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新一轮的忽悠开始

孙享福说的话很有道理,所以,脑子并不傻的王旭进入了较长时间的沉思之中,然而,越是想的多,越是看到了这么做的好处,另外,坏处也看到了一些。『→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ww.la

“正明兄,还有一个问题,一旦我王家将门下的农奴转换成雇工,那么,这些农奴的后代,就不再继续是我王家的奴仆了吧!”王旭指出了问题的关键道。

闻言,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是的,我要求你做的事情,不可能全部都是为你们王家更好的事情吧!你们不割舍一些利益,难道让我上赶着白贴了种植技术?

不过,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这也是对你们王家有好处的,一个雇工的后代,需要你们养十多年才能为你们做事,这也需要耗费你们王家大量的粮食不说,还会影响那些雇工的劳作效率,因为他们需要分心去照顾孩子,尤其是女工,怀孕,生产期间,很长时间都做不了事,这些成本你们都要承担。

你看看善阳的各大作坊,所有的雇工,全部是青壮,一旦上岗,就是不间断的劳作,首先他们的工作效率就比你家的那些农的高。

拿计件的薪酬,会让他们不断的摸索工作的技巧,同样是用一天时间,做出来的东西却比你们家的农奴多的多,这就会降低商品的造价成本,使得善阳的大作坊即便是以较低的批发价出货,也能盈利。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造出来的东西,你们王家去仿造,反而得不偿失的主要原因。

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就成为了善阳作坊的一种竞争力,各地的商贾找善阳的工坊,就能够用最低的价格,拿到质量最好的货,逐渐的,工坊的产出就霸占住了销售市场,最后结局就是,这些作坊在各自的产业做独家生意,订单做都做不完,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配套的生产装备也越来越精良,进入了一贯良性循环,这个时候,任何的竞争对手,都无法动摇它。”

这些东西在后世的发展成例,孙享福想不知道都难,我国的制造业,之所以在世界上有那么强的竞争力,被称之为世界工厂,除了因为能够吃苦耐劳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之外,在不断制造的过程,摸索出来了最省钱,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形成了最完备的配套产业市场,也是关键。不管那些世界品牌做的有多大,都要考虑来我国建厂生产,因为在这里,他们才能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货物。

当然,孙享福把老人和小孩分开来讲,也是一种忽悠,老弱农奴确实不堪劳作,但带带小孩,还是没有问题的,养育小孩并不会影响到青壮劳动力多少生产力,但是分开来看的话,就好像确实有很大影响,而且,小孩子成长为劳动力,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这是一个事实。而对于像王旭这种急功近利的年轻人来说,十几年太久,以大唐现在的发展速度,几年就会形成一个较大的落差,他更加想要像善阳的工坊那样,快速的招募大批量的青壮劳力来帮自己发展产业。

要知道,在去年的招商引资会上,他们王家拍下来的土地,可是最多的,加上孙享福私授给他的三百万亩燕麦田,现在,他手上的田地,可还有一大半没有开发出来呢!把三年才干的完的事情一年干完了,那么,就等于多收获两年的收成,这其中的利润,差距可是巨大的,相比于农奴这边可能遭受到的一点损失,这其实不算什么。

另外,孙享福不是说了么,既然是谈条件的,那么,就不可能全部是让他王家占便宜,代价,肯定是要付出一些的。而孙享福说所提的这个代价,王旭觉得可以接受,道,“既然如此,朝廷一旦在北地推行什么政策,我王家会全力支持,那种植花椰菜的利润?”

