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君明臣贤

温彦博此人能当十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与他的政治主张与李世民相合有关,其谋略或许不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但是政治远见,却还在他们之上。『→お看書閣免費連載小説閲讀網℃ww.la

历史上由于他曾经被突厥俘虏,在突厥待了很长时间,对于突厥的情况十分了解,后来给李世民上了迁突厥于关中,河套等地区,以文化教育,教导耕种等手段,促进突厥百姓与汉民融合的建议,深得太宗所重。

这也是为什么自贞观四年,李世民灭了突厥之后,温彦博能够一直身居相位,直到病故,都从未被贬官的原因。

要知道,即便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这样的人,在相位上也是几起几落的,萧瑀,自是更加不用说。

某种意义上来说,孙享福是提前抢了人家温彦博的政治功劳,他加快了李唐灭突厥的速度,提前把李世民引到了民族融合这条轨道上来,导致了本应该晋升相位的温彦博现在只能做次一级的堂部主官。

然而,一个人有才华,是掩盖不了,见事明,是他的优点之一,他几乎是说出了李世民此刻最想说的话。

“温卿言之有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和宰相都说好了,外加一个吏部天官,朝堂上还有谁敢说不好吗?

此时,李世民官制改革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朝堂上各部首脑,没有代表世家子说话的人,那些中低级官员蹦跶出来,几个大佬一起出招,很快就被拍死,偃旗息鼓了,这会使得各项政治讨论定型的效率加快很多。

“臣等附议······”

对于大臣们的表现,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准备宣布拟旨,温彦博再度上奏道,“陛下,全国范围的土地清算,职田回收,吏员,杂役等俸禄制定,虽然有关中作为参考,但同时实施的话,需要的人力太多,吏部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臣除了代表吏部向陛下讨要更多的今科举子之外,还建议成立改制巡察组,以从关中四周,向全国逐步推进的方式,来督导地方具体实施改制,如此的话,不光只是官俸改革制度,连公民制度,也可以一步到位,向全国推行,而且,能最大可能的杜绝那些地方官员欺上瞒下,以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对朝廷阳奉阴违。”

“温尚书此策大善,臣附议。”

孙享福是很少跳出来给别的大臣点赞的,不过温彦博的这个建议,确实有亮点,即能解决朝廷人手不足的困境,又能让朝廷的改革项目,扎扎实实的落实,乃是当前条件下,最好的办法。

“臣等附议······”

连出两策,温彦博总算为丢了脸的吏部重新挣回了一些颜面,李世民当即便下旨,任命了十几个官员为改制巡查组的组长,等科举结束之后,就将带领一干佐官,以及一些新科举子,从长安周边开始向全国推进,每个小组最多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将一个县的官员职田收回,给原本种植这些官员职田的农夫分永业田,至于官员,吏员,杂役等等人的俸禄,或者劳动合同,有关中作为例子,几乎只需要一个宣读,签订的仪式,就能全部完成,地方百姓的新户籍,便由地方官慢慢统计,更换,上报。

如此一来的话,一个巡查组,一个月就能推进好几个县的改革,十几个巡查组下去,最多到明年年底,全国的州县就能全部改革完毕。

散朝之后,孙享福又被李世民留堂了,同留的还有房玄龄,长孙无忌,以及李靖。

从留下来的人就可以看出,李世民这是要商量军事了。

“渊盖苏文的军事才能果然不俗,高氏大军在他的攻击下连连败退,所据之城,只剩下十余座了,最多月余时间,就会抵抗不住,到时,平灭了内部的渊盖苏文一定会带领大军转攻开原,四部联军,以及善阳派过去支援的两万轻骑兵,都不善守城,只怕苏定方那边的损失会很大。”

李世民将高句丽那边传过来的最新消息给大家看了一下之后才道。

军事上的东西,孙享福其实说不上什么话,然而,他毕竟是安北大都督,北地的实际管理者,如果李世民要对北方有什么军事安排,还要通过他来调派。

“陛下,臣麾下的左护军虽然善守,但需要留在原地防守,善阳的安稳对于北地,乃至整个大唐来说,都是重中之重,一旦有失,则北方可能出现一个大强国,实在是不能冒险调出守军啊!”孙享福大致听出了李世民的意思,开口道。

他说的这一点,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这就是他纠结的地方,打高句丽,小胜一招,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他们的人口基数较大,恢复的很快,亦不能和前朝一样,发动太大规模的战争,百万大军征调起来或许容易,但消耗起来,足以把一个国家拖垮。

“陛下,可否调水军运送莱州的士兵,走海路在高句丽的大后方登录,打游击战,使渊盖苏文疲于应对,无瑕转攻开原?”

以孙享福的脑子,也就只能想到这一点了,如果大唐的水军不去攻打已经被高句丽建设成为军事要塞卑沙城,而是走西朝鲜湾直击平壤,或者直接绕过朝鲜半岛,从背面的东朝鲜湾登陆,攻击元山等地,一定能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因为高句丽的主要防线和大军,都在辽东和新城一带,距离东面海岸线,足有上千里的距离,他们绝对想不到大唐的军队,会饶这么远的海路,去袭击他们的背后,而且,袭击的目的,还并不是占据高句丽的领土,而是,抢钱,抢粮,抢人。

“正明此策大善,高句丽乃多面临海之国,如今,我大唐的水军可以横行海上,完全可以在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登陆袭扰他们,不求多大的战果,一次攻破他们几城,掠他几千上万人口,却是不难,如此一来的话,渊盖苏文一定会四面皆兵,疲于应对,将主力大军分散四周沿海城市,不能对我驻守开原的大军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至少,能在我们的大军出征之前,保持目前僵持的局面。”

