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到洛阳

要说孙享福为什么弄这些东西?还不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安全。

犹记得那日王麟突然跑到望江楼跟自己讲和的场景,高贵的连皇帝都瞧不上眼的世家子怎么可能会向孙享福一个低贱的农家子低头,只是因为他们那时跟裴寂达成了协议,要让望江楼暂时开下去,好配合裴寂的计划,发动政变,这才假意跑来跟孙享福讲和而已。

如果裴寂的政变成功,孙享福只怕早就粉身碎骨了,望江楼从此也会变成那些世家子的产业,想到这些,孙享福的冷汗就会忍不住往外冒。

可惜,他们再度失算了,李世民打了个时间差,在他们爆发的前一刻,将他们的人手一锅端掉了。

孙享福再次得以侥幸避过一难,但他也更加看清这些世家子的嘴脸了,他们的心里是没有君王法度的,也绝不可能向一个自己这样的农家子妥协,所以,在他们没有被铲除之前,孙享福一刻也不能放松。

连弩和精甲的图纸孙享福都献给了李世民,换来的,就是允许他最多装备三百护卫的特批令。

可惜李世民最近虽然赚了不少钱,却还是不能像孙享福这么烧钱,所以还没有大量打造配备军队。

一个护卫,一套装备就近两百贯,即便是以孙享福的财力,现在也只是弄了一百套左右就差点把自己府上的现金流玩枯竭了,所以,这次带出来的,几乎是孙享福的半副身家。

“孙下牧,可是有人欲对你不利?”

看到船上的阵仗,玄奘依旧平静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李淳风却是上前询问道。

“道长难道忘了挑起佛道之争的那些世家子了么。一出了长安,到处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咱们不得不防啊!”孙享福担忧道。

世家的最大的优势就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一旦联合起来,在地方上的势力,不弱于皇权,李世民只知道海上危险,却没想过,孙享福在内陆,甚至比海上还要凶险,但他还是甘愿冒险出来了,只因他现在还是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他要在岁月将他的毅志磨去之前,为这个民族做些事情。

良种稻和新的作物未必能让大唐躲过朝代的更替,北宋引进了占城稻,同样灭亡,明朝引进了土豆,红薯,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还是灭亡了,但这些农作物全部都被引进之后,这个民族的普通老百姓对抗天灾的能力却是大大的加强了,孙享福能为这个民族做到这些,就够了。

至于神都管不了的人祸,他无力去管,只希望这个民族尽早的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文明,脱离这种被别人的野心和贪欲左右,导致生灵涂炭的低级趣味吧!

“世家子可恶,不过我道门也不是吃素的,等到了洛阳,我便去信运河沿岸,到时若有什么风吹草动,会有同门告知我等的。”

李淳风怎么说也是道门下一代掌教的后备人选,道门子弟多少会给他一些面子,如今,道教强横,全国各地都有道观,信徒不少,而且是走江湖流派的,打探个消息什么的,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如此,便有劳道长了。”

孙享福对李淳风的情绪很复杂,很害怕他那些神神叨叨的推理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又很想将自己还记得的一些知识传授给他,希望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

“贫僧倒是觉得,那些恶人或许不会在内陆动手,应该会集中力量在海上动手。”

玄奘此言一出,孙享福觉得很有道理,那些门阀势力的家兵已经在长安全军覆没了,一定会对李世民有所忌惮,而在大海上行事,却是无需顾忌,届时茫茫四周都是海水,想求援或逃离都没有可能,当真是最佳时机。

“那么,以大师之见,我等该如何应对呢?”孙享福毫不怀疑玄奘是现在船上最聪明的人,向其问道。

“天高任鸟水,海阔任船行,我等,又何须应对呢?”玄奘说着,目光便看向了甲板上的五根大桅杆。

“对啊!以幸福号之利,在海上我需要怕谁?”

孙享福恍然大悟之后,顿时精神便轻松不少,本想让护卫们除下甲胄歇息,赵龙却是不同意,觉得只要在船上,就应该严格管理所有的人,孙享福此时才算知道,为什么席君买会说,带兵的话,他不如赵龙了。

享福号虽然没有满帆,但航速奇快,一个时辰便能走出三四十里,只一个白天,就走出去了二百多里,进了豫西河段,水流就变的很急,不仅不能挂帆,还需要众多船工上岸将其拉过旋流比较大的位置,好在这个时期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不算严重,黄河还算温和,到了元明时期,这豫西段便只能走渡船了。

次日午后,幸福号便拐入洛河,由水牛拉动船尾的轮叶和螺旋桨,黄昏前开进了洛阳城内的码头。

“此船真乃水上利器也,若是以往,从长安行船到洛阳,还不得三五日啊!如今,却是两日即到。”

这两天时间里,李淳风对于船上的精巧设计都研究了一遍,他与玄奘和都是多次往返过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尤其是玄奘,他本是洛阳人,这一番对比之下,不由十分感叹。

“这并不是此船的极限速度,等到了笔直的大运河上,诸位且看。”

五张巨帆全部开启,再加上顺风顺水的情况下,并没有满负重的幸福号不说快的像离弦的剑,至少比奔马的速度是不差的,而一匹马一个小时能跑二三十公里,一个时辰也就两个小时,至少也是五六十公里,可比从长安到洛阳的速度要快两倍以上,而且,船根本不需要像马一样休息。

