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人旧景(下)

青草,绿树,红墙,碧瓦,夏蝉依旧在拼命的鸣叫,一切似乎和玄武门事变之前没什么两样,还是那颗老槐树下,环境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心境。

短短的十天里,李泰从秦王四子变成了太子四子,将来的皇子。即便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早已明确知道结果,李泰在欣喜过后依旧感觉有些迷茫。嫣儿还在做着她那永远做不完的女红,蕙兰坐在身边,轻摇着团扇,一身杏黄罗纹绸宫装折射着阳光,墨兰凑在姐姐耳边小嘴不停的嘀咕着。

李泰仰卧在摇椅上,在摇椅赋有韵律的摇动中,合上双眼,考虑着这十天来的得失。

同样在这棵槐树下,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探望自己开始,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李世民在东宫中毒,胡乱出手救治。旁观天策府众人谋划玄武门事变,最后忍不住提点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中,在宏义宫大出风头。然后又赶到东宫试图救下太子和齐王的孩子,人没救下还将自己吓的一身病。养病就养病好了,连番激怒李世民,还给李世民讲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大道理。

从头想了一下这十天自己做的事,即便是盛夏,李泰还是感到从心底发出的寒意。

“糊涂,鲁莽,瞎出风头。”这是李泰给自己的评价,明明早就打算安安稳稳做一个逍遥王爷,怎么就出了这么大风头呢。又没想坐那个位置,出这个风头也没什么好处,不趟这趟浑水李世民也一样能做皇帝,这不是糊涂吗?

明明知道去东宫也很难救人,还颠颠的跑去,这不是有病吗?明明知道结果,还试图去干涉,这哪像一个需要明哲保身的人。失败啊!

给李世民上课,连番激怒李世民。想一想李泰就后怕,怎么就这么鲁莽?庆幸李世民心胸宽大,不然一刀剁了自己都没地方喊冤去。

越想越感觉失败,本想给李世民留下个好印象,结果被自己弄砸锅了,本想亲近李世民,找到一把能够遮风避雨的大伞。这下好,伞是放在那里,伞骨却叫自己给折了,别说以后遮风避雨了,说不定哪天这把伞会狠抽自己一顿。

李泰想起来那句“古语”,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说的太正确了,此刻李泰特别敬佩一千年后的张廷玉,一身生谨慎奉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看来以后还是要低调低调再低调的过日子,少出风头,安稳度日,李泰开始为以后的行为定下准则。

不过知易行难,这个有点热血,有点善良,有点执拗的李泰是否能记住今天的考虑就不得而知了。在价值观没有被同化之前,最大的可能应该是死不悔改。

李世民以前每隔三五天就会来到小院看看李泰,虽然是来去匆匆,毕竟也表示没有忘记李泰。如今,自从宏义宫大殿李泰一顿冷嘲热讽之后,就再也没和李世民见过面。李泰认为这是彻底惹恼了李世民,估计以后没有好果子吃了,面对将要到来的黯淡的生活,李泰心底在痛苦的呻吟。

其实李泰想差了,李世民是暴跳如雷,十分愤怒。是愤怒而不是愤恨,李世民的心胸还是能容得下李泰“胡言乱语“的,没见当时长孙氏都没劝阻吗?若是真的会让李世民记恨,兰心蕙质的长孙氏怎么可能容李泰把话说完。李泰对李世民的了解也不过是史书上那点记载,不可能比得上和李世民相处十多年的长孙氏。

李世民虽然生气,但对李泰的那番话还是听进去一些,在愤怒过后,甚至有点欣赏李泰,当然不是欣赏李泰的“胡言乱语”,而是欣赏李泰在小小年纪就能有自己一番心得。作为父亲看见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即便父子之间不能达到统一,也仍然是高兴的。

长时间没来李泰小院,一方面是拉不下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历了玄武门事变之后,朝臣们在惶惶不安,李世民必须耗费精力安抚朝臣,没有时间顾及私事。

此时李泰的忐忑不安,不过是过分否定自己后的患得患失。

思绪纷飞中李泰想到了长孙氏提及的门阀氏族,由于对现在的门阀不熟悉,李泰出言对身边众人问道:“你们谁知道我们大唐有哪些士族名望比较高啊?”

蕙兰低头沉思了半响才回答道:“殿下,若说士族那就太多了,只是从名望高低来说,北方山东有王、崔、卢、李、郑五姓,其中以崔氏为第一。关中也有韦、裴、薛、杨、杜等士族……”

蕙兰说的很详细,有条有理的曼声述说。李泰很是奇怪,问道:“你怎么对士族门阀这样了解?按说你普通良家女不应该了解的如此详尽啊?”