房玄龄出了言赞了,一句,李靖又道,“大海于我犹如一马平川,海上路线,确实应该好好的利用起来,而且,还有一颗棋子,咱们也应该利用起来,那便是高德。

此人身在莱州,然而,忠于他高氏的军队,目前为了这个他这个看不到的君主与渊盖苏文作战,其心志必然不坚,外加能征贯战的将领,大多投向了渊盖苏文,高氏军队攻守又不得法,才会出现接连败退的情况。

臣建议,派一善战之将把高德送回高句丽的高氏大军之中,并且帮助高德指挥高氏大军应对渊盖苏文的进攻,即便是败,也要消耗掉渊盖苏文一部分军力,把时间拖到明年下季。”

“药师此策可行,那么,何人可为将?”

“臣举荐左骁卫大将军张公瑾。”李靖在心里思索了片刻,拱手道。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确实只有弘慎最为合适,那朕便下令拟旨了,不过高句丽情势紧急,弘慎从长安出发,只怕到了高句丽······”

“陛下,如果是少量人快速赶路的话,臣有快船,可助邹国公七日之内抵达莱州,而且,臣在莱州外海,还有一支战斗力不错,惯于海上行船的人马,可供邹国公调遣。”

孙享福既然已经想到了将赵龙等人调回长安修养,那么暴露出来也就没什么了,张公瑾文武双全,又善水战,给他一些助力,他必定能很好的完成李靖的战略目标。

闻言,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道“如此,你便立即着手安排船只,朕这便召见弘慎。”

孙享福正欲告退,却又想起了渭南的事情,向李世民道,“陛下,科举放榜之后,您必须要去渭南看看了,只有渭南的生产得到保障,才能供给咱们大军出征。”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此事朕知,便将时间定在琼林宴之后吧!让今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也一同伴驾而行,让他们看看,他们未来即将管理的地方是怎么样一步步建设起来的。”

“诺,臣下去之后,便通知属下安排妥当。”

出了皇城,孙享福直接打马来到了蓝田县的老船厂,这里有许多没有量产的概念船,其中就有以速度见长,类似杨顺水当初打造的那种三帆小快船。

如今,这种船经过全面的升级改进,不仅速度更快了,而且,内置更加的适合持续航行,其船身本来就不大,吃水也不深,即便是冬干期,也能快速在渭水或者运河上前行,顺风顺水外加风力螺旋桨推进,时速可达三十公里。

眼下正是西北风骤起的季节,这种快船一天之内便到可从长安到达洛阳,五六天左右,从洛阳到达莱州出海码头,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孙享福正是因为考虑到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需要快速赶路,才让船厂有针对性的将其设计出来的。

“现在没有倭国人老是跑来打船厂的主意了吧!”孙享福上了快船之后,紧了紧身上的衣袍,向准备亲自为他掌船的杨顺水道。

杨顺水摇了摇头答道,“没有了,不过,咱们船厂大规模招工之后,许多有倭国人特征的人,都跑来应招,被护卫们给赶走了。”

“他们有大唐的户籍?”

“有,是官府开具的,好像其他各种工厂也都有这种情况。”

闻言,孙享福一脸郁闷道,“倭国佬学我之心不死啊!回头得让陛下派人下去查一查了。”

第389章 长安商业大规划第691章 疯狂的股价第675章 准备迎接新物种第319章 商业环境的重要性第319章 商业环境的重要性第536章 荆湖熟,天下足第六十四章 早做准备第197章 献策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198章 接种试验第753章 坐论皇权第676章 终于能出门了第117章 见武士彟第387章 开考第552章 热气球升空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一百零五章 孙享福的义第八十八章 年号贞观第192章 关中突变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样第114章 变样的妥协第五十八章 开业前夕第174章 第一代望远镜第591章 九垸来客第263章 善阳的冬天第567章 宴会第632章 补短板理论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册子第280章 餐桌议事第265章 会夷男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二十八章 拉个利益团体第567章 宴会第563章 相互说服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关政治第402章 迎新宴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七十六章 盘账第477章 列阵完成第472章 急回关中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78章 为理想摇旗第482章 雪地装备第437章 农工商学院第155章 合作第412章 约定谈判第744章 被点亮宋小鱼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细作的好处第539章 形势没人强第十一章 买船第160章 如何善后第396章 君明臣贤第268章 夷男进善阳第124章 试药第七十五章 牧监署的窟窿第740章 新时代的新问题第344章 一环扣一环第213章 双华岭突变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299章 踏上圣路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118章 杀倭第六十章 皇帝驾到第400章 再对质第473章 编组百万工农兵第754章 到伊铁尔第224章 加官进爵第628章 探讨皇权第253章 竞争开始第397章 张公瑾出征第494章 钢琴和初级显微镜第122章 治病第597章 领你看看第九十章 相声登台第649章 武媚娘的心思第475章 假意谈判第169章 慢慢累积第715章 进入高速发展轨道第131章 去交趾第164章 秀儿探监第698章 种子上面坑一拨第419章 回长安第379章 对于蜀中的建议第532章 上政治课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78章 为理想摇旗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六十五章 暴风雨来了第290章 慰问百姓第215章 冷静应对第281章 金融体系的构想第420章 送别第512章 时代广场开业第269章 私聊第647章 不能说的秘密第288章 密室第404章 慰问工人第517章 赶上了好时候第340章 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