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种子

渔场边上有一间很大的砖瓦房,这里不仅囤积着诸多的鱼草饲料,还是石大郎等一干看守管理渔场的小伙子们的临时居所,冬日里只要水面不结冰,鳞片鱼的食量都是不减的,所以,在增加了几万尾的储备大鱼之后,石大郎这些半大的小伙子们就更忙了,每天,他们都要去鸡场和猪场搬运那边的工人帮他们收集好鸡粪和猪粪,并且将其混合到草料里面,制作成鱼食。

孙享福来的时候,石大郎正和村里几个小子在投放鱼食,孙二力也在这里帮他。

“享福哥回来了。”

见到孙享福,这些半大的小子们都是一喜,扔了手里的鱼食,向屋子这边跑过来。

“嗯,来看看你们,顺道接你们下个月初八去长安吃喜酒,哥哥我要成亲了。”

听孙享福这么说,石大郎等几个人面色一喜,却又沉默下去了,他们的任务重,要留在渔场喂鱼,长安只怕去不得了。

“呵呵,这些体力活,找些帮工就能干,你难道打算一辈子都在这渔场投食喂鱼么?”

孙享福拍了拍日渐茁壮的石大郎的肩膀道。

“其实,喂鱼也挺好的。”石大郎并没有见过多大的世面,只觉得,看到水库里有吃不完的鱼,就安心。”石大郎小声道。

“是啊!我也觉得,种一辈子田挺好的,但不能只在一块田里,种一样农作物,所以,之后我会有新的任务给你,而你,只需要跟着我,研究更加先进的养殖技术就行,至于渔场,你在他们中间挑两个人,再招一些成年力大的工人就行。”

“知道了,享福哥,我都听你的。”

石大郎似乎想起了孙幸福第一次教他养鱼的场景,现在,村里的几个半大小子,基本上都知道这一套了,只要请了工人,他完全可以脱离出来。

和石大郎聊了一阵,孙享福便和孙二力一起去了鸡场,这里现在是翠花婶和聂三娘的地盘。

鸡场的房子还在村民的房子之前就盖好了,简单的几大长条,为了防止黄鼠狼之类的野生动物偷鸡吃,还养了些大白鹅来看守这些鸡崽。

“享福回来了,吃过饭没。”翠花婶放下手里的活计便和鸡场的诸多女工一起迎了出来。

“吃过了,翠花婶近来可好?”其实看到李翠花一脸的喜色,孙享福这话都是白问的。

“当然好,好的不得了,咱村的鸡终于开始产蛋了,瞧见屋子的筐子没,一天上千个鸡蛋呢!”

孙享福闻言,便往屋内的筐子里看去,果然,里面堆着数十筐鸡蛋,论个数,只怕上万个都有,便又问道,“咱们鸡场现在有多少成鸡了?”

“得有两万多只了吧!还有几千个鸡崽,只是天冷了之后,鸡贩子也不往这送了。”翠花婶有些失望的道,在她看来,整座柴山就应该全部变成一个大鸡窝,养它几十上百万只鸡的,这样,每天产出的鸡蛋都能堆成山,怎么吃都吃不完。

“嗯,今年这样的规模已经够了,等明年村里有产出,能够大量的买粮做鸡饲料了,再扩大不迟。不过,你们平时要注意将那些产蛋的鸡和不产蛋的鸡分开,产蛋越高的鸡,越要在食料上给的足些,至于那些不产蛋的,杀了吃了吧!

还有,这些鸡蛋,不要舍不得给村民吃,咱们村人少,每人一天吃两个蛋,也才几百个,多余的可以让大力组织人手拿到集市上去卖了换粮食,回头我让德叔在长安找间铺面,专门卖鸡场产的蛋。”

“好嘞!”

李翠花点头记下了孙享福的话,一旁的聂三娘似乎有话说,她的专业可不是养鸡,而是养蚕,织布,做衣服,而现在,全村人的羊皮夹棉袄做完之后,她就没事可干了,只能来鸡场帮忙。

“三娘你有什么话就说吧!”孙享福看向她笑着道。

“是这样的,我看这柴山地方这么大,光建一个鸡场浪费了,我想让大力明年开村之后给山上全部种上桑树,这桑树最逗虫,正好可以给鸡添点食,顺便,咱们还能养些蚕。”聂三娘指着快要被王富王贵两兄弟砍秃的柴山道。

“嗯,你的提议很好,不过桑树也不是一年就能长起来的,我这次来想带你回长安去我府上做个管事,你看怎么样?”

孙享福听到聂三娘的提议的时候眼睛一亮,他最喜欢用这种有头脑的人了,举一能够反三,把自己一时没有想到的事情补上。

“我,去长安?那我家······”

聂三娘犹豫,毕竟她家还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

“都去,到我了府上,还能请人教他们认字读书,你要知道,我现在可是个正七品的官,比县老爷也不差,我的宅子还是皇帝亲赐的,比国公府也不小。”

孙享福说到这里,聂三娘直接朝地上跪了下去,感激的话她说不出嘴,只是一个劲的流眼泪。

“你这是干嘛!咱村不兴这一套,村里的孩子以后也都会有书读的,咱村这么多挣钱的产业,难道还请不起几个教书的先生吗?”

