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制海盐

倭国这么庞大的使节团到长安,自然是国朝大事了,李世民派了唐俭去接待他们,有了孙享福之前那档子事情在前,李世民觉得,自己应该把架子端起来一点,至少不能让倭国人觉得大唐是个随意的国度,于是,先让这个倭国使团的人住在四夷馆学几天礼仪再説。

当然,这也是一种外交的手段,通过这个学礼仪的过程,唐俭已经把倭国出使的目的打探的一清二楚了,等皇帝正式召见使节时候,什么地方该同意,什么地方不该同意,其实皇帝早就跟大臣们商量过了。

太极殿的御书房中,九卿以及政事堂的几位宰相都在,作为主管外交的大鸿胪,唐俭自然是主要负责奏事的。

“陛下,倭国遣唐大使犬上二田耜奉推古天皇之命前来我大唐,目的有三。

一为朝贡,此次犬上二田耜带了十船白银来长安,每船一万斤。”

“嘶~”

唐俭的话才说到这,御书房里便响起了一阵抽冷气的声音,大唐奇缺金银铜,这倭国人倒是大方,居然送十万斤白银来朝贡,这要李世民怎么回礼?照隋朝旧制的话,可是要双倍,甚至三倍价值的礼物返还回去的。

要是孙享福在这的话,一定会笑着告诉大家,白银在倭国不值钱,到处都是,咱们也回点大唐的土特产给他们,比如今年种出来的胡瓜,西瓜就不错,轻轻松松给他们十万斤。

可是,这个时代的人们不知道啊!只觉得,这倭国人好气派,咱大唐一定不能被他们压下去了,长孙无忌甚至都在计算朝廷国库里有多少金子可以动用了。

“二为求学,此次使团成员中,有三百人为倭国贵族之后,识得汉字,说得汉话,推古天皇想请求陛下允许他们进我大唐国子监学习。”

“三百人?”

“不可能。”

唐俭没有继续往下说,就有声音打断了他,这次是房玄龄和魏征。

李唐建国以后,首先恢复的就是教育制度,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够资格进入国子监的学生目前才几百人,自己都才几百学生,却招收三百个外国学生,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要知道,此时的笔墨纸砚是十分昂贵的,而国子监不仅为学子们提供这些东西,还提供各种书籍,以及吃饭和住宿,这是朝廷一笔大开销,不可能因为你倭国有需求,我大唐就把这个开销扩大近一倍吧。

当然,这是因为目前只是贞观元年,大唐的经济还没有起飞,要是五年以后,三百人就是小意思了,那时的规模可是达到了数千人。

“三为增加民间贸易往来,因此,倭国使团这次派了八百工匠来学习我大唐的造船技术,希望能造出更多的船只,方便民间商贸。”

咋一听上去,貌似前面两个都是难题,唯有这第三条,是你好我也好的正常条件,然而,孙享福要是在这里的话,一定会说,‘有阴谋’三个字。

船对日本这样的岛国来说太重要了,不是白银或任何其它事物可以衡量的,一旦给了他们走出去的能力,他们的野心就会彻底暴露出来,到时,大海茫茫,谁能控制的了他们?

但是,此时的御书房里,却没有人觉得这事有什么不妥,船在他们看来,左右不过个交通工具而已,倭国来大唐不方便,他们能够造出来的最大的船只,也不过是千石的运量而已,要是让他们造出大批的万石船,那么朝贡上的一点亏损,马上就会从贸易中补回来,毕竟,现在大唐对任何国家都是出口自己的商品。

“诸卿有什么看法,议一议吧!”李世民不动声色的听完唐俭的话,便道。

实话,唐俭所说的内容中,并没有李世民最想听的那一句,倭国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在与大唐交往?既然是朝贡,可是奉我大唐为宗主国?

所以,对后面所谓的什么条件,李世民的兴致也不高。

正当李世民和诸臣在御书房里商量着怎么给倭国使团回礼,针对他们提出的条件如何回复的时候,四夷馆的客房里,犬上二田耜正与他的属下在密谋。

“查清楚了那个孙正明的消息吗?”

“查清楚了,此人原本不过是个农夫,后来因为会捕鱼,被大唐皇帝招为家臣,之后产业就做的越发大了,来还开了长安最大的酒楼望江楼,据说,他很会种田,今年种出了西域特产的胡瓜,白叠子,目前,他应该去了岭南,据说是为了种植一种新稻子。”

“船,我说的是船,他为何会有那样的船?”

“这个也查到了,他的船是蓝田县的一个船工世家帮他制作的。”

“走,去蓝田县。”

“不可,那里有他的护卫,装备很精良,我们要是去抢的话,肯定是走不出长安的,只能从大唐皇帝这里想办法。”

在属下的阻止下,犬上二田耜瞬间就冷静了下来,扬州码头,他属下数十个武士被那些精甲大汉屠杀的画面犹在眼前,即便这次到长安,他明里暗里带了近千的武士,也不敢正面对战这样的甲士。

三个多月前的扬州事件后,孙享福马上意识到了船的重要性,便写信到了长安,派幸福村的一百护卫到杨顺水的船厂保护,倒是让船厂的保密程度高了好几个级别,让犬上的人没有了下手的机会。

“你觉得大唐的皇帝会同意我们的提议吗?”

“希望很大,如果再使些银子买通他们的大臣的话,这件事情或许会变的很简单。”

“嗯,就照你的意思办吧!只要咱们有了那种船,就有花不完的钱了。”

两人的商定结束之后,便各自行事。

再说身在岭南的孙享福,在找李淳风要了一只鸽子之后,又觉得一只可能不保险,便把所有可能飞往长安的鸽子都要了过来,而且还不止写信给了虞秀儿一个人,她毕竟是个女人,无法干涉朝政,所以,秦琼,独孤谋,侯君集,甚至尉迟恭和程咬金都写了,在朝堂,也只有他们说话才管用。

“好了,信已经传回去了,成不成,就听天由命吧!”

