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长孙府(下)

长孙丹忌的询问让李泰陷入了沉思知识面的不同。李击具体的解释清楚。长孙无忌也不着急端起茶盏耐心的品着等待李泰的答案。

许久李泰理顺了思路讲不明白道理那就用例子来讲解:“无忌舅舅二舅家里因难产而毙的年纪多大?”

“好像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具体年龄我不太清楚。”

李泰咳嗽一声言道:“无忌舅舅具体原因我不太清楚但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年龄大的在生育的时候遇到的风险要小年龄小的生危险的机会要大。在生育过程中身体好的平安的权会要大反之则小。第二胎以后的平安机会要大反之则小。具体为什么我说不清楚但事实上却是这样的

李泰也学着长孙无忌的样子轻酌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当然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年纪小身体弱。第一胎仍然是母子平安的。我说的指是一个可能性大小的问题。而且这里也有个“度。的存在身材肥硕臃肿不堪的到不一定比身体瘦弱的平安产子的机会大。总之我也说不太好只是一个总结具体因为什么我不是医士说不清先”

李泰心里明白恐怕这个时代的医士也说不清楚原因但他们一定见到过很多例子应该会支持自己的决定。

长孙无忌点点头细细思量李泰话语中的道理片刻之后说道:“在你母后和我说这个问题之后。我特意让家人去询问过几个经验丰富的稳婆虽然他们说不出为什么但都承认你说的有道理。现在我所关心的是如果年龄大一些再结婚产子;真的能避免这种风险吗?”

“不能李泰斩钉截铁的回答长孙无忌。李泰心具清楚。妇女生育时死亡率高的问题难为了医学界上千年直到剖腹产的出现才算是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以唐代现时的医学展来看。即便是李泰能详细的说出方法也没有条件执行更何况李泰只知道剖腹产这个名词知道是在小腹上割上一刀具体怎么割手术的过程他都不清楚所以他根本不敢信口开河。

特别是手术最关键的麻醉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华儒手中的麻沸散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究竟是如何配伍的也是一个谜。什么条件都不具备李泰若是贸贸然的说出剖腹产这个名字是在妖言惑众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听到李泰肯定的回到长孙无忌皱眉冉道:“那就只能寄期望与产妇的身体情况了?”

李泰无奈的一叹:“目前来看只能如此了或者舅舅可以找些名医共同探讨一下也许医士们有更好的方法

李泰不着痕迹的将问题推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摇摇头:“我问过太医。他们也说没有办法个别的医士也赞同你的看法认为年龄大些更加保险

长孙无忌话头一转:“不过我担心若是年龄大些才出嫁会不会影响大唐的人口总数若是人口减少大唐若干年后”

长孙无忌停下了话头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李泰。

李泰呵呵一笑:“舅舅您是在考校我吗?活人才能生子我不信舅舅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手指虚点李泰:“你个滑头真的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我啊。不错你说的对只有活人才能生子我正在考虑是不是上书陛下将律法中的婚配年龄由十三改到十八这样对天下百姓也都有利。”

李泰忽然感到这个舅舅很不厚道第一次真正的打交道就不停的给他挖坑等着他往里跳。改变律法容易但实施起来就很难了李泰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到前面巨大的阻力。

上千年的传承习惯可不是一纸律法能够改变的李泰见识过后是“计划生弃进行的是多么艰难。为此特别设立一个行政机关这就是改变传承习惯的代价不管这个传承习惯是否是合理的但只要改变就需要代价。李泰并不认为长孙无忌或者自己有这斤。能力改变即便李世民都没有这个能力。

李泰不相信长孙无忌看不到这点。明显的长孙无忌在为自己挖坑。李泰嘿嘿一笑直视着长孙无忌。却不开腔等着长孙无忌的下文。

长孙无忌和李泰对视片刻忽然笑道:“青雀啊你就是个滑不留手的小滑头让你上当还真不容易。不错我知道这件事很是难办。可是那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不难办呢?。

李泰看着长孙无忌挺直了身板。一副正气凛然迎难而上的样子。

“好。”李泰大喝一声端起茶盏:“舅舅“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就佩服像您这样豪气干云的人。此地无酒我就以茶代酒敬您一盏

李泰说完端起茶盏就要一口饮尽。

忽然一双圆润洁白的手盖在了茶盏上李泰抬起头满面惊诧疑惑的望向手的主人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轻轻摇摇头叹息道:“青雀啊你舅舅我空有壮志却无能力啊这份奏折我是无法动笔的。”

