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

伴随着呼啸而来的西北风,长安城正式的进入了冬天模式。

不过,今年的冬天却是一天也不冷清。

隔三差五的,就有从美洲、澳洲回来的船队停靠在渭水码头,给大家带来各种各样的惊喜。

虽然暂时还没有玉米跟地瓜的消息,但是辣椒和土豆这种已经被证实的东西,却是被带回来了不少。

更让李宽和李谚开心不已的是大量的橡胶被带回了长安城。

其中据说还有一批橡胶树幼苗被留在了蒲罗中和崖州那边,已经开始种植。

这为蒸汽机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王爷,有了这几万斤的橡胶,我们未来一年的密封件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还可以敞开来展开各种试验,到时候第二代的蒸汽机,肯定会更快的研究出来。”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李谚很是激动的跟李宽在讲述着研究所里的安排。

自从明作铁路正式开通之后,李谚就重新一门心思的扎在了研究所里头,想要制作出更好蒸汽机出来。

“嗯,这个橡胶的用途非常广大,不仅是密封件制作最好的材料,也是一些减震的零件中可以检讨替代的东西。回头可以在化学院下面专门成立一个橡胶研究所,开发更多的橡胶产品。”

李宽可是知道橡胶工业在后世是地位颇为重要的一个工业分类。

不管是密封件还是轮胎,亦或是其他一些日常用品,都有许多地方是大量使用橡胶的。

甚至渣男居家旅行必备的套套,也是使用橡胶制作而成的。

“王爷,长安城中,现在找我们购买了蒸汽机使用授权的机构,已经有超过十家了,不用几年时间,大唐的蒸汽机年产量肯定可以达到百台,甚至是千台。

到时候需要的橡胶密封件,肯定会多很多,对它的性能要求也会高很多,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所,确实很有必要。

其实在我看来,不仅有必要成立一个橡胶研究所,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铸造研究所、锻造研究所,甚至是冲压研究所,为各种零件的生产提供帮助。”

蒸汽机研究所虽然是一个研发机构,但是现在也修建了属于自己的蒸汽机作坊,用来大规模的开始生产蒸汽机。

这生产一两台蒸汽机跟生产几十上百台蒸汽机,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之前,很多东西都是依靠着匠人一个一个的制作出来的。

虽然作坊城不少的作坊都开始推出标注化的零件,但是在蒸汽机上面,却是回归到了比较原始的状态。

所有的零件都几乎是纯手动打造,成本高不说,生产效率还低。

现在李谚自然要考虑改变这一个局面。

“没问题,到时候刘界你安排一下,组织教谕和学员成立相应的研究所。”

观狮山书院现在想要拥有自己独立研究所的教谕,可是有大把。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培养,也算是发掘了不少的人才,为大唐的工业革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现在蒸汽机的技术已经开始扩散开来,再过个几年,大唐的工业革命可就真的要开始显示出属于自己的威力了。

到时候,纯手工的作坊,肯定会经历一波倒闭潮。

能够适应变化的,肯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故步自封的,可能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没问题,属下立马就去安排!”

一直跟在李宽身后没有说话的刘界,这个时候自然是要站出来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

“听说农学院现在把暖棚建设规模搞得很大,这蒸汽机研究所看完了,我们去农学院的研究所转一转吧。”

到观狮山书院各个研究所里视察,是李宽非常喜欢的一个活动。

随手指点一下那些教谕,大唐在某方面的技术可能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农学院的地盘是整个书院最大的,他们不仅在书院内部占据了上百亩的地方,还在书院旁边的渭水岸边有上千亩的试验田。

其中有一百多亩的试验田,都是采用了玻璃制作的大棚,用来给农作物的育种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界没有什么创新能力,但是执行力很强,对于书院的情况也很了解,妥妥的一个大管家。

很快的,他就带着李宽出现在了农学院的暖棚之中。

“楚王殿下,您怎么过来啦?”

李宽刚刚进入到暖棚,迎面而来就看到了唐同人。

这位唐俭的三儿子,不好好的过自己官二代的生活,反倒是迷上了农业。

虽然现在已经被李世民提拔为司农少卿,但是整天却还是往观狮山书院跑。

作为观狮山书院最早的一批学员,唐同人如今也算是农学院里头的资深教谕了,有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

不过,这两年他的兴趣慢慢的转移到了新作物的培养方面,整个他负责的暖棚,种的都是稀奇古怪的植物,跟猛兽园那边的合作比较多。

“听说整个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新作物,都在这一块大棚里头,本王自然要过来凑凑热闹,看看你都培养出了什么新作物。”

李宽跟唐同人算是比较熟悉了,说起话来也很是随意。

“那您可是来对了,我们这几年培养的新式菘菜,一颗就有七八斤,绝对跟外面售卖的菘菜不同。”