整条大运河才多长?洛阳道杭州,一千八百公里不到,一天就算只跑六个时辰,最多四五天时间也就跑完了,况且,在笔直宽阔的运河上,只要航速不是太快,晚上同样可以行船,当然,孙享福的行程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杭州,他还要查看沿岸的产业,考察一下商业情况。

这不,到了洛阳,除了留下看船的水手,孙享福很快就领着护卫们上了岸,岸上,洛阳分司的文吏张文裕一行人在码头接到了他们。

侯君集回长安之后,李世民并没有给洛阳派新的刺史或都督,所以,洛阳还是在洛阳都督侯君集的管辖中,而侯君集现在与孙享福的关系密切,在洛阳,还没有人敢轻易动他。

“孙大人,潞公所赠之宅院卑职已经派人整理出来了,长孙大人已经带着工人将一部分改建成了膳监司作坊,现在建的差不多了,只等质监吏收上来的大豆齐备,就可以投产了。”

长孙淳原本是膳监司的第一生产大队的主管文吏,后来李世民直接给他加了下牧副监的官职,派他来主理膳监司洛阳分司的事情,如今一两个月过去了,准备工作基本已经做完,毕竟,在洛阳不可能像在长安一样,有那么高效的工匠,人手配置。

“嗯,我知道了,你且先带我等到宅子里安顿,另外,备几十匹马,明日一早,我要出城。”

膳监司的事,那是公事,其有长孙淳打理,孙享福并不用多操心,长孙淳给后宫办事,绝对比孙享福还尽心,他此来,不过是看看侯君集送给自己的宅子是否适合改建成酒楼。

另外,年前几大股东在洛阳城外购买的田庄是否套上了幸福村模式,毕竟,孙享福派来管理这个比幸福村还大两三倍的农庄的人,只是过去在幸福村不太起眼的王二牛。

很遗憾,侯君集送给孙享福的宅子在人口密集的权贵居民区,规整出沿街的院落做膳监司作坊还好,要是开一个人声鼎沸的酒楼,那就太不靠谱了,这种行当,最佳位置其实还是东西两市。

“孙大人,长孙大人去周边县城跑销售渠道的事情去了,这两日恐怕未必能回。”作坊内,洛阳分司的另一个文吏上前参拜了一番道。

“嗯,无妨,待其回来,你告诉他,周边县城如果偏远,车马两个时辰之内不能送达的话,就直接分一拨人在县城建立作坊,另外,洛阳作坊的豆渣,同样会有农庄的人专门过来拉,你们负责记好数就行。”

洛阳虽有民五十万户,但不都是在洛阳城内,分散在了周边好几个县城,城内常住人口大约四五十万,差不多是长安的三分之一左右,是以,城内作坊的规模也要远小于长安,因为一旦进入夏天,豆腐也很容易坏,不能多产,不过洛阳周边有好几个人口过万户的上县,却是比长安周边县的规模要大的多,直接在县城开作坊,反而比在洛阳制作好之后运输过去销售划算。

“卑职一定帮大人把话带到,另外······”

见书吏欲言又止,孙享福看向他道,“有话你直说。”

“洛阳诸多酒楼的东家托卑职给大人带话,如果大人有意在洛阳开办酒楼的话,明日或可往城中明月楼一叙。”

孙享福闻言眼睛一眯,定定的看了这书吏一阵,知道自己来洛阳的人可不多,难道上面又有什么别的意思?于是,点了点头道,“如此,明日晚饭时分,本官去赴宴。”

第226章 善阳城的基本面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义第738章 并入南亚的计划第329章 演武环节第544章 偷跑第六十八章 在战斗中晋级第404章 慰问工人第442章 小麦的产量第165章 忽悠第六章 小河集第八十四章 佛与道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709章 军人正确的价值观第242章 去戏剧院第415章 回荆州第618章 九垸行第692章 扩张的引子第179章 互坑第268章 夷男进善阳第273章 酒宴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35章 任务艰巨第154章 谈事情和忽悠第395章 以往和未来第六十章 皇帝驾到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产业第290章 慰问百姓第385章 给百姓的未来铺路第406章 雷人的建议第459章 人生这场戏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第二十三章 见王麟第315章 喝茶吃饼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346章 开幕仪式第114章 变样的妥协第二十一章 皇家农庄第459章 人生这场戏第169章 慢慢累积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第205章 动脑的习惯第766章 造圣计划暴露第171章 李承乾探监第十章 赏钱第167章 岭南派官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594章 江陵未来的核心产业第355章 剖腹产子第361章 军事装备升级的运作第370章 论洛阳的经济发展第591章 九垸来客第664章 新春游园会第475章 假意谈判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开场第591章 九垸来客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24章 孙享福的新想法第576章 中计了第354章 压力山大第117章 见武士彟第229章 将星云集第453章 农学院的教育问题第268章 夷男进善阳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178章 达成协议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设第五十五章 考评艺人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27章 开始圈钱了第九十章 相声登台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33章 科学种植逐渐出世第360章 矿的问题第477章 列阵完成第682章 开田种植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361章 军事装备升级的运作第537章 主动跳出来了第十五章 好处不少第758章 终成三足鼎立之势第740章 新时代的新问题第一百零八章 水轮船第208章 简在帝心第627章 好皇帝难做第469章 自救第703章 送葡萄第392章 文工团的构想第166章 继续忽悠第378章 农部的工作第251章 中场休息第595章 和长孙无忌深聊第七章 集上冲突第346章 开幕仪式第759章 李世民导演的戏码第222章 抗下一拨第171章 李承乾探监第360章 矿的问题第447章 后勤军的配制第十八章 鱼货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