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定国五策(1)

“原来是老神仙所传,难怪难怪。”李世民这段时间对镇元大仙中毒很深,特别是道家找到传说中镇元大仙好友红云老祖存在的证据之后,更是深信不疑。

因此他原本对于李贞的话还是半信不信的,现在一听是镇元子所传,顿时就深信不疑:“不知究竟是何等妙策?”

“妙策自然是有的,但是父皇也知道......”李贞眼睛一眯,露出了小狐狸般的笑容:“嘿嘿,就是不知道父皇准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

“明白,规矩父皇懂的,不会亏待贞儿的。”李世民立刻表示明白:“不过你得让我先看看方法怎样不是?如果好,我自然会给高价,做买卖还得让买家见见货色如何呢不是?”

“也对。”李贞故作老成的点点头,又问道:“就是不知道父皇准备选哪一个?”

“哦?难道还不止一个?”李世民奇道,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也对,老神是何等人物?又岂会想出一个解决方法?贞儿你都说出来吧,父皇自己选择。”

“好的父皇,没问题父皇。”

斟酌了一下语言,李贞道:“孩儿刚才想了一下,老爷爷给出的方法很多,孩儿挑出了上上策,上策,中策,下策,下下策五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父皇要全都听吗?”

“甚好,你且一一道来,父皇听着呢。”李世民做洗耳恭听状。

“首先是下下策,下下策其实很简单,就是派遣数十万大军平推过去,血洗大草原,须知突厥人也不过就数百万人而已,只要将他们屠杀干净,自然就不会再有边患之说。”

“当然不行,终究是数百万条人命,我怎么可能如此做?”李世民有点生气了:“贞儿你的方法都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别说了。”

“可是这确实很有效果啊,一劳永逸。”李贞笑嘻嘻道,见李世民脸色有些不好看了,连忙改口:“父皇对不起,孩儿只是想和你开一个玩笑,孩儿的下下策也就是父皇你说的方法,重新扶持一个代言人——也就是重新扶持一个对大唐忠心的人成为突厥可汗替大唐牧守边疆。此策孩儿称其为扶持策。”

“什么?我汉民先人奉行千年的方法,在你眼里只是下下策?”李世民不乐意了,不管是谁,将自己奉若天言的决策贬的一文不值,恐怕都不会太高兴的。

“父皇你误会了,其实扶持策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这个方法太超前了,因为我们扶持一个新汗很容易,却没有足够的方法保证他或者他的后代永远忠心,如果解决这个困难,孩儿也就不会有今日之行了。”

说实话,大唐这个理念真的十分实用,通过扶持代言人帮自己安定地区稳定,为自己征战沙场,自己则躲在背后闷声发大财,这和后世的代言人战争并没有什么区别。

可就像李贞说的那样,代言人战争是十分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代言人反噬主人的事情,这在二十一世纪,控制手段已经相当高明的情况下都屡见不鲜,放在一千年前的大唐,实在是有些太超前了。

“这......确实如此。”虽然很不忿自己奉行的策略只能被评为下策,但李贞说的缺陷也确实存在,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不过还是不服气的稍带威胁道:“贞儿,这才只是下下策而已,如果你接下来的四策不够好,可别怪父皇治你个言出不当之罪啊。”

“父皇放心就是,孩儿接下来这一策虽然也不怎么样,但也比扶持策要好的多。”李贞自信满满,在吊足胃口之后,才缓缓道:“那就是分封,孩儿称之为分封策。”

“分封?”李世民皱起来的眉头顿时一松,心里已经有了底,但问道:“你且仔细说来。”

“这还用仔细说吗?”李贞翻着白眼,皱着鼻子道:“就是将突厥的土地封给皇族子弟,除了初期的支持之外,就任由他们自由发展,这样就算再有祸乱,那也只能是咱们内部的事情了,就算是打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规模。”

“可是贞儿,你既然提出分封这个词语,那你也应该了解了什么叫做分封吧?你也应该明白分封的弊端在什么地方吧?”李世民的眉头再次凝起:“先秦时期,春秋战国四百年征战,说到底都是分封惹出来的祸端,还有汉晋两朝,同样因为分封而起过打乱,乱七八糟这个成语,你不会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吧?何况,重启分封制,这会让某些人产生不好的想法,此例断断不可开啊。”

“但再怎么说,也总比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交给外人来的好吧?”李贞反问道:“说句难听点的话,将打下来的土地分封给自己人,就算打起来,最多也就是换个皇帝,血脉还是咱们李家的血脉,人还是咱们李家的人,你封给外人,到时候万一有叛乱,那......”