经历过抢船事件的李淳风自然有知道这些倭国人的可恨之处,安慰道。

“嗨,通信不方便,就是麻烦。”

孙享福抱怨了一句,此刻,他无比怀念后世的电话。

接受了现实之后,他又将武士彟的信继续往下看下去。

此前淮南之地大丰收,光官府的仓库就屯进了百万石大豆,民间的大豆更是官仓的倍数,现在一旦大豆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一百二十文,还在继续下跌,秋后第二季大豆如果再丰收的话,武士彟担心大豆的价格连一百文都卖不到,便向他问计。

别说大豆了,只要把明年关中的大旱撑过去,往后一石大米的价格都卖不到一百文,何况是大豆,原因还是地太多,人太少,以大唐现有的田地,只要李世民不发动战争,老百姓的粮食完全能多到吃不完。

“种,为什么不种,大唐的人们还没有吃上炒菜呢!哥的咸鱼豆酱一出,百姓都把黄豆酱当盐吃,多少大豆都卖的出去。”

一边回房提笔写回信,一边想到了盐的事情,看来这两天还得去看看申屠勇他们那帮人搞的怎么样了,盐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广州湾不足二百里的一处海岛上,申屠勇从淮南带过来的船只全部停靠在了这里,今天,他们将在这里办一件大事,那就是制盐。

孙享福写给韦叔谐的制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海滩引海水晒盐,一种是用砂锅大火煮用纱布木炭过滤过的海水。

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时代,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盐其实可以直接食用,由于建设晒盐场还需要费工夫,弄出来的烟并没有经过过滤池过滤之后煮出来的盐那么精细,所以申屠勇直接选择这个林木较为茂盛的海岛,用了煮盐法。

在过滤池按照秘方上的要求建好之后,整个过程简单的是个人都会,所以,在并没有什么难度的情况下,一个时辰后,申屠勇就得到了一大罐白花花的海盐。

“这,这是精盐。”

用手指沾了一点被搅成沫的碎盐粒放入口中,几个参与煮盐的属下都惊呆了,他们只是用这个陶锅煮了两桶过滤过的海水,居然得到了至少一斤多的盐。

“申屠大哥,我们发达了,发达了,这可是精盐,上百文一斤呢!咱们这么多人,一天能煮多少?哈哈哈,发达了······”

“冷静点,别乱喊,杭州湾的事情忘了么?知道这制盐的法子是谁给咱们的么?往后,谁敢在别人面前提起一个盐字,别怪我申屠用刀招呼他。

咱们只会打鱼,只会晒咸鱼,所以,从明天开始,妇孺都留在岛上煮盐,咱们大老爷们,都出海打鱼,等咸鱼制作出来了,定期拉到扬州去,三十文一斤,一船就是过万贯,分到咱们手上也有好几千贯,足够给咱们的子子孙孙攒下一份家业了。”

申屠勇的一席话顿时让属下的人们想起了杭州湾恐怖的画面,其实,这些人中间,真正够狠辣的人已经被孙享福抽走了,剩余的,是没有多少进取心思的老实汉子,也正因为这样,孙享福才敢把制盐的事情交给他们来办,至于韦叔谐,就是孙享福怕事情被李世民知道后不可收拾,找的一个背锅党。当然,他背起了这个锅,也会得到相应的利润,五五分成,申屠勇手上这种三千石的船,每拉一船咸鱼到扬州,他就差不多能挣五千贯。

第八十四章 佛与道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563章 相互说服第138章 事了钦差到第533章 巡视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84章 又是一场好宴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678章 统治的意义第428章 渭南大势第191章 朔州的规划第261章 俘虏到善阳第六十六章 舌战群臣第146章 制海盐第383章 抢风头的车子第733章 到吐蕃第143章 棉甲和新问题第412章 约定谈判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180章 行军难第127章 海战第627章 好皇帝难做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种菜第418章 荆州局面定第124章 试药第二十三章 见王麟第231章 过冬请到善阳来第292章 新农村建设的构想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驾到第608章 播种的季节第八章 加夜餐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产业第310章 种树竞赛第555章 再会夷男第六十六章 舌战群臣第163章 双簧第六十七章 继续战斗第363章 征调工作开启第740章 新时代的新问题第674章 开春后的打算第241章 运作第130章 计策第401章 有梦想有未来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涟漪第579章 二进宫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238章 都来了第547章 进展第248章 魏征到善阳第575章 屈突诠来访第122章 治病第757章 糖衣炮弹发射第111章 起航第六十章 皇帝驾到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128章 轻松获胜第九十九章 上元节第四十七章 酒楼开建第三十二章 重阳登高第517章 赶上了好时候第647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247章 全部都争起来第190章 旱灾来了第446章 回关中的程处默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41章 夏粮丰收第158章 好多的诡计第548章 金钱概念和价值观第196章 快马入长安第507章 超级庞然大物的构架第366章 钱庄的真正用途第550章 海上丝绸之路第504章 先集个资第575章 屈突诠来访第310章 种树竞赛第742章 孙家的孩子们第240章 都到坑里来第221章 城门激战第324章 孙享福的新想法第373章 城门答辩第154章 谈事情和忽悠第340章 谈条件第385章 给百姓的未来铺路第178章 达成协议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劝架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时第745章 圣辉已显第110章 经营之道第296章 准备春耕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408章 经济制裁第三十章 面圣有一些话,跟大家说说第318章 如何处理纠纷第233章 善阳的吃喝玩乐第711章 诬告第480章 四方捷报传第618章 九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