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但是万一不是呢?

长安城县衙,顾盼盼很是不满的坐在顾炼身旁。

“阿耶,我今天都约好武郭一起去到杨氏茶叶大厦逛街买东西的,为何你一整天都不让我出门,也不说是什么原因。

你要是这样子的话,以后我就自己住在外面去得了,省的天天受你管辖,让你嫌弃。”

顾盼盼很是不满的盯着自己的阿耶。

今天早上她美滋滋的吃完早餐,正准备带着丫鬟护卫出门呢,结果自己阿耶却是拦住了自己。

一天都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干什么。

县衙里头的不少胥吏进进出出的,也不知道在给自己阿耶汇报什么。

“盼盼,阿耶不让你出门,肯定有不让你出门的理由。

以前你跟武姑娘逛街的时候,我也没有阻拦过啊,但是今天的情况有点不一样。”

顾炼看着自己女儿,也是很无奈。

小棉袄虽然很好,很暖和,但是这么任性也很难办啊。

最关键的是都已经一把年纪了,人家的小孩都可以打酱油了,她却是没有嫁出去。

这些年,来顾家提亲的人倒也不是没有。

相反的,可以说提亲的媒人都快要把顾家的门槛都踩平了。

奈何顾盼盼连多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

按理说,婚姻大事,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顾炼就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就非常疼爱,很是宠溺。

所以自然不会那么武断的做决定。

再说了,其实顾盼盼一直没有出嫁,顾炼除了担忧之外,也不是完全感受不到其中的好处。

真要是嫁出去了,按照这个年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点,自己可就是想要见一次小棉袄都很难了。

“到底什么理由,你倒是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的话,怎么去理解啊。”

顾盼盼虽然现在心中很是不爽,但也不是那种随便折腾,随便闹腾的人。

隐约之中,她也是感受到今天的气氛有点不一样。

“陛下带着楚王殿下等人离开长安城已经好几天了,今天应该就是他们回来的日子,这个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看了看日头,顾炼觉得也是时候跟顾盼盼说一说了。

“长洛铁路的开通仪式,我们不都是参加了的吗?《大唐日报》上也说的很清楚,陛下带着朝中重臣前往洛阳了,留下太子殿下监国。”

顾盼盼不解的看着自己阿耶,不知道好端端的他跟自己说这些干什么。

“没错,确实是这样。不过我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是结合长安城里头的变化,这个消息很可能确有其事。”

虽然顾炼觉得这个消息拿出来跟自己的女儿分享,似乎有点不大对味。

但是自己要是真的什么都不说,估计顾盼盼就真的要生气了。

“什么小道消息?阿耶你什么时候也那么八卦了?”

“不是什么八卦不八卦的事情。长安城这两年的局面,你也是知道的。

楚王党跟长孙党斗的很厉害,为的就是储君之位。

东宫那边自然也是不愿意束手就擒的,所以也会有一些动作反抗。

之前那个于志宁,也找为父私下里聊过,想要让为父站在东宫那边,不过我一直没有给出准话。

为父这样的小角色他都开始找了,肯定也已经找了其他的人。

听说这几天,东宫那边跟徐妃也有了一些联系,甚至传言昨天太子殿下私下里去了后宫,专门去见徐妃。

并且在见面之后,还……还做了苟且之事。这个事情,被韦贵妃碰了个正着。”

顾家好歹也算是一个世家,顾炼有是长安县县令,消息还是颇为灵通的。

李治以为自己只要多努力一下,就有可能把事情压住,其实根本就不可能。

能够压制住的消息,都是因为大家觉得传播这个消息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投入大于产出,所以就被压制了。

但是这件事情,显然不包括在内。

“啊?还……还有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吧?”

顾盼盼听到从自己阿耶口中爆出的猛料,也很是诧异。

这应该是贞观二十一年最大的瓜了吧?

要不是眼前说话的人是自己阿耶,顾盼盼都以为这是《月亮报》还是《太阳报》上哪个写手在胡编乱造呢。

但是哪怕是这种没有底线的报纸,也不敢随便拿当朝太子来开玩笑吧?

“我也希望这个消息是假的,但是从今天东宫的动静来看,这个事情却是很可能真的。”

顾炼苦笑着看着顾盼盼。

作为长安县县令,东宫的护卫调动,他自然也是能得到消息的。

特别是有些人的动作幅度明显出现异常,这让顾炼这个地头蛇非常的敏感。

只是涉及到那么大的事情,李治现在又还是监国太子,他也不敢跳出来说什么。

所谓的枪打出头鸟,他要是在这个时候蹦跶出来,为了确保自己的事情不败露,李治是绝对会下死手对付他的。

●тt kān●℃o

别看李治是一个在朝中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太子,但是真要是对付顾炼,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毕竟大家的等级差点有点实在是太大了。

“今天长安城有什么动静了?是因为这个事情,所以你不让我出门吗?”

