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回京

送走了张家三子,父亲将李扬叫到别处,叹道:“囡囡之事你都知道了?”

李扬点头。

“那方才之事也是你安排的吧?”父亲又道。

李扬仍是点头道,是。

“好,很好!我儿大了。”父亲拍拍李扬的肩头,轻轻的点头:“做的甚好,为父不如你!走,陪父亲走走。”

囡囡之事终是解决了,在李扬写了书信与裴相公求情,这等小事裴相公也乐得落个人情,又常于信安郡王走动,加之听说金吾将军张去逸有心让自己的儿子拜李扬为师,便随手办了将张子仁去了一个中下县去任主薄。

至于买美人之事,则交了李苍头去办。未用十贯就买回了两个番娘送了过去,三子自是高兴马上就要写休书。而张家太爷则痛骂一通,但李苍头又道,这罢,那便让张家大郎回来好了。这下张家太爷也不说话了,三子见家中已有反对之气,便写痛快的写了休书,缘由是不守妇道。

这不守妇道的囡囡看罢愣了,二行清泪顺消瘦的脸颊落下。

李扬这几日也是探听清楚,张家因何前敬后倨,原因也让李扬脸上臊了半天,竟是囡囡圆房时未曾落了红,这便让张家怀疑囡囡在外面早就有染。自那以后三子就再也未进过囡囡的房里,同时囡囡也便开始了受苦。这事又不能去问,李扬只能暗暗的在心里叹息不已。

过了几日,李扬在族老的主持下,于宗祠补了加冠礼。同时父亲又将茉莉康氐补入了族谱,这下茉莉高兴了好几日,连带着这院子里到处都充满了欢笑,而李扬则是更是乐在不言中,在闺房之间可是大呼快活。

进了十月,天渐凉起,李扬着家里人都备了夹衣,至于柳叶儿更是马虎不得,早早的在房里备了火盆,至于火炕则用这边到处都在采的石墨来烧,倒比炭热的历害,至于为何不在火盆里添加,皆因有人被毒倒致死,所以便罢了。

看看日子已是不早了,李扬便打算动身,在走之前,安顿母亲道:“母亲,囡囡之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凡事都讲个因缘,上天定会与小妹幸福的。“

母亲点头应下了,然后慌张的问道:“莫不是我儿大郎要走了?”

“是,母亲,儿过几日便要去沙州了,误了归期那是要记过的。”李扬只得实说。

母亲别过头去,挥手低道:“走吧,如是有机会,可否离着近些,就算官做的小了也是无妨。”

“知道了。”李扬知道母亲又是伤心了,便跪下嗑头道。

母亲扶起而道:“去吧,这几日多与你娘子聚聚。这次回来都为了家事,反而你们相聚少了。”

李扬点头,转身去了内宅,见诸女都在柳叶儿房里,陪着她说话,便笑笑道:“今日好巧,竟都在清河这里,莫不是嫌自己屋子冷,来这里烤火来了。”

“阿郎真是偏心,为何不在各房里都安了火盆,要知道这里好冷。”太真自小在南边,一直未受过这种寒冷,噘了嘴叫道。

小荷笑道:“好了,明日也给你安个。夫君的年俸也快下来了,倒不至于接不上,买了二个番娘用了不少的钱。前日接了一车上好的炭,又花去了几贯,妹妹,你看下家中还剩了多少?”倒是问了管家的喀秋莎。

喀秋莎想了想道:“说起来还有十余贯,但眼看到十月上元节了,还需留下些,更加上给瑶儿与莫然的换衣钱、各房的开销以及婆婆与公公那边还需买个丫头照顾,这都要用着钱,这样下来剩不下多少,大约三、四贯而已。”

“哦,那便都早早的安上吧,再买些石墨回来,平日烧水就在院里用它了,这样也能节省些。另外日后你们多照应母亲那边,如今囡囡也回来了,尽量让她宽心些。还有就是平日里出门时多带着些人。”李扬吩咐道。

小荷笑了接着话头道:“这些妾身安排就可以了。阿郎来寻我们,可不是就为说些这个吧?”

朵儿低沉的哭起道:“夫君这般安排可能是要去沙州了,阿姊,他还不许我们跟着,真是好狠心!”

