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贞的努力

大唐帝国的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君主的当朝太子,大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大唐南方军总司令……

等等等等,李贞诸多的身份让赛群雄明白了,李贞才是真正的超级金大腿,而之前被他以为是大腿的王德威,只能算是这条金大腿上的一根微不足道的汗毛——王德威只是一个超级船厂的掌舵人而已,而李贞却是大唐未来的储君,手握几十万大军,征服了无数的国家与土地,无数的小国君王在他面前卑躬屈膝,亲吻着他的靴子……

这样的金大腿,此时不抱,更待何时?

于是一听李贞的问题,赛群雄立刻就将自己所带来的所有东西都拿了出来:“这就是我们所有从家乡带来的东西了,希望有能对尊敬的殿下您有用的东西。”

“殿下,这就是刚才属下说的那种很好吃的食物。”王德威上前一步,打开了其中一个袋子,拿出一个拳头大小,有着红褐色外皮,模样颇为不堪的东西介绍道:“别看这东西样子不怎么看,但是吃起来清脆可口甘甜,更重要的是,这东西的外皮很薄,里面全部都是可食用部分,就连外皮如果清洗干净的话,也是可以吃的……殿下,如果这东西能在大唐种植成功,那我们大唐将又要多一种能吃的作物了啊。”

王德威介绍的很详细,但是李贞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论对红薯的了解,王德威区区以大唐土著,又如何比得上李贞这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穿越者?

要知道李贞虽然是个小富二代,但他家发起来的时候是在他十岁以后,在十岁以前的小时候他家里可并不怎么富裕,当年在乡下可没少吃这玩意儿啊。

“果然,这就是红薯……哈哈哈……”李贞非常激动,以至于最后都失态的大笑了起来。

由不得他不笑,天知道他在来到大唐之后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做了多大的努力——当年李贞从李世民那里讨要了一个巨大的庄园,虽然最后有一片地方变成了水泥试验作坊,但是有一大部分依旧是种的粮食,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甚至不光是李贞,就连李治的那个庄园,都被李贞高价买了回来。

为了提高粮食资产量,李贞几乎将前世他知道的,在大唐呢个复制出来的方法都用出来了,并且还专门聘请了几十名种地有一手的老农作为顾问,虽然因此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最多也就是将一石的产量变成了一石半而已,终究是没有引起质变。

所以从那以后,李贞就不再专注于作物的改良,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后世的作物之所以能有那么高的产量,除了高科技之外,更重要的是华夏百姓几千年来的慢慢培育。

后来李贞就不再关注这些,只是让庄园的人每年将最饱满,产量最高的小麦穗以及其他作物的穗保留下来,然后留作明年的种子,希望用这样的方法优化作物的基因,慢慢改善粮食产量——这是他从小时候看过的一篇名为《绿手指》的文章上得到的灵感,那个老奶奶就用这样的方法培育出白色的金盏花。

李贞不知道这个方法有没有用,但是通过种子遗传学的理论来看,这就算是不能彻底优化种子,但是也应该能增加一部分粮食的产量吧。

其实李贞不知道的是,他这是误打误撞的找对了方法,因为在古代,华夏的百姓的确就是用这样的方法选种子的,也正是因为经过了几百年这样的选育,这才有了未来即便高科技作物种子还没有出现,华夏的粮食产量也能达到两百多斤(问老爸说的,六几年的时候的产量大概是这么多,没有化肥,没有农耕机械,只有农家肥和一头牛),勉强喂饱了华夏几亿人口,最终才算是撑到了杂交水稻的出现。

如今李贞提前用了只是这样的方法用,只是这种方法耗时太长,没有一二十年根本见不到成效。

所以李贞很快便将这件事放在了旁边,开始用短期内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开辟出一片高产的肥沃土地。

也就是在那时候,李贞就将目光对准了南洋,只有征服这里,大唐才能暂时解决饥饿的威胁,李贞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寻找新的高产作物。

换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就算没有林邑的冒犯,李贞也会在安定了岭南局势之后,也会找一个借口去征服南洋的。

而今南洋终于落到了大唐的手里,但是李贞到这时才发现,想要在南洋种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南洋的土著实在是太多了。

