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的考虑

长安城,大兴宫(也就是太极宫,但太极宫是在睿宗时候改的名,事实上在唐初这里依旧叫大兴宫),立政殿中,李世民正在批改奏折。

因为长时间服用丹药,体内积累了大量的丹毒(也就是重金属毒素),因此他的身体并不好,视力极为模糊,就连李贞专门给他配的眼镜都没用了,因为他这并不是老花眼,而是视神经被毒素污染的缘故。按照御医推断,如果他继续这么劳累下去的话,不但自己你的身体支撑不了多久,就连他的眼睛都可能彻底瞎掉。而这也是他选择要退位的原因之一,累死在皇位上他倒是无所谓,历史上那么些皇帝,真正善终的又有几个?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明君都是活活累死的,对此李世民早有心里准备。

问题是他的眼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大唐可以有一个得病快要累死的皇帝,但绝对不允许有一个瞎眼皇帝,因为眼睛才是一个君王最重要的东西,否则你连奏折都看不见,又哪里能执掌国事?

此时李世民正戴着老花镜看着手中的奏折,在他面前还堆着一大堆没有批改过的,等全部批完,估计要等子时了——可见皇帝的确是一个苦逼的职业,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争着干。

此时的李世民心情显然不是很好,他这些天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虽然李贞还在海上漂着并没有消息传来,但百骑司还是通过侧面搜集了不少的证据,这些证据充分表明了这些势力在这些天都干了什么事情,而李贞紧随其后的密报,也证明了百骑司情报的准确性……这让李世民又惊又怒,惊的是李贞居然在暗中完成了这么大的布局,而怒的是这些势力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行刺当朝太子,更震惊于他们的脸皮的厚度,居然在行刺了李贞之后,还有脸来自己这边哭诉?实在是不要脸面至极。

“啪~”

手中的奏折被他狠狠的摔在地上:“这群逆臣,当真是好厚的脸皮啊,他们自己做的什么事情,难道以为朕还不清楚吗?他们居然还有脸向中朕哭诉,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啊……咳咳咳……”

李世民显然是很生气,说着说着就剧烈的咳嗽起来,吓得侍立在旁的王亭初立刻上前替他拍背,一边安慰道:“陛下您何必和这些跳梁小丑一般见识?他们也就只能玩些阴谋诡计了,又哪里是太子殿下的对手?您好事好好的休息吧,毕竟龙体要紧……”

“……你说的对,朕不值当和他们生气……算了,朕不看了。”将奏折山一推,李世民闭目养神起来。

“是,奴婢也觉得没有必要看。”王亭初将奏折拾起来,他不用看就知道这些奏折里都写的什么,不外乎李贞最近的动作动了不少人的利益,这些奏折都是弹劾他的,要不是李世民谨慎,生怕里面夹杂了什么大事,否则的话根本就不用看。

“陛下,宫外面又跪满了请愿的学子,陛下要不要见见他们?”王亭初是收拾完奏折,又问道。

“一群被利用了的糊涂虫,朕才不见呢。”李世民厌烦的摆摆手。

这些势力见李世民敷衍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一边用海量奏折对李世民进行疲劳轰炸,另一边则煽动学子请愿。

当然了,煽动学子请愿自然不是为了向李世民施压,他们太知道李世民的性格了,连群臣们的参奏他都不理会,又哪里会被区区几个学生动摇了心智?何况这还是关乎太子之位是否稳定的大事,更不会那么容易动摇了。

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将事情闹大,都说宁与戏子对门,不与学生隔邻,学生们坏起来当真是无法无天的,尤其是被煽动起来的学生,更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们可以做很多官员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就是由一群学生们掀起来的吗?结果一群学生连当时的外交部长都给抓住打了一顿,甚至是还烧了曹汝霖的房子,可见他们的破坏力有多强。

尤其是无论是哪个时代,学生们都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何况这么多学生聚集在宫门前,那就更加吸引人注意了,然后再有人讲解经过,一传一百,带听途说之后,那么李贞的名声自然就臭了……

只是面对一群学子,李世民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总不能将他们全部抓起来吧?那事情传播的就更厉害了。甚至不只是李贞,就连李世民都会被史书记上一笔。

“可是如果就这么不管,这些学生还以为陛下是心虚了呢。”王亭初劝道:“要不陛下还是见见他们吧?给他们一个解释,或许他们就不会这么闹腾了。”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朕出去的话,那事情就更不好控制了。”李世民摇摇头,事情要是那么简单的话,他早就处理了,这表面上是一群学子在为李贞捣毁春秋阁请愿,实际上却是对朝廷的一次试探——学生们也不是傻子,他们中或许有人是被煽动了,但其中绝对有明白人。

但他们还是来了,原因则还是出在李贞的身上——如今全天下几乎所有学子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而李贞不喜欢儒家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喜欢儒学的李贞,未来登基之后,面对儒学又会做出什么选择呢?是继续任用儒学呢?还是忽略儒学,而重用别家学派呢?

