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封侯非我意(二合一)

正发愁鱼塘的鱼儿要飞的时候,没想到高福和老耿那群老东西来了一个神助攻,竟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搞定了。

真是——

意外之喜啊。

王子安心头松了一口气,晚上睡得格外的香甜。

李世民却有些睡不着觉了。

倒不仅仅是因为到手的女婿,又被人分走一半的缘故,而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从程咬金府上,黑着脸回到御书房,还没等喘一口气呢,就看到了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自己御书房门口转圈圈的鸿胪寺卿李道宗。

一看李道宗脸上焦虑的神色,李世民便不由心中一凛,顿时把那些儿女情长的小事抛诸脑后。

天色这么晚了,再过不久,就到了宫门落锁的时间了,自己这位大兄还来这里找自己,定然是遇到了什么特发的情况。

“陛下——”

一看李世民回来,李道宗赶紧迎来上来,就要躬身施礼。被李世民上前几步,一把给扶了起来,故意沉着脸色,嗔怪道。

“此地又没有外人,你我兄弟之间,何必如此拘礼——”

李道宗顾不上客套,刚一进御书房就忍不住神色焦急地道。

“陛下,不知道为何,今天下午,吐蕃和吐谷浑那边的使者,忽然态度大变,已经令人正式知会了接待的官员,说开通榷场和求娶大唐公主一事,明日早朝,必须给出答复,否则,他们就要马上返程,一切后果,有大唐负责……”

李世民听完,脸上顿时涌现出一丝怒色。

“这群不通教化的番邦蛮夷,竟然趁火打劫,实在是可恼可恨,朕早晚有一天,要让他们好看——”

其实,也不怪李世民失态,主要是这两拨使者来的时机,实在是太会选了。几乎就在突厥大军压境不久,他们的人就到了。

而且提出了两个匪夷所思的条件。

一,要求大唐开放榷市,放开盐铁管制。

二,求娶大唐公主,结秦晋之好。

开放榷市,有条件的允许双方买卖倒不是不可以,其实这些年,双边私下里的贸易往来从外断绝过,但放开盐铁管制那是绝不可能。迎娶大唐公主的事,也被他以公主年幼,尚不宜婚配为由,给一口回绝了。

这是求亲吗?

这是交好吗?

这分明就是在趁着突厥大军压境的机会,恶意敲诈!

大唐的朝廷怎么可能答应这种荒谬的要求?

但人家时机卡的太好了,此时的大唐可谓是内忧外患,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这两个邻居。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大唐的基本策略就是拖。只要能拖到来年开春,灾情缓解,或者是漠北传来好消息,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所以,针对这两个问题,双方你来我往,已经谈了不少时日了,没想到今天下午忽然就变了脸。

看着神色暴怒的李世民,李道宗不由露出一丝苦笑,上前一步道。

“陛下,他们此番,忽然态度大变,微臣担心事出有因,莫不是他们得到了什么消息……”

说到这里,李道宗忽然深吸了一口气,脸色闪过一丝忧色。

“莫非他们得到了什么消息……”

李世民听到这里,顿时心中一凛,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你是说漠北——”

李道宗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态度变得太突然了,几乎毫无征兆——除此之外,微臣想不出他们为何忽然变得如此有底气……”

李世民闻言,不由默然起身,在御书房转了几圈,然后沉声吩咐。

“传李君羡来见——”

不一会,李君羡匆匆来到,躬身施礼。

“陛下——”

“你即刻派人,沿途向边关打探漠北消息,一有消息,即刻来报——”

李君羡二话不说,立刻出去安排人手了。

边关若是有什么消息动向,自然有专门的传通渠道,陛下特意安排此事,怕是有了什么变故了!