顾盼盼也不傻,刚刚她是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现在听了自己阿耶的话,立马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太子殿下,有可能要在明德门行那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了。”

“哐当!”

顾炼的话刚刚说完,顾盼盼手中的茶杯立马就掉在了地上。

“阿耶,您是说……您是说……太子殿下要在明德门对付陛下和楚王殿下?那楚王殿下岂不是要危险了?”

虽然现在没有人敢明着讨论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但是并不表示大家就忘记这件事了。

甚至伴随着大唐变得越发的强大,许多人对于当初李世民取代李建成成为大唐太子,然后登基为帝的事情变得更加有兴趣。

像是顾盼盼这样的世家子弟,自然对其中的很多细节都清楚的不得了。

“很难说!如果太子殿下得逞了,那么楚王殿下肯定是有危险了。

不过太子殿下之前在长安城的影响力太弱小了,我不觉得他今天就能那么如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到最后时刻,是谁也没有办法去猜测的。

我们顾家虽然跟楚王殿下走的比较近,但是也不能算是完全的楚王党,阿耶现在只能当作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要不然为父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面对自己的女儿,顾炼还是很坦诚的。

“作为长安县县令,现在你发现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没有任何动作的话,到时候陛下知道了,能够饶过你吗?

阿耶,我们赶紧安排人去楚王府通知她们啊。

要不然到时候东宫的人肯定会出手对付他们的。”

虽然顾炼不认为自己是楚王党的人,但是顾盼盼可不这么理解。

如果自己知道李治都要出手对付楚王府了,但是却是什么也不做。

这绝对不是她能接受的。

“不行,事情尘埃落定之前,我们什么也别做。你以为长安城里只有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吗?

其他勋贵世家深耕于长安城那么多年,可能什么消息都没有收到吗?

甚至就是楚王府自己,据我所知,也是有一支非常隐秘的情报力量的。

你觉得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察觉到吗?

但是大家什么都没有做,你不觉得这个事情背后本身就透露出一股诡异吗?”

顾炼很是郁闷的给顾盼盼继续说道。

如果不是现在的局面他实在是看不懂,担心帮忙变成帮了倒忙,他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的。

“阿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这一下,顾盼盼是真的有点迷糊了。

她是不傻,但是更多的精明都是体现在商业上。

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她其实接触的不是很多,还真不是很能理解里面的条条道道。

“楚王殿下跟太子殿下争夺储君之位,但是这两年却是跟长孙党斗的那么凶?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太子殿下实力太过弱小,完全是依靠长孙党的支持才能坐稳位置。

如今这个事情十有八九是太子殿下自己搞出来的,长孙无忌估计都不知道。

这种情况下,有几个人觉得太子殿下能够成功呢?

对于楚王府的人来说,一旦太子殿下这样子做了之后失败了,那么他的储君之位还能够坐的下去吗?

之前楚王殿下谋划了那么久的事情,是不是水到渠成的就成功了?

所以今天东宫做的事情,对于楚王府来说到底是好是坏,为父是真的不知道啊!”

顾炼自然很清楚自己女儿的心思,所以好好的把里面的门道给说明清楚了。

“阿耶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楚王府的人知道了,但是故意当做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放任东宫去迈出那么关键的一步,到时候就彻底的结束长安城上空的阴霾?”

顾盼盼现在也有点领悟过来了。

这个解释虽然也没有证据,甚至还有点牵强。

但是认真的想一想,似乎也有道理啊。

“为父是这么认为的,特别是结合今天调查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可能是存在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自然是最好了。但是万一不是呢?”

顾盼盼这么一问,又把顾炼搞的很无奈了。

这个问题,让自己怎么回答?

自己要是知道最终的答案,那还用得着那么犹豫了吗?

……

“伊藤君,长安城的局面,似乎有点不对劲呢。”

倭国使臣府邸,久保田七郎从外面回来之后,立马就来到了伊藤浩之面前。

作为最早安排大量勋贵子弟来长安城学习的国家,倭国人现在在长安城至少有一两万人。

当然,其中以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到大唐的倭国女人为多。

但是倭国内部的勋贵子弟,也至少有几百人在长安城里头求学或者游学。

所以倭国使臣府邸的人员也变多了不少,需要调查的东西也多了不少。

作为在长安城待了比较多年的人员,伊藤浩之和久保田七郎算是大唐通了。

“我分析了大唐最近两年发生的事情,然后再结合最近百年各个帝王登基的手段,觉得太子殿下要想顺利的登基为帝,很可能会有什么非常手段使出来。

否者一味地等下去,很可能储君之位就保不住了。

你回来之前,我们负责盯着东宫动静的人员已经跟我汇报了情况。

如果我没有猜测错误的话,太子殿下应该是准备今天动手了。”

不得不说,李治这一次还真是想当然了。

连倭国人都已经察觉到了东宫今天的举动不正常,就他自己以为什么事情都没有。

难道倭国人都已经看出来的事情,百骑司和楚王府的人会看不出来?

