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跟钱没有矛盾

“阿耶,我听说程家和房家这几天安排了人手前往蒲罗中,准备在那里收购土地,种植橡胶。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人去蒲罗中看一看?”

长孙府中,长孙无忌刚刚回家,长孙冲就过去商讨事情。

如今,长孙无忌已经慢慢的将家中的事情交给长孙冲去处理。

而脑瓜颇为好用的长孙冲,倒也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程家和房家把重心都放在岭南道的甘蔗园上面,他们还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蒲罗中种植橡胶树吗?”

长孙家在岭南道也有种植甘蔗,所以对于当地的甘蔗种植情况,也是有所了解的。

很显然,程家和房家是岭南道最大的甘蔗种植户。

就以大唐现在的农业水平,搞种植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机械设备可以使用,完全是靠人去搞定。

开发新的种植园,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手。

不管是人手准备还是用人成本,其实都是在快速上涨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有点疑问。虽然《大唐日报》很早就报道了南洋那边有人在种植橡胶树的事情,但是听说种植的规模还是比较有限的。

可是如今看房价和程家的样子,似乎是准备大手笔的进入橡胶种植了呢。

就在今天下午,大唐交易中心契约交易铺子里头,橡胶契约的价格已经突破了两百唐元一斤。

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让人疯狂了,这意味着长安城一个普通百姓,辛辛苦苦的干了一个月的活,也就只能买到一斤的橡胶。

而根据之前文达明写的《海上旅行故事集》,那个橡胶其实就是橡胶树上收割出来的树胶而已,一颗橡胶树,一天就差不多可以收割到一两斤的橡胶,这几乎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也好不是南美洲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估计大家都要去收割橡胶了。”

长孙冲会跟自己阿耶提出去南洋发展橡胶种植的事情,显然也是经过了一些考虑的。

越是对橡胶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长孙冲就越觉得这个行业似乎充满了机会。

特别是现在橡胶的需求很旺盛。

一旦将来所有的自行车和马车的轮子都使用橡胶来制作,那么这个需求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楚王府有什么动作?”

整个长安城,最让长孙无忌忌惮的还是楚王府。

特别是他隐约之间猜测到李宽有可能知道了当年的事情。

所以最近一年,长孙无忌都非常警惕,轻易不给人抓住把柄。

甚至他每次出行都增加了十几名身手很好的护卫。

就是为了避免阴沟里翻船。

“阿耶,那个橡胶轮子,就是李宽在永平县主生日的时候送的自行车上开始使用的。

要说李宽对橡胶价格上涨的态度,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按理来说,楚王府的作坊是橡胶使用的大户。

长安城中,九成的橡胶都是被他们给用掉了。橡胶的价格上涨,他们肯定是最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我并没有看到李宽有什么动作去打压橡胶的售价。”

长孙冲发现自己现在对上楚王府,那是越来越觉得有心无力了。

“目前的橡胶,只有南美洲一个来源,而听说那里的橡胶林有不少,只要船队过去采摘,很快就能收割到一船的橡胶。

虽然跟发现金矿相比,收割橡胶的收益没有那么高,但是也绝对不低了。

伴随着橡胶价格的不断上涨,去南洋收割橡胶的冒险船只会越来越多,这应该是李宽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那个美洲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哪怕是探险的收益比较值得期待,愿意去冒险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是如果这个冒险的价值被放大的话,那么愿意去南美洲走一趟的人,还是会变多的。”

长孙无忌对李宽现在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

这个在长孙冲看来有点看不懂的局面,他却是能够找到自己的理解。

虽然这个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至少从楚王府的立场来说,逻辑上是说的过去的。

“那怎么办?我们到底是安排船队去南美洲收割橡胶呢,还是安排人手去南洋购买土地,种植橡胶树呢?”

“两手一起抓吧,两个都不要落下。谁也不知道哪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我们跟楚王府虽然有矛盾,但是跟钱没有矛盾。”

长孙家现在不缺一队探险的人手,所以干脆两边下注。

反正不管最终哪条路合适,长孙家都不会输。

这种做法,就跟三国时期许多世家两头下注很相似。

诸葛亮自己在蜀国效力,但是他的哥哥却是在东吴效力。

其他如荀家和司马家等家族,也都是两头下注。

甚至是三边下注,反正不管最终的胜利者是谁,这些家族都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

……

米其林橡胶作坊的建立,给观狮山书院各个学院的学员带来了不少的冲击。

只要努力研究新事物,就有机会获得书院的大力支持,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作坊。

这个意义对于许多学员来说,比奖励金钱更加让人激动。

“许部长,您的意思是书院可以拿出一笔资金,专门用来资助学员去开设属于自己的作坊?”