作为冬天百姓们餐桌上最经典的菜肴,菘菜是长安城百姓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

特别是从楚王府中流传出了菘菜的窖藏方法,哪怕是不使用暖棚种植,大家也能在冬天吃到一些新鲜蔬菜了。

“七八斤一颗?那倒是真的不错,已经基本达到我的理想状态了。”

李宽当年可是亲自主导了菘菜的培育,自然对它的变化很是熟悉。 wWW⊙т tκa n⊙¢O

不管是晒制菜干,还是制作腌菜,亦或是窖藏起来冬天吃。

长安城百姓已经把菘菜给玩出花来了。

今年辣椒大规模的种植之后,楚王府的厨娘甚至开始制作辣菘菜,如今已经是海底捞里面最受欢迎的一个小菜了。

“您看!这个,这个,还有那一片,都是我们正在培育的几种菘菜。明年开始就可以提供一批种子给到农户种植,到时候大家都种上新式的菘菜之后,产量至少可以增加三四成,让菘菜成为真正的家家户户都能够吃得起的蔬菜。”

唐同人是真的喜欢农业,要不然也不会一头钻到这个领域之中。

要知道,研究农业的,哪怕是你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所,哪怕是你已经是这个行业的翘楚,它的工作环境,也注定是比较恶劣的。

亲自下地,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天到晚在田地里面记录数据,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变化,这也算是日常工作了。

好在观狮山书院对于农学院颇为重视,在各种经费和补贴方面,会向农学院的教谕和学员倾斜,要不然这几年农学院的学员数量肯定要大幅下滑。

“很不错,这些菘菜比我想象的长的还要好!”

恍惚之间,李宽感到自己好像回到了后世。

这一排排的菘菜,跟十几年前长安城中的菘菜相比,完全就是两个东西了。

反倒是跟后世的长得几乎一样了。

“前面我们还试种了各种各样从胡人那里买回来种子,如今正在确认哪些东西是可以食用,哪些东西是可以用作观赏使用,哪些东西是可以入药,您要不要去那边参观一下?”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不仅研究粮食作物和蔬菜,也在跟医学院合作研究各种药材的大规模种植,还面向市场推出了一些花卉盆栽,也算是慢慢的有了一些商业气息。

“走,去看看!”

听唐同人这么一说,李宽立马就提起了兴趣。

当年,从各个胡人那里高价收购种子,可是他李宽的最爱。

如今这个任务落到了农学院的头上,他也想过去看看有没有惊喜。

“这是从一名羌人那里买回来的种子,种出来的花非常鲜艳;这是一名西域胡商那边买回来的种子,似乎牛羊很喜欢吃这种草。

旁边这一小片是从南诏国的商人那里买回来的种子,据说这东西在南诏国的一些巫医那里是重要的药材,我们还在跟医学院一起研究它的用处。

还有这些是倭国人主动送给我们的种子,说是一种独特的百合,不仅颜色跟我们大唐的有所不同,还能散发出比较浓郁的香气。”

唐同人一种一种的给李宽介绍着暖棚里面的作物情况。

很显然,他是真的沉下心来好好的搞研究了,要不然这些东西他不可能那么的熟悉。

“咦,这花是从哪里来的?”

很快的,李宽跟着唐同人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暖棚之中,放眼望去,却是一片黄色的海洋。

“楚王殿下,这些长得跟黄色菊花有点相似,但是花朵要大很多倍的东西,是从一名海员那里买回来的种子。

据说这个海员是今年最早一批从南美洲回来的呢,当时人家还讹了我好几十贯钱,才愿意把种子卖给我呢。”

唐同人显然对这个东西印象深刻。

虽然观狮山书院发出了悬赏,所有从海外带回来新奇作物的人员,都有希望获得丰厚的赏赐。

但是,并不是你随便找点花花草草,然后就说这是海外找回来的,就立马可以拿到赏赐。

像是眼前这个东西,在唐同人看来其实就是比较特殊的菊花,当初自然是不愿意出天价去购买。

而那名海员也是随手在南美洲的路边采摘了一些种子,只是顺手而为,所以也没有寄予太多的期待。

“什么菊花,这是向日葵!”

“向日葵?这个名字起得还真是贴切。这东西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还真的是是向日的。

它的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等到太阳下山之后,花朵又慢慢往回摆。等到下半夜的时候,又开始转向了东边,等待着太阳的升起呢。”

唐同人这话,让李宽非常坚信眼前的就是向日葵。

前世的时候,虽然经常嗑瓜子,但是亲自见到向日葵的次数,其实不算多。

但是得益于梵高的名作,向日葵的模样实在是太容易记住了。

如果唐同人种的这些向日葵还没有开花,那么李宽还真是认不出来,指不定就真的错过了。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个向日葵,不管是当成是花卉种植,还是当成一种全新的经济作物来种植,都是很有意义的。你可以把它作为今后的重点推广作物,扩大它的种植规模。”

向日葵可是个好东西。

它的种子其实就是大家平常经常吃的葵花籽。

不管是看歌剧的时候,还是打麻将的时候,嗑瓜子可是很适合的一个互动。

一帮人喝酒聊天的时候,它也是非常好的一种东西。

“这向日葵虽然长得漂亮,但是大规模种植的话,愿意买的人应该不是很多吧?”