另外几女也是着急的问道。

李扬点头道:“快了,再过几日便要走了。河西不太安稳,你们跟着为夫心里不安。”

“那我们不做这个官了,安安稳稳的回来过日子不好吗?”茉莉急问。

“妹妹们,莫要说了,阿郎这般都为了我等好,等局势好些,是会让我们去的。”小荷发了话,朝李扬微笑,“阿郎你大可放心的去,家中有我们把持,自己在外要小心。”说着便哽咽了起来。

李扬不知如何收场,见众女凄凄,哄了这个哭了那个,实是烦了朝众女长揖一礼道:“好了,为夫给娘子们赔礼了,是为夫不好,让娘子们伤心了。为夫在沙州一定会与家中捎信的。”

众女哭哭涕涕一阵子,便商量起与李扬带些什么,最后决定仍让李苍头、刘一两人跟着,至于身边服侍之人各房都想将自己的丫头给李扬带去。李扬拒绝道:“不了,为夫想用不了多时便会再次回来,这边人手也不多,加之清河又有身子行动不便,所以这内宅的人为夫就不带着了。”

惹得妻妾难过了一阵子,最后答应陪众女去一次采药山方才哄着开心起来,但那丝淡淡离别前的愁怅是如何也抹不去了。

十月十日,李扬离别了不舍的家人,出了云州,顺南而下去往长安。

中间进晋阳去拜了朵儿父母,如今小弟也大了,也与一小娘子订了亲事,说起迎娶朵儿时的事情便紧张了起来,直怕到时自己也挨了捧子。又至蒲州,去见了恩师,让恩师骂一顿又夸了一阵,最后得意洋洋的对众官佐说道:“这是我徒儿,如今是沙州司马!”让李扬尴尬了少许,最后恩师兴奋之余,与人当席拼起了酒,结果喝了个大醉,回去好一通让师母埋怨。出恩师那里,再一次踏进了二姥爷之门,自是让一家人欢喜不已,最让李扬吃惊的是那人称辣娘子的小姨竟然怀有身子,脸红似火的羞答答起来,但说过几句话后本性露了出来,挽了胳膊就要拉着李扬去找人喝花酒,让姨夫的那张脸有如红布,直道,真是有损门风。但让小姨过来掐了一把便正坐在凳上,慢慢品茶去了。

离了热热闹闹的蒲州,李扬怀着一丝别意的心情进了长安。

去寻了如今的裴相公,道谢万分,将从云州带来的上好皮货送了过去。裴相公眼露惊异之色,连声说好,但是却拒收了,说道:“本官如今甚好,不能坏了规矩。”又指了那几领蒲州麻纸道,“这纸,老夫便留下了。”开饭之时,见清淡几样小菜,李扬低头不敢直视于裴相公,直道裴公实为真君子,自己太多卑贱,不敢生有丝豪的不敬之意。

从裴府出来,四顾长安街坊竟不知往哪里去。半响想起在突厥牙帐中与金吾将军张去逸有约,于是往张宅走去。递了名贴,李扬无事等在门外,不一会的功夫中门竟是大开,里面笑眯眯的站着金吾将军张去逸朝李扬躬身施礼道:“出来晚了,请李司马见谅!”出来便来挽李扬之胳膊,从中门而进。

李扬忙闪过回礼道:“张将军,这,这如何使得。”

“使得,如何使不得。李司马重情重约是君了,再说这也是替我的不孝儿女恩师而开,也说的过去。请李司马,走正门。”拉着便走。

进了客厅,客气了几句,将收弟子之事说定,便让人去叫了儿女过来见李扬。

不一会有八九岁的二个男童过来,规规矩矩的过来施礼道:“见过父亲,见过李司马。”

张去逸笑着对李扬道:“这便是犬子,大郎仁志,二郎仁向。”又指了李扬说道,“这便是你们早就想见的李司马了,还不大礼相拜!”

两孩童跪下又拜,李扬知道这日后必是自己的徒儿,便稳坐在上面受了。

“明日正是个好日子,李司马你看就定在明日收徒如何。”见二儿乖巧的拜过站于自己身后,心里满意便开口朝李扬问道。

Wшw _ttκā n _C O 李扬点头称好。

这时门外露出一俏利的女童朝里目不转睛的看着,见李扬注意敢自己,脸上一红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又是爬着门框瞧过来。

张去逸见状,怒道:“玲儿你来做甚?!”