“即刻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入宫来见——”

这种事情,无论明天如何应对,都必须事先拿出一个主意来。因为一个处理不慎,朝廷可能就要面对三面开战的糟糕局面。

而如今的大唐,经不起了。

河南、河北,山东和西北地区的灾区还在延续,各地受灾百姓还在增加,各地向朝廷求援的奏折如雪花白飞入。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粮食大战,李世民狠狠地捞了一笔,恐怕早就坚持不住了。如今虽然还能勉力维持,但决不可能再面对另外一场战争了。

事态严重。

御书房彻夜灯火通明,几位大佬几乎一夜没有合眼。

宫禁已经落锁,虽然几个人被李世民安置在了偏殿里暂时安歇了。但第二天起来,一个个顶着熊猫眼,脸色严肃。

……

早朝。

当李道宗把吐谷浑和吐蕃的最后通牒说出之后,朝堂之上,顿时炸锅。

“番邦小儿,竟然敢如此放肆,陛下,臣请出兵——定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天兵的厉害!”

程咬金等人一听,蹭地一声就蹦出来了,一个个拍着胸脯请战。

李世民目光深沉,从各位大臣脸上一一扫过,沉声问道。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

“陛下,如今漠北战事紧急,各地受灾严重,前些日子刚刚入库的粮食已经消耗了大半,若是再起战事,微臣担心……”

唐俭不由脸色发苦。

刚刚说手头的日子好过了些,谁知道这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呢,就遇上了这种糟心的事。

这民部尚书真是没法干了。

“陛下,开办榷场,放开盐铁之事,几乎等同资敌,此事断不可行!若是此时应了下来,必然遗祸无穷——微臣以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妥协——”

魏征眉头紧锁,朝廷的局面他也知道,但有些事,真的是不能开口子啊。

“陛下,唐尚书和魏秘书监言之有理,但如今局势就摆在这里,若是我们一口回绝,恐怕我们马上就要面临三面作战的风险……”

大理寺少卿王纲目不斜视,沉声道。

“微臣以为,一味强硬,于事无补——如今之计,不若先暂时安抚笼络,徐徐图之……”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微微颔首。

“王爱卿,你有何良策——”

“他们所求者,无外乎三,开通榷场,放开盐铁限制和迎娶公主。正如魏秘书监所言,放开盐铁,等同资敌,断不可行。”

说到这里,王纲语气一顿,缓缓道。

“但开办榷场,对我大唐而言,并非一无是处。更何况,这些年来,我们与吐蕃和吐谷浑的民间交易从未断绝,即便应允了,也不过是从私下转为官面而已,反倒是方便了朝廷管理,何乐而不为……”

开办榷场,已经争议了很久了。

但赞同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王家、郑家和长孙家这一派的大臣,大都是支持的态度。认为开通榷场,互通有无,利大于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有限制地开放一部分盐铁,换取高昂的受益,填补国库。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他们这些人背后的家族,每年与吐蕃和吐谷浑交易数额巨大。一旦形成正式的榷场,便可以由明转暗,好处当然是肉眼可见。

反对的,则认为,吐谷浑和吐蕃都是不毛之地,物产贫瘠,开放榷场只会让他们从中受益,从而慢慢壮大起来,而大唐得不到多少实惠。此消彼长之下,必然遗祸无穷。

但如今形势忽然,王纲再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不由陷入了沉思。

毕竟,相比较而言,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商量。

顿时就有不少人纷纷附议,这一次,就连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都不由保持了沉默。

其实昨天晚上,他们就已经在这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局势如此,如果不给人家一点甜头,根本安抚不下啊。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认为,那此时就交给鸿胪寺卿和王爱卿协助办理——”

王纲沉声领命,然而并未退下,反而抬起头来,看向坐在金銮殿上的李世民。

“但微臣认为,此三项,关键者,不在榷场,不在盐铁,而在迎娶公主一项,若是仅仅答应榷场一项,恐怕难以安抚对方——”

此言一出,李世民面沉似水,朝堂上议论纷纷。王纲置若未闻,冲着李世民深施一礼。

“若是我大唐肯出嫁公主,与吐谷浑和吐蕃结成秦晋之好,从此双边再无刀兵之险,边关和睦,百姓安乐,我们也因此得以喘息,避免了三面作战的风险——何乐而不为?”

