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朝议

李扬心情沉重的自柳叶儿房中出来,对门外紧张的奶娘点了点头,轻声的说道:“婆婆请稍后再进去,娘子如今是睡着了。”

奶娘看着李扬走进大房的背影,用手抓了自己的胸前衣襟,努力的不使自己悲不出来,只是转过头去,又看了柳叶儿轻掩的房门慢慢的摇了摇头,已是有些苍老的脸上缓缓的滑下两行清泪。

李扬进了大房闷闷的坐了下来,自有丫头上来将徐徐的凉风用帛扇扇起,又有人端过茶水奉上,用小银勺子舀出蜂蜜按平时的量住茶里添去。

“慢来。你等下去。”李扬止了她的动作,挥手让屋中之人退去,将未添任何作料的清茶端起,好好的看着那碧绿的水面,轻闻了少许热腾的水气,眯眼享受天然的清新,又小口的饮了,略苦,不由的皱眉自语道,“原来别有一番味道!”。这时脑子里尽是那佳人消瘦的容貌,暗叹一声,这是何苦呢?

要说是喜爱那柳叶儿的话却是违心了,虽是方才被柳叶儿说的话有所感,那也只是一种心中的触动罢了,至心动的感觉仍是有不小的距离。不过一位娇滴滴的美人儿依在怀里说着情话,不想入非非却也是在骗自己,在一刹间自己那时真的动情了。

“郎君,在思虑什么?为何愁眉不展。”香风飘过,双肩之上轻揉了一双小手,杨太真那甜腻的声音唤在耳旁边。

李扬将烦心的事甩在脑后,反手将杨太真抱在怀里,用脸贴了她的发髻说道:“这段日子,我好是想你!”

“嗯。”太真叮咛了一声,在怀里扭动一个身子,仰了头吐气如兰哀怨的说道,“姊姐们各个都是倾国倾城的娘子,你哪里还能顾的上妾身。”

“这”李扬有些愧疚的哑口,好好的搂了太真轻轻的摇动着,有些动情的唤道,“玉环——”

杨太真的身子一颤,将嘴唇绷紧,喃喃的自语:“妾身还当夫君忘记了!”

“我怎能忘记呢?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见二十八章)玉环,不论如何,你终是我心中的玉环!”李扬将搂着太真的手又加劲了几分。

“夫君,请好好的珍惜玉环,莫让她从你的心里逃走!”太真的眼里隐隐有了泪花。

李扬伏耳低呤道:“此生两情相许,今世死去无憾!”

太真的泪终是掉了下来。

柳叶儿的房门开了,奶娘进来有些畏缩的轻问:“小姐,老奴可是尽了心的。”

“知道了,婆婆你做的很好?你去吩咐厨娘与我做碗粥来,这几日可是饿着我了。”方才病态殃殃的柳叶儿这时精神颇佳的说道。

“唉!”奶娘转了身叹道。

“婆婆叹什么气呢,莫不是怨我自做聪明么?”柳叶儿将枕头垫在身下,冷冷的问道,“还是不耻我这样的举动呢?”

奶娘扶在门框上的手紧握住又放开,仿佛又没了力气的靠着门转过来,摇着头对有些不认识的柳叶儿道:“老奴真的不敢相信,你就是那自小听话,吃着老奴乳水长大的柳叶儿。”

“婆婆!”柳叶儿的脸上显出一丝的慌乱,接着低下了头,有些哀求的说道,“女儿也不想这样的!你是知道女儿是个什么样的人,婆婆!”