那七岁女童见事情败露,索性大方的进来,跪于地上仰头狡黠的说道:“父亲息怒,女儿只是听闻兄长恩师前来,一时没能忍住想过来看看,原来却是个少年的郎君。女儿也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只不过看着这少年郎君实是有些面少,也不知习的书还是识的礼?”

“大胆!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儿家,不去绣红做女工,你倒是跑来这里撒野!还不退下!”张去逸实是让这女儿气着了,拍案而怒骂。

女童见父亲真是生气了,也好像是被吓的哭了,说道:“奴家不过是想说,不能让那无良的庸材来教授兄长,这有何错!”

“好好好,连为父的话都不听了,看来平日里惯你太过了,真不知狂妄从何写来。仁志,你二人还不快将她拖回去,真是丢人现眼!”

李扬见此女童说如此的话,这脸上也是挂不住,又一想到何必与她至气,真是活的越来越倒退了,当下也笑着阻道:“张将军,莫要生气了,小大姐也说的有理,不必着怒。”

见儿子将那不依不饶的女儿拉走,又听了李扬这句话,张去逸的脸上好看了些,干笑了二声道:“家风不严,让李司马真是见笑了。也不瞒李司马说,我兄弟五人只一女儿,自是怜爱有加,所以才落了如此下场。平日里还算安稳听话,今日不知为何从里面跑了出去,真是得罪了,去逸与李司马赔礼了。”

“张将军说的哪里话了,小大姐生性率直此乃真性情,万万不可失了这份难得的纯真。”李扬说着客气之话。

眼看已过未时,李扬便提出告辞,张去逸挽留用饭,李扬客气的谢绝了。

出了张宅,见李苍头与刘一持马等在外面,便点了点头走了过去,刚要骑马,就听前边有人在唤道:“那骗人的庸师,你站住!”语气颇为不敬。

李扬转头瞧去,却是那名叫玲儿的张去逸之女将头从墙角探出朝这边叫道。

“走,去信安郡王府上。”李扬皱眉,不想与她一般见识。

“你与我站住!”张玲儿唤了几声,却见李扬四平八稳的骑了马慢慢的走开,不由的大怒骂道,“你等着,明日再让你好看。”

在京都,李扬也没几个深交之人,不过信安郡王是他一直仰慕之人,于是第三个便排到他了。

到了郡王府,却是扑了个空,家仆接了名贴报歉的回道:“真是不巧,王爷还未从都省回来,请李司马进来等候,小的去知会公子,请他过来接待李司马。”

李扬拱手笑道:“不必了,本官明日再来拜会。”说罢便走了。

“老爷,我们夜宿何处?是河西会馆还是云州会馆?”李苍头问道。

“河西吧”

到河西会馆下了马,见了馆首递了牌子,馆首不敢怠慢,让人扫了二间正房出来,陪着笑领着过去瞧了,见李扬满意,便知趣的问了声安退了出去。到刘一和李苍头那房里,问了李扬喜食什么,往李苍头手里递了一吊钱,笑着失礼了便告退下去作了准备。

未等用饭,门人有的唤道:“哪间住着沙州李司马?”

不等李扬出去,馆首轻问:“敢问是哪个府上的来人?”

“开府仪同三司、信安郡王府!”那人回道,“我家王爷请李司马过去赴宴。”

李扬忙走了出去,知道信安郡王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这必是府里的职官,于是拱手道:“本官正是。敢问是哪一位亲随。”

那人忙过来躬身施礼道:“下官是信安郡王府行参军,来请李司马过府赴宴。”

“谢过郡王了,本官晚些定去,还望回去知会郡王一声。”李扬没想到信安郡王如此看重自己,便满心欢意的答应了。

待来人去后,李扬翻看手中的名贴,平平淡淡,只写了李祎二字。

馆首过来施礼道:“李司马,此时与赴宴之时尚早,小的特准备了些甜品点心,请李司马先行垫付。”

“哦,那多谢了。端进来吧。”李扬往里走道,“让本官的随从一并用些。”

“是,李司马,小的早已吩咐下去了。”馆首小心的回道,见李扬高兴,便又说道,“小的有一事相求,还望李司马答应。”

李扬皱眉,那馆首忙道:“请李司马为河西会馆题幅字,请司马应承。”

“好吧”李扬听到是这事,便答应了下来。

馆首长揖到底,直呼多谢,便急色而去。

用了些点心,李扬留了河西二字便领了亲随去信安郡王府。

这次守门的府兵却是眼尖,见李扬过来,高声呼道:“沙州李司马到!”