“你们王家种出来的菜,你们王家自己拿去卖,利润方面,我不要一分,不过,我自己也会组织人种,基本是自用,你知道的,我望江楼对于各种菜类的消耗,可是非常巨大的。”孙享福摆了摆手,貌似很大方的道。

闻言,王旭更加觉得,今天自己没有吃亏,道,“如此也好,来年,本公子会派一些熟手农夫,去找孙都督学习种植花椰菜的。”

孙享福不要产出所得的利润,王旭自然也乐得省下一笔钱,要知道,世家是最不喜欢将自己长远的利益分享给别人了,这花椰菜他王家每年都要种,每年都要白给孙享福分钱的话,也是有些不妥,毕竟,种植技术是他花了代价换来的。

“嗯,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关中,或者更南方的一些地方找排灌上好的田地种植这花椰菜,产出可能会更大一些,北地的的气候还是太恶劣了,一年只能种植一轮的话,有点可惜。”

孙享福说完这个建议,就准备起身告辞,却被王旭拦了下来道,“正明兄可别急着走,对于那种叫做蓝莓的作物,我王家也是挺感兴趣的,有什么合作条件,咱们可以好好谈谈。”

闻言,孙享福却是笑道,“看来在这善阳,是没有什么消息能够瞒的过你王公子你的耳目了。

不错,最近,农门的弟子,都在城外的苗圃种植这种叫蓝莓的作物,这也是一种西域传过来的新作物,其果实,对于治疗眼疾有特效,其抗衰老,防病的效果,可能比花椰菜还好,等它种植出来上市之后,售价只怕不会便宜。

不过,,这蓝莓,我却不建议你们王家种植,因为种植的成本很大,即便是我农门子弟,在这一轮的试种之中,都差点全部失败,而且,这种作物不像花椰菜,四十天就能成熟了,它的盛产期,要第五年的时候才到来,投资收益缓慢。

五年的时间里,我农门可能会推出很多新的作物,王公子你将人力物力都投资在这上面,可就得不偿失了。”

闻言,王旭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孙享福道,“你这蓝莓,该不会是要拿去坑他们几家的吧!”

“呵呵,王公子是聪明人,既然看破了,可千万不要说破。”

孙享福一副你懂就好的表情,与王旭抱拳告别。

他可一点都不担心王旭会给其它几家告密,因为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讲,把其它几家的资源坑到一个需要五年才见成效的项目里去,对他王家都是有好处的。

王旭去找他们王家的智囊团商量孙享福所说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了,如果王家的智囊团不傻,就应该趁着善阳外来人口巨多的现在,挂出招募雇工的牌子,快速学习善阳工坊的那一套经营管理模式,聚拢一些外来青壮劳动力在自己手下。

而出门上了马车的孙享福,则是将马车内的诸多请柬翻出来看了一下后,对张轲道,“去清河崔氏崔缇公子府上,马车可以走慢些,最好让别人知道我在车上。”

崔缇便是清河崔氏在善阳管事的嫡系公子了,先前,孙享福刻意的优待他,加上马周在长安的一些运作,已经让其余几家和清河崔氏产生了一些隔阂,不过还没有彻底打破崔家与其它几家的联盟。

这一次,孙享福却是要再度向崔氏出手了,谁叫李世民整了一出千里送花菜,让他们各大家都看到了这种新作物的利益,扑向了孙享福,不利用这样的机会,彻底的将崔氏这个山头拉起来,岂不是太可惜了。

孙享福让张轲把马速放慢,自然是有他的用意了,在当下这个当口,各家的眼线应该都盯紧了孙享福,他就是要让各家的人看到自己赴完王家的宴,再赴崔家的局。

不到几里的路程,硬是走了半个时辰才到,崔府的中门打开,崔缇亲自出来迎接孙享福入府,孙享福来了,对于崔家来说,就等于是钱来了,而此时,其它几家的主事者,已经气愤的在府中摔杯子摔碗了。

他们不仅气孙享福没有给他们面子,赴他们的宴,更气崔家真的和王家一样,为了自家的利益,选择了投靠皇帝,牺牲大家的利益。

崔府堂中,象征性的和崔缇喝了两倍之后,孙享福就开始跟他谈起了正事,首先,很遗憾的告诉他,花椰菜,他已经选择交给王氏去种植了。

然之后,城外苗圃里面种植的蓝莓,却是一项比花椰菜更具经济价值的作物,这种作物,他打算跟崔家合作种植,当然,合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崔家要和王家一样,支持朝堂未来的户籍改革政策,在王家的那一套说辞,孙享福在崔家又说了一遍,并且,直接告诉他,王家也是因为同意这样的条件,才最终获得了种植花椰菜的资格。