奶娘看着许久终是笑了,开了房门停住说道:“老奴与小姐去端碗莲子粥去,说到底小姐还是这院里的小奶奶。”

看着奶娘出去,柳叶儿的脸暗淡了下来,两眼失神的看着轻掩的房门喃喃而道:“我是错了么?那为何听到他说的是我的夫君,这心里却是窃喜呢?为什么他不睬我,我这里就好酸呢,难不成是我真的喜欢他么?”又想到了什么,痛苦的摇头,含了大滴的眼泪,抓了滑到半身的被子狠狠的将脸盖住,不时传出唔唔的哭声。

长安兴庆宫巍峨的兴庆殿中,两排文武各居其位,手执笏板各个凝神而立,听着殿中持牙板的秘书省太史局令奏道:“陛下,今朔日食,参照以往载记是为不祥之兆!还望陛下早做准备。”

“启奏陛下,太史局令言之差异。大慧禅师曾言日食月亏乃天体自然之现象,哪里是为不祥之兆。我大唐四海升平,万民乐业,虽有小灾却是无伤大雅,更不会动国之根本万里一二,今岁,信安郡王大杀东北,令敌酋望冪而逃,五月戊申忠王又俘敌百帐,这难道不是陛下的圣贤所至吗?太史局令多虑了。”京兆少尹出班奏道。

左补阙执竹板高声出班躬身道:“陛下,太史局令妄下评论,危言耸听之言论令人不寒而凛,我大唐朗朗乾坤之下,哪里有不祥不兆,非明是居心不良,企图扰乱圣听,罪在不赦!”

“陈补阙你这是何意,难不成日有食之就当隐而不报,难道先秦汉晋之史当不得真,你的话字字诛心,实为报那不相与的私仇!”太史局令冷声说道。

左补阙扭头看了一眼脸色涨红的太史局令亦为冷声道:“太史局令此话从何说起,下官职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凡发令奉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摘自唐六典卷八,门下省)”又举板朝上道,“臣之红心,自有陛下圣裁,由不得你来乱说。”

“够了!”大唐皇帝李隆基瞧着班里又有几人蠢蠢欲动,心中有气,不满的看了看排头的那七位动也不动仿佛入定了的宰相,朗声说道:“即是日有食之,那朕恐为有失了德行,三日后祭天。那这等事情这这么定了,诸卿还有何事要表奏的吗?”

侍中、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光庭偷偷的看了一眼对面的兵部尚书、领河西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令萧嵩,颤巍巍的出班执牙板道:“臣有本。”

“老爱卿请讲。”李隆基有些失望的说道,心中就怕这老倌又在谈论他那一套用循资格来铨选官员的办法。

裴光庭中规中矩的走上一步躬身说道:“据老臣所知,今岁登科之举子,除一人外,都已铨选完毕。天下虽之大然官员年年增多,且老残之身据位久长,空不得其位,这就使二十三名好才之士无位不得意。老臣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还请陛下圣裁!”

“哦,难不成天下真无空出的官位?老爱卿言重了吧。我大唐取士几科不过数十人,去除了头名的几人应实授职官位,州县各府司佐史尚有万千之数,难道不能充填?”李隆基问道。

“陛下,臣也为如此想法,但那些个学子无不是苦读圣师之书,都想出人投地做个风光的入流官员。而那些个发往各地的未入流的佐史虽然已是发了符文,但都坚持不受,都聚在京兆各地会馆打马狎伎,胡做非为,实令地方官员头疼。陛下,仅入了八月,就因此犯了三十余起,还好未出了人命官司,不然更是闹的乌烟瘴气、不堪收拾。”说罢定定的看着手中所执的牙板不动。

李隆基对此也是有所耳闻,未及多想便问道:“即是老爱卿提了此事,想必就有万全的法子,且说来听听。”

“呵呵,老臣以为。解决问题之所在,还是以先父之长名姓历榜排定,再加以修改,即无问能否,选满即注,限年蹑级,毋得逾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为使公正再规定了官员经选的限数,则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从而达到广大下品官位的空缺。陛下认为可否?”裴光庭低头慢慢的说道。

萧嵩一听就想出班驳斥,但尚书右丞相、府仪同三司、广平郡开国公宋璟摇头止住,并出班言道:“裴尚书所说也是,但还需推敲。”

“好了,此事朕就不管了。铨选是吏部之事,老爱卿先这么办着吧,看看效果如何再说。”李隆基一听又是老话,便挥手定下,只当是二年革新之法吧。

“陛下圣明!”众臣工赞道。

河北道渤海国敖东城内,渤海郡王大武艺脸色阴沉的看着,殿下被女官押着有些虚弱人美艳女子,冷冷的问道:“那个孩子是谁的!你都干了些什么下作的勾当!”