“放你娘的轻巧屁——姓王的,你说的这么好听,你怎么不把你闺女嫁出去!”

不等李世民搭话,程咬金便不由蹦着高的大骂。

“我大唐男人难不成死绝了不成,要一个女娃子去给我们换取太平——陛下,此事断不可为,微臣愿意提兵三万,平息纷争!”

谁知道王纲看都不看他一眼,抬起头看着龙椅上的李世民,声音平淡如初。

“若是我王家嫁女,能换取边关稳定,王家义不容辞——”

说到这里,王纲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微臣冒死直言,我大唐公主蒙受皇恩,锦衣玉食,自当为朝廷解忧。边关将士,可以为我大唐抛头颅,洒热血,难道陛下就舍不得为我大唐出嫁一公主吗?”

这简直是诛心之言!

朝堂上顿时一静,李世民一张脸色阴沉似水。

话说到这个份上,这个问题就容不得他回避了。

“陛下,王少卿之言,虽然鲁莽,却也不无道理啊。若不是突厥作乱,战火不息,我们又何至于此啊?若是陛下不允,老臣担心一旦我们大唐陷入三面作战的局面,昔日渭水河畔之祸就在眼前啊——可恨老夫年迈老朽,不能提三尺剑,为陛下解边关之危啊……”

谏议大夫卢友直说着,站出班列,深施一礼。

“老臣冒死,请陛下出嫁公主……”

李世民面上看不出喜怒,但一双拳头,已经捏得咔咔只响。他强忍着心中怒火,淡淡道。

“为了大唐,朕自然不会舍不得出嫁公主,但朕的女儿年纪尚幼,恐怕不宜远嫁——”

“陛下,吐蕃使者听闻,豫章公主端庄姝丽,秀外慧中,年逾二八,昨日专门通知老臣,让老臣回禀陛下,说愿娶之——”

头发花白的鸿胪寺少卿王典,闻声出列,躬身一礼。

李世民如今适龄嫡亲的女儿,不过三人。

长乐公主李丽质,据说有意嫁于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高阳公主李丽清,据说有意嫁于房玄龄次子,剩下的一个就是豫章公主李月明了。

李世民被这老贼一刀,补得差点吐血。

但却不知该如何解说。

不要说,他从心眼里,根本不愿意远嫁女儿,进行这么屈辱的和亲。就算他愿意,这豫章公主也不合适啊,昨天刚刚跟王子安定亲啊。

可惜,王子安这个狗东西不在朝堂上,不然应该有办法对付这个王老狗吧?

但跟王子安定亲这事,除了经手的李孝恭之外,他还并未对外公布,若是此事提出来,恐怕马上就会遭到百官的反对。

公主金枝玉叶,岂能嫁给一个没有任何官身的普通百姓?

此时,李世民后悔的肠子都有些发青。早知道会有今日这种局面,无论如何,朕都要先给他一个爵位再说啊。

就在朝堂忽然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的时候,忽然听得大殿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边关急报,八百里加急,襄城大捷,活捉颉利——”

人还没进大殿,通报大捷的消息,已经传入了大殿之中。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李世民蹭地一声从龙椅上蹦下来,露出狂喜之色。

“速传——”

话音刚落,一位风尘仆仆的校尉,跟着值殿武士,脚步匆匆地从大殿之外跑了进来。

“启禀陛下,边关大捷——襄城大捷,颉利溃败,李靖将军已经亲自押送颉利可汗,星夜赶来——”

这校尉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捷报,恭恭敬敬地双手递了过去。不等內侍伸手,李世民亲自上前接了过来,迫不及待的打开。

越看,脸上喜色越重,到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王子安,不愧我大唐麒麟儿!”