将聂三娘从地上扶起来,孙享福便看到了许多双红红的眼睛,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村子的变化太大了,大到她们都不敢相信,这都是孙享福带来的,回家之后,这些妇人一定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感激给他们带来一切的孙享福。

从左柴山下来,孙享福又去了右柴山的养猪场,如今,最早一批养殖的猪崽已经喂养了差不多三个月,用了孙享福的阉割圈养的方式,外加发酵饲料,已经长到了百余斤了,这可是以前赵大一年也养不出的体重,他一面大呼神奇的同时,一面严格的按照孙享福的办法执行着日常养殖,村里现在有一大半的男壮丁都在猪场干活,因为现在这里养着近千头肥猪,光每天需要制作的猪饲料,就是上吨的,可把众人忙坏了。

同样是要求赵大请工人,继续扩大规模,顺便要求他亲自出手,杀几头肥猪,今天晚上村公舍大聚餐。

黄昏时分,周边村的工匠们都回家了,幸福村的一百多号村民全部聚集到了村公舍的大厅,厨房里,厨娘们切肉的切肉,杀鱼的杀鱼,大厅里,数十个架着铁锅的碳炉被烧了起来,放着猪大骨的汤料煮了起来。

火锅的制作方法只需要孙享福口述一遍,便无人不会,今天肉食多,三头猪杀出了两百多斤肉,还不算分给那些工匠们拿回家去的下水,所以米饭都不用怎么煮了,光吃猪肉和鱼肉就管饱了。

德叔第一次来到幸福村,居然都有点不想走的感觉了,也难怪孙享福说要接弟弟妹妹去长安,两个小家伙会一脸的不乐意,没有什么华丽的开场白,孙享福就是叫大家先吃,吃饱喝足了,他再给大家说两句,于是,整个村公舍被香味弥漫,被稀里哗啦的吃喝声充斥,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孙享福才走上正中央的讲台位置准备跟大家说几句。

“相信大家这个把月都看到了雇工的好处了吧!有了这些工人,咱们能花极小的代价,快速的推进村子的发展,所以,今后的生产和扩张,我们将会大量的依赖雇工。

而咱们怎么管理好这些雇工,将咱们村的产业扩大呢?

除了制定方略之外,咱们每个人还需要识字,还需要懂的更多,会的更多,所以,接下来村子的第一要务,就是扫除文盲,要人人都识字,让负责每一块的人,在收到我从长安的来信之后,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

孙享福说到这里,厅里吃饱了的村民一个个目瞪口呆,让他们这些农民识字,孙享福这个想法够大胆,大胆的村民们都没想过,但不管怎样,孙享福的话,在幸福村就是权威,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执行,所以,发呆没用,准备好学习就行。

“冬日里地里没有庄稼可种,趁着这段时间,我会找人每天在村公社教大家识字,这位张宏,就是我府上的仆役,他识字,还有他的两个帮手,今后会专门教大家识字算账,另外,所有七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会被我带到长安,请专门的教书先生,教他们读书。”

“轰······”

听到孙享福的话,大厅里一瞬间就热闹起来,自己要认字了,自家的孩子,要读书了,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在,却因为台上的这个人,轻易的做到了。

在王富王贵等一干人的带头下,村民们纷纷要走出座位给孙享福行跪拜礼,但却被孙享福拒绝了,村里符合条件的孩子,也就一二十个,供他们读书这点开销不算什么,只要幸福村的村民们接受了他的理念思想,那么等这些种子在大唐遍地开花的时候,这个国度将会变的无比强大,只要这样,孙享福才能在这个世界里过安逸日子。

第751章 发动第243章 王浩来访第643章 甜蜜的负担第115章 下扬州第318章 如何处理纠纷第195章 关中景象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十三章 荥阳郑氏第346章 开幕仪式第453章 农学院的教育问题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412章 约定谈判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385章 给百姓的未来铺路第663章 海外的情况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号第182章 见李绩第183章 李绩的奏章第422章 又是神来之笔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453章 农学院的教育问题第287章 宴会第十章 赏钱第747章 造圣运动进行时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六十二章 白蛇传开演第576章 中计了第五章 淳朴的孙大力第416章 看似温和的策略第364章 日新月异的技术第416章 看似温和的策略第336章 再起程第364章 日新月异的技术第211章 战略第113章 溪村第144章 越来越不懂第四十二章 颉利的困境第232章 善阳的衣食住行第347章 农门的新课题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454章 军议第506章 招股大会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534章 出手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二十四章 这个世界太危险第577章 追击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707章 美好的畅想第407章 夫妻夜话定计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门第556章 抓捕第六十九章 改戏第324章 孙享福的新想法第531章 王爷训练班开始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71章 没有难度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74章 开春后的打算第354章 压力山大第九十七章 育种育苗基地第466章 大战起第513章 给长孙皇后加点担子第229章 将星云集第244章 与王浩的交锋第485章 东珠产子第562章 利益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种子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阳第363章 征调工作开启第九十九章 上元节第755章 过黑海第111章 起航第285章 上朝第538章 主动跳出来了第187章 孙府迎客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25章 稳步发展第619章 九垸县学第七十六章 盘账第758章 终成三足鼎立之势第五十五章 考评艺人第357章 起塘第348章 田地置换第749章 孙子语录第747章 造圣运动进行时第205章 动脑的习惯第536章 荆湖熟,天下足第594章 江陵未来的核心产业第115章 下扬州第585章 发展计划第668章 生物科学第三十九章 劝解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415章 回荆州第688章 帝后品尝新作物