大唐如今才是刚刚征服南洋,也进行了一部分移民,但是这些移民数量很少,只能算是实验性质,占领的地方也都是林邑北部。

想要彻底移民开发,就必须将南洋内部进行大清理,只有将这里的土著减少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后,移民策才能正式开始——虽然捕奴队已经大部分开进了这里,但是想要将土著清理到一个安全数值区间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而这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三年之后,移民工作才能彻底展开,等唐人彻底适应南洋环境,占领南洋,至少还得五年时间——也就是说想要将南洋真正变成大唐的粮仓,从李贞开始征服这里算起,差不多需要小十年的时间……

就这还是大唐朝野民间全力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达成的目标,万一哪里出现纰漏,比如说大唐内部爆发混乱的话,这个时间还需要更长。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李贞才将美洲的那几种高产作物放在了心上——他甚至都已经决定了,如果实在是没有办法,再过两年岭南局势发展起来的话,他就准备冒险亲自走一趟白令海峡,通过那里去往美洲寻找红薯和玉米。

但是这是不得已为之的方法,因为在这个年代穿越白令海峡,还是很危险的。

第三百七十六章 章节君没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愤怒第一白零三章 我就是小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比武开始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缘由第三百五十三章 敌踪与猜测(四千字)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吨黄金?第十七章 战舰的问题第一百一十章 李道安的运气第一百一十三章老当益丘和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惊~第三十八章 越王驾到(2)第两百七十章 侯君集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昙成第九十四章 链弹第三百二十章 血债血偿+追兵来了(四千字)第五十六章 训话(上)第十九章 谣言迭起;以谣止谣(二合一求收藏,求订阅)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口困境(四千字)第二百一十九章 变故、刺杀、叛乱、进城第六十八章 怪异的杀手锏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发长安+意外来客第九十九章 强悍的大食帝国(2)第一百八十九章 道理?公平?拳头?第十二章 长孙冲疯了第两百四十五章 抓人……第五十七章 饭桶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传风第七十一章 燃烧弹……(四千字)第六章 天竺战事(2)第一百七十七章 ‘礼物’(第四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道教崛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枭雄末路(完)第两百二十六章 惩罚?第九十三章 抓获、证据确凿第五十八章 众皇子前来拜访第五十章 李贞的恶趣味第四十九章 少年军第一百八十九章 道理?公平?拳头?第四百零二章 宗教问题(四千字)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出大事儿了……第两百七十六章 魏征的想法第二十一章 扒光了,游街第一百零六章 水雷和地雷第一百一十八章 形式一片大好(第二十三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香料第六十一章 开炮!(三千字)第两百六十二章 醒来……好蓝瘦……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发第三十章 南海盗王第二章 天下局势第三百九十七章 宝剑明蓝(3)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余孽?第一百一十四章 跳荡营第二百零一章 解决方法第九十二章 献俘大典(13)之大阅兵结束,阴谋咂起第一百零四章 鱼雷再发威(四千字)第一百零一章 邢王李晃,寿阳公主李昭第一百三十七章 尉迟宝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君臣谈心第九章 人工养殖海鲜技术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吨黄金?第一百三十六章 爨人叛乱第一百一十八章 帝国腐朽第三百二十章 血债血偿+追兵来了(四千字)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自谋划第三百八十四章 众人献礼(中)第两百七十九章 移民大风潮第三十六章 岭南战略概述第一百零一章 名声算什么第二百零二章 定计第二百七十章 留情(第三更)第二百五十章 票决结果第八十二章 撤都护府,划分州府?第六十八章 红蜘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拖延+绝境(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萧锐的愤怒第五十章 本因的请求第一百四十章 后方来人第四章 硝石制冰(上)第八十一章 献俘大典(2)第一百零八章 宣传攻势第一百一十一章 神机营第三百九十九章 佛牙舍利第一百四十八章 图谋少年营第六十三章 击溃(2)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知道了!!!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腾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扫把星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两百四十六章 动手……(二合一)第十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第两百三十四章 终见李世民第七十四章 哎呦......第三章 调侃第两百六十七章 教兄弟泡自己妹子第两百二十一章 裴行俭要官第四百零七章 舍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