第六百二十七章 武则天:我小师弟狄仁杰(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贵人第五十八章 怕不是得了失心疯吧第四百五十四章 你跟谁亲兄弟呢?老子是你老丈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唐俭:我们开业第一天就要倒闭?第六百一十一章 谁让我老丈人多呢第六百三十一章 杜如晦:我劝了,但是我劝不住第一百三十三章 程咬金:我儿子是个有出息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对好兄弟第三百九十三章 跟王子安这种人,你就没法交流第四百一十八章 啊,又忽悠瘸了一个第一百二十三章 社死的长孙无忌第三百三十二章 农村合作社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看好你们第五百二十九章 薛仁贵:师父一定是在历练我第六百六十九章 长孙无忌:快去求王子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雪崩第六百零一章 褚元恒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另有玄机?第七十八章 老李,快跑啊!第六百二十五章 凶名远扬第六百五十一章 何不成全陛下一段父子之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老魏啊,我给你介绍几位贵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铸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子安可在此处?第五十五章 程咬金,你家快被你儿子搬空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想当驸马,哪有那么简单!第五十四章 夫人,我给你带回来了好东西第三百六十六章 当儿子的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第四百二十五章 啊,我没钱没关系,我们家妹夫有钱啊第一百零六章 地底温泉第三百四十九章 满大街都是进士及第第二百六十二章 这就忽悠瘸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王子安:师父我是为他们减轻罪孽第四百四十二章 狗东西,还说你不会!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对好兄弟第三百零五章 海外有仙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们为何这般表情第四百九十章:尉迟恭献宝第五百五十八章 门神:我到底辛苦啥了啊——(为盟主赤染天加更1)第二百一十六章 彻查大唐长乐商行第四百一十章 你这是画圣在世啊第四百九十五章 给他们一个理由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承乾这也太没抗性了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局已定,老程,速回!第三百零三章 老哥,说出你儿子的名字,我打断他的狗腿第二百二十二章 李孝恭:必须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局已定,老程,速回!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劝了啊,这事不怪我第五百二十章 岂有此理第三百九十八章 君心难测第六百四十四章 崔家遗孀第一百二十二章 长孙无忌:这个狗东西还文武全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来自一千年后的浪漫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切就绪第七十章 原来是位迂夫子第九十六章 陛下,两坛子就你就把闺女卖了啊第四百六十一章 断臂第三百三十九章 老夫今日手感不佳第二章 看看谁是倒霉蛋第一百零九章 悔不带儿李二郎第二百六十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宴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要欺负老实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啊,有妖怪——第一百九十一章 这个王通,不会是子安的托吧第六百六十九章 长孙无忌:快去求王子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让他先等着第四百七十一章 爱莲说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过分了,一个个逼着我娶闺女第二百七十四章 陛下,这到底是想玩啥呢第六百七十三章 程咬金:妹什么妹,叫师父第三百二十三章 您端盘子送菜,我们不敢吃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马周:学生不敢忘公子今日之教诲第四百四十章 厉害了啊,这都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我竟然是一个托?第四百八十八章 根源第九章 泼李世民一脸第六百二十三章 王子安:我有点不对劲第一百三十二章 原来师傅就是那个混账玩意第五百零六章 我终于可以炼制仙丹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阴家第六百四十章 李世民:王子安,你这是恼羞成怒第五百章 苏苏姑娘,你想要侍寝吗?第三百八十八章 背黑锅我来,立功他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这一波,稳赢第九十二章 第二步的机会,如期而至第二百零一章 谁都别拦我,我要做强项令第四十一章 公主,你浮浅了第五十三章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想当我丈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先生,说好的鸡汤呢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个臭小子,真是傻天真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阎王难救求死的鬼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泰的反应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的夫君是一位急公好义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所以,我是来干啥的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四百五十一章 这个,一切要看缘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