李泰心中叹息和长孙无忌这种老油条打交道太累了自己装模作样也累不仅身体累心里也累。看着长孙无忌的这幅做派又不知道他想出什么样的坑等着自己跳。

李泰轻轻一笑并不搭言略微低下头凝视着手中的青瓷茶盏以不变应万变的等着长孙无忌说话。

“青雀啊我和朝中各个大臣牵扯太深。和那些世家大族更是恩怨不断这份奏章若是由我进献。恐怕无风都会起浪平白生出很多周折来。推行起来将是难上加难。所以我是有心无力啊。”

李泰承认长孙无忌说的话有些道理却不完全。由长孙无忌推行会遇到阻力同样也会有人为了巴结长孙无忌而少费心力。这是有弊有利的事情而长孙无忌只说了弊端却绝口不提有利之处。不知道长孙无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泰就更加不敢开口了。

李泰的沉默换来长孙无忌的侧目片科之后长孙无忌低沉的说道:“倘若是我来呈送这份奏章。那么一定会在朝野上下掀起巨大的波澜。所以我有个想法这份奏章由青雀你来写由你来送你看如何?。

“不行……李泰的拒绝未加思索脱口而出。

“青雀啊不是我推脱这样一份利国利民的举措若是由我执行一定会变故横生若是由你来就小门可以当做试探即便不小小年纪能够提世一。丑解也能够让众人舌目相看。若是成了你在朝野上下的声望将会大涨对你也有利。”

“不行我不干。”李泰的拒绝依然十分坚定。

表面上看似长孙无忌将一块大馅饼放在眼前事实上这块馅饼却不是李泰有能力吞下去的倘若李泰一时昏头利令智昏一定会被噎死。写奏章送奏章都容易但试图一下子扭转传承了上千年的习惯却是极难。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得罪了世家大族会连平民百姓都得罪透了李泰就再也没有在大唐的立足之地了。

李泰还没有自大到对上千年的惯性思维不管不顾的程度虽然说处理好了不管成败与否都能够赚取一定的声望切不论长孙无忌是不是真心让他赚取这份声望但凭着李泰内心绝对不愿招惹这样的麻烦事。

长孙无忌仿佛对李泰的断然拒绝早有准备笑着问道:“青雀你是不愿意取得这份声望还是不想推广这份利国利民的措施?或者说是你怕麻烦?”

“兼而有之吧。”李泰长叹一口气怅怅的道:“舅舅我不怕的罪人但我却怕麻烦。而且我才疏学浅这样的大事压在我的肩头。我扛不住的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办。再者说这份声望对我也没有用处我就想平平安安的做个逍遥王爷要这份声望做什么?当出头鸟吗?我胆子小可怕被弓箭瞄上。所以这么大的事还是舅舅出马吧。我还真没有那种“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李泰半真半假搪塞推脱心里却在合计着且不说这份功劳能不能捞到单说其丰的难度就不是李泰所能想象的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也过于庞大或许对于李元昌那样的心趋权势的人来说是块香美的蛋糕但对没什么野心的李泰来说就成了烫手的山芋能丢多远丢多远。

“你就真的不考虑了?你要知道。不管成败与否你在陛下的心中都会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对你的好处可不止是朝臣中的声望还会让陛下赞叹不已这可是很难得的啊。你和陛下之间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

李泰虽然不清楚长孙无忌的目的是什么却抱着一贯的观点天上掉馅饼的事太少了落不到自己身上不贪小便宜就吃不了大亏。想这种大便宜更是不能沾。

李泰根本不为长孙无忌所动。笑着拒绝:“舅舅我和父皇的感情已经够深厚了就不用在这样的事上做功夫了。至于父皇的赞叹嘿嘿。我还真不敢奢望只要父皇不责罚我我就知足了。”

长孙无忌听着李泰的婉言谢绝。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水火不进的李泰。注视着李泰优雅的端起茶盏一口一口的轻酌着丝毫不为其所动。

忽然间长孙无忌从摇椅上站起哈哈大笑的说道:“不错青雀真的很不错。心思缜密机智非几而且有自知之明真的很不错。特别是年纪轻轻就能看清自己太难的了。聪明之人很多但真正能有自知自明的就太少了。机智缜密。沉稳自知这样的心性落在一个少年身上真的是太难得了我的妹妹有一个好儿子啊。”

长孙无忌忘形的大笑吓了李泰一跳。看得出来长孙无忌是真心的高兴。说话间连称呼都变了将长孙皇后称之为妹妹的口误都出来。虽然说没有错误但毕竟是失礼了。

“舅舅是在试探朝这次叫我来就是为了试探我?”

长孙无忌频频颌微笑不止李泰却是连连苦笑:“舅舅这也有些太离谱了大张旗鼓的叫我来就是为了一次试探?我记得第一次在秦王府见到您的时候您就和父皇二人合伙试探我一回这次又来了!”