难道百骑司和楚王府就没有安排人员盯着东宫的动静?

很显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难怪顾炼之流都选择了沉默,冷眼旁观局势的发展。

“这……这岂不是说长安城里要出大事了?”

久保田面色一变。

在他看来,东宫要办大事,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哪怕这个事情可能跟倭国没有什么关系,最终肯定也会会产生一些影响。

毕竟倭国现在是楚王府的势力范围,如果楚王府被东宫给铲除了,那么倭国要怎么办?

大唐会如何对待倭国?

这些都是需要久保田他们去思考的问题。

“会不会出大事,要看你怎么鉴定什么是大事。

也许东宫就是蜡头枪一支,看起来动静很大,到时候却是悄无声息的沉寂下去了,也不是不可能。

眼下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天可汗乘坐的火车应该快要进站了,谜底很快就要揭晓了。”

伊藤浩之内心其实是希望东宫能够成功的。

但是他又实在是没有信心。

眼下倭国也没有胆量敢介入到这样的事情来。

所以哪怕是知道了一些消息,也只能是当成什么都不知道。

要不然到时候,指不定会有什么后果。

毕竟,哪怕是猜测到了结果,但是没有到最后一刻,大家都不确定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第93章 低调回归第1471章 许敬宗的毒计第474章 天下无双的本事第617章 杀鸡儆猴第853章 大唐版的医患纠纷(上)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529章 不一样的学术交流会第133章 发射第791章 房遗爱的幸福和烦恼第325章 小东西意义不小第1402章 农学院的发展第932章 必须承认,天才是存在的第37章 珍宝阁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688章 朝堂之中,最难防的是什么?第592章 李宽这是搞什么名堂?第476章 大唐日报的诞生第795章 冰火两重天第469章 格物书院号的荣光时刻第1448章 难以下定决心第371章 给大唐增加点娱乐第338章 发了,我们要发了啊第107章 三观就是用来刷新的第737章 提前布局的效果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开玩笑?第504章 树立一个典型(求月票)第1178章 代理人战争第1133章 简单粗暴的解决第1380章 谈话第773章 新罗人的好算盘落空了第1015章 调查局在行动第1345章 非同寻常的钢管第334章 眼看他楼塌了(6000字大章)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798章 李世民不见了?第831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第1173章 态度的转变第109章 山雨欲来第124章 数不胜数第831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第706章 自己中签了?第108章 鸡鸭成群第1216章 李治的小动作第96章 肉食不够?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没闲着第760章 救援李宽?第1056章 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031章新的出海热潮第984章 调教太子(求月票)第789章 热闹的文登码头(继续三合一,求月票)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333章 不一样的三儿子店第143章 巨大吸引力第1281章 关键时刻,结果……第1496章 怪异的结果第1524章 狄仁杰大婚第905章 差点掉坑里了第634章 运用场景越来越多第1399章 底牌之一第1503章 李象与李厥第851章 闪开,让我来!第1019章 史无前例的销售方法第163章 立规矩第1215章 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第790章 新一轮的出海热第434章 奇葩夫妇的奇葩出行第189章 对楚王有所误会啊(十更,感谢盟主天海祥云)第1365章 训练有素的海员第895章 李宽去哪了?第472章 有些东西,涨价反而卖的更好第386章 推广南洋水稻第634章 运用场景越来越多第780章 秋风扫落叶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价,有点高啊第901章 这是要在凉州搞大事啊第1432章 报复第985章 疯狂的股票第548章 大唐立国节第779章 望风而降第1425章 证据不重要,怀疑就够了第59章 鸡肋的奖励第739章 唐军来了第728章 李宽的提议第595章 都是化粪池惹的祸第1603章 一战决胜负?(一万八,日子不过了)第1155章 依葫芦画瓢第1172章 正式运营第1428章 把目光对准了小玉米第658章 叔宝!好东西!第1250章 一书封神的节奏第261章 脸面全无第1007章 小玉米:阿娘,我中毒了!第722章 最后的大招?第1388章 长期投资第334章 眼看他楼塌了(6000字大章)第1437章 濮王第743章 心理战第692章 调查局在行动第599章 军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