那女子虽是被押着,但身上却是穿着罕见的丝制衣裙,往日里明眸的眼中失去了动人的色彩,呆呆的喃喃而语:“完颜我的儿,完颜。”忽挣脱了本就勉强的束服,跪行而过,抱着大武艺的腿哭道,“父王!女儿清清白白。大,求你放过完颜,放过他吧!他也是你的外孙呀!”

“那好拉祜,你是阿玛最亲的女儿,阿玛相信你是清白的,但这孩子是谁的,你只要说出,谁是他的阿玛,父王是会还给你的。”大武艺看着女儿这样,这心里也是一软,随即蹲了下来,轻轻的用手将拉祜额下的乱发扶正,慢慢的说道。

拉祜只是哭着道:“大,他才生下不久,尚未吃上一口女儿的乳水,求父王还给拉祜,求阿玛了。”说罢砰砰叩头不已。

“哼,你活该!”大武艺见最疼爱的女儿也不听自己的话,顿时大怒道,“你与你那个该死的叔叔大门艺一样,都是我不听话!即是如此,那本王就将他赐死!”指了女官说道,“去,将那个孩子缢死!”

“不!”拉祜最终是怕了,去拉那女官。

“将她拉开!”

拉祜快要疯了,猛的又是挣脱,上前紧紧的抱住大武艺的脚大叫道,“女儿说,女儿说了!”

“说吧,阿玛答应你,如果他不是贱种,父王会留他一条命的。”这时的大武艺如一头狡猾的头狼。

拉祜慢慢的闭上了眼,轻轻的说道:“他的父亲是大唐秘书省校书郎李扬!”

“大唐!哈哈”大武艺大笑,渐渐的脸上狰狞了起来道,“好个大唐,你庇护那个贱种大门艺也就罢了,还不放过我的女儿,那我们走着瞧!”

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庭第四百三十九章 变动第三十章 山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姊妹第六十章 戏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往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醒来第一百四十七章 争乱第四章 准备第二十五章 心事第十七章 宴客第三百六十一章 孽缘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声第四章 准备第三百零一章 哭笑第三百四十三章 慕容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流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友第三百八十九章 烦燥第四百二十九章 遇阻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斗第五百零六章 再贬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遇袭第六十九章 开局第一百八十章 交心第一百八十章 交心第九十八章 咸宜第三百二十七章 回来第四百四十二章 殿谈第一百一十八章 路上第一百零六章 出城第二百五十八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拜会第四百六十四章 闲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夜谈第九十七章 杨女第三百三十六章 细节第四十一章 迎娶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争第三百零一章 哭笑第二百五十一章 归乡第二百七十五章 惊场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友第五章 破立第十九章 姨姨第一百一十四章 驿站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州第一章 入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寻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识奸第二百六十八章 张生第九十一章 梅妃第一百八十章 交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杀第四百二十三章 会客第二十三章 春桃第十章 惊艳第三百零四章 查抄第三百一十五章 太华第九十四章 设套第二十一章 王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校书第四百八十八章 移帐第三百五十章 师徒第五十五章 岳父第四百六十四章 闲事第九十四章 设套第五百一十五章 女儿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八十章 言明第四百二十九章 遇阻第四百四十一章 拜会第一章 入城第十四章 训女第一百九十章 纳妾第三百零三章 赏罚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败第四百六十九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兴庆第七章 离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殉情第八十二章 风起第三百五十九章 人选第二百六十章 私会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争第一百七十三章 接上第三百零六章 财产第二百九十章 动静第一百九十三章 路上第七十二章 局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回来第九十六章 忘秋第四百五十九章 白水第二百八十五章 相逢第四十章 婚前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