如果李贞继续用儒学也就罢了,大家继续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万一李贞要罢黜儒学呢?那该怎么办?这岂不就等于说自己这些年寒窗苦读学到的东西就成了无用之物?自己这十年寒窗不等于是白学了?别说是考科举,步入官场了,恐怕连一个教书先生都当不了了。

这个问题几乎困扰了整个大唐的学子,而宫门外的这群学子们就是被推出来对朝廷的一次试探——如果因为为自己的压力,导致李贞被罢免,这自然是最好的,但若是此事最终不能成,也要试探一下李贞的态度,若是李贞最终选择了后者,那么这些学子们就必须要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了,要么去边远小国发展,要么就改学别的学派,重新来过,要么就直接造反,推翻李贞……

而这也是李世民无法给出回答的原因,因为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李贞对于儒学是什么态度,自然也就无法回答学子们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围攻庄园第两百八十六章 绝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三十三章 李恪求助第四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第七十四章 准备宴会第九十一章 好评如潮第九十四章 定国五策(9)第一百八十章 风起云涌(4)第两百八十章 移民前……第一百九十一章 各自算计第五十一章 应战:折贺的抉择第七十三章 铜豌豆第一百零六章 世家阴谋第一百八十三章 风起云涌(7)第一百一十八章 形式一片大好(第二十三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戏与计划第三十一章 李贞的担忧第二十三章 限制宗教,王者无情第六十一章 翡翠原石第五十四章 臭弹第九十七章 自污、以谣止谣第二百八十四章 各自心思第五十章 木剑与衣服第两百二十五章 五庄观第十四章 一晃十一年第十六章 水泥(2)第一百零九章 林邑贵族闹事第二十九章 准备动手+跑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房遗爱的大招(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家论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纠结——到底该咋赏?第五十一章 **李靖第两百一十三章 西瓜珍珠第两百七十二章 最终目的第七十八章 活捉颉利第三百章 正确的政治立场第两百五十四章 敛财有方的侯君集(2)第八十三章 少年军的未来+开枪(三千字)第一百二十七章 剑拔弩张第三十九章 借钱、借人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一百六十三章 准备后撤第一百八十二章 坚决反对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苦与良知第六十九章 杂事数则第九十八章 摩天号沉没(四千字)第两百一十二章 暂时解散第一百八十八章 见洛克+《丛林生存指南》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竟然反水了……第两百一十二章 暂时解散第三百二十章 血债血偿+追兵来了(四千字)第九章 人工养殖海鲜技术第九十三章 抓获、证据确凿第十八章 李元昌拦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提气(第十六更)第八十九章 竞争第三十三章 吴福成第四十五章 交心第八十八章 定国五策(3)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贞的新习惯第九十九章 罄竹难书第三十七章 武媚娘出事了(上)第七章 江山永固第一百零七章 悲剧的李佑第一百一十五章 汉甲和开甲刀第两百九十六章 李密余孽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九十三章 献俘大典(14)之阅兵结束第五十二章 怂货绑匪第五十四章 好无聊啊第四十八章 再见本因第两百六十一章 魏征的锅第两百五十一章 事情解决+李世民看越州(二合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提气(第十六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恨意冲天第一百零六章 作死的李承乾(2)第九十五章 内附第九十二章 臭弹以及蓝酸第两百五十六章 香料岛的作用第七章 江山永固第三百章 正确的政治立场第二十八章 突遇暴风第两百零四章 贪斌的奇葩能力第两百五十六章 香料岛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给你一个机会第五十七章 用丝绸砸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动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桩罪恶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迷度的阴谋第九十七章 专打助攻第七十三章 铜豌豆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唐好福利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上)第十三章 雷霆之怒——贪腐问题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第五十九章 被嫌弃了+报复(四千字)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山仰止,心悦诚服?第两百二十章 大唐大乱第一百七十三章 验明身份——这一章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