苦苦的一笑,蕙兰惆怅的答道:“两年前未进宫时我们本姓裴,勉强也算是关中裴氏偏支。小时候总听家人说起,也就记了一些。”

“当朝尚书仆射裴寂还是我们族人呢!”墨兰兴奋的插话道,随之又是黯然的嘟囔:“可惜,我们认识他,他却不认我们。也是白白惦记。”

李泰看着怅怅的墨兰感到好笑,她知道裴寂是大官,却忘记了自己好歹也是个王爷。李泰对墨兰逗趣道:“那你们怎么进宫了,没有去找裴尚书呢?”

蕙兰怕妹妹说出犯禁的话,急忙答道:“家母早亡,家父去世后,庶母就在采选的时候为我们报了名。”

听着蕙兰语焉不详的搪塞,李泰也不想让她们说出难言之隐。长孙氏为李泰选出来的身边人,当然是身家清白,不可能对李泰怀有恶意。也就主动叉开话题,不再刨根问底。

继续听着蕙兰对于士族门阀的讲述,李泰才了解,现在的大唐与其说是皇族的天下,还不如说是门阀士族的天下。李氏皇族不过是关陇贵族推出来的,若没有这些士族的支持,李世民什么事都别想做成。

李世民身边充满着士族门阀的影子,朝廷上左仆射裴寂,右仆射萧瑀,中书令封德彝等等都是关陇贵族出身。李世民的侧妃中韦妃,杨妃都是关中贵族出身。就连长孙氏父族在关中都是大姓。

各种姓氏门阀的划分,相互之间用联姻结成的关系、辈分,听的李泰是头晕脑胀。越听越能感觉到这些门阀士族在唐朝的巨大影响力,忙叫蕙兰停下。说道:“慢慢来,别一下都和我说完,头昏。以后有空你一点一点和我说。今天我们享受阳光,先不讨论这个问题。”

把烦恼放在一边,李泰带领着众人享受夏日午后的阳光,慢慢的在大槐树清凉的绿荫下睡去。

…………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在晚上

第232章 药引第17章 引蛇出洞第55章 初见长孙冲第12章 李渊探病第181章 求官(下)第9章 心魔难度第20章 王府备战第238章 缘起第44章 有所保留第179章 千金买马骨..第178章 初步结论第230章 安排第130章 罪魁祸首第164章 收尾第117章 余波未平第74章 丽正殿(中)第109章 砸店第130章 罪魁祸首第155章 问策第12章 李渊探病第65章 要债和要命第147章 汉王多心第54章 担忧与醒悟第209章 高潮(下)第135章 承乾认错第30章 敬畏之心(下)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51章 长孙皇后探伤第103章 要人第194章 达成默契(下)第9章 心魔难度第65章 要债和要命第212章 罪状第16章 事变前夜第145章 长孙府(中)第9章 心魔难度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领悟第152章 群魔乱舞(下)第48章 孔颖达告状第203章 河南府刺史(下)第167章 侯君集的应对第190章 到达洛阳第206章 开端第103章 要人第228章 孙思邈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130章 罪魁祸首第216章 谋划第129章 诿过第26章 智擒薛万彻第143章 练字练心第53章 长孙皇后规劝(下)第81章 书法与收礼第52章 长孙皇后规劝(上)第210章 屠9182高举第41章 为何而笑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64章 收尾第18章 万事俱备第7章 太宗中毒第173章 愿赌服输第215章 以工代赈第228章 孙思邈第218章 借粮与放粮第151章 群魔乱舞(上)第158章 环彩阁第99章 初次打探第13章 东宫应对第150章 鱼龙混杂第61章 李泰出宫第22章 千古一箭第158章 环彩阁第238章 缘起第113章 卢国公有请(0)第176章 元凶第151章 群魔乱舞(上)第73章 丽正殿(上)第33章 嫣儿心事第132章 李恪低头第46章 点拨李承乾第69章 安顿乔家第177章 转变第130章 罪魁祸首第156章 青楼第215章 以工代赈第74章 丽正殿(中)第231章 诊治第150章 鱼龙混杂第197章 买粮第87章 作茧自缚第108章 挖坑第48章 孔颖达告状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91章 找茬生事第125章 李恪..第66章 好自为之第175章 姐妹花第199章 粮食问题第156章 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