唐同人显然还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向日葵的用处。

“观赏作用只是向日葵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作用。这东西的种子,放在锅里抄一下,味道很不错。最关键是它是非常适合的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

唐同人眼前一亮。

自从炒菜得到一定范围的普及之后,大唐勋贵百姓对油料的需求是急剧上升。

虽然鲸油、棉籽油、猪油都是大家毕竟常见的油料,但是普通百姓家中还是很少能够用得起油料。

如果向日葵真的是非常适合的油料植物,那个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我听说这个向日葵适宜种植在丘陵和含沙量较高的贫脊土地、干旱土地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不仅不占用良田,出油率还非常的高。

到时候完全可以在西北地区大规模的推广,给那里的百姓增加一种更挣钱的作物,也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向西北移民。”

不管是什么时候,李宽都喜欢鼓励中原地区的唐人向四方移民。

去辽东道也好,去镇北道也好,去青海道和陇右道也好。

反正只要能够往四周去,李宽都是大力支持的。

“等这个种子熟了,我再确认一下。然后在暖棚之中再培养一两季,为明年大规模的种植提供更多的种子。”

唐同人脸上尽可能装出一副淡定的模样,但是心中的喜悦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

虽然这个发现比不上土豆,但是绝对可以让他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这可是比什么赞赏和奖励都来的更有吸引力啊。

他唐同人放弃养尊处优的生活,一门心思研究农作物。

除了本身对农作物的热爱之外,最重要的不就是想要青史留名吗?

第110章 不一样的推广第1426章 国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关系的第1562章 江南道大开发第946章 一争高下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难防的是什么?第1138章 剪发风波(月票月票,你在哪里?)第176章 好了伤疤忘了疼第1286章 精明的倭国人第313章 匠人们的福利(继续求票)第516章 各方反应第372章 长安城的勋贵百姓完全没有一点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继续求订阅)第676章 基建潮第428章 闪开!都给我闪开!第1371章 支持海盗?第1090章 经济殖民(求月票)第1213章 金太链条第311章 这个事情可以有第589章 打破长孙皇后的习惯第28章 倭国人都去了国子监第857章 朱铜:你为什么吃素菜呢?第404章 寒冬腊月下扬州第1564章 融资第1080章 一书难求第1213章 金太链条第1623章 新的时代第672章 多拉几家下场第461章 有李宽的地方,就有大事第1320章 还没长大就能卖钱第826章 权万纪的结局第1183章 揣测第589章 打破长孙皇后的习惯第1071章 你以为这样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吗?第122章 出海打渔第1496章 怪异的结果第1390章 火红的季节第1494章 不一样的见面第1448章 难以下定决心第1016章 就是欺负你第1215章 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机第1610章 小试牛刀(大章,求月票)第1601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还是万字,求订阅)第1488章 大难当头各自飞第1038章 调教晴儿第1412章 让子弹飞一会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441章 高阳的三观不断被刷新第307章 怎么说话不算话呢(五更,求月票)第301章 俘虏的用处第1490章 看不开也没办法第720章 不爽也没有办法第873章 孔颖达: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949章 不甘心的甘迪第149章 怕什么来什么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1430章 秦怀道回归第1358章 实业和金融的互相促进第1452章 青霉素第620章 拉风的楚王府护卫队第1384章 联合对抗?第1311章 推动历史前进的轮子(求月票)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585章 林狗蛋的红茶第1102章 打雷了(求月票!)第971章 换一个赛道(求月票)第5章 也是有矿的人第810章 我们坐在那里看戏就行第1274章 寮人叛乱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252章 程处默的秘密第1621章 和谈第352章 三十八文钱一只的登州大虾第635章 阿耶,有机可趁啊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082章 没有黄牛,也有长长的队伍第901章 这是要在凉州搞大事啊第705章 昂贵的价格第1357章 韦思仁眼中的商机第289章 二十贯就想要一成份子?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351章 最耀眼的新星?第138章 献礼第1162章 离废纸的距离不远了第95章 世家大族第1270章 没理由不看好啊第1337章 好久没有被人弹劾,有点不习惯第717章 不一样的交易第893章 我还欠钱庄好几万贯钱呢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763章 周二福的意外之喜第1516章 火柴第270章 榜单被撕了第1480章 心结第1476章 您觉得是否有胜算?第1406章 风起第1552章 展会云集(今天的一万四送上了,求月票)第858章 李宽:我这是离开了多久?第923章 发现之旅第682章 楚王府的布局第1265章 蒸汽机车有前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