长孙无忌笑着辩解:“这次我也是受你父皇母后所托稍后我还会进宫将这次我们会面的详细经过告知他们。”

李泰真的无语了长孙无忌明确的表明了这次的试探是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授意下进行的可是处在深宫内的二人在试探什么呢?

是试探李泰的心智?还是试探心性?

不管试探什么李泰都算是圆满的解决了还换来长孙无忌的赞赏。

“青雀啊你的这番见解的确很有道理我和你父皇在一起商讨过。一致认为还不是时候所以只能是暂时束之高阁等以后真的实行那天这个功跑不了你的。”

李泰连忙摆手推辞:“这里没我什么功劳我就是随口说说而已真正有功劳的应该是您和父皇就别算我的了。”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若有所指的说道:“你也别忙着推辞这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你争也没有用。”

李泰心里嘀咕“我也没想去争啊!”嘴上却在连声称谢:“那就谢谢舅舅了。”

“不用你谢我只要你不怪我就好。”长孙无忌摆摆手不在纠缠于这个话题。

话音一转对李泰笑道:“青雀你知道吗?今天早上的朝会上守侍中王佳因为泄露禁语被降为同州刺史而秘书监魏征被任命为守侍中。”

听到长孙无忌带来的消息李泰心中赞叹李世民的动作真够快的也够精明的将原隐太子李建成的旧属王佳贬出长安又让同是李建成的旧属魏征任职守侍中这样一来即警告了围在王佳身边的旧隋降臣又安抚了李建成的东宫旧属波澜不惊的一举两得实在是高啊。

李泰心中称赞李世民口中却嬉笑着:“这个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对朝廷上的事不怎么关心。”

“我不知道王佳被贬和你有没有关系但我知道就在前几天三殿下蜀王李恪送了一份大礼给王佳想要拜他为师王挂没有应承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考虑一下。”

长孙无忌停顿了一下耸角微微上翘说道:“也就是说蜀王心目中的老师离开长安了这跟你有没有关系我就更不知道了。”

李泰听言心中苦笑暗中叹息:“得无意中又将李恪得罪了短时间内或者李恪不会知道王佳的被贬和自己有关时间一长就说不准了。一旦李恪知道事情的始末一定会暗中嫉恨自己。”

看着长孙无忌老谋深算的笑容。李泰心里呻吟一声:“这趟赵国公府真不该来。”

第10章 解脱魔障第168章 乔峥受伤第197章 买粮第49章 李世民暴怒第149章 房府贺寿第112章 救命稻草第12章 李渊探病第194章 达成默契(下)第192章 难进的门(下)第133章 心甘情愿的竹杠第131章 李元昌第199章 粮食问题第63章 亲人团圆第212章 罪状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场第110章 都是摇椅惹的祸第223章 惊闻第167章 侯君集的应对第72章 李世民召见第5章 宴前欢愉第69章 安顿乔家第170章 仗势欺人第170章 仗势欺人第209章 高潮(下)第112章 救命稻草第11章 皇上驾到第34章 承乾算计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181章 求官(下)第165章 多情的暧昧第181章 求官(下)第151章 群魔乱舞(上)第216章 谋划第98章 春日游第72章 李世民召见第13章 东宫应对第54章 担忧与醒悟第137章 替罪羔羊第203章 河南府刺史(下)第48章 孔颖达告状第190章 到达洛阳第9章 心魔难度第39章 讨论伊始第118章 明达出场第114章 程府赴宴第39章 讨论伊始第38章 将来如何第37章 拜师风波(下)第72章 李世民召见第200章 故人来访第188章 人祸第151章 群魔乱舞(上)第153章 离席第35章 拜师前奏第144章 长孙府(上)第128章 偶遇第134章 立政殿嬉闹第212章 罪状第200章 故人来访第28章 缠绵病榻第175章 姐妹花第122章 借机警告第19章 李泰当家第40章 贞观讨论第120章 赏赐第195章 粮价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204章 送礼第242章 有口难言第48章 孔颖达告状第106章 准备..第241章 将死之言第204章 送礼第61章 李泰出宫第99章 初次打探第101章 承乾探访第35章 拜师前奏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138章 受罚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领悟第28章 缠绵病榻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68章 乔峥受伤第24章 兵围宏义宫第60章 心思不同第123章 豫章的烦恼第18章 万事俱备第225章 误解第80章 长孙仆射第217章 太子信笺第150章 鱼龙混杂第21章 阴险李泰第121章 规劝第132章 李恪低头第171章 上达天听..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208章 高潮中(0)第143章 练字练心第232章 药引第241章 将死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