“住口。”李世民见李贞越说越不像话,顿时开口呵斥道:“这话是你能说的吗?让外人听去怎么办?”

李贞连忙闭嘴:“是,孩儿不说了。不过,父皇赎罪,孩儿还得说一句,将突厥分封给皇族子弟确实不合适,因为突厥离大唐太近了。但如果父皇将来能打下倭国、大食、波斯之类距离大唐千里之外的领土的时候,希望父皇能考虑一下孩儿今日之言。”

“此言......父皇记下就是。”李世民有些意动,李贞虽然没有说原因,但他毕竟是皇帝,当然能想的出来这其中的缘由,不外乎就是太远了,距离不但能产生美,还能消灭野心。

不过这毕竟是未来的事情,李世民也不好答应,只能转换话题:“还是说中策吧,你不是还有三策未说的吗?”

“如果说扶持策与分封策算是扯淡的话,中策其实已经算是良策了,就是抹去突厥的名号,划分州府,由我们大唐直接统治,此策名为纳土策,纳突厥之土为大唐所用。”在李贞看来,就算是自己统治,也总比弄一个代言人或者分封诸侯国要好的多,毕竟代言人也只是代言人,突厥这个国家还是独立存在的,草原上再有什么动荡,没有人求助大唐,大唐也不好伸手管理。

第二十八章 视察产业之瓷窑第八章 火烧天然居第二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后手第一百零八章 朝议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喷火炮再显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熬夜……第一百二十二章 六大精英?第一百二十章 唐初的那些狠人们第一百九十五章 夺门第一百二十二章 六大精英?第十三章 往死里打第八十一章 罚俸一年第三十六章第二百零八章 心灰意冷?(第十三更)第一百章 平添变故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十五章 吕得言的刁难,李世民的轻松应对第三百八十八章 缴令第一百二十一章 击溃跳荡营第七十二章 这圣旨不是给你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值钱的夜壶第三百一十章 海军的光明前景第四十三章 麻烦第七十五章 巴豆建功第三十七章 杜荷第三十二章 云南白药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发第七十章 九尸迎宾,我冤枉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与结束(七千字)第三十五章 赔偿?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气第三百四十六章 争执第一百三十四章 审判(1)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六十八章 红蜘蛛第二百二十九章 战后第两百七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百五十毫米大炮第二十六章 追上门来第三十章 丰厚收获第二十七章 奔三好蓝瘦、好想哭第三十二章 解惑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字高明……第十二章 李世民发飙第八十二章 论功行赏第两百五十二章 居然是他……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给你一个理由第二百零二章 我可没说要帮你们啊(第七更)第五十一章 **李靖第五十一章 应战:折贺的抉择第三十章 南海盗王第四章 前途一片光明……第一百四十一章 枭雄末路(下)第三十九章 热议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山仰止,心悦诚服?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纠结——到底该咋赏?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绝境中的侯君集第一百六十二章 准备总攻+变故(四千字)第四十八章 再见本因第一百三十五章 敌人的目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终相见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余孽?第一百二十一章 击溃跳荡营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占领模式——殖民地模式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第二更)第两百四十七章 胡印清第二章 闹了个乌龙第一百二十五章 辛格(2)第一百八十四章 底线第两百七十七章 打起来了第六十七章 大唐的未来——君主立宪第二十二章 陌刀第六十六章 敌人的身份(四千字)第一百一十九章 冲突将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谁要见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战争局势(五千字大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夺嫡之争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一个理由第一百零五章 李世民碰钉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敌袭~(二合一)第十七章 战舰的问题第两百六十二章 醒来……好蓝瘦……第一百一十一章 汉文明的影响力第二十一章 越王太傅,长孙无忌第三十七章 房遗爱和杜荷第二百六十二章 世家论第三百四十二章 正确的拉拢的人方法第九十四章 六诏献宝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问题(四千字)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3)第一百二十七章 剑拔弩张第二十七章 天网(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远洋舰队出事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毒虫袭营第七十二章 儒家的锅第六十八章 红蜘蛛第三百八十四章 众人献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