“是李司马到了。”从里面走出几人,先前之人拱手道,“在下信安郡王府掾,特在此恭候。”

“不敢劳驾上官。”李扬拱手回道。

接过李扬递过的名贴,信安郡王府掾施礼道:“客气了李司马,郡王正在客厅等候。请随我来。”不敢称本官,只因权势不一罢了。

“敢问上官,今日可是请了谁人?”李扬小心的问道。

信安郡王府掾不敢得罪,只得如实回道:“倒也不多,吴王祗、裴相公,张相公,李相公,还有工部韩尚书、新昌公主附马都尉萧衡、太子中书姚异等人。”

“哦,多谢了。”李扬谢道,从袖里滑出一块美玉递于信安郡王府掾手中,“下官与兄长一见如故,这个小玩意就留个念相。”

信安郡王府掾推托了下便收起来了,又低声说道:“即是贤弟如此客气,兄长也不能白话要人的东西。这些人中,要小心的回话,起码如是张九龄张相公与李林甫李相公问起话来,还望贤弟看风说话,这二人有些不大对付。”

“谢兄长。”李扬小声谢道,见已是过了二屋院子,这里有了众多的府官,于是便不在相问,只是相跟的身后,目不斜视的走过。

又进了一层院子,来至天井处,那信安郡王府掾回头说道:“请李司马稍后,侍我去禀告。”

“请”李扬规规矩矩的站在阶下而候。

不一会信安郡王府掾出来唤道:“李司马,可以进去了,郡王正与吴王、众位相公说着话,现请你进去。”

李扬朝他点头,将身上的衣袍整了整,正了正幞头,小步上了阶,随了其身后,低头走了进去。

当走进正厅后,就听信安郡王大笑道:“是少年司马进来了,快请,来坐,请上茶。”

李扬忙躬身施礼后,抬头迎了笑呵呵的信安郡王说道:“谢郡王。”

这时有二道与众不同的目光直直的盯在李扬身上,李扬不敢多看,让人引了入座,这才看了几位。

裴相公就不必说了,吴王李祗与其兄有七八分的相似,工部韩休韩良士一付严肃之像,神色刚毅,附马都尉萧衡则是有些病态,其形也瘦小,姚太子中书看年纪最多四十,显的十分的年轻,而左首第一人长的一幅极为精明的样子,一双闪着智慧光芒的目光正直盯盯的瞧着自己,让人无处藏身,而另一道目光则是属于一位好人模样的老者,慈眉善目显的很是亲近,但那目光却是盯在身上发着冷。

第五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选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败敌第一百零八章 议亲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乱第一百一十四章 驿站第二十一章 王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刑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驾行第二百零六章 有女第三十五章 惊变第八十二章 风起第一百八十九章 规矩第九十五章 动静第一百六十九章 点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沔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庭第二百八十九章 巧姑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年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家第二十二章 嘻闹第五百零一章 知章第四十一章 迎娶第三十八章 养着第三百七十一章 婆匐第三百八十八章 阿奴第二百四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八章 挑拨第二百一十四章 难择第三百五十七章 引诱第三百零七章 玉真第五十一章 一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寒食第四百四十六章 盘算第二百九十六章 解疑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险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谈第一百九十三章 路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后第三百七十一章 婆匐第三百七十九章 打击第三百章 李祎第四百一十三章 问学第二百八十八章 选人第二百零八章 朝议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问第二百六十八章 张生第八十六章 团聚第十七章 宴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反制第九十四章 设套第三百六十八章 再入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抓第一百九十章 纳妾第二百二十二章 寿昌第二百零二章 琐事第三百八十章 之后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交待第一百三十三章 识奸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应第四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处置第三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选择第一百五十四章 军令第十章 惊艳第一百一十一章 省试第四百零七章 冬至第三百六十三章 离别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痛第九十一章 梅妃第四百五十七章 做事第二章 访家第七十五章 局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败第一百四十六章 客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骨咄第四百四十一章 拜会第十二章 蒲州第三百零三章 赏罚第八十四章 风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敌第八十五章 洛阳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幽州第四百十一章 街游第四百零八章 杨玉第三百八十六章 寻人第四百零九章 往事第二十四章 见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省试第二百零四章 幕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省试第四百九十五章 众心第三十四章 二人第三百四十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后第二百一十四章 难择第三百二十六章 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