那么,崔家其实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孙享福把蓝莓说的神乎其神,崔家哪里能经的起诱惑,没多久,崔缇就与孙享福达成了口头上的协议,相信,等他稍后跟智囊团的族老商议之后,应该会得到一些新的建议。

孙享福连续赴了两场宴请,终于回到府邸,然后,还是宴请,这次是李世民办的,孙享福只是中途赶上了。

宴会上的人数不少,除了诸卫的大将军以外,还有带着队伍来善阳参加大比的四部首领加上薛延陀的桑杰,让孙享福有些意外的是李世民居然让人做了铁板花菜来招待他们,而且在席上,他将这花椰菜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等孙享福中途过来的时候,各位将军盘子里,基本就只剩一些配料了。

看到李世民给了自己一个意味难明的眼色之后,孙享福便知道了,这家伙,是在给自己助攻呢!

他比孙享福更加想要解决底层百姓和世家的问题,孙享福当初给他提出用公民制度来逐渐解决阶级问题,以及促进民族融合问题的时候,就提出了很多后招,现在这些后招,要逐渐的实施,发挥它的作用了。

他只是没有料到,李世民居然这么快,就猜到了他会用农作物来打开局面的意图,并且,用自己的手段,将自己的计划变的更加圆融,完美了。

酒席上,加上孙享福,此次善阳全军大比的代表人物就全部到齐了,其中李世民的玄甲军为一个代表队,十六卫军,分为十六个代表队,安北军一个代表队,加上薛延陀汗国,室韦部,靺鞨部,霫部,契丹部五个少数民族代表队,总管有二十三个队伍参加比赛。

李世民在宴会结束的时候,向大家喊出了孙享福此前告诉他的一个口号,那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各支代表队勇于争胜的同时,要注意搞好团结,促进和谐,谁在这方面做的好,赛后他会有额外的奖励。

然之后,孙享福毫无意外的被李世民留了下来,请到了他自己的书房谈事情。

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第508章 巨额集资第736章 高原进入发展轨道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计划第744章 被点亮宋小鱼第700章 归家第287章 宴会第126章 用计第110章 经营之道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一百零五章 孙享福的义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册子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151章 临走钓条鱼第517章 赶上了好时候第140章 和韦氏的合作第720章 三江平原开发计划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37章 农工商学院第六十二章 白蛇传开演第367章 起塘第237章 商品推介会第620章 九垸夜第154章 谈事情和忽悠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29章 演武环节第497章 周务学的想法第155章 合作第七十二章 马周来访第九十六章 笔墨纸砚第235章 胡商到第412章 约定谈判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323章 又出招第562章 利益第六十章 皇帝驾到第四章 做鱼笼子第584章 九垸县第349章 崔氏的决定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691章 疯狂的股价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农场第224章 加官进爵第378章 农部的工作第666章 书画第573章 开赛第170章 农门建立第672章 西边局势第581章 醉酒谈话第171章 李承乾探监第562章 利益第143章 棉甲和新问题第227章 惊天大计第540章 几点要求第121章 见冯盎第538章 乌龙般的弹劾第423章 春耕调整第二章 饿了吃虫子第521章 教育长孙冲第691章 疯狂的股价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六十五章 暴风雨来了第499章 拜访魏府第567章 宴会第390章 吃头一锅肉第487章 贞观五年开局第五十一章 乱兵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农场第304章 机会来的不是时候第371章 合理规划的重要性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产业第318章 如何处理纠纷第603章 幸福村的产业也需要扩张第682章 开田种植第716章 南方种植事业第二十五章 酸菜鱼出锅第十章 赏钱第234章 东珠逛街第131章 去交趾第九十一章 欢乐继续第292章 新农村建设的构想第310章 种树竞赛第149章 归来第142章 封爵与否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499章 拜访魏府第661章 点化李恪第684章 满载而归第338章 返城第九十四章 孙享福的目的第208章 简在帝心第220章 马邑防守战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520章 到定襄第753章 坐论皇权第379章 对于蜀中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