刘界站在许敬宗面前,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种鼓励书院的学员去开设作坊的事情,他以前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甚至他还是有点反对的。

“没错,楚王殿下说过了,蒸汽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在这么一个新时代里头,各种东西的变化都是非常快的。

而各种各样的作坊,必定入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这些作坊的东家,最终在大唐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大。

利用我们书院自己的优势,鼓励更多的学员成立属于自己的作坊,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许敬宗非常善于揣摩人心。

虽然李宽从来都没有说过要鼓励学员去自主创业这类的话,但是许敬宗却是已经能够猜测到这么做是符合李宽的想法的。

“如果这样的话,会不会耽误学员的学业呢?”

“我们观狮山书院跟国子监不同,不是所有的学员都是冲着科举去的。拿出专门的资金来支持学员开设作坊,又不是没有门槛的事情。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获得这个支持的,到时候可以邀请商学院的教谕来把把关。”

许敬宗这么一说,刘界就比较能接受了。

“那我先去筹划一下,过几天再给您汇报一下进展。”

第120章 脱贫致富的思路第359章 莫非这些稻谷有什么不一般?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么好建议?第1116章 盛宴开始第1572章 贾比尔多的选择第852章 放血疗法第1431章 不让我好过,都别过了第190章 让阎立本长点见识第929章 土人的踪迹第619章 不一样的体验第495章 门票还能这么玩?第940章 撸起袖子加油干第1576章 洪益和赖远弘碰撞出来的火花第1594章 我真没想挣钱啊第1301章 优秀的带路党第1435章 武媚娘开始行动了第730章 水陆并进第12章 人离乡贱第1401章 新的机会第390章 楚王殿下,这种事情,我哪里敢骗你?(第3更来了)第404章 寒冬腊月下扬州第711章 利好齐出第635章 阿耶,有机可趁啊第1013章 有一个算一个,都没必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了第793章 建楼也能促进科技发展第492章 各怀心思的女人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务第293章 阿斯卡的宴会第141章 小日子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736章 孤注一掷的金胜曼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730章 水陆并进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产搞不搞?第1506章 新的治理体系第1444章 布局第1545章 蒸汽机车的变革第229章 犯大唐者,虽远必诛第1600章 战争带来的机会(万字,求月票)第1420章 狠人许敬宗第837章 狄仁杰的手段第485章 新晋富翁金太的烦恼,有谁能懂?第1325章 权衡利弊第983章 不讲武德的李世民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999章 对付俗人,就用俗办法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1301章 优秀的带路党第844章 程静雯:谁当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347章 等一会,这是什么东西?第219章 叹为观止第1034章被打脸的孔颖达第408章 武媚娘觉得自己掉进坑里了第1543章 德勤会计事务所第1098章 捧杀第805章 幸福的杨本满第75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231章 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出事了?第267章 春闱第68章 锁定敌踪第1406章 风起第1337章 好久没有被人弹劾,有点不习惯第1406章 风起第628章 再翻两番?第1452章 青霉素第563章 新发现往往源自意外第432章 鳄鱼法则,原来如此残酷第760章 救援李宽?第1288章 不一样的捐款第59章 鸡肋的奖励第245章 薛仁贵三箭定胜局第32章 镜子第987章 扫地大妈都来炒股(继续求月票)第784章 得天独厚的宝藏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453章 奇效第936章 钢铁比黄金贵重?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44章 动了孔家的奶酪第565章 科学大旗冉冉升起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845章 一句话的威力第1486章 不能心慈手软第1284章 李宽的大计划第1533章 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337章 船长,前面有情况(为盟主半世仙缘加更)第602章 造不如买第1064章 怪事特别多(求月票)第958章 国际通用的姿势第211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1474 开条件(求月票)第932章 必须承认,天才是存在的第744章 无敌的运气第213章 居然把它给漏了第1157章 割羊毛第1389章 特殊的产业第938章 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