侦探情报能力及野战能力,在野外平坦的地方作战,正是能发挥近卫师最大战力的时候,相比较,攻城行动并不是各近卫师的专长,只是军中有了火炮及专门研制出来攻城用的手雷这几种厉害武器,才使得没见识过这各热兵器的百济人,觉得我大军攻城的能力非常的出色,怕困守在城内,被我军全歼,而主动出击。

李业诩听了队员的报告,并没作考虑,即按原先的布署,令上官怀仁领着所属的第七近卫师一部五千人,后军殿后的李子和领其第六近卫师一部约三千人,从两侧突袭百济人的设伏地,必须将这万余百济人全部歼灭。

我大军已经发现了百济人的行踪,而百济人并未发现我军的行踪,那这部百济人的设伏也就失去了意义,有可能变成了我军对敌的一场突袭战,胜利定是不在话下。

在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后,李业诩也令其余各部严加防备,防止百济人从另外地方对我进行攻击,同时也将此情况传报给与他一道行进,还不知情的金胜曼和阏川。

行进的大军停下了脚步,八千余名将士在上官怀仁和李子和的带领下,从前后两个方向快速而去。

看着两列大军飞速而去,李业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军应对突发*况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这是一道行进的新罗军队,还有将要与我军作战的百济残余的叛军所不能比的,这一场我军先一步发动的战事,取胜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大总管!发生了何事?”得到通报的金胜曼也事实在阏川等几名新罗属臣来到李业诩面前,一副吃惊的神色问道。

“有百济人想伏击我军,本帅已经派军出击!”李业诩在对金胜曼回了一礼道。

听李业诩如此说,再看到李业诩那一脸自信的神情,金胜曼犹豫了一下也没再问,只是也没有离去,还策马赶到李业诩身边,“大总管,那本王就在这里与大总管一道等着好消息!”

李业诩看金胜曼脸色有些惨白,不知是因为被这突发*况吓着了,还是行进间劳累所致,听金胜曼如此说,李业诩也只得同意,“那好吧!”

一会,左前方传来连续的爆炸声,声音听着有些沉闷,不过很快,比爆炸声还要大的喊杀声传了来,不用说,谁都知道,这是我攻击的大军与设伏的百济叛军杀到了一块。

金胜曼在盯着左前方看了一会,似乎想到什么,问李业诩道:“大帅,遭遇敌情,为何不令全军出击?”

“百济叛军人数不过万余,有我几千将士出击已经足矣,”李业诩很是自信地说道。如此布署,李业诩本是怕百济人倾全力从任存城出击,若我大军全部杀过去,另一路百济人再攻过来的话,那可是件不太好的事。李业诩不想让金胜曼担心什么,也只能如此说。

“大帅如此自信?”金胜曼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她还是为李业诩遇敌情时候没有派新罗将士上场而有些不平。

“百济叛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击败其易如反掌,我大唐大军过处,还没有战不胜的敌人!”李业诩瞪了一眼一直盯着他看的金胜曼,用意不一般地说道。

这话和这眼神让金胜曼有些变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恼怒地瞪了一眼李业诩,转过头去不说话了。

见金胜曼有些耍脾气一般不说话,李业诩也自觉清静,举起望远镜,查看左前方的情况。

只是隔的太远,地势又有些起伏,除了腾起的一些黑烟,看不清那边的情景。

有几骑军士飞驰而来,向李业诩报告我军已经将百济叛军击溃,李子和和上官怀仁正率部奋战着。

喊杀声还在持续,但已经轻了下去,停驻脚步的大军也是全神戒备着,防止出现其他情况。

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了,不断地有军士前来报告前方的战况,不出李业诩的所料,战事的进展有如他所料,完全是一面倒的战役,百济叛军不堪一击。

看着脸上已经露出敬佩神色的金胜曼,李业诩的脸上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

一个时辰后,在天色将黑之时,李业诩的望远镜里,终于看到大队人马出现了,那是我军押解着百济叛军的俘虏过来了。

有几十骑快速奔来,一会即跑到李业诩面前,正是上官怀仁。

“报告大帅,末将率部已经将百济叛军消灭,共斩杀七百余人,其余尽俘!”上官怀仁对李业诩行了礼,大声地报告道,声音里满是喜悦。

“打的不错,”李业诩还了一礼,赞赏地说道。

百济叛军的战力比他想的还要差,一万余人的伏兵,除了七百余人被杀,其他竟然一窝蜂地投降,这是一群绵羊大军还是什么,这么不经打!

一会李子和押着一群百济叛军的高级将领来到李业诩面前。

“大帅,此人砍杀了我数名军士,末将请求将此人当众斩杀,为我阵亡的将士报仇,”李子和指着一名俘虏道。

李业诩随着李子和的手势,看到一名身材高大的百济少年站在俘虏的队列中,听到李子和如此说,脸上略现惊慌神色,但又马上被一脸的不服之气所取代。

这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人表现出来不一般的气度,让李业诩有些惊讶。

“你是何人?”李业诩冷眼盯着这名在俘虏群中显得与众不同的少年问道。

“大帅问你话,还不快说!”李子和用手中的枪,指着这名少年人道。

这是几名军士用手雷将少年人的战马炸死,并将其炸伤后,才将他擒获的,李子和阻止了想当场将其斩杀的军士,把他押回来,请求李业诩当众斩杀,以鼓士气,威慑百济叛军。

这少年人歪着头,盯着李业诩看,还想在气势上压倒李业诩,但在李业诩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得不低下头去,神情也有些变了。

“报告…报告将军,他是我们黑齿部落头人的儿子,名唤黑齿常之…”一名胆小的俘虏被几名唐将的气势所迫,结结巴巴地说道。

“黑齿常之…”

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67章 接下来要征伐的目标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妇了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2章 你对将军人选有何要求第11章 阳春白雪第214章 几路大军直取平壤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161章 谁会约见第128章 松州之战(二)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24章 待朕抵达后才可攻击平壤第171章 心迹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6章 成为军人第40章 受到攻击?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252章 李世民亲迎出长安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124章 纵欲过度了第125章 松州都督韩威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还第178章 看望美人儿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225章 会师于平壤城下第208章 黑齿常之被俘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199章 高延寿的决定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106章 因谁之故?第14章 出征时刻第3章 新式武器问世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174章 平壤道行军部的动静八十五章 各部都来归附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52章 过年杂事第214章 几路大军直取平壤第244章 倭军不堪一击第114章 五万足矣第117章 故人有约第127章 长孙无忌被贬第95章 刻石记功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72章 历史在开玩笑?第74章 组建情报网第42章 善后事宜第115章 检校行军大总管第26章 汉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26章 汉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89章 准备班师第245章 倭王宫内血流成河第61章 紧急事件第173章 复职第217章 高延寿所提议的第42章 善后事宜第11章 吐谷浑,自找死第152章 出征高丽、百济第45章 龙涎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136章 松州之战(十)第268章 托孤?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63章 再访宗圣宫第116章 如何战?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63章 再访宗圣宫第268章 托孤?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51章 欲谷设跑了第159章 发现敌情第70章 李业诩的对策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0章 祖孙对第154章 应该放开宵禁第146章 李佑叛乱的后果第89章 准备班师第172章 太子来访第149章 高丽、百济自找死第113章 军歌--《大唐军魂》(下)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第48章 重创突厥人第189章 关于是否进军平壤的争论第173章 复职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举动第79章 买一送一?第173章 复职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59章 踏上归程第140章 水师的建设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